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体温及发热的意义和处理 PPT
合集下载
常见症状之发热 ppt课件

PPT课件
26
临床表现
二.发热的临床经过与特点
1.体温上升期 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 畏寒或寒战,伴全身疲乏不适、肌肉酸痛。 骤升型:如疟疾、败血症等;缓升型:如 伤寒、结核病等。
PPT课件
27
临床表现
2.高热期 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
呼吸深快,脉搏随体温升高而加速(伤寒及 某些病毒感染时可出现相对缓脉) ,开始出 汗并逐渐增多。 高热可致烦躁不安、谵语、幻觉等意识改 变;持续高热可出现昏迷、呼吸浅慢或不 规则;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发热时的多 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持久发热可致 消瘦;发热还可引起口腔炎症,如口唇疱 疹、舌炎、牙龈炎等。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 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 1.无菌坏死物质吸收 包括机械性、化学性
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创伤或 手术,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心、脑等器 官梗死或肢体坏死;恶性肿瘤、急性溶血等。
PPT课件
5
2.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 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
PPT课件
28
临床表现
3.体温下降期 临床表现为体温逐渐下降, 大量出汗;血压可轻度下降。年老体弱者 或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发生失水、休 克。骤降型:如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缓降型:如伤寒、风湿热等。
PPT课件
21
回归热
时热时不热
热和正常
高热
回归热:骤升高热,持续数天;骤降正常,持续数天。反复。
间歇热:骤升高热,持续数小时;骤降正常,持续一至数天。反复。
PPT课件
22
(三)热型
5.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390C以上,持续 数日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 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体温监测ppt课件免费

低体温
体温过低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心肺功能异常 、凝血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在医疗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预防并发症
通过监测体温的变化,医生可以初步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 疾病,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危重疾病,如脓毒症、严重 烧伤等,密切监测体温有助于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老年人由于生理 特点,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完全发育或功能衰退,体 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性别因素
女性基础体温一般比男性 略高,但差异不大
04
体温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一
感染:感染是体温异常最常见的 原因,如感冒、肺炎等。处理方 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以及对症治疗。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子体温计,按下测量键后将感应端放在测量部位,如额头、手腕等,等待几秒钟后 读取度数。使用前应检查电池电量和感应端是否清洁。
03
体温的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的范围
正常体温:36℃-37℃
一天内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
体温的生理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老 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较低
。
措施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 在的疾病,预防体温异
常的发生。
措施四
学习自我监测体温:发 现体温异常时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水银体 温计、电子体温计或耳温 枪等合适的体温计。
体温过低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心肺功能异常 、凝血障碍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体温监测在医疗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预防并发症
通过监测体温的变化,医生可以初步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 疾病,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危重疾病,如脓毒症、严重 烧伤等,密切监测体温有助于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老年人由于生理 特点,体温调节中枢尚未 完全发育或功能衰退,体 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性别因素
女性基础体温一般比男性 略高,但差异不大
04
体温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一
感染:感染是体温异常最常见的 原因,如感冒、肺炎等。处理方 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以及对症治疗。
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型号的电子体温计,按下测量键后将感应端放在测量部位,如额头、手腕等,等待几秒钟后 读取度数。使用前应检查电池电量和感应端是否清洁。
03
体温的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的范围
正常体温:36℃-37℃
一天内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
体温的生理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老 年人代谢率较低,体温相对较低
。
措施三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 在的疾病,预防体温异
常的发生。
措施四
学习自我监测体温:发 现体温异常时及时就医
,早期治疗。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体温计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水银体 温计、电子体温计或耳温 枪等合适的体温计。
《体温监测》课件

抢救赢得时间。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手术病人的体温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 等原因,患者的体温可能会出现
波动。
监测体温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温和高温等异常情况,保障手术
安全顺利进行。
术后体温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 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
新生儿与危重病人的体温监测
新生儿和危重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较弱 ,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体温异 常。
THANKS
感谢观看
直肠温度监测
总结词
准确度高,适用于不能测量口腔、腋 下温度的病人。
详细描述
直肠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涂上润滑 剂,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测量时 间为3-5分钟。直肠温度相对稳定, 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操作不便,需注 意卫生和安全。
腋下温度监测
总结词
操作简便、安全,适用范围广。
详细描述
腋下温度监测时,将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时间为5-10分钟。腋下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夹紧 手臂、运动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05
体温监测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体温监测的准确性问题
01
02
03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 ,如腋下、口腔、肛门等 ,确保测量准确。
测量时机
避免在剧烈运动、洗澡、 喝热水等情况下测量体温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体温 升高。
仪器校准
定期对体温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体温监测的干扰因素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 影响体温的准确性,应在 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 量。
穿着
穿着过多或过少也可能影 响体温的准确性,应适当 增减衣物再进行测量。 Nhomakorabea情绪
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体温 的准确性,应在平静状态 下进行测量。
体温监测-PPT课件

适用:婴幼儿、昏迷。
注意: 1)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梗塞病人 不宜测肛温 2)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CCM
二、测量部位
❖鼻咽或深部鼻腔 常用;随血温变化迅速;受呼
吸气流温度影响;可损伤鼻粘膜
❖食管 探头在食管下1/3时靠近心房,随血温变化迅
速,尤适应于CPB时
▪ 心温 针形电极直接测定室间隔温度。受主动脉内
抑制ATP的减少、白三烯和自由基生成 降低脑水肿和缺血再灌注 低温能改善休克动物的存活率血乳酸、钾、PaO2、存活率
休克复苏中 中度低体温的益处: 降低心肌氧耗,维持心血管功能和心肌灌注,
避免心动过速、左室功能降低、呼吸快
CCM
课堂总结
体温
正常体温:正常值、生理变化
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测温方法、注意事项 体温计的消毒、检查
CCM
课堂反馈
A.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E. 以上都不是
5. 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B 6.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D
D. 不规则热
7. 高热病人应每几小时测体温一次 C
A. 2h
B. 3h
C. 4h
8. 体温超过多少时应物理降温 C
D. 5h
E. 6h
A. 40℃
最低T仍高于 正常
常见病:败血症
化脓性感染
热型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间歇热
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
交替有规律地 反复出现 高温在39℃以上 数小时或几天 低温在正常范 围或以下数小 时或几天
常见病:见于疟疾
热型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注意: 1)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梗塞病人 不宜测肛温 2)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CCM
二、测量部位
❖鼻咽或深部鼻腔 常用;随血温变化迅速;受呼
吸气流温度影响;可损伤鼻粘膜
❖食管 探头在食管下1/3时靠近心房,随血温变化迅
速,尤适应于CPB时
▪ 心温 针形电极直接测定室间隔温度。受主动脉内
抑制ATP的减少、白三烯和自由基生成 降低脑水肿和缺血再灌注 低温能改善休克动物的存活率血乳酸、钾、PaO2、存活率
休克复苏中 中度低体温的益处: 降低心肌氧耗,维持心血管功能和心肌灌注,
避免心动过速、左室功能降低、呼吸快
CCM
课堂总结
体温
正常体温:正常值、生理变化
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测温方法、注意事项 体温计的消毒、检查
CCM
课堂反馈
A.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E. 以上都不是
5. 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B 6. 恶性肿瘤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 D
D. 不规则热
7. 高热病人应每几小时测体温一次 C
A. 2h
B. 3h
C. 4h
8. 体温超过多少时应物理降温 C
D. 5h
E. 6h
A. 40℃
最低T仍高于 正常
常见病:败血症
化脓性感染
热型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间歇热
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
交替有规律地 反复出现 高温在39℃以上 数小时或几天 低温在正常范 围或以下数小 时或几天
常见病:见于疟疾
热型
CCM
异常体温 发热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体温表检测PPT优秀课件

❖ (3)直肠测温法:使病人屈膝侧卧或仰卧,露出臀部,润 滑肛表水银端,将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 后取出,卫生纸擦净肛表及肛门,看清度数。
4
体温表的检测方法
方法: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 时间放入测试过的40℃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 读数相差0.2℃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 遇到温度表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测定出它 的误差,以便在使用中加以矫正:取一杯30-40 C° 之间的温水,将被测的显影温度表与一只水银柱在最低 限的体温表同时放入水杯中,直至体温表不再上升为止, 这样即可看出被测的显影温度表是否存在误差。
❖ (4)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要寻找原因,予以复查。 ❖ (5)若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误吞水银时,可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使蛋
白与汞结合,延缓汞的吸收,直至排出体外。另外蛋白水可粘附于胃粘膜上, 起到保护作用;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服大量粗纤维食物,使水银被包裹而 减少吸收。同时粗纤维食物能增加胃肠蠕动,加速汞的排出。
6
注意事项
6:在家:水银温度计碎了需要正确的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水 银易挥发产生汞蒸气注意通风。硫磺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 误食可以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牛奶、豆浆)初步解 毒,然后临近就医。 首先打开门窗加强通风,降低汞蒸气中毒可能。水银有挥发 性。然后撒些硫磺粉在破碎的水银温度计上面。 因水银含量较少,可以使用盆栽泥土或者面粉清除破碎的残 渣简便处理方法。 皮肤接触处理方法 快速用纸擦拭干净。用大量水冲洗即可。有伤口接触水银的 话推荐就近就医。
取一杯3040之间的温水将被测的显影温度表与一只水银柱在最低限的体温表同时放入水杯中直至体温表不再上升为止这样即可看出被测的显影温度表是否存在误差
4
体温表的检测方法
方法: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 时间放入测试过的40℃温水内,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 读数相差0.2℃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的体温计不再使用。 遇到温度表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测定出它 的误差,以便在使用中加以矫正:取一杯30-40 C° 之间的温水,将被测的显影温度表与一只水银柱在最低 限的体温表同时放入水杯中,直至体温表不再上升为止, 这样即可看出被测的显影温度表是否存在误差。
❖ (4)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要寻找原因,予以复查。 ❖ (5)若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误吞水银时,可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使蛋
白与汞结合,延缓汞的吸收,直至排出体外。另外蛋白水可粘附于胃粘膜上, 起到保护作用;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服大量粗纤维食物,使水银被包裹而 减少吸收。同时粗纤维食物能增加胃肠蠕动,加速汞的排出。
6
注意事项
6:在家:水银温度计碎了需要正确的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水 银易挥发产生汞蒸气注意通风。硫磺与水银发生化学反应。 误食可以饮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牛奶、豆浆)初步解 毒,然后临近就医。 首先打开门窗加强通风,降低汞蒸气中毒可能。水银有挥发 性。然后撒些硫磺粉在破碎的水银温度计上面。 因水银含量较少,可以使用盆栽泥土或者面粉清除破碎的残 渣简便处理方法。 皮肤接触处理方法 快速用纸擦拭干净。用大量水冲洗即可。有伤口接触水银的 话推荐就近就医。
取一杯3040之间的温水将被测的显影温度表与一只水银柱在最低限的体温表同时放入水杯中直至体温表不再上升为止这样即可看出被测的显影温度表是否存在误差
发热 PPT课件

稽留热
➢持续性高热(39-40℃),持续数日或数周 ➢24h波动<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
驰张热
➢体温在39℃以上 ➢24小时内波动>2℃ ➢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 ➢常见热型:败血症、风湿热、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以上,数小时后 又骤将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 天后体温又升高
• 1.擦干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
• 2.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加紧。不能合作者,应协
助完成
需较长时间,才能使腋下人 工体腔内的温度接近机体内 的温度。
• 3.测量时间:10min
健康教育
• 1.不配合的病人:我不发烧不测了! • 你怎么做?随便编个? • 目的、知晓正常值、以及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 2.测试过程注意安全
皮肤温度:
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和衣着的影响且低于体 核温度。
体温的的测量方法:
口测法、 腋测法、 肛测法
正常体温:
➢口腔温度:36.3~37.2 ℃ ➢腋窝温度:36-37℃ ➢直肠温度:36.5-37.7℃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24小时内体 温波动范围一般〈1℃〉。
•生理差异:
• 1.昼夜差异 上午&下午
关节肿痛:风湿热、结缔组织病
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体温的测量
• 一、体温计种类 • 1.水银体温计 华氏与摄氏 • 2.电子体温计 • 3.可弃式体温计
体温计检测方法
•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与同一时间放入 以测好的40度以下的水中,3min后取出复检;凡误差在 0.2度以上或玻璃管有裂痕者,不能使用;合格体温计用 纱布擦干,放入容器内备用。
体温监测PPT课件

加深麻醉。 迅速物理降温如冰毯、冰帽。 利尿。 纠正心率失常(禁用钙通道阻滞
剂)。
恶性高热的处理
特效药:丹曲林。
04
低体温及其处理
低体温
中心温度低于35度称为体温过低。 围术期低体温更为常见。 高发人群:老年、婴幼儿、危重手
术病人。 某些情况下的低温可减低基础代谢
率,保护器官。 某些情况下,低温可能导致苏醒延
机制:是肌质网钙离子的重摄入减 少,引起肌肉的持续痉挛,产生高 代谢症状。
诱因:肌松剂琥珀胆碱,吸入麻醉 剂氟烷等。
恶性高热
表现: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呼气 末二氧化碳升高(最敏感)、体温 升高>2℃/h、肌张力升高。
恶性高热的处理
终止手术,去除麻醉挥发罐,更换 呼吸回路,纯氧高流量过度通气。
优点:精确。缺点:术中不适用。
体温检测方法及原理
基于物质电属性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原理的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
优点:精确。缺点:探头位置需摆 放正确。
02
正常体温及生理征象
正常体温
口温:36.2℃~37℃ 肛温:36.5℃~37.7℃ 腋温:36℃~36.7℃
生理变化
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 最高。
迟等不良情况。
低体温诱发原因
环境温度过低。
低体温诱发原因
手术时间过长。
低体温诱发原因
特殊手术类型如海扶刀。
低体温诱发原因
麻醉相关因素: 全麻本身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椎管内麻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是外周血管扩张散热。 肌肉松弛剂抑制肌肉活动减少产 热。
低体温诱发原因
大量冲洗液。 输注过多库存液体及血液。 体腔暴露过大。 危重病人失去控制散热及产热的能
剂)。
恶性高热的处理
特效药:丹曲林。
04
低体温及其处理
低体温
中心温度低于35度称为体温过低。 围术期低体温更为常见。 高发人群:老年、婴幼儿、危重手
术病人。 某些情况下的低温可减低基础代谢
率,保护器官。 某些情况下,低温可能导致苏醒延
机制:是肌质网钙离子的重摄入减 少,引起肌肉的持续痉挛,产生高 代谢症状。
诱因:肌松剂琥珀胆碱,吸入麻醉 剂氟烷等。
恶性高热
表现: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呼气 末二氧化碳升高(最敏感)、体温 升高>2℃/h、肌张力升高。
恶性高热的处理
终止手术,去除麻醉挥发罐,更换 呼吸回路,纯氧高流量过度通气。
优点:精确。缺点:术中不适用。
体温检测方法及原理
基于物质电属性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原理的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
优点:精确。缺点:探头位置需摆 放正确。
02
正常体温及生理征象
正常体温
口温:36.2℃~37℃ 肛温:36.5℃~37.7℃ 腋温:36℃~36.7℃
生理变化
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 最高。
迟等不良情况。
低体温诱发原因
环境温度过低。
低体温诱发原因
手术时间过长。
低体温诱发原因
特殊手术类型如海扶刀。
低体温诱发原因
麻醉相关因素: 全麻本身会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椎管内麻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是外周血管扩张散热。 肌肉松弛剂抑制肌肉活动减少产 热。
低体温诱发原因
大量冲洗液。 输注过多库存液体及血液。 体腔暴露过大。 危重病人失去控制散热及产热的能
《体温及调节》课件

01
02
03
自主调节
人体具有一定的自主调节 体温的能力,如通过收缩 毛孔、调节呼吸等来调节 体温。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对人体体温的调 节起着重要作用,如通过 下丘脑等神经中枢调节体 温。
激素调节
一些激素也可以影响人体 的体温调节,如甲状腺激 素等。02 体温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体温的来源
体内产热
人体通过代谢产生热量,是体温的重 要来源。
体温调节机制的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体温调节的生理机 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方面,以期 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新型体温调节药物的研究
随着对体温调节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 正在开发新型的体温调节药物,以应对发热
、低体温等体温异常情况。
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先进实验技术的应用
研究者们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如基因敲除、转基因 动物模型等,深入研究体温调节的分子机制。
低热的原因与影响
低热的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脑部病变等。
低热的影响
低热可能导致疲劳、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长期低热还可能影响免疫功能。
体温过低的原冈与影响
体温过低的原因
环境温度过低、暴露于寒冷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等。
体温过低的影响
体温过低可能导致颤抖、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体温及调节》ppt课件
目录
• 体温的概念与意义 • 体温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 体温调节的机制与过程 • 体温异常的原因与影响 • 体温调节的疾病与防治 • 体温调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体温的概念与意义
体温的定义
体温
指人体内部的温度,通常用直肠 、口腔、腋窝等部位的体温表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烧方法:
➢ 1、无需惊慌 ➢ 2、物理降温 ➢ 3、药物使用 ➢ 4、饮食注意 ➢ 5、常备药品
家庭治疗:
➢ 1、不急降温 ➢ 2、冷敷 ➢ 3、热敷 测量方法和正常值: 3.肛测: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
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 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 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5℃。
体温计:水银体温计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
体温计:水银体温计
体温计:电子体温计
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
如何测量体温及发热的意义和处理
➢一、如何测量体温 ➢二、发热的意义 ➢三、发热的处理
什么是体温?? 定义: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 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在口腔处为36.2℃~37.2℃之间; 在腋窝处为36.0℃~37.0℃之间。
➢ 发热是医学术语,又称发烧。
➢ 在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 防御措施,因此其发热的意义应从两个方面来 看。
➢ 在体温不太高时(比常温高2.5℃左右),对大多 数人的功能影响不显著
➢ 能加速组织的物质交换和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 致病
发热的标准: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 低热 37.3~38℃ ➢ 中等热 38.1~39℃ ➢ 高热 39.1~41℃ ➢ 超高热 41℃ 以上
测量方法和正常值: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
下,紧闭口唇,放置3分钟后拿出 来读数,正常值为36.2~37.2℃。
测量方法和正常值: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 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 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把体温表夹紧,嘱病 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