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p+胆道系统、胰腺、脾脏超声诊断++-+副本

合集下载

[精选]胆道系疾病超声诊断--资料

[精选]胆道系疾病超声诊断--资料
胆道系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疾病 胆道疾病
正常胆囊声像图
形态:纵切时呈梨形、圆形、长条形 大小:大小视个体、空腹状况不同而
差异较大 壁: 薄,光滑 内部回声:无回声,胆囊后方回声增强
胆囊疾病
胆囊炎症性疾病
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
胆囊结石 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积症 胆囊肿瘤
• 胆道炎性疾病
胆道壁厚,毛糙 肝内胆管呈节段性彗星尾征
• 胆道结石
在肝内胆管、肝管、胆总管内增强光团,伴声影, 相应胆管扩张或不扩张,增强光团在门静脉旁
• 胆道蛔虫病
胆管内出现数毫米宽的双线状强回声带,前端园 钝,中心为液性暗带,胆管扩张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胆总管(少数为肝内胆管或肝管) 局限性扩张或囊样扩张,壁厚, 光滑。如伴结石,则出现结石 声像图
胆囊癌
小结节型
一般为较早胆囊癌。胆 囊内中等回声团,通常1个, 基底宽,胆囊壁正常或增厚 ,肿块内多有血流,常需与 胆囊息肉鉴别。
蕈伞型
胆囊内若回声或中等回 声团,常为多个基底宽,胆 囊壁正常或增厚。肿块内通 常可探及血流。
厚壁型
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可 呈局限性,可呈弥漫型,增 厚胆囊壁僵硬,需与慢性胆 囊炎鉴别。
泥沙样结石
胆囊内中等或强回声沉积层 后方伴淡声影或无声影 随体位改变移动
胆囊颈部结石
胆囊一般增大 胆囊颈部强回声团,
后方伴声影 靶环征: 胆囊颈部和结石构成
胆囊壁内结石
胆囊壁增厚,其内增强光点 后方伴彗星尾征 不随体位改变移动
胆囊肿瘤
胆囊腺瘤(胆囊息肉)
胆囊内中等回声团,附着于囊壁, 有窄带。胆囊壁无明显增厚,在 息肉基底部有时可探测到血流。

胆、胰及小器官超声诊断(本科)ppt【119页】

胆、胰及小器官超声诊断(本科)ppt【119页】
多呈较均质低回声或等回声,发生囊性变 则呈混合回声或无回声。
后方回声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较正常甲 状腺组织血供丰富。 可取得高速动脉血流,但动脉的RI<0.7。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囊性变
左侧甲状腺滤泡型腺瘤
腺瘤合并囊性变出血
2、甲状腺癌
四、胰腺检查前的准备
(Preparations before Examination)
在X线钡剂(barium meal)检查和胃 镜(gastroscopy)检查前进行,或上 述检查3d后进行。
检查前一晚进食流食,检查前禁食 (fasting) 8h~12h。
五、常见病病理、临床 表现及超声表现
三、常见甲状腺疾病超声表现
1、甲状腺腺瘤
病理及临床 为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主要分滤
泡状及乳头状,有包膜,占甲状腺肿 瘤的70%~80%,青年女性多见,10%可 发生癌变,可液化或囊性变,20%属高 功能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超声表现
甲状腺内异常回声,边界清楚,可见低回 声晕或包膜回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粗大点状或团状
恶性肿块
不清 不光滑 多不均质
衰减
针尖样,密集
血流信号 无或少许、低阻 多丰富、高速高阻
淋巴结转移

可有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解剖
二、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甲状腺 气管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甲状腺正常值
上下径3~5cm 左右径2~3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厚度<=0. 4cm
针尖样强回声
团状强回声
弧形强回声
粗大的点状强回声
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为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活检为乳头 状腺癌

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内胆管癌
AFP阴性、CA19-9阳性。 肿瘤大小不等,等或稍高回声多见,边界欠清。 内部血流稀少。 远端周围胆管扩张。可合并肝门淋巴结转移。
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 ➢小血管瘤多为圆形,大血管瘤形态可不规则。 ➢无声晕,边缘整齐,境界清晰,多数为高回声,或低回声肿 瘤周围有高回声环。 ➢内有管道状结构或筛网状结构。 ➢CDFI的特征有:瘤内无血流信号,或仅有低速稀少的血流信 号,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仅17%。
血管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 患者多较年轻,20-50岁。 ✓ 低或等回声,边界欠清。 ✓ CDI表现:血流丰富,“轮辐状”,PW测出低阻动脉血流
频谱。
胆道疾病
正常胆囊及胆管
➢检查方法:禁食十二小时。
➢胆囊分为颈体底三部分,大小不超过9×3cm,壁厚不 超过3mm。
➢胆管一般小于伴行门静脉的1/3,左右肝管2-3mm,肝 外胆管内径小于8mm。
肝脏囊性病变
肝囊肿 多囊肝 肝包虫病 肝脓肿
肝囊肿
单发或多发性。 无回声,囊壁薄而光滑。 后方回声增强。
多囊肝
常有家族史和其他器官多囊性病变。 肝大,满肝囊性病变,囊形态圆或不规则,囊与囊 之间几乎无正常肝组织。
肝包囊虫病
有疫区生活史。 囊中有囊,囊壁稍厚。 内囊分离,可行成“水百合花”征。
剑突下纵切
中线偏左
正中
中线偏右肋间斜切Fra bibliotek肋缘下斜切
正常肝脏
肝缘锐利,肝表面光滑。 实质回声均匀细腻,比肾脏稍高,比胰腺稍低。 肝内血管、胆管显示清晰。
测量正常值
肝右叶最大斜径12.15±1.14cm(小于14cm)图示。 门静脉内径0.9-1.4cm,血流速度12-30cm/s。脾静脉及肠 系膜上静脉内径0.4-0.7cm(小于0.9cm)图示。 肝静脉内径小于1.0cm,血流速度20-30cm/s图示。 肝动脉内径0.2-0.6cm,血流速度40-90cm/s,RI小于0.7 图示。 胆总管内径小于0.8cm。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观察不到,观察到即扩张。下一张

超声报告模板

超声报告模板

超声报告模板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女。

年龄,XX岁。

住院号/门诊号,XXXXXX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临床诊断:
XXX病(如,胆囊结石、肝囊肿、胰腺炎等)。

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XXX型超声仪器,探头频率为XXMHz,采用XXX式探头,患者采用XXX体位,行XXX部位扫描。

超声表现:
1.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未见明
显异常血流信号。

2.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未见明显结石,壁厚正常,胆囊内容物均匀,胆囊壁
未见明显压痕。

3. 胆总管,内径正常,管壁光整,未见明显扩张,未见明显结石影响。

4.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胰管未见明显扩张。

5.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6. 肾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结论:
本次超声检查显示患者肝、胆、胰、脾、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符合正常超声表现。

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附注:
1. 患者配合度良好,未见明显异常反应。

2. 本报告仅供临床参考,具体诊疗需结合临床医生综合分析。

超声医师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本次超声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祝您身体健康!。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肝、胆、脾、胰、肾、膀胱超声诊断
右肋弓内,深吸气时下缘可达肋弓下方。 • 大小:正常肝脏最大斜径在90~140mm,肋下
0mm.剑下20~30mm。 • 表面:光滑,清晰。 • 实质:均匀分布的中、低细小光点回声。比肾实
质回声略强,与脾脏回声接近,肝与右肾夹角锐 利。
一、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二)异常肝脏声像图
• 1:肝弥漫性病变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前方有胃肠气体的干 扰。因此在上腹部器官中胰腺是超声检查相对困 难的脏器。

胰腺是一个狭长的腺体,位于腹膜后,横跨1、
2腰椎的前方,右侧被十二指肠环抱,左侧靠近脾
门,前面与胃后壁相贴,其后方为腹主动脉、下
腔静脉。胰腺表面仅覆盖一层薄的结缔组织,成
人胰腺长12~15cm,宽3~4cm,厚1.5~2.5cm,重
五、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 正常声像图:

正常肾长度约10~12cm,肾实质厚
1.4~1.8cm,肾皮质厚度0.8~1.0cm。外形
如豆,表面有高回声轮廓线,中央高回声
区为肾窦回声,两者之间的低回声区为肾
实质,肾皮质回声低于肝脏和脾脏,但略
高于肾髓质回声。
正常肾声像图
右肾冠状切面 肾门、肾皮质、髓质显示清晰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 4:毗邻 前方-肝、胃、小网膜,后方- 脾静脉,头外侧-总胆管,头后方-下腔 静脉,体后方-SVA、Ao.
• 5:正常值 多测量厚度,在横切面上测, 头厚<2.5cm,体、尾厚< 2.0cm。若成人厚 < 1.0cm为萎缩。
• 6:临床价值 超声是胰腺检查的首选,头、 体易显示,尾部显示率低。
糙,内呈无回声区,在输尿管口可见间歇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PPT课件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PPT课件
胆道系统 超声检查
.
1
胆道系统 超声分为胆囊和胆管两部 分。以肝门为标志,区分 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超 声不易分别肝总管和胆总 管,统称肝外胆管。
.
2
正常声像图: 1.胆囊:壁光滑整齐,轮廓清晰,内呈 无回声区,壁厚度3mm以下。 2.肝内胆管:显示左右肝管, 二级以 上胆管分支不能显示 3.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平行,下 段与下腔静脉平行并进入胰头,不易 显示,肝外胆管内径小于7mm。
.
16
WES
.
17
流动
.
18
.
19
典型与非典型
.
20
胆囊壁结石
.
21
肝内胆管结石 1.肝内伴有声影的强回声光团。 2.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部分 可见位于胆管腔内 3.结石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 与并行的门静脉分支呈“平行 管征”。
.
22
.
23远端胆管扩张源自.24胆管积气
.
25
肝外胆管结石 1.肝外胆管扩张,内径大于7mm 2.扩张管腔内见后伴声影的强光 团
.
26
肝外胆管上段结石
.
27
下段结石
.
28
胆肠吻合术后:CBD结石
.
29
下段多发
.
30
肝外胆管结石:胰管扩张
.
31
平行管征
.
32
胆囊息肉 自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入 等回声光团,不伴声影, 不移动, 一般直径小于 10mm。
.
33
胆囊息肉
.
34
大、多发
.
35
胆囊腺瘤
.
36
胆囊癌 声像图分为五型: 1.小结节型;2.蕈伞型;3.厚壁型; 4.混合型;5.实块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访观察可见囊肿的大小和张力有变化
临床表现
右上腹部疼痛、包块及黄疸。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
(四)胆道蛔虫病
病因:是肠道蛔虫并发症,可上窜经十二指肠乳头部分
或全部钻入胆道所致。
临床: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主 要 症 状 : 突 发 右 上 腹 “ 钻 顶 样 ” 剧 烈 绞 痛,可突然缓解 可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 体征较微:剧烈腹痛和体征轻微是本病的特点。 可有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 查血白细胞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查到蛔虫卵
(二)胆管癌
胆管癌以肝外胆管多见;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
超声表现
浸润型 病变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呈鼠尾状或出现截断现象 乳头状型 病变管腔可见实质性块状影突入,边缘不规则,与管壁分界不清
阻塞以上的管腔明显扩张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出现转移灶
临床表现
阻塞性黄疸进行性加重,伴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及消化不良改变,大便可呈白 陶土色。

胆囊呈梨形,颈部指向肝门 胆囊轮廓清晰,壁光滑呈线状 囊内无回声 后壁回声增强
胆囊颈和门静脉或门脉右支 根部之间有一线状高回声带 连结,这是识别胆囊位置的 重要标志。
胆囊不显示的可能性:
操作者的技术 结石或肿瘤充满胆囊,使其液腔消失
慢性胆囊炎使得胆囊萎缩或胆囊壁肥厚而囊腔消失
患者已进食,胆囊处于胆汁排空的状态 胆囊先天性过小或缺如; 胆囊位置极端异常(可能很低或位于左侧) 胆囊切除术后(注意询问病史)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体位



仰卧位(最常用) 左侧卧位 胸膝卧位 坐位或半坐位或站立位 包括剑突下横切、右肋缘下斜切、右肋间斜切、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纵切、右肋缘下腹直肌外 缘斜纵切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超声扫查方法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肠道蛔虫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肠道蛔虫
胆总管内蛔虫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肝内胆管蛔虫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胆囊内蛔虫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五)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轻度增厚,黏膜充
血水肿,胆汁正常 或稍混浊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肿大 囊壁增厚“双边影”
囊腔改变:点状或斑 片状中高回声呈云雾状

超声莫菲氏征阳性 胆囊穿孔后缩小,穿孔 周边可出现无回声区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急性胆囊炎
病因: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有关
临床: 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为1:2 早期无特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难;多为持续性右上 腹隐痛,恶心等,晚期症状可有黄疸、发热、腹水、甚 至胆囊区可触及质硬包块 多发生在体、底部,以腺癌为主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胆囊癌超声表现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混合型
混合型:
为壁厚性与蕈伞型
的混合表
现,比较多见
胆囊壁不规则
增厚,胆囊内可
见实块型等回 声,胆囊腔小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实块型
实块型: 是胆囊癌的 晚期表现, 胆囊腔被不 均质实性低 或混合回声 充填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胆道超声检查的内容
二、正常胆管超声图像 肝内胆管在第一肝门上方 肝外胆管:胆总管:长4~8cm,内径0.6~0.8cm 肝外胆管上段: 十二指肠上段(易显示) 肝外胆管下段: 十二指肠后段 十二指肠下段(胰腺段) 十二指肠壁内段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不清 不均匀 较快,常<35s
不完整,连续性破坏
与周边组织关系 肝脏转移
侵犯周围组织 可有
胆管系统疾病





胆管结石 胆管癌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胆道蛔虫病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一)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超声表现
大小不一、形态不同,强回声影,后方常伴有声影 强回声影沿着胆管走向分布 阻塞以上的管腔扩张,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平行管征


病理:黏膜增生肥厚引起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囊
腔缩小
临床: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进食后更为明显 超声诊断要点:
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囊腔缩小变形 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多个微小的圆形无回声区,有时可见小结 石强回声,为本病特征 高脂肪餐试验可见胆囊收缩功能亢进(鉴别于胆囊炎)

胆囊腺肌病
(四)胆囊癌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腹胀,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后背,合并炎症可引起肝 疼痛。
左肝管多发结石
右肝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后方无声影,胆管无扩张 肝圆韧带:横断面呈结节状高回声,但纵断面显示为条索
状高回声
肝内胆道积气:条索状强回声影,排列成串,后伴彗星尾
征,多有胆道手术史
胆道超声检查的内容
一、正常胆囊超声图像

胆囊的位置、形态、大小、壁厚 内部及附壁有无异常回声(注意颈部) 有无急、慢性炎症的征象 肿瘤或隆起样病变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正常胆囊声像图
长径一般不超过9cm; 前后径2~3cm,不超过4cm; 正常充盈胆囊壁厚0.1~0.2cm;
充满型胆囊结石
1.结石呈弧形光带
2.后方伴声影,后壁显示 不清 3.胆囊腔变小甚至闭合 “囊壁一结石一声影”三 合征,简称“WES征”即 (W—wall E—echo S—
shadow)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胆囊内充满结石
充满型胆囊结石
胆囊泥沙样结石
胆囊泥沙样结石
肝内钙化灶:为强回声,后方可有声影,但无胆管扩张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肝血管瘤
肝钙化灶
肝外胆管结石
超声表现
肝外胆管扩张,与门脉 主干形成“双筒猎枪征” 扩张的管腔内可见形态 稳定的强回声团,后方 可伴有声影,声影不明 显时与胆管肿瘤鉴别
肝外胆管结石
病例2
胆囊颈部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肠道气体
(一)胆囊结石
(3)鉴别诊断

胆囊内非结石回声:胆 泥、脓液、凝血块

胆囊旁的肠道气体回 声,与胆囊部分重叠

胆囊内的回声伪像 胆泥淤积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二)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慢性胆囊炎
(一)胆囊结石
(1)典型声像图特征
强回声:形态可多样 声影:强回声后伴声影,极小 结石例外 移动: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可随体位改变移动
(一)胆囊结石
(2)非典型胆囊结石


充满型胆囊结石 泥沙样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四)胆道蛔虫病
超声声像图:
肝外胆道不同程度扩张 扩张胆管内可见蛔虫回声:纵切面为双线状长条 形 的平行 高回声 带,中 央可见 暗带; 横切 面 为 “同心圆”状 活蛔虫可见其蠕动征象: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死蛔虫:虫体萎缩,多呈节段性光带,中央暗带 模糊或消失
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在
进食高脂肪餐后症状会加剧,同时可伴有厌油、嗳气、腹胀
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其表现与急性胆
囊炎相同。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慢性胆囊炎
超声诊断要点 轻型时无明显特征 胆囊壁弥漫性增厚,>3mm 胆囊腔内透声差,可伴结石 少数胆囊萎缩,无回声区消失,呈一弧形光带(易漏诊), 合并结石时出现“ WES”征 高脂肪餐试验可见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消失
胆囊癌造影表现
CDFI
平扫
增强早期
增强晚期
增强早期呈均匀高增强,增强晚期呈低增强,消退时
超声造影所见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大小
边界 增强形态 增强变低时间
基底部胆囊壁完整性
较小,常<2cm
清晰 均匀 较慢,常>50s 完整,连续 分界清晰 无
较大,常>于2cm


注:如乳头状病变近期增大迅速,边界不规整,警 惕恶变可能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0.8*0.8cm
爱 院 ·求 实 ·创 新 ·奉 献 ·和 谐
注意警惕息肉恶变
胆囊息肉
增强模式:与胆囊壁同步消退。
平扫
增强晚期
增强早期
增强晚期
(三)胆囊增生性病变
胆囊腺肌病

乳头状胆管癌
浸润型胆管癌
(三)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发生在上部和中部,儿童和年轻人好发,女性多见
超声表现
胆总管部位出现圆形、梭形的无回声区,囊内有时可见结石声像 无回声区上缘可见近端胆管与之相通,肝内胆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 门脉主干和胆囊可因囊肿推压而发生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