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差异的作用分析
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分析作者:雷鸣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3期摘要: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机会明显增加,中西文化之间的影响也不断深入。
英美文学以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国新一代青年,我国文化发展以及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受到英美文学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英美文学和我国文化的特点,了解英美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英美文学;我国文化;影响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文化交流发展相互交织、影响。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外国文化的点滴渗透,其中,英美文学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美国电影中的高科技,对文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对真善美的宣扬,充分的人文思考以及丰富的电影音乐,都是吸引中国电影迷的重要原因。
另外,这些外国电影在我国的开放,一方面对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成阻碍,另一方面也严重考验着我国传统文化。
一、英美文学特点(一)英国文学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的第一大特性。
英国文学中帝国叙事的体现,是对大英帝国形成以及衰败的生动完整叙述。
在英国扩张时期,相应的探险小说、冒险文学和战争文学等文学创作丰富,而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大英帝国的扩张意识以及民族所特有的自豪感。
大英帝国在19世纪的黄金期,也是帝国叙事特色文学创作的黄金阶段。
大英帝国在20世纪殖民事业衰败时期,其带有帝国叙事特色的文学创作也到了发展后期。
乌托邦文学以及反面乌托邦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种独特传统。
乌托邦文学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性质文学,是对未来政治的一种预测和猜想,突出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母体地位。
而反面乌托邦文学是在乌托邦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深入剖析了共产极权和纳粹的本质,以其影响强化对专制极权统治的警戒意识。
经验主义是英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英国文学逐渐偏向于经验主义。
英国作家对观念、情感类主观意识的表达失去兴趣,热衷于描述个人经验。
在文学创作发展方面,对于纯观念层面的改革创新意识不够,仅仅停留于经验主义性质的创作。
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研究

们说的是发生在奥那托 的女儿希罗身上的故事 , 在他们 的对话 中,培 尼狄克所谈论 的语言 中有关 “ l o w ”和 “ f a i r ”这两个形容词。在词典 《 朗文现代英汉双解 词典》中有关对 “ f a i r ”的解释大约有十种之多 , 第一个解释就是 “ 公平 的,正直的”含义 ,然而第八 中的含义是 “ 白 嫩的皮肤、浅色 的头发”的意思 ;然而对于形容词 “ l o w ”的含义大约 有1 8 种 ,所以会 有1 8 种不 同的含义 ,在词典中的第 一个意思就是 “ 矮 的,不高的” ,但是其 中第 十一种解释就出现了很大的不 同,主要表 现在 人的身份方 面 ,也就 是指 “ 职位 低下 ,低微 的”含义 。在莎士 比亚 的戏剧 《 无事生非 》可以明 白,戏剧家就 是运 用到了 “ l o w ”和 r ”的一词多义现象 ,表面上是在表现人物的外在形象 ,描写了主 人翁平凡的外貌特征 ,实际上是为 了表达主人翁的身份 和地位低下 。 在英 国作家哈代的小说 《 苔 丝》中关 于主人翁的交流中 ,在其 中的对 话 中,有关词语 “ l 和代词 “ W e ”,这两个词在 《 朗文现代英汉双 解词典 》中有十五和十四种含义 , 像是动词 ”l i e ' ' 的解 释中第一 、二 的含义分别是 “ 躺” 、 “ 卧”、 “ 平躺 ”的意思 。再后面就有 了 “ 撒 谎 ”和 “ 埋葬 ”的意思 。在 “ W e ”这个词 中的解释 主要 有 “ 我们 的 先祖 ”和 “ 我们”的意思。通过这些例子 ,我们可以知道因为语 言所 使用 的环境不一样 ,语言和词语所表达 出来 的意义也就有所不 同。在 小说 中对于语言的运用 ,是塑造人物个性和 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的主要 因素 。所 以,我们在对小说 人物对话进行理解的时候 ,一定要熟悉 和 联系上下文 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生活状态 ,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样 的 话我们就可 以对对话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 和含义进行更为深入的理 解。 比如哈代 的小说作 品 《 苔 丝》的语境状态 ,我们第一要从 文章的 对话 中进行分析 ,发问者是小说中人 物德伯家族后裔 ,进行回答 的是 德伯家 中的牧师 。下面我们就对他们 的对话进行分析 ,我们大致了解 了说话人 的身份和地位 ,我们可以知道动词l i e 的意思应该是埋葬的意 思 ,因为他们所进行 的谈话主要是针对已逝人 的墓葬进行的 ,那么代 词 “ w e ”的意思在 这种语境下 就是指 “ 我 的祖先 ”,针 对英美文学 的语 言歧义现象 ,有 的甚至连小说 的题 目 都存在 明显的歧义 ,像是英 语中的 “  ̄ r I n s ”不但可 以理解为武器 的意思 ,也可 以理解为手臂的意 思。还在 《 永别 了,武器 》中,通过这个小说 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故 事情节来看 ,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战争有重要 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分 析 “ a ms ”这个词语 , 最先想 到的词语是武器 ,但是放到小说 的大环 境中去理解 和分析 ,我们就会 发现这个题 目其实是一语 双关 的 ,小 说的主人翁h e n r y 是坚持反 战的思想 ,最后决 定放 弃杀人 的工具 “ 武 器” ,同时也是暗示 主人翁在 战争 中会失 去 “ 手臂 ” ,这里 的 “ 手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学,其实也是反映当时时期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历史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作用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
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
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
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
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
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研究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研究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仗着它来推进。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母体中的。
由于特定的语言必然和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所以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不能脱离文化因素而独立存在。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育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英语为母语国家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这将有助于我们的语言学习,也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体现1.1 表达方式差异中国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beat around the bush),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go straight;talk frankly;or to the point),你尽可不管别人,直抒己见,只要言词不唐突别人,意见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
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
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
”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
在这种情况下,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1.2 思维方式差异由于地理、宗家、历史的原因,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而西方人比较具体;中国人注重整体论,而西方人注重细节论;中国人讲理论,西方人看实践;中国人崇尚求善、务虚,西方人崇拜求真、务实。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研究作者:殷丽莎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7期【摘要】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串联,更是文化、思想和情感的抒发。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以独特的文学手法和深刻的意蕴,传达了他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并以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深入研究这两部作品中的文化背景、文学手法以及文化意蕴。
通过对比分析,揭示英美文学中的共性和差异,以丰富文学研究领域的跨文化理解。
【关键词】文化意象;英美文学;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7—008—03引言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散发着深刻的文学意蕴,它们在阅读中为读者提供了反思、启示和情感共鸣。
本文将比较两部备受赞誉的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分析它们各自的文学意蕴,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核心主题。
通过对它们的对比,我们将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巨著所带来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一、英美文化差异性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体现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和人文环境上,还涉及到价值观、历史观、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以下是英美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具体体现。
(一)语言差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对文学评论产生了影响。
英国英语更加传统和保守,具有浓厚的历史和贵族文化痕迹,这种语言倾向于形式化。
相比之下,美国英语更加轻松、灵活,它吸纳了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因此更具多样性。
在文学评论中,评论家可能会根据作品所使用的英语类型来评价其文学价值,这会影响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二)人文环境差异英国和美国的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这在文学评论中引发了对文化解读和评价的争议。
英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文学作品常常强调传统、贵族精神和乡村生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
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和产生误解。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文化渊源的了解。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源头,并深深的影响着各自的文化发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一门语言,为我们所用。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从语言文字方面看,读音和语法不同表达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大相径庭。
现代汉语里的拼音系统是由西方的拉丁文标注汉语的发音而形成的与英语的读音有异同。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反映。
因此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理性思维。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注重感性。
最后,从价值观念的差异上看,就价值观而言,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人注重集体,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
在中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但在美国,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
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是普遍的。
虽然用于交流的语言无误,但也会产生误解。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各种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物质客体和描述人类社会手法的总和。
在《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的对比中看英美文化差异

丹尼尔 ・ 笛福创作的《 鲁滨逊漂流记》 主要是对
盾心理 。伴随着英 国文学 的发展 , 文体形式 、 文学 内 当时 英 国资 产 阶 级 由于 面 临矛 盾 、 困难 , 衣 食 住 行 方 容 都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化 , 更 加具 有 时代 性 , 《 鲁滨 逊 漂 面十 分艰 难 的 现 状 , 鲁 滨 逊 作 为 资 产 阶 级 的 典 型 代
一
相 比于英 国文 学 , 美 国文学 起 步 晚 、 较年轻 , 经 历 了新
、
《 鲁 滨逊 漂 流 记》与 《 老人与海》 的 文 化 背 景 旧交 替 时期 、 实 验 主 义 时期 以 及 多元 化 发 展 时期 , 伴
对 比
随着美 国文学的发展 , 其逐渐形成 了独具特色 的文学
流记 》 这 部 小说 创作 与英 国新 古 典 主义 文 学 向浪漫 主 表 , 为 了生 存 , 他将 原来 的那种 消极 慵 懒 摒弃 掉 , 在 孤 义文学过渡之时 , 当时 英 国 的资 产 阶 级 进 一 步 壮 大 , 岛上 重新 树立 起 不屈 不挠 和 坚韧 不 拔 的生存 决 心 , 并 鲁 滨逊 成 为小 说 的英雄 人 物 , 从他 的身 上 我 们 能够 看 最终 被搭 救 返 回 自己 的 国度 的 描 写 。作 者 在 该 作 中 到资产 阶级所 具有 的进 取 精 神 和探 险 意识 , 通 过 阅读 所塑 造 的鲁滨 逊 这个 “ 硬汉” 形象 , 是 资产 阶级 群 体 的 全书 , 从 中感 受 到 人 性 的真 善 美 , 使 得读 者 进 一 步 反
罗 惠 卿
( 广东理 工学 院 外语系 , 广东 肇庆 5 2 6 1 0 0 )
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

想 , 国的需求》 帝 中的“ 以便使 英 国人 走 国门 , 寻世界 , 服世界 和统治世界 ” 探 征 。 这时对外扩 张的战争文学 、 冒险文学 以及探 险小 说等等不绝 如缕 , 把大英帝 国的民族 自豪感 以及扩 张主义意识体现的淋 漓尽 致。存 1 世 纪 , 9 尤其是维 多利亚时代 , 这时 大英 帝 国的
Vo _5 No8 l2 . Ag 201 u. 2
英 美 文 学评 价 中不 同文化 的影 响
林 晓 彬
( 福州大学应用 技术 与继续教育学 院 ,福建福州 ,3 0 0 ) 5 0 2
[ 摘 要 ] 英美 文学有着 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以及 独特 的魅 力,在 曰常生活学 习中,我们 能够感 受到英语给我们 带来的一
英语 进行艺 术化使 用的一种 对 自然以及现实 生活 的审美体
现 。对于英语这个语种来讲 , 其表意 功能是十分强 的, 另外 ,
英 美文学的 问题 和风 格是多变的 , 它时而像粗狂 的野 马般狂
奔 不 息 、 而 像 温 婉 的 少 女 般 窃 窃 私语 、 而 像 粗 鄙 庸 俗 的 时 时
为丰富 的表 现力以及独特的魅力 , 我们可 以感受 到英语 节奏
鲜 明的音乐语调 和五彩缤纷 的英语词汇 。 ( ) 国文学所具有 的特 点 一 英 首 先 , 国文学的首要特性就是帝 国叙事。对于帝 国主 英 义来讲 , 应该 要相信 民族 , 国家应该要君 临在 万国之上 , 本 并 且应 该 要用 军 事 武力 以 及文 化 同化 这 样 的手 段来 付 诸行 动。对于帝 国叙事 来讲 , 大英帝 国的形成和衰落在英 国文学 中有着 完整且 生动 的叙 述 。就像 在马 丁 ・ 格林 的《 冒险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差异的作用分析张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摘 要:文学作品是社会发展历程的结晶和重要表现形式,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剖析。
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本文从英美文学的发展特点和英美文学评论概述入手,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用,为帮助读者更好地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美文化评论;文化差异;影响作用[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126-02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传承的核心和重要载体,对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历史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各民族文化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世界文化格局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英美文学是反映英美国家风土人情和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会受到如宗教信仰、个人阅历、社会习俗、文化氛围以及价值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近年来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特点与英美文学评论1. 英美文学的发展特点英美文学体裁风格多样,主要表现形式有诗歌、戏剧、小说和文学评论等。
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发展历程的国家,受宗教、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
通过阅读英国文学作品,读者能感受到英国作为大国的一种强烈自信感和民族冒险精神。
此外,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包含了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帝国的叙事也是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跟英国文学相比,美国文学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在其发展之初受到英国文学的影响,具有一些英国文学的特征,但是由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受美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移民特征的影响,二战之后,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新旧交替期、实验主义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体系。
与英国文学相比较,美国文学更强调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在表达形式上也更加自由、明快。
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英美文学本身就有一定的艺术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评论的过程也是对英美国家发展史的重新回顾,可以说,英美文学作品是帮助我们了解英美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2. 英美文学评论简述英美文学评论主要通过了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主旨大意、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等,揭示其创作特点和规律,是基于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的有效鉴赏和思考。
英美文学评论可以为随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参考依据,也为读者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提供切实有用的指导建议。
根据作品题材和形式的划分不同,英美文学评论主要分为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和散文评论等。
它是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立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和剖析实践活动。
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分析相比较,英美文学评论更多的是从表现形式、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等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而不仅仅是聚焦作品的内容本身。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用1. 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它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承载媒介。
英美文学的创作根植于语言,创作者借助深厚的语言功底,对语言进行提炼和加工,通过恰当精准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社会现象和对社会的思考传递出来。
英美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是利用文学作品表达极丰富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虽然英美两国的通用语言都是英语,但是由于历史背景、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作为文学作品的评论者,只有深刻理解作为文化载体的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表现,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英国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受保守宗教思想的影响,英式英语通常具有严谨、沉稳的特点,由于语言习惯的原因,评论者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通常都带有尊重和崇敬的心理,会采用一些非常精确和严谨的词语来进行语言的表达,他们一般不会使用较为夸张的语言,因此英国文学作品评论往往具有保守、中规中矩的特征,缺乏一定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美式英语是英式英语的衍生物,随着美国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呈多元化和自由化趋势,各民族之间也日趋融合,加之美国受历史遗留问题的制约相对较少,在这种自由的文化氛围下,美式英语语言的发展也更加追求自由和创新,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个性和张扬,不会太多顾虑别人的评价和感受。
与英国文学作品相比,美国文学作品不受传统的束缚,在创新和个性化方面更为突出。
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文学评论更强调民主、自由和创新性,有利于掀起文学思潮。
语言表达上也更加张扬、激进,体现了独立的文化意识。
这也是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用英美两国在文化历史背景方面的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也较为深远。
许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烙印,民族主义、帝国叙事和乌托邦是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受宗教思想的影响,英国的文化历史有着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对人本主义的观点英国文学评论一直持比较保守的态度,这与历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的不彻底和妥协不无关系。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的质疑甚至否定愈发强烈。
尽管如此,人本主义对英国社会的完善和进步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没有过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美国逐步发展形成了自由、民主的多元文化氛围,美国文学的创作环境126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思考自己为什么对蛮族女孩尤为特别的原因,“是不是这个原因让她吸引我了呢?……我想要的是她还是她身上的历史痕迹?……也许应该这样说,只有没有被表述出来的才是真实存在过的。
”[1]88-89此时他充分认识到了“被表述出来的”可能是虚假的,就像帝国对于他者的建构一样,在这种话语展现出来时就已经不具备真实性了。
由于对帝国的怀疑,老行政长官想要从女孩身上找出帝国留下的痕迹。
在这过程中,通过帝国暴行的逐渐揭露,行政长官越发远离帝国文化的中心。
女孩回归部落代表了女孩身份建构的完成,而这建构是女孩独立实现,行政长官只起到了参与和见证的作用。
通过遭受的帝国压迫以及真实的自我呈现,女孩在行政长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行政长官对蛮族女孩的爱表明了他者的文化已深植于其内心,就像女孩的身影一样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正是这个发现之旅使行政长官彻底看清了帝国文化的矛盾性。
在遭受了帝国重重压迫后,行政长官将带着已经形成在心的“间质空间”继续着对帝国理论的颠覆。
三.结语行政长官和蛮族女孩作为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两条文化线索,起到了文化发现与颠覆的作用。
行政长官作为帝国文化的代表,在对帝国文化的矛盾性的发现中开始了一段自我追寻之路;女孩作为蛮族文化的代表使自己的文化在帝国范围里不断扩展,加速了帝国文化的覆灭,并且在帝国文化里建构了自己的真正身份。
两者的文化混杂表明了帝国对他者话语和身份建构的失败,暴露了帝国文化的矛盾性;通过文化混杂,帝国话语中的他者拥有了自我身份建构的权利,以更加完整的姿态开始他们的反抗帝国压迫之旅。
参考文献:[1]J. M. 库切. 等待野蛮人[M]. 文敏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4:p23, p88-89.[2]李幸. 失败的协调者:“第三空间”理论视角下《等待野蛮人》中行政长官的形象[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24-26.[3]任一鸣. 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p51, p55.[4]章辉. 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p121.也相对宽松自由,因此美国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历史厚重感,美国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强调现实主义,善于从现实主义角度揭露社会现象,还原社会本质。
受此影响,美国文学评论的自由、创新特征尤为凸显。
3. 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国是一个殖民地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的社会形态和民族意识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无处不在。
从英国深远的文化背景来看,作为优势的文化历史厚重性和权威性其实也是多年来阻碍其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公元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的矛盾性突出、创新性和独特个性表现不足的特点正是其文化内涵的体现。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哈姆雷特》中所描述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即矛盾和纠结,恰好反映了英国文学评论者自身性格的优柔寡断。
从20世纪开始,对于传统文化,究竟该采取什么态度,是完全传承还是抛弃?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开始重新审视以往的文学评论理论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沟通,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逐步开辟了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文学评论道路并不断向前发展。
而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国,它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虽然早期受英国的影响,但随着其自身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并大胆借鉴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
美国文化追求自由和多元化,强调兼容并包。
自由开放的文化心理伴随多元文化的思想碰撞,为美国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受文化内涵的影响,美国文学评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不断吸收借鉴优秀文学评论理论和方法的精髓,逐渐形成其他国家不可模拟的独特的理论和结构体系。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众多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当中,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的影响最为突出。
由于英美两国在语言、生活习性、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反映在文化的诸多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创作相对严谨;美国文化倡导自由创新,文学活力更为突出。
只有深刻了解和领悟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才能对英美文学作品作出全面客观的解读和品鉴。
参考文献:[1]李新. 谈英美文化差异和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33(2):186-187.[2]刘伟.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及相关问题阐述[J]. 芒种月刊, 2016(1):27-28.[3]肖莉. 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中的作用[J]. 语文建设, 2017(11):61-62.[4]谢爽. 英美文学评价中不同文化的影响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28):74-75.[5]陈翠兰.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 语文建设,2014(2).[6]王颖. 基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讨[J]. 语文建设, 2016(27):31-32.(上接第125页)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