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VIP专享】2014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生物_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理综考试说明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尾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生物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2014高考新课标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理综考试说明生物考纲变化:生物高考考试范围与要求大体没有改变,只对极个别知识点做了调整。
如必考内容“1-3细胞的代谢”一节中,将去年的知识点“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变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进”变成“出”一字之差,更贴合教材大纲,对知识点的阐述也更全面更准确。
选考内容中的“生物技术实践”方面主要以生物实验为主,与去年考试大纲相比,今年选考内容中的“5-1微生物的利用”中,删去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知识点,“5-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中,删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考试内容。
今年考试大纲对“生物技术实践”方面内容的微调更加人性化,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减负作用。
物理考纲变化:一、增加的内容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下增加“动量定理Ⅱ”。
二、删除的内容选修模块3-5,在主题“原子核”的说明中,删除“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三、变化的内容 1、选修模块3-2,在主题“交变电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要求“Ⅰ”变为要求“Ⅱ”; 2、选修模块3-4,在主题“光”中,说明“1.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要求”变为“1.相对折射率作要求”; 3、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中,说明“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4、题型示例有很大变化一、2014年与2013年考纲相比新增了5个考点第一、是必修模块中,“交流电流”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去年只要求了解概念,提高到要掌握理解应用,由“了解”到会“算”的转变,说明了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重要。
第二、是主题“光”中,增加了“相对折射率”考点。
第三、是在“碰撞动量守恒”中,“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不强调物体个数说明这个考点增加了解题难度。
第四、是“碰撞与动量守恒”下增加了“动量定理”新考点,并要求考生会运用这个知识点计算。
2014高考说明

2014年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考核目标生物学科的命题以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为总体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将生物学问题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强调对实验与探究能力、新知识的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利于考生终生学习。
2、考试的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要求(知识的理解应用)①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②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读:样题和历年考试题中,题干中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来描述生物学知识是一种常态,但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出题人的意图。
像12年的30题,如果学生不能对题中的数据进行很好的解释和推理,无法准确表述,那么很难想到细胞代谢与产仔率的联系。
(2)实验与探究能力(重要,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应用)①能独立完成生物学教材所规定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③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④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解读:分析历年考试得知,高考第29题的考察方式也比较一致,均为对实验的分析。
常规考察思路为探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而影响需用可观、可感、可测的实验指标来呈现。
在此过程中,需要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此外,对实验原则的考察也比较多,例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
复习实验时不能死记硬背,要有代入感,解释每步操作的原理,了解教材中重大科学进展的研究背景、关键思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结论的联系。
2014江苏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4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014江苏高考招生计划与录取分数---理科本科(985)(专业)

四
13
126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 区)(苏州)
A+A
985
0
2014理科一本
15
126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 区)(苏州)
A+A
985 0201
04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国民经济管理)
四
5
1265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 区)(苏州)
A+A
985 0203
05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
15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等8个专业)(部分专业 课程英语授课)
四
5
2101 复旦大学(上海)
A+A
985 0701
16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
2
2101 复旦大学(上海)
A+A
985
17 自然科学试验班(含物理学等13个专业)
四
6
2101 复旦大学(上海)
A+A
985
18
技术科学试验班(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3个 专业)
四
6
2101 复旦大学(上海)
A+A
985 080902
19 软件工程(三、四学年学费为10000元/年)
四
2
2102 同济大学(上海)
BB
985
0
2014理科一本
116
2102 同济大学(上海)
BB
985
12
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类)(含工程管理等6个 专业)
四
5
2102 同济大学(上海)
BB
985
四
5
物理A,B 985 080702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提纲(必修一)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提纲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讲水、无机盐、糖、脂质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与作用(A)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自由水的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参与生化反应,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④提供液态环境。
自由水/结合水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而在休眠的种子和越冬的植物,生活在干旱和盐渍状况下的植物,结合水的含量相对较多。
种子经过晾晒失去的水分主要是自由水,如果经过烘烤则失去的水分主要是结合水。
鲜重状态: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干重状态: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A)存在形式: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作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Na+、Cl-与渗透压有关3.糖类的种类与作用(B)功能: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元素组成:糖类由C、H、O组成种类:①单糖(不能水解):葡萄糖(重要能源、生命燃料)、果糖、半乳糖,核糖(构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四大能源①储存能源:脂肪②主要能源:糖类③直接能源:ATP④根本能源:太阳能4.脂质的种类与作用(A)元素组成: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
性质:不溶于水分类:①脂肪(只含C、H、O):主要储能物质,维持体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
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全国15套)

2014高考生物试题汇编(含解析)目录1、全国大纲卷(考试地区:广西)2---72、新课标全国卷(I)(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湖南)7--133、新课标全国卷(II)(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14--204、北京市21--275、浙江省27--326、四川省33--407、天津市40--478、福建省47--549、重庆市55--6010、安徽省61--6711、上海市(生命科学)67--8712、广东省87--9613、山东省96--10614、江苏省(生物)106--12315、海南(生物)123--135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大纲卷)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答案】C【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 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大纲卷)2.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
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
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对实验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
a.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备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表1 必修模块考查内容
表2 选修模块考查内容
表3 实验考查内容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试卷满分为120分。
(二)试题类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
共计15分。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和非选择题(8~9
题,共计65分)三部分。
(三)内容比例
生物学理论约75% 生物学实验约25%
(四)试题难题
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