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甲砜霉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进展
张贵增;王庆;加春生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为氟甲砜霉素,是由美国先灵—保雅(Schering—Plough)公司Nagab-hushan等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开发的一种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该药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应用安全等特点。

【总页数】3页(P108-110)
【作者】张贵增;王庆;加春生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150086;哈尔滨市三联药业有限公司,150025;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氟苯尼考的药效学及其对禽源致病菌的治疗作用 [J], 李亚男;杨帆;王丹;孙灵灵;白景英
2.氟苯尼考缓释颗粒对人工感染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J], 孔祥凯;梁梓森;黄显会;李帅鹏;严常燕
3.氟苯尼考在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的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效学 [J], 王荻;李绍戊;冯
娟;卢彤岩
4.氟苯尼考双混悬型乳剂的体外药效学研究(英文) [J], 李孝文;章洪皲;吴承书;魏子贡
5.氟苯尼考的药效学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J], 杨倩;吴志新;陈孝煊;岳刚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渔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江苏省渔用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 0 7年开 始 , 江苏省 淡水 水产研 究 所承 担 了课 题 “ 苏水 产病 原 菌药 敏谱 系监 测 及针 对 药物 安 全 江 使 用 研 究 ( M20 75 ” 研 究 任 务 , 者 走 访 了 B 0 70 )的 笔 江 苏 宝应 、 州 、 进 、 楚 武 金坛 、 化 等 主要 的水 产 养 兴 殖 地 区 , 近年来 流行 的细 菌性 疾 病及 渔 用抗 菌 药 就 物 的使 用情况 进行 了调 查研 究 。 研结 果显 示淡 水 调 鱼 类 主要 的 细菌 性 疾 病 包括 : 菌 性败 血 症 、 菌 细 细 性 烂 鳃 、 炎 、 皮 病 、 打 印病 ” 爱 德华 氏菌 病 以 肠 赤 “ 、 及 罗非 鱼链球 菌病 等 。由嗜水 气单 胞菌 及温 和气单 胞 菌引 起 的细 菌 l 生败血 症 流行 范 围尤 为广 泛 , 害 危 也 最 为 严 重 ,0 7年 鲫 鱼 的 发 病 率 最 高 , 20 达 2 . %, 07 2 鲢鳙 鱼 发病 率 为 1. %, 09 7 由鱼 害粘 球 菌及 肠 杆 菌科 细菌 引 起 的 淡 水鱼 烂 鳃 病 是 仅 次 于 细 菌 鱼体 抵 抗力 。鱼 种放 养前 , 鱼池 一定 要 用 生石 灰 彻 底 清塘 。鱼种 下塘 前 进行 抽样 检 查 , 发 现有 小 瓜 如 虫寄 生 , 采用 药物 药浴 。 应
物应 是 在 养 殖 区域 具 有 发 生感 染 的 高危 因 素 的 特 定指 征 下 进行 , 并且 不 得 随意 选 用 广谱 抗 菌药 物 或
量逐年加大的直接原因。②不明病 因盲 目用药 、 经 验用 药 。 目前 水产 病 害 种类 繁 多 , 多 出 现混 合感 且
染 , 因为 基 层 技术 条 件有 限 , 观 上 为正 确 诊 断 又 客 增 大 了困难 , 也 是 一直 以来 盲 目用 药 的最 直 接原 这 因 。调查 发 现盲 目用 药 的错 误 方式 有 三 点 : 一是 不

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体会作者:崔雅娟李继伟丁润峰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4期氟苯尼考即氟甲砜霉素,近些年一般用来作为氯霉素之替代剂。

其抗菌谱广,动物吸收好,在体内分布广泛,使用高效而安全,并且用于食品动物后,不会因其残留而对人有引发中性白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

1 抗菌机制与优良特性该药靶向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转肽酶,阻碍菌体蛋白质之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该药主要经肝、肾代谢,少量由肠道排出。

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可因动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不同,而有些许差异。

该药给动物经口服用、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迅速吸收,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进入乳液,而在体内广泛分布。

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可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高。

动物肌肉注射1h后,其血药浓度即可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水平,1.5~3.0h,其血药浓度便达到峰值。

动物仅1次用之,有效血药浓度即可维持20h以上。

若按常规推荐剂量使用,则不会有毒副作用。

该药的抗菌活性优于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甲硝唑、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尤其在一些病原微生物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使用,效果常更令人满意。

2 适应的相关病症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该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畜禽所有器官的传染性疾患,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当某些病原微生物对其他抗菌药耐药时及时用之,常可立奏奇效,扼制疫病进展,阻止疫情扩大蔓延。

3 应用剂量和用法3.1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针剂氟苯尼考的针剂,通常有10%、20%和30%等几种药物浓度不同的剂型。

按其有效成分和患病畜禽体重计,治疗的注射剂量一般每次20mg/kg·w,并且需要每隔36~48h注射1次,连续注射2次,最多不超过3次。

多次使用该药,可引起动物机体菌群失调。

该药针剂比较粘稠,使用时不可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也不可用之作为溶媒而溶解其他粉针类药品。

新型兽用广谱抗菌素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新型兽用广谱抗菌素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2006-05.09
2 药 理学作 用 2.1 药动学 内服 和 肌 注 吸收 迅 速 ,分 布 广 泛 ,半 衰 期 长 , 血药浓 度高 ,能较 长时间地维 持血 药 浓度 。而 且有 关研究 证 实 ,氟 苯尼 考在 动物 体 内呈 全 身性 分布 ,但 各 组织 器官 药物 浓度不 同 。血液 和 肌 肉药 物浓 度 相 近 ,脑 中药物 浓 度 较 低 , 表 明存 在着血 脑屏 障。动 物试 验 证 明 ,胆 汁 中浓 度 高 ,且 有 较高的内服生物利用度 ,预示存在肝肠循环 ,主要经 。 肾排泄。 犊 牛静 脉注射 和 内服后 分别有 50%和 65%的原药从 尿排 出 , 仅少量 经粪便排 出 。 2.2 药效学 氟苯尼考是广谱抗菌药物 ,对 G 和 G一菌均 有抑制 作用 。通 过体 外 试验 已确 定 了其 对 多种 病 原微 生 物 的抑菌 浓度 ,如 :对 溶 血性 巴德 氏菌 的 Ⅶ C50与 Ⅶ C90分 别 是 0.50、1.00 rn1;对 多 杀 性 巴德 氏菌 的 Ⅶ C50与 Ⅶ C90均 为 0.50t ̄/ml;对 昏睡嗜 血杆 菌 Ⅶ C50和 ⅦC90分 别 是 0.25、0.50 t ̄/ml;对 猪胸膜 肺炎 放线 杆菌 的 MIC为 0.2—1.56 g/nll;对 耐 氯霉 素和 耐 甲砜酶 素 的痢 疾 志 贺 氏菌 、伤 寒沙 门 氏菌 、大 肠杆菌 及耐氨 苄 西林 流感 嗜血 杆 菌 的 MIC均 为0.50 /nll。 表 明氟 苯尼 考 的各个 抑 菌 浓度 均低 于 甲砜 酶 素 、土霉 素 、磺 胺药等 ,各种病原菌对氟苯尼考都有高度的敏感性 ,而且这 些病原 菌对氯 霉素和 羟氨苄 青霉素 耐药或快 速产 生耐药性 。 2.3 药物 的作用机 理 氟 苯尼考 的作用 机理 及抗 菌 谱 同 甲 砜酶 素和氯霉 素 。能抑 制 细菌 70S核 糖 体 ,与 50S亚 基 结合 ,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 的延伸 ,干扰细菌蛋白质 的合成 ,因而对 G 和 G一菌均 有抑 制作用 。 2.4 药物 的相互作 用 大 环 内酯 类 和林 可霉 素类 抗 生素 作 用机理 与氯霉 素相似 ,可 替代 或 阻止氯 霉素 与 细菌 核糖体 的 亚 基结合 ,两者 因拮抗 而不 宜 联合 应用 ;氯霉 素抑 制 细菌 蛋 白质 的合成 ,可 干 扰青 霉 素类 药物 的杀菌 效 果 ,两者 不宜 同 用 ;该类药 品与某 些 抑 制 骨髓 的药 物 同用 ,可 增 加 毒性 。而 且 国内外对 氟苯尼 考的药效 学研究 也 均为 单独 用药 ,尚无 联 合用药 体 内药 效学 的研 究 报道 。 2.5 毒 副作用 氟苯尼 考具有 毒 性低 、对 环 境 污染 小 、不 引 起 动物 再 生障 碍性 贫 血等 特点 ,没有 致 畸 、致癌 和 致 突变作 用 。不 会引起 染色 体 结构 或数 量 上 的 畸变 ;在 s9激 活 系 统 存在 条件下 ,不会 导致小 鼠淋 巴瘤 L5178Y细胞 内 TK位点 发 生 突变 ;在急性 或亚 急性 给 药条 件 下 ,不会 诱 发骨 髓 细胞 染 色 体畸变 ;通过 检 查微 核 ,也未 发 现有 致 突 变作 用 。但 由于 人 和动物 的骨髓造 血细 胞 内线 粒 体 的核 蛋 白体 属 70S亚基 , 氯霉 素可 能 因此 影 响骨 髓 的造血 功能 ,其 主要 表 现形 式有 : ①造 成 可逆性 的血细 胞 再生 抑制 ,这 与药 物 的剂 量 、疗程 有 关 ,较易 恢复 。② 导 致 不 可逆 性 的骨髓 再 生 障碍 性 贫 血 ,这 与剂量大 小无关 。有关试 验 已证实 ,氯霉 素分 子结 构 中硝基

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芟杏子孚口TECHNOLOGY FORUM探究“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马召腾(海大集团清远海贝生物)1氟苯尼考的来历“氯霉素”是大家比较熟悉一种抗生素,但是氯霉素使用之后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可抑制骨蹴导致动物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在2002年开始所有可被人类食用的动物都禁止使用艇素,包濮鸡鸭鱼等。

此后在氯畫素的基础之上,经过对其改良产生一种氯霉素衍生物“甲枫霉素”。

甲枫霉素相比较氯霉素杀菌能力得到增强,副作用也减少很多,但仍小概率的会出现“骨髓抑制”“贫血”等症状,因此甲砚霉素完美中仍有一点小小的欠缺,所以在动物中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对甲枫霉素的进一步改良,终于得到了一种新的衍生物,他杀菌能力进一步增强,并且完全消除了“贫血”的副作用,这就是一氟苯尼考(图1)。

2氟苯尼考的发展史正如目前新型兽药“美婷”对禁药孔雀石绿的替代效果一样,当时氟苯尼考的出现也轰动了整个科学界。

从1990年氟苯尼考首次在日本治疗海鱼上应用以来,经过近30年欧洲、美国、中国等的各方面验证,迄今为止,氟苯尼考仍是安全高效的杀菌药物。

2013年,中国的海贝生物经过科学配伍,成功推出水产专用氟苯尼考—mi康。

3我国氟苯尼考的应用现状在较多区域,氟苯尼考因价格较高、使用频率低,因此对他存在较多误解。

很多人认为氟苯尼考杀菌力强、副作用也大,用不好会导致鱼死的更厉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氟苯尼考用的。

甚至有人认为氟氯靠素Chloramphenicol甲矶齐*Thiainphenicol鼠策尼考Floifaiicol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1982年起人用禁用■2002年食用动物禁用■甲砚基替代硝基■毒性减弱・药效增强■保留甲砚基・F替代a-甲基位-OH■药效继续增强图1氟苯尼考的来历海鱼链球菌冶疗:,_治疗:海鱼巴氏杆菌黄尾脚细菌病鮭鱼疥疮病1990199193日本韩国艺99◎:s:s苯尼考是抗生素中的“核武器”、威力大、伤害也大,所以是治疗鱼病的胡狩铜!那么潮究飙飓?在我国食品安全和环保压力双重制约下,水产用药也提倡无抗或少抗,因此国家对抗生素的管控也更加严格,坚决杜绝副作用大、对人和动物有危害的药物上市。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药理学研究进展摘要:氟苯尼考作为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具有接收好、体内分布广、安稳高效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重要用于敏锐细菌所致的猪、牛、鱼及禽类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本文对氟苯尼考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不良反响、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氟苯尼考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耐药性不良反响临床应用氟苯尼考( florfenicol) , 又称为氟甲砜霉素, 是由美国先灵--保雅( Schering- Plough) 公司研制开创的一种兽用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具有抗菌广谱、接收好、体内分布广、安稳高效等特点,对敏锐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后果明显[1]。

氯霉素存在严峻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响,在美国、中国等已禁用于食物动物。

作为氯霉素的替代品,幸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良反响的产生,在安稳性和有效性上都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

且对耐氯霉素及甲砜霉素的细菌如大年夜肠埃希氏菌、克雷白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惊奇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肋膜肺炎放线杆菌与伤寒沙门氏菌等,氟苯尼考仍旧敏锐。

同时据研究注解,氟苯尼考具有必定的抗炎活性,能够减轻由内毒素导致的炎性反响[2]。

是以,在各类动物的疾病防治上,专门是食物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宽敞的应用前景。

一、氟苯尼考的名称及构造氟苯尼考又称氟洛芬,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因此又俗称氟甲砜霉素。

氟苯尼考的化学名称为D(+)-苏-l-对甲砜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分子式为C12H14NO4C12SF,分子量是358.22。

化学构造式如下:[3]二、氟苯尼考的药效学1.氟苯尼考能与细菌70s核糖体50s亚基慎密结合。

降低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克制肽链的延长,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感化,对阴性菌的感化较阳性菌强[1]。

2.其抗菌谱与氯霉素与甲砜霉素类似,但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两者(MIC均为10倍),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等均有感化。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刘耀川;赵刚;刘军骅;朱江巍;徐宁;宋大贺;冯大兴;李树博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物中甲砜霉素的3位氟衍生物。

氟苯尼考是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于1988年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兽医专用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用于水产养殖业,商品名为Aguafen,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刘耀川;赵刚;刘军骅;朱江巍;徐宁;宋大贺;冯大兴;李树博
【作者单位】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辽宁,沈阳,110161;大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116033;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沈阳,110003;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1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79
【相关文献】
1.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J], 潘红艳;宫智勇
2.氟苯尼考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J], 许瑞
3.动物源食品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刘传发;杨帆
4.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J], 杨红初;石新林;王钦君
5.氟苯尼考的应用与残留研究进展 [J], 李世宏;刘希望;杨亚军;秦哲;孔晓军;焦增华;李剑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氟苯尼考水产养殖使用规范编制说明

【标准】氟苯尼考水产养殖使用规范编制说明

【关键字】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氟苯尼考水产养殖使用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地方标准《氟苯尼考水产养殖使用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技术标准的任务来源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食品安全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水产养殖常用药物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已禁止使用,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已限制使用,氟苯尼考作为氯霉素的替代产品,作用机理和抗菌谱与氯霉素相似,但其毒副作用有所下降,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

但由于没有使用规范,主要参照畜禽用药用法用量,因水生动物为变温动物,生活在水中,用药方法和数量存在很大差别,盲目用药造成细菌耐药性和水产品药物残留。

渔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对用药的水产动、植物、水产食品的消费者和环境生态安全产生有害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类、动物健康和环境不被污染,避免化学药物残留对水产品安全危害,制定药物的使用规范,科学合理的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已成为水产养殖常用的抗菌药物,对细菌性鱼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养殖者对药物的使用剂ICS : 备案号:量和方法不了解,制定该药物的使用规范对规范鱼药市场、确保水产品安全及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本项技术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的编制原则是依据氟苯尼考对鱼类致病菌的药效学和在鱼体内药动学及毒理学等方面研究成果,以及氟苯尼考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应用效果,形成本技术规范。

主要依据是《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1]20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新编渔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进出境肉类检验检疫文件资料汇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0)、《氟苯尼考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渔业现代化》2007年第34卷第4期)、《氟苯尼考的药效学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水生态学杂志》2 0 1 0 年第3 卷第5 期)以及吉林省科技厅项目《水产品中氟苯尼考检测方法及药物残留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论文和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鱼病防治推广示范中取得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药效学研究
2.1 体外抗菌活性
评价药物的抗菌活性一般用最小抑菌浓度 (MIC)表示。Rangdale 等[7]对氟甲砜霉素、土霉素 以及联用药物磺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TS)等的抗
检测中,将其列为必检项目,规定最高残留量为 0.3
µg/kg,一旦发现超标,一律禁止出口。 鉴于上述情况,亟需寻求一种替代药物。1990
表 4 氟甲砜霉素在一些海水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Tab.4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in some seawater fish
研究 对象
给药方

α
(h)
药物动力学参数
参考
β
T1/2β
CLT
Vd
AUC
Cmax
Tmax
F
文献
(h)
(h)
(kg/h)
(kg) (Mg·L)/h (mg/L)
土霉素
8.0
32.0 10.9
0.031 25~64
TS
64.0 256.0 92.1
氟甲砜霉素
1.0
8.0
2.9
8~512 0.000 98~16
Roque 等[8]对从对虾体内分离出的 144 种弧菌菌 株作了药敏比较实验,研究发现,大部分细菌对氟甲 砜霉素敏感,敏感菌株为 85 种,耐药菌株只有 1 种; 土霉素的敏感菌株仅为 29 种,耐药菌株相当多为 43 种。
巴斯德氏菌
0.004~0.6 和 0.8
[6][7][9]
耶尔森氏菌
0.6~10
[10]
迟钝爱德华氏菌 杀鲑产气单胞菌
0.4~1.6 0.25~1.6
[6] [6][10]
以说明该药物抗菌活性较好,抑菌效果非常显著。 另有研究[13]发现,在 2%食盐溶液中,氟甲砜霉
素对弧菌、杀鲑产气单胞菌和假产气单胞菌(从扇贝 体内分离)的 MIC 值范围较宽,为 0.13~8 mg/L;在 盐度为 25 的海水中对这些菌株的 MIC 值范围为 0.25~16 mg/L,表明氟甲砜霉素溶解在海水中抗菌活 性降低。有关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1 药物作用机理
氟甲砜霉素的化学名称为 D(+)-苏-1-对甲砜基 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3-氟丙醇,是甲砜霉素的氟化 衍生物。它通过与细菌的 50s 核糖体结合抑制肽基转 移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化学结 构上,氟甲砜霉素以甲砜基取代了氯霉素 p-位上的硝 基(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团),不会引起人类 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另外,以 F 原子取代了氯霉素和 甲砜霉素的 α− 甲基位上的-OH, 可以避免被细菌产 生的乙酰基转移酶的乙酰化而灭活[6],从而提高了 自身的抗菌活性。
大量的研究得出,氟甲砜霉素对水产动物的多种 致病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值较低(见表 2),其对杀 鲑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鳗弧菌 (Vibrio anguillarum)、杀鲑弧菌(Vibrio salmonicida)、 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及巴斯德氏菌 (Pasteurella piscicida)等的 MIC 值一般低于 2.0 mg/L,并且 Rangdale 等[7]研究指出,氟甲砜霉素的体 外抗菌活性与临床抗菌效果有正相关关系。从而可
表 2 氟甲砜霉素对水产动物一些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Tab.2 The MIC values for some bacteria from aquatic
animals against florfenicol
致病菌名称
MIC 范围(mg/L)
参考文献
弧菌
0.2~0.8 和 1.79
[6][8][10][11][12]
表 1 3 种药物对黄杆菌的 47 种分离菌株的 MIC(mg/L)
Tab.1 MIC (mg/L) values for 47 isolates of F. psychrophilum
against 3 antimicrobials
抗菌药物
MIC50
MIC90
平均值 (mg/L)
范围 (mg/L)
对于海水鱼类,氟甲砜霉素口服,药物动力学参 数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生物利用度在 90%以上,单剂 量给药有效药物浓度可以维持 36~40 h;静脉单剂量 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物吸收迅速,分布良好, 消除也快。药物动力学参数见表 4。
Horsberg 等[22]研究氟甲砜霉素及其代谢物氟甲 砜霉素胺在大西洋鲑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时,采用静脉 给药和口服法,其中口服法又分一次口服和多次口 服,得出,单次给药预测的和多次给药得出的最大血 药浓度非常一致,从而证明了单次给药研究的价值。
氟甲砜霉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florfenicol to aquaculture
冯敬宾 1,2,贾晓平 1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00;2. 上海水产大学 海洋学院, 上海 200090)
(h)
(%)
鲑鱼 鲑鱼 鳕鱼
口服
静注
0.22
0.06 12.2
口服
静注 0.171 0.047 14.7
口服
39
பைடு நூலகம்
静注
43
0.086 0.075 0.015
1.122 1.32 1.1
112.0 116.3 139.9 133 524 573
4.0
10.3 96.5
[21]
9.1
6
99
[22]
10.8
3 药物动力学研究
在国内,自 2000 年以来,氟甲砜霉素的药物动 力学研究仅在兽医方面见有少量报道,其实验对象仅 限于猪[16,17]和鸡[18,19]。氟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的 药物动力学还未见报道,在水产养殖业中其使用还存 在较大的盲目性。
78
海洋科学/2007 年/第 31 卷/第 1 期
年氟甲砜霉素在日本最先上市,中国于 2000 年研制 成功。氟甲砜霉素属于动物专用的第三代氯霉素类广 谱抗生素,作为氯霉素替代品,该药不仅使用安全, 不会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且疗效显著,因 此在全世界范围得以迅速推广使用。作者综述了氟甲
收稿日期:2004−08−26;接受日期:2004−09−28
E-mail: Jiaxiaoping53@
Marine Sciences/Vol.31,No.1/2007
77
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 1)得出:氟甲砜 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低于土霉素以及 TS 联用, 并且致病菌株对氟甲砜霉素高度敏感。原因在于土霉 素长期大剂量使用,耐药菌株已经产生。而细菌天生 对磺胺类药物缺乏易感性(药物缺乏生化作用路径), 大剂量使用也没有任何疗效。
中图分类号:S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96(2007)01-0077-06
氯霉素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但是,氯霉 砜霉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 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 生儿和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 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 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1,2]。
Samuelsen 等[15]也进行了口服氟甲砜霉素治疗大 西洋鲑疖病的疗效实验,用杀鲑产气单胞菌感染鱼, 然后以 10 mg/(kg·d)连续给药 10 d。结果表明,感染 病菌后未加治疗的鱼比未感染的鱼死亡率高;用药组 的累积死亡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后第 10 天开 始给药的鱼的死亡率比第 16 天开始给药的死亡率显 著低。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3D21501);珠海市 科技计划资助项目(BC200320016)
作者简介:冯敬宾(1978−),男,河南项城人,硕士,从事渔业水 域环境评价与保护,电话:020−31749579;E-mail: fengjb0618
@;贾晓平,通讯作者,研究员,电话:020-84451083,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 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 委员会建议禁止将氯霉素用于食用动物[3],欧盟、美 国、加拿大、日本、瑞士和韩国等均禁止将氯霉素应 用于食用动物[4,5], 并且欧盟和美国规定动物性食品 中不得检出氯霉素[3]。
中国在水产养殖中由于对氯霉素的使用控制
7
91
[12]
α:药物的分布相消除速率常数;β:药物的消除相消除速率常数;T1/2β:消除相半衰期;Vd:表观分布容积;CLT:体内清除率;AUC:血液中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max:峰浓度 ;Tmax:达峰时间;F:生物利用度
4 残留检测方法
近年来,国外对氟甲砜霉素残留的研究多是采 用 Hormazabal 等[23]报道的 HPLC 法, 其分析程序见 图 1。该方法的检测波长为 220 nm。流动相为 A,B (68:32)两种溶液的混合物。溶液 A 为 0.02 mol/L
1
2
3
4
5
6
7
8
氟甲砜霉素
25
5
0
0
0
0
0
0
0
0
土霉素
50
5
0
0
0
1
1
1
2
氯霉素
50
5
0
0
2
3
未服药
5
0
1
3
1
9 10
0
0
死亡率 (%)
0 100 100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