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鹦鹉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加拿大B. 巴西C. 印度D. 澳大利亚4. 下列哪个元素是金属元素?A. 氧B. 铁C. 硫D. 氢5. 下列哪个行星距离太阳最近?A. 金星B. 地球C. 火星D. 木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可以在水下呼吸。

(错)2.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对)3. 人类的大脑是身体中最大的器官。

(错)4.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对)5.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体的骨骼系统由______块骨骼组成。

2.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3.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4.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______。

5.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太阳系的基本组成。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地球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性?3. 请解释地球的四季变化是如何形成的。

4. 简述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5. 请解释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2. 小明有3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请问他现在有几个苹果?3. 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女生,请计算女生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4. 一个数加上5等于10,请计算这个数是多少。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需要水。

2. 请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2016—2017学年度北京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北京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初一语文2017.01(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共6分)北方风筝的制作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溶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还是从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风筝的制作工艺。

这部书激发了广大手工艺人的热忱,受到他们的推许;那些身无长技的贫苦者也沉尽其中。

一时间,北京前门附近出现了很多受益于《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风筝艺人,他们所扎的风筝被称为“曹氏风筝”。

“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是曹氏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

在制作上,曹氏风筝将传统的扎糊手法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热忱(zhěn)悠久B.热忱(chén)溶合C.精髓(suí)沉尽D.精髓(suǐ)演变(2)文中“推许”中加点的“推”字正确的义项是(2分)A.推迟 B.推崇 C. 推搡 D.推测(3)在文中画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泼洒笔墨于纸端 B.飞燕翱翔于蓝天C.鱼蟹游行于碧波 D.小船飘荡于江海2. 下面关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选取两种令人伤感的事物,描绘出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B.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者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去传送自己对朋友的劝勉和安慰。

D.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字里行间都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 学校举办拔河比赛,各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

2016~2017学年浙江杭州下城区初一上学期统考卷(二)期末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浙江杭州下城区初一上学期统考卷(二)期末语文试卷

(1) 下面是对“我国公民获取科学信息渠道”(允许多选)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你结合下表,用简洁的语言写出
你的发现。
信息渠道 电视 与人交谈 因特网 广播
报纸
杂志
获取情况 87% 42.98%
26.61% 24.59% 59.12% 12.2%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这句话的含义,你读懂了吗?请写下你的理解。
古诗文阅读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和中药。
资料二: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些什么。
——爱因斯坦(美国)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三秋桂子 李锐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逝了。 B.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C.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D. 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匠心,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我的记忆中,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象,对他的姐姐和妹妹更是一无所知,怎么写关于他们的回忆录呢? B. 燃放烟花爆竹既会造成空气污染,也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很多城市已经全面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试卷(9)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试卷(9)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研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此卷为试题卷...上。

选择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书....,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写。

一(28分)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3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给下面语境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4分)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

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儿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绽.开了。

云xiāo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啼。

我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1)贮.蓄(▲)(2)绽.开(▲)(3)云xiāo(▲)(4)静mì(▲)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5)两题还需填写作者或出处。

(12分)(1)水何澹澹,▲。

(曹操《▲》)(2)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6)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乡愁,是背井离乡的诗人心中难解的情结。

王湾在北固山下发出“乡书何处达?▲”(《次北固山下》)的感慨;马致远长期漂泊他乡,以“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传达出游子浓浓的悲哀;李益写下“不知何处吹芦管,▲”说尽了戍边将士心中绵绵的乡愁;“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重阳强欲登高,深切思念着在战乱中沦陷的故乡。

4.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3分)A.千余斤的百花蜜被预订一空,蜂农真是喜出望外....。

B.秋日的明孝陵,桂浓叶黄,美不胜收....,令人流连。

C.好友久别相逢分外亲热,连说话也显得咄咄逼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高兴愉快C. 美丽好看D. 平静喧闹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雨水从天而降。

B. 风儿轻轻吹过。

C. 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层。

D. 太阳温暖了大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A. 他勤奋、聪明、善良。

B. 他既勤奋又聪明。

C. 他勤奋聪明善良。

D. 他勤奋、聪明、善良、勇敢。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是()A.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B. 今天是什么日子呢?C. 今天是国庆节。

D. 你知道今天是国庆节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他一天吃了十个苹果。

B. 他一天吃了一个苹果。

C. 他一天吃了十个梨。

D. 他一天吃了一个梨。

二、判断题1. 成语“画蛇添足”是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好。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4.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5.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三、填空题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3.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4.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

5. 请简述《儒林外史》的主要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1.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2. 请用“如果……就……”造句。

3. 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2分)......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22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7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生命因为感知而变得丰富。

朱自清看着泛着黄yùn⑴的灯光,感受到雨夜的和平和安静;冰心见到繁密雨点下yīn bì⑵红莲的荷叶,感悟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真挚的爱;让·乔诺回忆chén mò guǎ yán⑶的植树的牧羊人,理解了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元方入门不顾.⑵思而不学则殆.⑶屠大窘.⑷一狼洞.其中3.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⑴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⑵▲,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⑶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⑷▲,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⑸《江南逢李龟年》中“▲,▲”即景书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巨变与时代沧桑的无限感慨。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小顺:这句话的标点使用全是正确的。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小风:这句话,既有比喻又有排比,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花的不同色彩。

C.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小语:这三个加点词依次是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

D.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小文:这句话缺少主语。

5.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正文,画线部分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2分)明日请您屈驾到寒舍一坐,家父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不吝赐教。

明早七点请您到府上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修改格式错误,删除有问题的段落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2016新版)七年级语文单元考试卷一班级:姓名:座号:评分:内容:第一、二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10分)1)XXX寒雪日内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可以乘舟观雪矣。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发托月相送的诗句是:“明月XXX,照我XXX。

”4)XXX《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看拼音写词语。

(4分)1)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淋沙了。

2)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3)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某电机公司因“专心专注保质量,精益求精铸品牌”获得全国质量奖鼓励奖。

B、他在工厂务工甚是老实,从不与人争,从不拈轻怕重。

C、司机开车时漠不关心,东张西望或打盹,极易引发事故。

D、各级宣传部门要精心制定宣传方案,让党的会议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猴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B、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原句:在那个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暖暖的,像一双温柔的手。

续写:我感到自己仿佛被拥抱着,心里充满了温馨和感激。

我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希望它能永远持续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和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树杈(ch ā) 脸颊(ji á) 羚羊(l íng ) 意见分歧(q í)B .不禁(j ìn ) 撒谎(s ā) 沉寂(j ī) 絮絮叨叨(d āo )C .憔悴(cu ì) 匿笑(n ì) 祷告(d ǎo ) 侍弄花草(sh ì)D .蹲下(z ūn ) 霎时(ch à) 攥着(zu àn ) 尊君在不(f ǒu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决别 并蒂 疲倦不堪 翻来复去 B. 委曲 感概 爆怒无常 恍然大悟 C .捶打 纠纷 形影不离 小心翼翼 D. 绽开 狡猾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确的一项是( )(2分)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 .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 .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B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C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的笔记体 作品影响很大。

D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① ,志在千里。

《龟虽寿》 ②开轩面场圃, 。

《过故人庄》③万籁此都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

《夜雨寄北》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7、综合性学习(4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示例:①“灾”由“宀”和“火”构成。

“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

“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②豕(shǐ):猪。

(2) 请阅读下面两个材料,概括“家 ”是什么。

(2分)材料一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

当 警察说让我送你回家时,富翁漠然地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那是房子。

”富翁说。

材料二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

他的一家有40口人,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

当他历经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8. 名著阅读填空(6分)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1)、冰心原名______ ,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__”。

(2)、《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二是 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

(3分) 二、阅读品悟(一)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回答9-13 题。

(15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箄④,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⑥。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⑧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⑨,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拜见。

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

③进火:烧火。

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

著箅,放竹箅。

⑤馏:蒸饭。

⑥糜:粥。

⑦识:所收获的知识。

⑧志:记得。

⑨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9、解释下列几个加点的字词。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俱委而窃.听( ) (4)言无遗失..( ) 10、上面两段文言文中都有一个通假字,请找一个,并指出所通的字。

(1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4分) (1)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12、甲乙两文都以小孩子为主人公,甲文侧重表现 ;乙文则侧重于表现(4分)13. 结合选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

(2分)(二)阅读《我的老师》,完成14-20题。

(15分)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 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 甲 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 乙 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 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14、选文中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

(2分)A:糊里糊涂 B: 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 稀里糊涂15、节选文字所写的事件是_____ ,表达了“我”对老师的__ _____之情。

(2分)16、指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分) 时间:_____ 地点:_____人物:_____ 起因:_____经过:_____结果:_____ 17、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18、文中加线的词语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作者这么写的目的?(3分)19、本文全将对蔡老师的称谓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称“你”? (2分)20、如果将文中最后一句改成“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行吗?为什么?(2分)(三)阅读下文,回答21-25题(12分)爱是那杯大红袍①秋雨沙沙作响,如泣如诉,带来些许凉意,那剩下的几片败叶在树上痛苦的摇曳,勾勒出无限凄凉。

空中南飞的雁群不时撒下几声嘲讽,灰暗的乌云让我倍感压抑。

考好,再考砸,人生的悲哀莫过于大起大落后的一蹶不振。

②推开家门的前一秒,我还在纠结是坦白还是抗拒。

但当我看到爸爸正用阴云密布的眼神看着手机,我猜到“家校通”(指学校将学生的成绩用短信通知家长)已将我的耻辱暴露无遗。

看到我回来,爸爸将他的目光从手机游移到我身上,用一种非常奇特的目光看了我许久。

没有长吁短叹,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暴跳如雷。

他只是很平淡地让我把茶具摆到阳台,要我和他一起品茶。

③爸爸煮好一壶水,端着茶壶走了过来。

深秋的上午没有一丝阳光,秋风瑟瑟。

爸爸撕开一包大红袍,那是爸爸参加比赛获一等奖得来的。

对于他而言,这包茶叶意味着三个月的准备和五个小时的对抗,他平时舍不得拿出来。

在今天这个毫无庆祝意义的日子,我爸竟撕开了那包大红袍茶叶。

④一丝一丝的茶叶紧缩着,被打入紫砂壶中。

在沸水中起起落落,翻滚不停。

爸爸盖好杯盖,看着我。

我低下头,避开了那双犀利的目光。

“这茶啊,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式、方法,要心平气和,方能泡出一壶好茶……”我爸开始了给我讲授如何泡茶。

见我不回话,他提起茶壶,一柱茶水冲出壶口,跃入茶杯,盘旋良久,几片茶叶也随之旋转。

当最后一滴茶水溅起的水花冲上来时,我再也挡不住缭人的香气,吹了几下,便一饮而尽。

没有想象中的甘甜与清新,只有一股温暖的苦涩,我喷了出来。

⑤爸爸看了看我,把那半壶倒了,又重新冲了一壶,倒上一杯,说:“再试试。

”我摇了摇头,但又很好奇,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喝了一杯。

这一次,后来之甜冲淡了先前之苦,这杯茶,令我心旷神怡,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

爸爸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茶道如人生,一次苦涩阻止不了甘甜的命运,关键在于敢品第二杯;一次失败阻止不了成功的命运,关键在于敢尝第二遍;你的一次考砸阻止不了之后的考好,关键在于敢迎下一次。

现在,我们把这杯茶喝完,预祝你用最好的方式赢得下一次月考的成功。

干杯!” ⑥我学爸爸的样子,一口一口地呷,细细地品味那大红袍里的爱。

它是苦的,却不像黄莲;它是甜的,却不像密汁。

它先苦后甜,先淡后浓,清新淡雅,甘甜宜人。

它正如我爸的爱,不华丽,不做作,却让我重拾勇气与信心。

⑦秋风阵阵,寒意依旧,但那杯热气尚存的大红袍似一缕阳光拨开我心里的乌云,温暖着我的心田,照亮了我的记忆,那一丝温暖,驱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严寒。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22、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本文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23、第③段中“深秋的上午没有一丝阳光,秋风瑟瑟”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答:24、第⑤段爸爸“意味深长”的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2分)答:25、爸爸将深深的爱寄托在那杯大红袍上,因此作者认为爱是那杯大红袍,那你认为爱还可以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答:三、作文(30分)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比如:“那一次,我懂得了真正的亲情”、“亲情的味道”、“让沉默的亲情闪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