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案

合集下载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案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案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学设计莆田华侨中学林志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量变、质变。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通过运用实例说明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运用所学观点分析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全面素质,引导学生提高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达到理论上弄懂,情感上信服,行动上愿用、会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运用。

2.难点: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分析现实问题。

三、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合作探究法3.“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大家好,上新课之前呢我们先做个调查,请大家在这张小纸条上写出你曾经就读的学校。

学生:1-2位学生简述自己的学习生涯。

教师:同学们的学习经历还挺丰富的嘛!在这10多年的学习生涯里,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全班集体回答。

教师:我们一天天地长大、知识与日俱增;我们通过各种毕业考试,由小学生变成中学生、将来还会成为大学生,从哲学上看,这些分别属于何种变化呢?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讲述新课过渡:哲学源于生活,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涌动着哲学的智慧。

先跟大家玩个游戏。

活动一:汉字接龙教师:加笔画,使它变成另外一个字;下一位同学在新字的基础上再加笔画,使之又变成另一个字。

听明白了吗?好,我们开始!教师:我们的进展很顺利,游戏升级。

请将这两个字重新组合,使之变成一个新字。

Are you ready? Go!教师:哇,祖国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啊!同学们的反映非常灵敏。

我们来总结下刚才的游戏:分两组学生上去写。

教师:1、两组活动中的汉字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笔画的不短增加,结构的改变,使得一个汉字变成了另外一个字。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多媒体展示:《愚人吃饼》 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 烧饼吃,吃后觉得不饱,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 饿得慌。于是他一连吃了 6 个,感觉还不是很饱,最后 又买了一个,哪知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 十分恼火,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 是个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的 6 个烧饼都被我白 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 先吃它呢!” 思考:(1)寓言中的这个行路人的观点正确吗为 什么 (2)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生:思考作答略 师:寓言中的这个行路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 他只看得质变(由不饱到饱的变化),没有看到量变(前 面 6 个饼)的积累。这寓言给我们哲学启示是:)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和 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板书)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的发展总 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 生,即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板书)
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给四粒,照这样
每一小格比上一格多一倍,把这个棋盘的六十四个小格 放满就行了.国王暗喜,命人把麦子拿来照办,谁知还没 到第二十格一袋子已经空了;随麦粒数迅速增长,国王 惊呆了,即便把全印度的小麦全给了他,也实现不了自 己的诺言!
思考: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思考作答略。 师:看着不起眼的数字,累积起来的结果却是骇人 听闻的,这体现了:1、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微小 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即量变开始)。达到一定 程度发生质变。 2、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量变 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 那么什么是量变和质变?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板书) 生:看书作答略 师:多媒体展示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 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板书)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 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PPT课件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PPT课件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2)量变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 断前进。
活动二:学科游戏
物理
数学
英语
上述变化,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的?
C
• 2、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射击场上重演了雅典 奥运会射击场上的一幕:美国步枪名将埃蒙斯在男子步 枪50米三姿决赛中,在保持领先优势的情况下,他最后 一枪竟然打出4.4环,无缘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在其他 比赛中,也有不少运动员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 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 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 •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B.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D.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方法论启示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注意:并非只要发生了量变,一定会产生质变。
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注意:并非所有质变都是发展。
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3、树立新的目标,不断前进。
注意:并非一次质变的完成就表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
上述方法论分别对应哪些 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
3、2008年9月25日,在已经发射了几次航天飞船 后,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州七号”载人 航天飞行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这表明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 必要准备③任何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④只要重 视量的积累,就会有质变的发生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高中政治新课标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高中政治新课标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高中政治新课标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弄清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2)理解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觉的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观察思考和进行分析的能力。

3、觉悟方面:提高学生注重平时的量的积累,防止急于求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教学难点: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学方法:(1)通过故事、漫画、视频片断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2)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情景交融,充分调动学生的堂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3)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导入新:播放音频:《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问:想一想,跬步,小流与千里、江海在特点上有什么不同(生讨论、回答)总结:跬步,小流是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而江海是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

这就涉及到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今天我们就学习相关内容,同学们把书打开6页,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什么是质变,什么是质变。

(看书,归纳)多媒体展示: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展示多媒体)水—水蒸气的转化回顾:事物的性质由什么决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谁能结合我们学过的原理把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给大家描述一下)学生回答:在把水加热的过程中,矛盾双方是扩散趋势和凝聚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气不断上升。

水的扩散趋势在加大,但还没有超过凝聚趋势,这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凝聚趋势,所以,水呈现液态,水的这种性质没有变化,而扩散趋势在不断变化,如加热到20、40度等。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如果要想气球爆炸,我们就要不断的给气球打气,
2、加气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爆炸,
3、若不希望气球爆炸,我们就应该要在适度的掌控下给气球打气,以免发生爆炸,
所以从中 这分别又给我们怎么样的方法论论启示呢?结合课本的知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得到了一些启示,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就启示了我们,我们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从点滴做起,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量要创造好条件,就比如说同学们现在抓紧时间,每分每秒的积累,就是为以后高考的顺利做好了铺垫。第2点这就启示了我们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三,这就启示了我们当量变到一定程度上才会引起质变,当人们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质时,一定要把量变控制到一定的范围内,也就是坚持适度的原则,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有 一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了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二、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三、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到质变的,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展新的量变的,这就要求了,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四、量变一定要在适度范围内保持原有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在此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人,并能够在合适的机会抓住人生的机遇,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好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到这啦,同学们再见!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第3个问题,当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水蒸气是否就停止了运动变化呢?水通过加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又变成了水,而水又能够凝固成固态的冰,所以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不会因为经历一次就停止了,它还会在新的状态的基础上再次发生新的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当事物由量变达到质变后,才会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量的积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因此得出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第3个方面,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因此我们已经得出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三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学习了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后,又该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跟学习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这几个问题。 我相信,聪明的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在生活中我们都打过气球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案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案

公开课科目:政治公开课课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P65—66)授课教师:贾文政授课时间:2011年5月13日第2节授课班级:高二(3)班授课地点:化学实验室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量变的含义 (2)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能力目标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正确看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科学地分析相关社会现象,提高辨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重点】: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方法论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内容2、这一原理的方法论二、学习新课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课堂探究:(1)“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探究提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最后的一粒谷子和最后的一根头发,才导致了谷堆和秃头的生成。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叫量变,它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它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课件][必修4]8.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课件][必修4]8.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三、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方法论启示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注意:并非只要发生了量变,一定会产生质变。 注意:并非只要发生了量变,一定会产生质变。
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注意:并非所有质变都是发展。 注意:并非所有质变都是发展。 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一、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量变 含义 事物数量 事物数量的增减 数量的增减 场所的变更 和场所的变更 渐进的、不显著 渐进的、 的变化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 改变 根本的、显著的 根本的、 变化 统一物的分解、平 统一物的分解、 衡和静止的破坏
特征
呈现的状态 统一、相持、平 统一、相持、 衡和静止
活动二: 活动二:学科游戏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质变。 (1)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一定程度, (2)量变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量变只有到达一定程度 才能引起质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 断前进。 断前进。
物理
数学
英语
结合如下问题,谈谈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结合如下问题,谈谈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观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 1、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 2、从哲学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从哲学上分析,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 3、冰变成水,需要哪些条件?说明了质变与 、冰变成水,需要哪些条件? 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 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 • 4、如果持续加热,冰变成水后还会继续气化, 、如果持续加热,冰变成水后还会继续气化, 说明了质变与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了质变与量变之间有什么关系?

高二哲学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教学设计

高二哲学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教学设计
(3)注意防微杜渐,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
(4)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处理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掌握其方法论。
本节(课)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能以正反两种实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本框教学,应以培养和提髙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为主。其次,由于本框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他们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觉的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观察思考和进行分析的能力。
5’
购买
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理解
PPT播放课件材料
通过PPT展示水由液态至气态的全过程
E
A
得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结论
10’
制作
4量变与质变的方法论
运用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马云“
F
E
能够运用方法论分析问题
10’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科目:政治
公开课课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P65—66)
授课教师:贾文政授课时间:2011年5月13日第2节
授课班级:高二(3)班授课地点:化学实验室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量变的含义 (2)质变的含义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正确看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科学地分析相关社会现象,提高辨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重点】: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方法论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内容
2、这一原理的方法论
二、学习新课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课堂探究:(1)“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提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最后的一粒谷子和最后的一根头发,才导致了谷堆和秃头的生成。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叫量变,它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它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努力赢得优势,才能加快发展。

(2)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3、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课堂练习: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

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

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

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本课小结】:略
【巩固提高】:略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