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合集下载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增加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1学问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气。

力气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情,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把握,正确对待挫折。

增加承受挫折的力气,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韧的人生态度。

重点:发掘生命的力气难点: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缘由,使人们对挫折的熟识和态度不同;挫折的影响导入:暑期热播票房超50亿的《战狼2》主演兼导演——吴京,大家宠爱吧?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是成功背后的故事吧?今日带领你们重新熟识下他,播放视频《吴京视频我不怕一切重来》:请思考:大家宠爱的著名武打明星兼导演的吴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样阻碍?从中你的感悟到了什么呢?生答:略。

今日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其次框《增加生命的韧性》。

正课讲授:环节一:什么是挫折?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什么是挫折呢?说一说: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快乐”的大事?2、造成这些“不快乐”的缘由是什么呢?生答:略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洪水或战斗,这些“不快乐”,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父母态度粗暴或同学老赞扬我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这些“不快乐”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成果不及格或色盲无法参加招飞或因不诚信档案而面试被拒,这些“不快乐”则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总结:以上列举的“不快乐”,就是挫折。

可见,挫折就是阻碍、失利、失败等。

环节二:2、挫折三要素过渡:知道了挫折的含义,挫折是怎样产生的?案例分析《患抑郁症的班长》对应P106相关链接,写出挫折ABC挫折三要素:挫折情境:外部情境或外面条件;挫折认知:人们对挫折情境的熟识和评价;(关键因素)挫折反应:人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心情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现过渡:下面故事仆人公面对挫折时,实行了什么态度?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故事一:社会新闻链接 20xx年9月16日晚18时21分,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年仅28岁。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命的韧性的含义与价值,掌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2.掌握提高生命韧性的方法与技巧,如自我激励、积极思考、有效沟通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自己和他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应,提出改进建议。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规划并实施一项增强自己生命韧性的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难点在于如何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典型人物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韧性,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关注和思考。
-设计一个“生命故事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面对挫折时的经历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个“增强生命韧性”的行动计划。学生需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具体规划在未来一个月内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韧性,并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调整。
5.每周至少阅读一篇关于生命韧性的人物故事或励志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学生可以从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素材,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心灵,激发提高生命韧性的内在动力。
-设计评价表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案例导入新课,如《小草的故事》、《霍金的人生》等,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思考。
-通过讲述小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霍金在面对病痛时坚持科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第一章:认识韧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韧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讲解韧性在个人成长和生活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理解韧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韧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培养韧性的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韧性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培养韧性的方法2.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韧性的几种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培养韧性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培养韧性方法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的实践经验分享第三章:面对挫折的韧性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挫折对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会用韧性应对挫折3.2 教学内容介绍挫折对生活的影响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用韧性应对挫折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挫折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用韧性应对挫折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挫折对生活影响的认知小组讨论:学生对用韧性应对挫折的实践经验分享第四章:增强韧性的人际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对韧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增强韧性的人际关系4.2 教学内容介绍人际关系对韧性的影响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建立增强韧性的人际关系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对韧性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建立增强韧性的人际关系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人际关系对韧性影响的认知小组讨论:学生对建立增强韧性的人际关系的实践经验分享第五章:韧性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韧性应对特殊情况5.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韧性应对特殊情况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韧性应对特殊情况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运用韧性应对特殊情况的实践经验分享第六章:韧性在日常压力管理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如何帮助应对日常压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韧性管理日常压力6.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在日常压力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韧性应对日常压力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在日常压力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韧性管理日常压力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在日常压力管理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运用韧性管理日常压力的实践经验分享第七章:韧性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韧性促进职业发展7.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韧性促进职业发展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韧性促进职业发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运用韧性促进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分享第八章:韧性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如何帮助维护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韧性维护心理健康8.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韧性维护心理健康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韧性维护心理健康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在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运用韧性维护心理健康的实践经验分享第九章:韧性在团队合作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韧性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韧性促进团队合作9.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在团队合作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韧性促进团队合作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韧性在团队合作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韧性促进团队合作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韧性在团队合作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学生对运用韧性促进团队合作的实践经验分享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关于增强生命韧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探讨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10.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学生对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考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韧性:理解韧性的概念和特点是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明确韧性的定义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生活中的作用。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介绍生命韧性的概念,解释韧性如何帮助个体面对困境。

2. 积极心态:讨论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学会调整心态。

3. 情绪管理: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4. 人际关系:探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提高沟通能力。

5. 社会支持:了解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学会寻求和提供支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技巧,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支持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韧性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

3. 视频或图片:收集与生命韧性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4. 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以便课堂使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4.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表现,评估生命韧性是否有明显提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探讨积极心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

4.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思考等,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5.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讨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生命韧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应对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韧性的定义与意义2. 挫折与困难的特点3. 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与技巧4. 案例分析:身边的人物故事5. 小组讨论与分享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主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韧性,以及为什么需要增强生命韧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生命韧性的定义、意义以及挫折与困难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身边的人物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4. 方法与技巧:介绍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与技巧,如积极心态、目标设定、寻求支持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生命韧性,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6.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对自己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面对困难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在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生命韧性的定义、意义、案例分析及方法与技巧等内容。

2. 人物故事素材:用于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韧性。

3. 小组讨论指导:提供小组讨论的方向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分享。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开场故事:通过一个关于逆境中展现生命韧性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小组分享:学生分组,每组分享一个他们认为展现生命韧性的个人或社会故事。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如何展现生命韧性。

4. 情感地图:学生绘制情感地图,标记出他们生活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战胜逆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命韧性的表现。

2. 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种类,教授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方法。

3. 增强心理韧性:探讨心理韧性的重要性,教授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

4. 团队合作:讲解团队合作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与反思: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反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挫折、心理韧性等概念,阐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生命韧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4. 实践演练法:安排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案例等,以便于教学。

2. 团队活动材料:准备相应的材料,以便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

3. 反思表:设计一份反思表,用于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反思报告:查看学生提交的反思报告,评价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3. 分析挫折: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挫折,讨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篇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

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

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

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

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

“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挫折是可以战胜的,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识,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来战胜挫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难免有挫折,要正确认识挫折;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和面对挫折的方法分析:初一的学生生活阅历少,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足;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悦纳挫折的必然性,理解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的重要性,懂得积极战胜挫折的方法,并乐于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震撼人心,里约残奥会美丽瞬间【教师点拨】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不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

残奥会的每一位选手都有着一段遭遇,一个故事,一种坚韧,一种拼搏自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面对挫折的勇气,这种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加震撼人心。

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和追寻答案。

【新课讲授】环节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正确认识挫折【展示情景】美丽与磨难学校组织春游,我捉了两只小虫子带回家喂养它们。

一段时间后,它们结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们的蜕皮,真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结蛹的状态更是“死去活来”----它们用丝将自己缚在树叶上,一动不动。

我以为它们快死了,谁料过了几个小时,蛹壳的各部分突然破裂崩解,它们的身体竟然变得又大又鲜艳。

将近四个星期的喂养,起初两只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毛毛虫,变成了两个肥肥胖胖的蛹。

最后,羽化成两只体态窈窕、色彩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走了。

原来,美丽诞生于磨难。

【问题】读完这则小文章,给你什么启示?【教师点拨提升】蝴蝶的蜕变历经痛苦,美丽诞生于磨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挫折的影响,知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逐步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
(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

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以此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105--P110>
1、什么是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影响
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三、讲授新课:
(一)情景再现:<教材P105合作与探究>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这些情境中,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有的同学认为这些情境中有的是挫折,有的不是,也有的同学说都是。

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呢?我们判断它是否是挫折,那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挫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1、挫折的含义:P105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二)七嘴八舌:
说说你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或你听说过哪些名人遭遇过挫折?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PPT,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有关名人遭遇过的一些挫
折后去的成功的事例。

如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沉香为了救出母亲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孔子周游列国,历经坎坷、磨难和挫折屈原,他的正确主张遭反对失败,被放逐汉北;还有张海迪、千手观音、牵手——舞蹈.......同学们思考这些名人遭遇过挫折后取得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说明生活中难免有挫折。

(三)情景表演:《拿到成绩单后》
教师提问:情景剧表演的过程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这三位同学对待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是不一样。

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三位同学对待挫折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P106
教师过渡:既然人们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那么他们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四)小组讨论:
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生讨论,并派代表表述本小组的观点。

教师归纳总结: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3、挫折的影响:
(1)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教师过渡:既然挫折对我们的人生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挫折呢?
(五)我思我悟:<教材P107探究与分享>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他能正确对待挫折。

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P107
(1)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教师过渡:从爱迪生的故事中,我们明白,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不仅学会正确的对待挫折,还应该要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那我们怎么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呢?
(六)小故事、大道理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

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风暴压
住了他们。

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

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

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

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同学们思考: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说明他懂得发掘生命的力量,去战胜挫折。

教师过渡:那我们怎么样去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呢?
(七)献计献策:
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小组讨论,学生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1)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教师过渡:除了如何挖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我们还要懂得增强生命的韧性。

那你知道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叫学生齐读。

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正确看待挫折以及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战胜挫
折,增强生命的韧劲。

五、当堂演练:
1. “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

”这告诉人们( )
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
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
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
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
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

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

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

这说明( )
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②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
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④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面对挫折,挖掘我们自身的生命力,还意味着要( )
A.承受压力,以恰当的方式释放或发泄不良情绪B.调节现状,具体分析挫折,抓住问题的关键C.自我修复,理智寻找解决途径
D.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六、板书设计:
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1、什么是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影响
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
七、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