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二 、高职 院校 专 业英 语课程 教学 方 法 现 状分析
1 .教 师数量少 ,教学设 备不能 满足实 际需要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 的师资奇缺 、教 学任务繁重。超 负荷 工作 ,使他们缺少时间 与精力从事改进教学方面的研究。教师深造 的机会很少 , 教师 的教学方法单调 、理念陈 旧。 部分 学校 缺少现代化教学设备 , 学生利 用多媒体和语音设备的机会不多。 2 .学 生差异大 ,社会 环境欠佳 。地区 间、 城 乡间英语 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异 。英 语教学必须采用双语教学。高校英语教学一 般都采用大班教学 , 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听 课吃力 ,产生 自 卑心 理 , 失去英语学习的信 心。 不少 高校将 全国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 与毕业证 、 学位证挂 钩 ,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 聘时也对其有一定的限制。很多学生一旦通 过英语水平能力考试 , 外语课便成 了可上可 不上的摆设或点缀 。 3 .教材不衔接 , 教学 方法 、手段落后 。 英语教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 基础教 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各 自为政 、缺乏阶段性 、 层次性和渐进性 ,内容重复 。方法上学生沿 袭高中教学模式过分依赖于老师 , 只习惯于 抄黑板上 的单词 、 语法 、 句型。 师生互动少 , 学生缺乏语言体验 、训练和实践的机会 , 学 生 的兴趣 和主 观能动性 没有 得 到充 分 的发 挥 。由于教学 班数量 的增加 。 语音教室严重 不足 , 很多多媒体教室只用来专业课的学 习 使用 。制约了学生听 、 说 、读 、写 四种技能 的提高 。
高 校论 坛 2 0 1 3年 8期 ( 中)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杨 天 笑 ( 南阳医专 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南阳 4 7 3 0 0 0 )
摘要 :随着我 国高等职 业院校 英语教 学改革 的进一 步深化 .大学英语教 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诸 多方面均发生 了比较明显的变 化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 院校英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从提 高专业英语教 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容设计学生能够参 与, 与所学 内容相关 的讨论 题 。结合 并 文章内容进行 讨论 能把语 言技 能与文化学 习两者有 机结 合。好 的讨论方式 , 激励学生刻苦钻研 , 促进 他们积 极思
考 , 用 讨 论 发 现 学 生 理 解 的偏 差 。 让学 生 加 深 理 解 学 利
专家组织培训 班 ,提升英语 教师 的知识层 次及专业技 能;
、
高职英语教育要适应 时代发展
高职现大致分两种类型 : 一由普通 本专科 院校将 原有
的普通专科整合 为高专为高职院校 ; 二是一些 中等专业学
校合并重组后升格成高 职院校 。教师大都摆脱不 了传统式 的教学方 法 , 不少教师 思想滞 留在 中专教学 水平 , 部分 大
三、 要革新高职英语教学测试方式 加大英语教学改革力度 ,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 口进行英
一
高职教 育是培养理论实践结合 的应用人 才 , 师资队伍
整 体素质要求 高 , 能储备含量 综合 全 面 , 其智 专业应用 实
践 能力强悍 。 大力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须不断引进高 要 素质人 才 , 完善师资构成 , 充盈 师资力量 ; 主动探索多种类 的师资培训途径 , 派遣 教师去大 院校及 国外进修 , 聘有 关
识 ,高度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价值观和教学质量观 ;
推行 以提升人才素质的培养质量为 目标 , 更好地培养技术 运用型人才 , 切实掌握英 语基础理论 , 以应用为 目标 。我们 实 事求 是 , 取整体集 成法 , 采 从理论实践环 节大胆创新探
索, 才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打 应 破 旧的—— 以传授知识 、应对考试为 目的的教学模式 , 建 立 起——职业 需求作 导 向,能力培养 为中心 的新教育 体
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改革探索

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探索如何有效激发学生 的正确英语学 习动机 , 培养学生 的英语学 习兴趣 , 改进学生的英语学 习方法 , 帮助学生养成 良好的英 语 学 习 习惯 , 而有 效 地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成 绩 , 从 促
进学 生整体 素质 的提高 。
2 3 2 外语 学 习兴趣 ..
他们对 英语 文化 “ 内在兴 趣 ” 的认 知 成份 较 多 , 现 体 出了很 强 的“ 文化 性 动 机 ” 。需 要 指 出 的是 出 国学
语言环境 , 从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 以期取得 最佳 的效 果 。同学 问 的合作 学 习所 占 比例 较低 , 主要是 因为 学 生没 有认 识 到 团 队学 习 的
UI ℃S.
Ke r s Vo a o a ol g t d n s e r ig Mo v t n;T a h n f r y wo d : c t n lC l e S u e t ;L an n t a o i e i i e c i g Reo m
1
寸 E墨吉
习的积极 性就越 高 , 习效 果也 就越好 。 学 23 3 英语 学 习策略 ..
“ 没有学不 会 的知 识 , 只有 不 好 的学 习 方法 ” ,
访谈则根据问卷拟就了 6个访谈提纲 , 采取随 机抽样 的方法选取了 5 名学生进行座谈。 0
2 3 调研成 果 .
高效学 习 的秘诀 是 要 找 到适合 自己的方 法 , 只要 方
2 1 年第 1 02 期 ( 总第 4 9期)
J u n lo 铁 路w y V c t n l 学T院 n c lIsi t o r a西f安 Xi Ral 职 o ai 术 & e h学a n t ue i a 业 技o a c i 报 t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并以相关实践成果作为佐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一)教师现状高职院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他们接触高职教育时间很短,很多时候教学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中专时代,教学操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另一大部分是新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虽然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缺乏教学实践,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本人也缺乏信心。
所以,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更是他们的弱项,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
所以,使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对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和布尔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主要观点是:(1)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则要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和相关性,学习任务就是连接师生、生生互动的界面,课堂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根据自身经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他人能替代的。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高职英语教育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职业英语教育的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等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高中毕业生,但是他们的英语成绩并不是很高,都是受到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熏陶,一些学生已经没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和信心。
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问题并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
1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在英语教学中,长久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去接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比较强,可是口语却很差,这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学生也主要是关心最后的得分而不是学到真正的英语知识。
教师主要教授词汇和语法,学生也是主要是背单词,做习题,这就造成了哑巴英语的普遍产生。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比较落后。
大多数学校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的时候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积极性受挫。
老师过分强调了词汇量和语法的讲解,没有给学生真正利用英语去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中很少用到现代教育技术,这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
高职英语教学中师资不足,投入也不够也是一个问题,学校对教师的资金资助少爷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很多教师做兼职工作,部分教师寻找机会跳槽。
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也比较多,这妨碍了教师们的科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利。
另外,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文化底子薄,而且英语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学习英语需要稳定性,需要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很多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没有稳定的意志力,知难而退,甚至有些学生会自暴自弃。
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本文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论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开始探索,逐一讨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通过高职院校面临的学生现状及其原因,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及及加强教师自身的提高等改革措施,以达到以适应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对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在学生方面,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性差,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在教师方面,教学上依旧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因此,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我们必须要对教学进行改革。
教师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有效知识的传播,重在强化基础知识理论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的训练。
但如何将语言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其原因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表现为以教育为标准,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专科层次培养的人缺乏特色,缺乏竞争优势,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而英语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历时最长、学时最多的一门学科。
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但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使许多学生对此失去信心,成绩逐渐下滑。
如今,高职院校扩招,其生源质量却不好,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就因英语而拉下了成绩。
进校时学生英语基础差且程度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差别很大。
这种状况造成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难以做到逐一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久而久之,使自己的英语成了“嚼之无味,吐之可惜”的鸡肋。
双语教学——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开 展 双 语 教 学 必 须 具 备 必 要 的条 件 。 首 先 ,双 语 教 学 需 要 学 生 具 有 较 好 的 外 语 基 础 及 一 定 的 学 习 能 力 。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属 于 高 中后
新 动 向 ,就必 须直接 通过 国外 的互联 网络信 息 和科 技 杂志 的最新 论文 等渠道 。如 果通过 翻译 再去 汇总
课 改 新 搽
一
…
…
~
双 语 教 学
一 一
|
‰ 。0| | '
高 职 院 校 专 业 英 语 教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院 张 玮
探
0l l
j
【 摘
要】 外语 能 力和信 息技 术 能 力是 当代 社 会 对人 才最基 本 的 能 力要 求。在 当代 职 业技 术人 才的 培养
高等教 育 ,但 随着 职业技 术人员 在 国民经济 发展 中
因此 ,采用 双语教 学 、培养学 生 阅读 原 版的专业 文
献 和著述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 3双 语 教 学 有 利 于 促 进 英 语 的 教 学 改 革 与 发 . 展 。一 直 以 来 ,我 国 的 英 语 教 学 都 把 语 言 的学 习 孤 立 了 ,这 是 一 个 语 言 学 习 的误 区 。 老 师 总 强 调 语 言
“ 地球 村 ” 。因此 ,要 想有 所作为 ,就 必须熟 练地
掌 握 交 流 工 具 。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英 语 已 成 为 一 门最
重要 的交 流语 言 ,掌握 英语 ,特别 是学 会用英 语交 流 和思考 ,成 为了 当代 人才 的必备 素 质。教育 要服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论文]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d79a0903d8ce2f0066236f.png)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从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现存的问题入手。
从课堂教学手段、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自主学习等方面,对原有的大英教学进行改革,探讨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并为其它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借鉴。
新职业英语蓝鸽平台自主学习考核体系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各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不同,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提高职场英语的交际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教学现状分析各大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几乎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材选取缺乏实用性。
大部分院校的大英教材的选取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目标,以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为考核指标,忽视了对各专业的行业英语的教学,与就业岗位脱离。
2.第二课堂和自主学习。
第二课堂活动以周末影院、英语演讲等几种形式为主,虽丰富了课外教堂活动,但形式过于单调,学习效果欠佳。
另外,课后自主学习,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意志力为主,教师课堂作业的检查是衡量课后是否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没有一套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蓝鸽语言学习”平台的使用。
3.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期末考核的笔试闭卷考试为主,采取平时成绩30%和笔试闭卷考试的70%作为学期考核的结果。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针对以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与就业岗位的不衔接、课外自主学习开展的不完善等现状,必须加快大学英语改革的步伐,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的密切结合。
1.选取行业英语教材,实行分级教学。
“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以“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不应该继续学习英语 ?
笔者以为应该 ,而且必须作 为一门通识教育 的必修 课 程。语言有许多属性 , 其交际工具的属性很 明确 。随着全球 化 的进程 日益加速 ,开放 的国策让英语 已不仅仅是 高端人 才 的专长 ,它 已成为一种社会 文化生活与经济生 活中必要 的交流工具 。由于市场经济对英语的认同 , 掌握英语的水平
E n l g i s h t e a c h i n g a n d l e a r n i n g ,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n e g e s .
h e T a u t h o r i n t e n d s t o c o me u p wi h t s o me e f f e c t i v e c o u n t e r me a - s u r e s t o f u r t h e r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o f c o l l e g e E n g l i s h . Ke y wo r d s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v o c a t i o n l a e d u c a t i o n ; c o l l e g e E n g - l i s h
业性的 、 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 、 技能和态度 的教育。 高职教 育的人才培 养 目标 是培养适 应生产 、建设 、 管
理、 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 型专 门人才 。从教育 的本质
看, 教育是促 进个 体社 会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教育类 型 , 其
1大 学英 语 必修
关 于高职院校“ 英语是 否必 修 , 是 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 的一部分” 这个 问题 的争论 由来 已久 。近年来 , 许多 高职院
作 为通 识教 育核 心课程的作用及地位却 一再受到质疑及挑 战。如何在 高职院校 中进 行改革 , 使 大学英语教 学 目标 、 教 学 内容 、教 学模 式和评估 方法在通识教 育的基础上有机 融
的身体 、 灵魂 以及理性 , 使人热爱真理 , 追求 正义 , 成 为一个 负责任的人 。自由教育是非功利性 的 、 非职业性的 , 追 求身
摘
要 虽然通识教 育的理念 已被广泛接 受,但大学英语
2通 识教 育与职 业教 育
通 识教育 (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概念 源于古希腊 时的 自 由教育 ( 1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又称博雅教育 ) , 它的 目的是完善人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刘 淑 芳
( 厦 门华厦职 业 学 院商务 外语 系 福建・ 厦门 3 6 1 0 2 4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3
体、 道德和心智能力 的和谐发展 。国内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 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 , 目前 比较受推崇 的是 当代 著名
合 高职教育的特色 , 满足其 人才培 养 目标 的要 求, 是 目前 大
学英语教育 面临的一大 问题。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 大学英语
Ex p l o r a i t o n o f Co l l e g e E n g l i s h Te a c h i n g Re f o r m i n Hi g h - e r Vo c a io t n a l Co l l e g e s/ / L i u S h u  ̄n g Ab s t r a c t T h e d i s p u t a t i o n o n c o l l e g e E n g l i s h ’ S r o l e a s t h e c o r e c u r r i c u l u m o f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h a v e s o me n e g a t i v e i mp a c t s o n
总第 2 4 1 期 2 0 1 3 年 5月( 上)
| | r 钗 又c ‘
The S c i e nc e Ed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 o t a 1 . 2 4 1
Ma y 2 0 1 3 ( A)
校在争论声 中一步步地将大学英语课 程的学习课时从两 个 学年减到一个半 、 一个 学年甚至一个学期 , 大学英语作 为通 识 课程一个重要部分 的地位岌岌可危。
过程都担负着将人类个体带人社会 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 的本质属性是促进个体职业行动 能力社 会化的过程 。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 目标 的表述 是从 社会 的需求 出发 ,而不是从 人 的发展需求出发 ,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其表述的不足之处 在 于过 于追求教育 的经济属性 , 忽视教育 的 自然属性 , 造成 人 才培养过程 中过分注重技能 培养 , 忽视 了职业道 德教 育 ,
教育学者李曼 丽就通识教育提 出的理论 , 其从性质 、 目的和
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 的概念 内涵做 了概 括 :就性质而
言, 通识教育是高 等教育 的组成 部分 , 是 所有 大学生都应接
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 ; 就其 目的而言 , 通识教 育 旨在培养积 极参加社会生活 的、 有社会责任感 的 、 全 面发展的社会人与 国家 的公 民; 就其 内容 而言 , 通识教育 是一种广泛 的 、 非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