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1)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1)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1)一、铜及其化合物1.为探究黑色固体 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蓝色溶液转化为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CuO Cu2++2OH-=Cu(OH)2 Cu2O+H2SO4=Cu+CuSO4+H2O【解析】【分析】流程中32g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放出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质量:32.0g-28.8g=3.2g,证明X中含氧元素,28.8g固体甲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说明含铜离子,证明固体甲中含铜元素,即X中含铜元素,铜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黑色固体为CuO,X为氧化铜,n(CuO)=3280/gg mol=0.4mol,结合质量守恒得到n(O2)=3.232/gg mol=0.1mol,氧元素守恒得到甲中n(Cu):n(O)=0.4mol:(0.4mol-0.1mol×2)=2:1,固体甲化学式为Cu2O,固体乙为Cu,蓝色溶液为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分解得到16.0g氧化铜。

【详解】(1)分析可知X为CuO,故答案为CuO;(2)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转化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故答案为Cu2++2OH-=Cu(OH)2;(3)固体甲为Cu2O,氧化亚铜和稀硫酸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铜、二价铜离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故答案为Cu2O+H2SO4=Cu+CuSO4+H2O。

2.由2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有关转化和实验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G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一、铜及其化合物1.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容积合适的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2)若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 (从Fe、Cu中选填)。

(3)若铜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从Fe3+、Cu2+、Fe2+中选填)。

【答案】Fe3+、Cu2+ Cu、 Fe Fe3+【解析】【分析】利用共存原理,对各空进行逐一分析。

(1)由反应2Fe3++Fe=3Fe2+、Fe+Cu2+=Fe2++Cu进行分析,确定铁粉有剩余时,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离子。

(2)利用2Fe3++Fe=3Fe2+、Fe+Cu2+=Fe2++Cu、2Fe3++Cu=2Fe2++Cu2+进行分析,确定当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时,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

(3)利用2Fe3++Cu=2Fe2++Cu2+进行分析,确定铜粉有剩余时,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

【详解】(1)从反应2Fe3++Fe=3Fe2+、Fe+Cu2+=Fe2++Cu可以看出,当铁粉有剩余时,溶液中能与Fe反应的Fe3+、Cu2+不可能存在。

答案为:Fe3+、Cu2+;(2)从反应2Fe3++Fe=3Fe2+、Fe+Cu2+=Fe2++Cu、2Fe3++Cu=2Fe2++Cu2+可以看出,当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时,与它们能反应的Fe、Cu不可能存在。

答案为:Fe、Cu;(3)从反应2Fe3++Cu=2Fe2++Cu2+可以看出,当铜粉有剩余时,溶液中能与Cu反应的Fe3+不可能存在。

答案为:Fe3+。

【点睛】所谓离子共存,是指离子(包括原子、分子)间既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不能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等物质的反应。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铜及其化合物1.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实设计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1)气体X的化学式是___。

(2)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为___。

(3)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填序号)A.蒸发皿 B.石棉网 C.烧杯 D.玻璃棒(4)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

(5)试剂Y应该是一种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它不可能是___。

A.H2O2 B.H2S C.O2 D.铁单质(6)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

若固体未完全溶解,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___(填“Fe3+”或“Fe2+”)离子形式存在。

【答案】CO2取少量滤液D,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说明含有Fe3+蒸发 B Al(OH)3+3H+=Al3++3H2O氧化剂 BD Fe2+【解析】【分析】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AlO2,Cu和Fe与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滤液A中含有NaAlO2,滤渣B是Cu和Fe,B和稀硫酸混合,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Cu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E是Cu,D中含有FeSO4,Cu和稀硫酸、试剂Y生成硫酸铜,Y是强氧化剂,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为H2O2,NaAlO2和CO2反应生成Al(OH)3,所以C是Al(OH)3,Al(OH)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溶液F中含有AlCl3。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气体X的化学式是CO2,故答案为:CO2;(2)铁离子和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亚铁离子和KSCN溶液不反应,所以检验滤液D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D,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说明含有Fe3+,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D,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说明含有Fe3+;(3)若要从滤液D得到绿矾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用蒸发皿蒸发、用玻璃棒搅拌,在过滤中用玻璃棒引流、用烧杯盛放溶液,所以没有用到的仪器有石棉网,故选B,故答案为:蒸发;B;(4)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5)试剂Y应该是一种氧化剂,能将铜氧化为铜离子,所以它不可能是H2S或Fe,故选BD,故答案为:氧化剂;BD;(6)浓硝酸可以溶解铜,也可以溶解上述合金,若固体未完全溶解,说明溶液中没有铁离子,则滤液D中Fe元素将以Fe2+离子形式存在,故答案为:Fe2+。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及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一一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及答案一、铜及其化合物1. 为探究黑色固体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亠弋体(能使带火星木杀克燃》陷液______________ Si淀______ 固fr(i6.o e)益色〕(ffife) {黑色)固1*单质乙(12£刃紫红色(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蓝色溶液转化为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固体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CuO C I F+2OH=C U(OH}2C L E O+H2SO=C U+C U SO+ H2O【解析】【分析】流程中32gX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放出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质量:32.0g-28.8g=3.2g,证明X中含氧元素,28.8g固体甲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说明含铜离子,证明固体甲中含铜元素,即X中含铜元素,铜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黑色固体为32gCuO, X为氧化铜,n(CuO)= =0.4mol,结合质量守恒得到80g / mol3.2g +n(O2)= =0.1mol,氧兀素守恒得到甲中n(Cu): n(O)=0.4mol : (0.4mol- 32g / mol0.1mol x 2)=21,固体甲化学式为Cu2O,固体乙为Cu,蓝色溶液为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分解得到16.0g氧化铜。

【详解】(1) 分析可知X为CuO,故答案为CuO;(2) 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转化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的离子方程式为C U2++2OH-=C U(OH)2,故答案为C U2++2OH"=C U(OH)2;⑶固体甲为Cu2O,氧化亚铜和稀硫酸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铜、二价铜离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 H2SQ=Cu+ CuSQ+ H2O,故答案为Cu2O+ H2SQ=Cu+ CuSQ +H2O。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铜及其化合物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

已知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黑色粉末,B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65g•mol-1,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D 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F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H是一种红棕色气体,I是最常见的液体,K是一种强碱。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K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N3CuO+2NaN3Cu+Na2O+3N23Cu+8H++2NO3- =3Cu2-+2NO↑+4H2O【解析】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则C是N2;D是白色粉末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则D 中含有Na元素;E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则E是Cu;结合转化关系图,结合其他已知条件可得:A是CuO、B是叠氮化钠、D是Na2O、E是Cu、G是NO、H是NO2、I是H2O、J 是HNO3、K是NaOH、L是Cu(NO3)2。

(1)叠氮化钠的化学式为NaN3;(2)NaOH的电子式为;(3)反应①为叠氮化钠和CuO受撞击反应生成N2、Na2O和Cu,故化学方程式为:CuO+2NaN3Cu+Na2O+3N2;(4)反应②为Cu和稀硝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点睛:无机框图推断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解答无机框图推断题,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突破口,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猜测法等得出结论。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一、铜及其化合物1.下列框图涉及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A 、F 为无色气体单质,B 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 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C 为黑色氧化物,E 为紫红色金属单质,I 为蓝色沉淀(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铝遇到G 的浓溶液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E 与G 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25 ℃和101 kPa 的条件下,将VL 的B 气体溶于100 mL 水中,得到密度为ρg·mL -1的溶液M ,则M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已知25 ℃、101 kPa 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 L·mol -1,不必化简) (4)分别蘸取B 的浓溶液和G 的浓溶液的玻璃棒,接近后的现象是_________。

(5)B 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J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

写出SO 2还原J 生成K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钝化 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V 100024.517V+245024.5ρ⨯ 冒白烟3CuO +2NH 3=3Cu +N 2+3H 2O 2Cu 2++2Cl -+SO 2+2H 2OΔ 2CuCl↓+4H ++SO 42- 【解析】【分析】(1)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据此解答;(2)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据此解答;(3)氨气的物质的量是V 24.5mol ,溶液的质量是17V +10024.5⎛⎫ ⎪⎝⎭g ,溶液的体积为-117V +100g 24.5ρg mL ⎛⎫ ⎪⎝⎭g =17V+245024.5ρmL ,据此解答; (4)浓硝酸、浓氨水均易挥发,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后会产生白烟,据此解答;(5)B 与C 反应即CuO 和NH 3反应,生成铜单质、氮气和水,据此解答;(6)J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则K 是CuCl ,SO 2还原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铜,据此解答;【详解】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则B是氨气,A是氧气,D是NO,F是氮气,G是硝酸。

2020-2021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铜及其化合物1.A 为金属单质,B 、C 、D 、E 四种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有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请回答:(1)A 是_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_。

(均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实验室制备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用 B 溶液与 Cu 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C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答案】Fe Fe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Cu+2Fe 3+═Cu 2++2Fe 2+ 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解析】【分析】A 为金属单质,B 、C 、D 、E 四种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变价金属,且B 与A 反应生成C ,则A 为Fe ,D 为Cl 2,B 为FeCl 3,C 为FeCl 2,A 与E 反应生成C(FeCl 2),结合(3)“用B 溶液与Cu 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可知,E 为HCl ,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 为Fe ,C 为FeCl 2,故答案为:Fe ;FeCl 2;(2)实验室中通过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故答案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3)B 为FeCl 3,Cu 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 3+═Cu 2++2Fe 2+,故答案为:Cu+2Fe 3+═Cu 2++2Fe 2+;(4)C 为FeCl 2,其阳离子为Fe 2+,检验Fe 2+的方法为: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故答案为: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一、铜及其化合物1.物质A~D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除A~D外的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物质B C D类别_______(2)上述反应①到⑥中,属于离子反应的有___个。

(3)①D→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

②B→C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

【答案】盐碱氧化物 3 CuO+H2Cu+H2O Cu2++2OH-=Cu(OH)2↓【解析】【分析】由转化关系可知D应为氧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A为单质,B应为硫酸盐,可由A与浓硫酸反应生成,B可与铁反应生成A,则可考虑A为Cu,则D为CuO,B为CuSO4,C为Cu(OH)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知:A为Cu,B为CuSO4,C为Cu(OH)2,D为CuO;(1)B为CuSO4,属于盐类,C为Cu(OH)2,属于碱,D为CuO,为氧化物;(2)上述反应①到⑥中,③⑤⑥在溶液中进行,属于离子反应,共3个;(3)①D→A转化,涉及CuO与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②B→C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2.由2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有关转化和实验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G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为纯净物,F是红色金属单质,写出D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C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答案】Cu2S SO2+I2+2H2O=SO42-+2I-+4H+ Cu2O+2H= Cu2++ Cu+ H2O 23.3【解析】【分析】A为刺激性气体,能与碘水反应,说明A有还原性;B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中含有SO42-,所以A为SO2,B为H2SO4和HI的混合溶液,C为 BaSO4;通过质量守恒可推知G是Cu2S,以此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一、铜及其化合物1.浅绿色盐X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M(X)<908g•mol-1,某小组为了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上述实验中,得到23.3g白色沉淀 E、28.8g红色固体G和12.8g红色固体H。

已知:①X分解成A、B、C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②常温下B呈液态且1个B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写出G溶于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检验固体C中是否仍含有X: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u4(OH)6SO4 Cu4(OH)6SO4Δ4CuO+SO3↑+3H2O↑Cu2O+2H+=Cu2++Cu+H2O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X,反之则没有。

【解析】【分析】浅绿色盐X在570℃、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得到A、B和黑色固体C,常温下B呈液态且1个B分子含有10个电子,B为H2O,A和水反应生成的D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E,E只能为BaSO4,则D为H2SO4,A是SO3;23.3g白色沉淀E的物质的量为0.1mol,黑色固体C可能为Fe3O4、CuO、C等,黑色固体C隔绝空气在1000℃反应生成气体F和红色固体G,G能和H2SO4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应为Cu2O在酸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所以黑色固体C为CuO,G为Cu2O,气体F为O2,红色H为Cu,蓝色溶液I为CuSO4,然后结合反应产生的物质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利用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原子个数比,结合其不含有结晶水,确定X的化学式,并进行有关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SO3,B是H2O,C是CuO,D是H2SO4,E是BaSO4,F是O2,G为Cu2O,H为Cu,I为CuSO4,X是含有Cu、H、O、S四种元素的化合物。

(1)B为H2O,水分子中H、O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电子式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在浅绿色盐X中n(Cu)=2n(Cu2O)=2×28.8?g144?g/mol=0.4mol,n(CuO)=0.4mol,n (S)=n (BaSO 4)=23.3?g 233?g /mol=0.1mol ,n (CuO):n (SO 3)=0.04mol :0.01mol=4:1,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设化学式为:Cu 4(OH)m SO 4,Cu 4(OH)m SO 4Δ4CuO+SO 3↑+2m H 2O↑,根据氧元素守恒得:m=6,符合M(X)<908g/mol ,所以X 化学式为Cu 4(OH)6SO 4;(2)X 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发生Cu 4(OH)6SO 4Δ4CuO+SO 3↑+3H 2O↑;(3)砖红色固体G 是Cu 2O ,与足量稀H 2S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 、CuSO 4、H 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O+2H +=Cu+Cu 2++H 2O ;(4)黑色固体C 为CuO ,如含有X ,则可用检验SO 42-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再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X ,反之则没有。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的测定,属于计算型推断,物质的颜色、溶解性是推断突破口,氧化亚铜与酸的反应是推断中的难点,注意利用守恒计算X 中给微粒的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适当训练有关Cu 的化合物推断并与有机物联系。

2.A 为金属单质,B 、C 、D 、E 四种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有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请回答:(1)A 是__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__。

(均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实验室制备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用 B 溶液与 Cu 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C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答案】Fe Fe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Cu+2Fe 3+═Cu 2++2Fe 2+ 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解析】【分析】A 为金属单质,B 、C 、D 、E 四种均为含有氯元素的物质,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变价金属,且B 与A 反应生成C ,则A 为Fe ,D 为Cl 2,B 为FeCl 3,C 为FeCl 2,A 与E 反应生成C(FeCl 2),结合(3)“用B 溶液与Cu 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可知,E 为HCl ,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 为Fe ,C 为FeCl 2,故答案为:Fe ;FeCl 2;(2)实验室中通过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故答案为: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3)B 为FeCl 3,Cu 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 3+═Cu 2++2Fe 2+,故答案为:Cu+2Fe 3+═Cu 2++2Fe 2+;(4)C 为FeCl 2,其阳离子为Fe 2+,检验Fe 2+的方法为: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故答案为:取C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氧化剂(如氯水.双氧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说明含有Fe 2+,或者取样滴加用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则含有Fe 2+。

3.为探究不含结晶水盐A (仅含三种元素)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A ,加水,A 由白色变为蓝色,加热蓝色又变成白色;②另取一定量A 进行加热分解,加热分解过程中有黄色中间产物B 产生,同时产生气体C ,B 的质量为A 质量的四分之三,C 能使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遇水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 ,同时有三分之二的S 元素溶于水。

(1)A 组成元素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B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Cu S O Cu 2OSO 4 3Cu 2OSO 4+4H 2O=3Cu(OH) 2·CuSO 4·H 2O+2CuSO 4 或3Cu 2OSO 4+3H 2O=3Cu(OH) 2·CuSO 4 +2CuSO 4 或3Cu 2OSO 4+3H 2O=Cu 4(OH)6SO 4+2CuSO 4【解析】【分析】①取少量A ,加水,A 由白色变为蓝色,加热蓝色又变成白色,说明A 是CuSO 4,根据物质组成确定其中含有的元素;②另取一定量A 进行加热分解,加热分解过程中有黄色中间产物B 产生,同时产生气体C ,C 能使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C 是SO 3,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是BaSO 4,B 的质量为A 质量的四分之三,根据质量守恒应该是2个CuSO 4分解的产物,则B 是Cu 2OSO 4,B 遇水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 ,同时有三分之二的S 元素溶于水,若有3个Cu 2OSO 4反应,溶于水的S 只能是生成2个CuSO 4,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分析反应,得到反应方程式。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CuSO 4,含有Cu 、S 、O 三种元素;(2)由于A 分解产生的C 是气体,C 能使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 是SO 3气体,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是BaSO 4,A 分解产生的B 为黄色固体,且B 的质量为A质量的四分之三,则B应该是2个CuSO4分解产生1个SO3后剩余的部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是Cu2OSO4;(3)B遇水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D,同时有三分之二的S元素溶于水,溶于水的以CuSO4形式存在,还有三分之二的S元素以固体形式存在即以碱式硫酸铜形式存在,反应方程式为3Cu2OSO4+3H2O=3Cu(OH) 2·CuSO4 +2CuSO4或写为3Cu2OSO4+4H2O=3Cu(OH)2·CuSO4·H2O+2CuSO4或者3Cu2OSO4+3H2O=Cu4(OH)6SO4+2CuSO4。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在物质成分确定的应用。

掌握元素的存在形式、溶液的颜色及质量守恒定律是确定物质成分及元素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4.氯化亚铜(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其制备有很多方法,工业上可以废旧铜为原料生产氯化亚铜。

方法一:(1)CuCl可以溶解在FeCl3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为Na[CuCl2],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结束后所得产品用酒精淋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4)a.写出过程①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更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有人提出如下方案:方案一:可将上述X稀溶液用于废铜的处理(如图所示),则Y可以为________(填化学式)。

方案二:过程①中Cu与浓H2SO4反应所得SO2和CuSO4用于过程②中CuCl的制备,理论上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外补充S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答案】CuCl+Fe3+=Cu2++Fe2++Cl- CuCl2+2NaCl+Cu=2Na[CuCl2] 烧杯、漏斗、玻璃棒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使CuCl尽快干燥,减少溶解损失 2H2SO4(浓)+Cu加热CuSO4+SO2↑+2H2O O2不需要过程①中生成CuSO4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过程②发生反应:CuSO4+CuCl2+SO2+2H2O=2CuCl↓+2H2SO4,需要的CuSO4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恰好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分析】(1)氯化亚铜与氯化铁反应,氯化亚铜被铁离子氧化成铜离子;(2)流程分析可知,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加入铜、氯化钠和盐酸还原得到产物为Na[CuCl2],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方程式;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3)酒精沸点低,易挥发,易晾干,所以即可以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又易干燥;(4)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由生产氯化亚铜的流程可知X的稀溶液为稀硫酸,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加入的单质Y应具有氧化性,将铜氧化为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