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氧化铜选矿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西藏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某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技术,选出品质较好的铜精矿。

试验选择的氧化铜矿石含铜量为0.91%,选矿工艺包括粗磨-粗选-二次磨-中选-精选-部分回收铜浸液等步骤。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该选矿工艺大幅提升了品质,选矿率从原来的5.23%提升至19.73%,铜品位达到23.80%。

关键词: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

一、选矿原理和工艺流程低品位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机械物理和表面化学作用,在矿石表面形成一层带正电的氧化物膜,并利用匝道作用实现氧化铜矿和贫矿物分离。

本试验选择的选矿工艺包括:1. 粗磨-粗选:将矿石通过初级破碎、研磨等工艺,将含铜物质分离出来。

2. 二次磨-中选:在初选后,将结构更加密实的矿石再次进行破碎,将其适当细化。

然后通过中选实现铜和矿细粒子的分离。

中选选择的是机制相同但粒度不同的矿浆。

3. 精选:将经过中选的浮选精矿,进一步提纯铜等金属元素。

4. 部分回收铜浸液: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浸液,提升铜的含量。

二、实验样品和方法1. 材料和设备试验中用到的样矿来自西藏某采掘区。

选矿设备包括球磨机、筛子、浮选机等。

2. 实验方法(1)粗磨:将样矿粗磨至0.074mm以下(2)粗选:粗磨后通过筛子进行筛选。

(3)二次磨:对筛选后的物料再次进行破碎(4)中选:给矿浆加入中选药剂,使用浮选机将铜精矿从悬浮的矿料中分离。

(5)精选:使用浮选机对铜精矿进行精选,进一步提取铜等金属元素。

(6)部分回收铜浸液:使用铜浸液反应棒将回收的铜浸液加入弱硫酸中进行沉淀和浓缩,得到含铜浸液。

三、实验结果1. 矿石品位原料废石片段不属于选矿过程中的矿物部分,而为矿山中的无用石头部分。

试验中样品含铜量为0.91%。

2. 矿石回收率试验中,对同等重量的样品进行选矿处理,矿石回收率由原来的5.23%提升至19.73%。

3. 铜品位试验中选择的选矿工艺在提纯铜精矿等金属元素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铜品位由原来的0.13%提升至23.80%。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氧化铜选矿是指对氧化铜矿石进行选矿处理,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其中的有用矿物质分离出来,达到提高矿石品位和回收率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氧化铜矿石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氧化铜选矿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目前,氧化铜选矿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氧化铜矿的化学性质:氧化铜矿石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资源,其化学性质的研究对于选择合适的选矿方法和提高选矿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氧化铜矿石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续的选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开发新型氧化铜选矿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氧化铜选矿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浮选、重选、磨矿等传统的选矿方法已经得到了不断改进和优化,同时新型的生物浸出、压力浸出等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氧化铜矿的选矿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研究氧化铜选矿的环境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氧化铜选矿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前,对氧化铜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环境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加强,力求在选矿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探讨1. 氧化铜选矿技术不成熟: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不少氧化铜选矿技术的研究成果,但整体来说,氧化铜选矿技术仍然不够成熟。

传统的选矿方法存在着矿石破碎成细颗粒后易并发生浸酸困难等问题,新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氧化铜选矿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力求找到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

2.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氧化铜选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废水排放、废渣处理、粉尘污染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保证选矿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某氧化铜选矿试验的研究

某氧化铜选矿试验的研究

某氧化铜选矿试验的研究作者:康仲海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我国的资源丰富,其中铜资源储量比较多,氧化铜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氧化铜选矿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以新疆某地氧化铜矿为例,对选矿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氧化铜矿,选矿,浮选。

中图分类号:P5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矿石性质矿石多元素分析和矿石矿物成分及含量分别见表1和表2表1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二、浮选试验研究1浮选流程方案的确定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氧化铜矿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对氧化铜矿的处理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两种:一是浮选法,用来处理易选铜矿石,如孔雀石;二是化学方法,用来处理难选矿石,如硅孔雀石等。

利用浮选方法处理氧化铜矿石是回收氧化铜矿的主要方法。

包括硫化—浮选法、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法、胺类捕收剂浮选法等。

一般情况下,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法适用于脉石简单和高品位的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物的浮选;胺类捕收剂浮选法适用于含氧化铅锌矿的氧化铜矿物的浮选。

硫化浮选法能有效浮选回收孔雀石等碱式碳酸盐氧化矿物。

所以本试验确定采用硫化—浮选法。

2浮选试验(1)LN-4对浮选的作用硫化法浮选主要是矿石经硫化剂硫化后,再用黄药等作捕收剂进行浮选。

该方法中比较关键的是硫化剂的用量问题:用量偏大,则对硫化铜产生抑制;用量不够,则不能有效活化氧化矿。

本试验选用硫化钠为硫化剂。

由于该矿石中铜矿物嵌布粒度很细,致使有用矿物解离不充分,如果增加磨矿细度又导致次生矿泥的增加,加上原矿中含有的大量矿泥造成分选困难。

试验中通过单一硫化法所得铜矿回收率偏低。

作者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胺类药剂LN-4能强化硫化钠的硫化效果,它与硫化钠用量配比为1∶1时效果最好。

固定硫化钠用量为1000g/t,LN-4对浮选作用的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表3LN-4对浮选试验影响结果由表3结果可知,LN-4能提高铜精矿的回收率,且精矿铜品位也能有所提高。

新疆某难选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新疆某难选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酯一0 开 展 了粗选 条 件 试 验 、 选 试 验 和 小 型 闭 路 2, 精
试验 。
2 矿 石 性 质
2 1 矿物 组成 及物相 分析 .
和混合铜矿约 占铜金属量的 14 / 。随着高品位硫化 铜矿资源 的逐渐减少 , 开发氧化铜矿 已引起矿业界
的高 度重 视 , 特别 是 难 选 氧 化 铜 矿 的开 发 利 用 成 为
包玺 琳 , 运 礼 孙
( 西北矿冶研究院 矿物工程研究所 , 甘肃 白银 70 0 ) 3 90

要: 对新疆某 氧化率较高的铜矿石进行 了浮选试 验研究 。试 验确定 采用硫 氧混选 工艺流程 , 选用 自行研 制 的
捕收剂 D 和起泡剂酯-0 有效 回收铜 的同时较好 的实现 了矿 石中伴生 银的综合 回收 , 2, 在确 定最佳 粗选条 件 和精 选条件后 , 通过实验室小 型闭路试验 , 获得 了铜精矿 品位 2 . 8 , 1 3 % 回收率 8 .8 , 0 7 % 伴生银 回收率 8 . 4 2 1 %的 良好
tc n l g p l d i h x e me t s a mie oa in p o e s.T e s l d v l p d Dl a d E t r 0 wa s d a o e - e h o o y a p i n t e e p r n x d f tt rc s e i i l o h ef e e o e 5 n se - s u e sc s c - 2
适 宜 的磨 矿 细 度 既 要 使 铜 矿 物 最 大 限 度 的解
离, 又要尽量降低脉石矿泥对浮选 的干扰。磨矿细
度试验 在硫 化 钠用 量 70 gtD5 量 10 gt酯一 0 /, 用 3 /, 2 0用量 6 / 条件 下 进行 , 5gt 试验 结果 如 图 2所 示 , 确定 最佳磨 矿细度 为-0 20目 8 % 。 5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氧化铜选矿是指对氧化铜矿石进行物理、化学等方法的提取和浓缩,以分离有用矿物的工艺过程。

随着铜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矿石品位的下降,氧化铜选矿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氧化铜选矿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矿石成分分析:研究者通过对氧化铜矿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包括铜的含量、铜的存在形式、有关杂质的含量等,以了解矿石的性质和特点。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选矿工艺和优化选矿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2. 选矿工艺研究:目前常用的氧化铜选矿工艺包括浮选、重选、磁选等。

研究者通过试验和实验室规模试验,对不同工艺的适用性进行探索,寻求提高选矿效果的方法。

一些新的选矿设备和技术也在被应用到氧化铜选矿中,如气固浮选、重介分离等。

3. 提取技术研究:针对氧化铜矿石中铜的存在形式和特点,研究者对提取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铜的提取率和回收率。

一些新的提取剂和提取方法被应用到氧化铜选矿中,如浸出-萃取、浸出-电解等。

氧化铜选矿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矿石种类多样性:氧化铜矿石的种类繁多,包括轻粘土型、重粘土型、火山岩型等。

不同种类的矿石在选矿过程中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的研究和开发适合的选矿工艺和技术。

2. 我国氧化铜矿石资源贫乏:我国氧化铜矿石的含铜量较低,矿石品位逐渐下降,矿石资源有限。

研究者需要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提高铜的提取率和回收率,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氧化铜选矿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我们需要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提高我国氧化铜选矿的技术水平。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需要从矿石成分分析、选矿工艺研究和提取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探索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我们还需要解决氧化铜矿石资源贫乏和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以推动我国氧化铜选矿的发展。

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铜试剂 对铜 矿物 具有 较强 的捕 收性及 较 高 的选
择性 ,它一般与黄药混用 , 很少单独作为捕收剂用
于浮 选 。铜试 剂用 量试 验结果 如 图 4所示 。其它 药
剂 条件 为 :硫 化钠 8 0 0 g / t ;丁黄药 2 0 0 g / t ;D 2 5 6 0
g / t ;松油 6 0 g / t 。
l 矿石性质
1 . 1 原 矿 多元素 分析
收稿 日期 :2 0 1 3 _ 0 4 一 l l
作者简 介:顾庆香 ( 1 9 7 6 一 ) ,男 ,云南玉溪人 ,工程师。
2 2
顾庆香
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1 . 3 矿 物 组成
大的关系,且在石灰条 件下铜 的回收率 均只接近
指标 。
注 :A u 、A g 含 量 单位 为 g / t 。
1 . 2 原矿 铜物 相分 析
表 2 原 矿铜 物 相 分 析 结 果
T a b . 2 C o p p e r p h a s e a n ly a s i s r e s u l t f o r r a w o r e %
化铜 矿 。试验通 过 大量 的选矿 药剂 选别试 验及 浮选 流程研 究 试验 ,最 终 在 S S条 件 下 ,以硫 化 钠作 调
整剂 ,以丁铵黑 药 为捕 收剂 ,以 D : 和铜 试 剂 ( 二
乙基 二 硫 代 铵 基 甲酸 钠 ) 为 辅 助 捕 收 剂 ,取 得 了 铜精 矿 品位 2 5 . 6 1 % ,铜 回 收 率 7 4 . 7 9 % 的 较 佳
2 0 1 4年 2月
云南冶金
YUNNAN MET ALL URGY

云南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云南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云南某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作者:李广涛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16期摘要:云南某氧化铜矿,原矿铜品位0.76%,氧化率98.67%。

针对该氧化铜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

采用水玻璃分散矿泥,硫化钠和D2(二硫酚硫代二唑)活化氧化铜,丁铵黑药、异戊基黄药、LW51混合捕收剂,经过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获得铜品位为17.70%,铜回收率72.94%的铜精矿。

Abstract: Yunnan a oxidized copper ores contain copper 0.76%, the oxidation rate 98.76%. Study on the oxide copper flotation test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sodium silicate dispersing slime, Sodium sulphide and D2 (2 thiophenol glucosinolates in 1) activation of copper oxide,Ding ammonium aerofloat, isoamyl xanthate, LW51 mixed collecting, after two roughing,selected twice, three times of scavenging,get the grade of copper 17.70%, the recovery of72.94% copper concentrate.关键词:氧化铜矿;浮选;试验研究Key words: oxidized copper ore;flotation;experiment study中图分类号:TD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03-050 引言氧化铜矿在我国储量丰富,是我国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果(金)某矿山低品位氧化铜选矿试验研究

刚果(金)某矿山低品位氧化铜选矿试验研究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 刚果(金)某矿山低品位氧化铜选矿试验研究张晓峰1,钟先林2,赵要锋1,田春友2(1.中色华鑫马本德矿业有限公司,刚果(金) 卢本巴西 999059;2.中色华鑫湿法冶炼有限公司,刚果(金) 利卡西 999059)摘 要:随着近年来刚果(金)卢本巴西-利卡西地区高品位铜矿消耗,当地铜湿法冶炼企业被迫采用更低品位的氧化铜矿为原料组织生产。

采用浮选方式对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处理富集成较高品位铜精矿是解决方法之一。

本文论述低品位矿浮选的意义,同时介绍该地区典型低品位铜矿的浮选实验结果,采用常规浮选方法对浮选药剂、碎磨工况、综合浮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矿砂浮选试验获得铜精矿中氧化铜中铜品位可达到5.12%,铜回收率为82.59%,对原矿氧化铜中铜回收率为73.28%。

关键词:刚果(金);低品位;氧化铜;浮选中图分类号:TD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1-0029-2Experimental study on ore dressing of the D. R. Congo low grade oxide copperZHANG Xiao-feng1, ZHONG Xian-lin2, ZHAO Yao-feng1, TIAN Chun-you2(1.CNMC Huachin Mabende Mining S.A., Lubumbashi 999059, DRC;2.CNMC Huachin Metal Leach S.A., Likasi 999059, DRC)Abstract: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high-grade copper ore in D.R. Congo Lubumbashi-Likasi region in recent years, local copper hydrometallurgy enterprises are forced to use lower-grade oxidized copper ore as raw material to organize production. It is one of the solutions to treat the low-grade copper oxide ore with flotation to get the higher-grade copper concentrate.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flotation of low-grade ore. The flot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of typical low-grade copper mines in this area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flotation agents, grinding conditions and comprehensive flot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flotation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per grade of copper oxide in copper concentrate reached 5.12%, the recovery of copper was 82.59%, and the recovery of copper in copper oxide was 73.28%.Keywords: D. R. Congo; Low grade; Copper oxide; Flotation刚果(金)铜、钴资源丰富,随着近几年政局稳定,铜、钴资源开发出现井喷式发展,特别是中资企业发展迅猛,随着高品位氧化铜矿石枯竭,采用更低品位矿石冶炼是唯一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氧化铜选矿试验的研究
【摘要】:我国的资源丰富,其中铜资源储量比较多,氧化铜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氧化铜选矿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以新疆某地氧化铜矿为例,对选矿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氧化铜矿,选矿,浮选。

中图分类号:p57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矿石性质
矿石多元素分析和矿石矿物成分及含量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
二、浮选试验研究
1浮选流程方案的确定
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氧化铜矿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对氧化铜矿的处理方法概括起来分为两种:一是浮选法,用来处理易选铜矿石,如孔雀石;二是化学方法,用来处理难选矿石,如硅孔雀石等。

利用浮选方法处理氧化铜矿石是回收氧化铜矿的主要方法。

包括硫化—浮选法、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法、胺类捕收剂浮选法等。

一般情况下,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法适用于脉石简单和高品位的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物的浮选;胺类捕收剂浮选法适用于含氧化铅锌矿的氧化铜矿物的浮选。

硫化浮选法能有效浮选回收孔雀石等碱式碳酸盐氧化矿物。

所以本试验确定采用硫化—浮选法。

2浮选试验
(1)ln-4对浮选的作用
硫化法浮选主要是矿石经硫化剂硫化后,再用黄药等作捕收剂进行浮选。

该方法中比较关键的是硫化剂的用量问题:用量偏大,则对硫化铜产生抑制;用量不够,则不能有效活化氧化矿。

本试验选用硫化钠为硫化剂。

由于该矿石中铜矿物嵌布粒度很细,致使有用矿物解离不充分,如果增加磨矿细度又导致次生矿泥的增加,加上原矿中含有的大量矿泥造成分选困难。

试验中通过单一硫化法所得铜矿回收率偏低。

作者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胺类药剂ln-4能强化硫化钠的硫化效果,它与硫化钠用量配比为1∶1时效果最好。

固定硫化钠用量为1000g/t,ln-4对浮选作用的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表3ln-4对浮选试验影响结果
由表3结果可知,ln-4能提高铜精矿的回收率,且精矿铜品位也能有所提高。

(2)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程影响很大,只有在磨矿细度取得最佳条件下浮选指标才能达到最好。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铜回收率随着磨矿细度的增
加先提高后降低,铜品位先减小后增加。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该矿样本身的性质,选取磨矿细度-200目80%为宜。

(3)条件试验
硫化钠与ln-4用量大小对氧化铜矿的回收率影响很大。

在确定合理磨矿细度后进行了硫化钠与ln-4用量条件试验,硫化钠与ln -4用量质量比为1∶1。

试验原则流程同上,试验结果见表4。

表4硫化钠与ln-4用量对浮选的影响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硫化钠与ln-4用量的增加,铜精矿回收率先增加后减小。

说明伴随调整剂用量的慢慢增加,氧化铜矿逐渐被硫化。

当药剂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多余的调整剂则对被硫化好了的铜矿产生抑制作用。

综合考虑产品经济价值其用量以1000g/t为宜。

(4)组合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
氧化矿硫化之后,由于其不均匀性或其它原因,可以产生完全硫化、不完全硫化和完全不硫化的表面。

这样,在矿物表面完全硫化的区域便可看成是硫化铜矿,不完全硫化的区域可以看成是介于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之间,而完全不硫化的区域可以看成是氧化铜矿。

这样就需要使用复合捕收剂来提高矿物的疏水性。

作者主要考察了(1)丁黄药;(2)丁黄药+xys-11;(3)丁黄药+xys-11+xys-10等浮选药剂。

xys-11是o,o型键合原子的络合剂,能与氧化铜矿表面的铜离子生成螯合物。

xys-10为两性捕收剂,主要靠分子中
的氨基与羧基与氧化铜矿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5。

表5组合捕收剂用量对浮选的影响结果
从表5可知,单一使用丁黄药铜的回收率较低。

丁黄药和xys-11组合药剂对铜品位提高大,但是回收率提高幅度较小。

丁黄药+xys-11+xys-10组合药剂能大幅度提高铜的回收率,而且铜矿品位下降不明显。

综合考虑选取丁黄药+xys-11+xys-10用量
为:2000g/t+80g/t+160g/t(其丁黄药、xys-11和xys-10配比为25∶1∶2)。

3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
水玻璃能有效分散矿泥,减少药剂消耗。

按照图1所示的原则流程进行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

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铜精矿品位也随之增加,而回收率却逐渐降低。

综合考虑选取水玻璃用量为500g/t。

此时铜精矿品位为26.3%,回收率为58.99%。

4浮选闭路试验
在大量条件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基础上,进行了试验室浮选闭路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6。

试验流程如图4所示。

三、结语
(1)该矿石金属矿物以孔雀石为主,铜蓝和褐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绢(白)云母次之,绿泥石、高岭石等少量;其它矿物微量。

(2)该矿石中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含泥量大,采用硫化钠加丁黄药法难以获得理想指标,通过组合用药能显著提高铜的回收率。

(3)ln-4的使用可以强化硫化钠的硫化效果,对提高铜回收率效果显著。

(4)通过组合捕收剂(丁黄药、xys-11和xys-10配比为25∶1∶2)与单独使用丁黄药进行浮选效果对比,在铜品位相近的情况下,组合捕收剂对提高铜的回收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杜淑华,戈保梁,潘邦龙,等.某难选氧化铜矿分步优先浮选和中矿处理工艺研究[j].矿冶,2007(1)
[2]刘守信,杨波,师伟红,等.云南某氧化铜矿的选矿试验[j].矿冶,2007(4)
[3]冷文华,卢毅屏,冯其明.氧化铜矿浮选研究进展[j].江西有色金属,1999(2)
[4]程瑛.复合药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研究[j].有色金属设计,2003(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