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化学复合镀(Ni—P)—PTFE工艺

合集下载

一种改进的Ni—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

一种改进的Ni—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
维普资讯
第2 l卷
第 4期
中 国 修 船
C NA S P PA R HI HI RE I
V0. 1 No 4 12 .
Au . 0 8 g2 0
2 0 年 8月 08

种 改 进 的 N —P F 化 学 复 合 镀 工 艺 i TE
力强 、镀层表面质量高、能形成多种组分复杂 的功 能性镀层等优点,在表面工程和维修技术领域 中一 直颇受关注。但 由于能够得到的镀层厚度太小 ,力 学性 能 方 面也 不 尽 如人 意 ,其 实 际应 用 大 受 限 制 。
本论 文采 用金 属 镍 ( j 与 非 金 属 的 有 机 材 料 聚 N) 四氟 乙烯 ( T E) 的化 学 复 合 镀 工 艺 ,在 改 进施 PF 镀工 艺方 面作 了有 益 的尝试 ,提 高 了反应 的沉 积效 率 ,获得 在 厚 度 、力 学 性 能 方 面 有 较 大 改 进 的镀 层 ,具 有较 好 的应用 前景 。
1 1 镀液 的 配方 .
传 统 的化学 复合 镀溶 液 配方 通常 由镍 盐 、还原 剂 、络 合 剂 、添 加 剂 、 表 面 活 性 剂 和 非 金 属 颗 粒 ( 当金属 与非 金属共 沉 积 时 ) 等组 成 。镀液 通 常 又 分 为酸性 和 碱性 两大类 ,其 中酸性 镀液 具有稳 定 性
高、沉积速度快和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 ,在工程实 践 中应 用 较多 。几 种典 型 的化学 复合 镀溶 液 的基 础 配方如表 1 所示 ( 浓度单位为 gL 。 / )
1 2 工 艺条 件 .
化 学复 合镀 的工 艺条 件 除 了配液 用水 的洁净 度 外 ,主要 就是 反应 温度 和 p H值 。通 常认 为温 度越

机械密封动环表面化学复合镀Ni-P—PTFE膜的制备工艺及摩擦性能

机械密封动环表面化学复合镀Ni-P—PTFE膜的制备工艺及摩擦性能

机 械 密 封 动 环 表 面 化 学 复合 镀 N i . P — P T F E膜 的 制 备 工 艺 及摩 擦 性 能
林 平 戴祥华 董光 能
(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设计及 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陕西西安 7 1 0 0 4 9 )
摘要 :为改善机械密封动环的耐磨性 ,在高速钢动环表 面镀制 N i — P - P T F E复合膜 ,并研究 N i — P — P T F E复合膜的制备 工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N i . P — P T F E复合膜表面形貌 ,在销 一盘式摩擦磨损试 验机上考察 N i - P — P 1 ’ F E镀层/ 石墨配副 的 干摩擦性能 。结果表 明,在 N i — P . P r r F E复合膜中有大量的 P T F E微粒包裹 在 N i — P构成的骨架中 ;与高速钢/ 石墨配副相 比,N i . P . P T F E镀层/ 石墨配副的摩擦 因数在启动阶段就能维持在较低数值 ,有效地降低了密封的启动力矩 ;N i — P — P T F E
X i ’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a n S h a a n x i 7 1 0 0 4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a n t i we a r p e fo r r ma n c e o f t h e mo v i n g in r g s o f me c h a n i c l a s e a l s, e l e c t r o l e s s Ni — P — P TF E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wa s p r e p a r e d o n t h e s e l a f a c e o f h i g h s p e e d s t e e l mo v i n g in r g, a n d t h e o p t i mu m p l a t i n g p r o c e s s wa s s t u d — i e d . Th e s u r f a c e mo r p h o l o g y o f Ni — P一 FE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wa s o b s e r v e d wi t h S EM . a n d t h e d y r t r i b o l o g i c a l b e h a v i o m we r e e v lu a a t e d wi t h a p i n — o n— d i s c t e s t e r u s i n g i mp r e g n a t e d g r a p h i t e a s c o u n t e pa r r t . T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 r e i s l rg a e n u mb e r o f PT FE p a r t i c u l a t e s re a w r a p p e d u p i n t h e s k e l e t o n o f Ni - P i n t h e Ni — P— P TF E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 Ni — P— P TF E c o m— 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h a s l o w f ic r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t t h e i n i t i a l s t a g e, wh i c h C a l l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s t a r t u p mo me n t o f t h e me - c h a n i c a l s e ls a . Th e a v e r a g e f ic r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Ni — P - FE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i s l o w a n d s t e a d y. i n d i c a t i n g g o o d s e l f - l u - b ie r a n t e f f e c t o f t h e c o a t i n g . Ke y wo r d s : me c h a n i c a l s e l; a e l e c t r o l e s s p l a t i n g; f ic r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化学复合镀工艺

化学复合镀工艺

化学复合镀工艺现代电镀网讯:化学复合镀是在金属的自催化过程中,惰性粒子与金属共同沉积在基体表面,形成复合材料镀层的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与电沉积复合镀相比,化学复合镀问世较晚,1966年第一次制备了Ni-P/Al,O,化学复合镀层。

最先获得实际应用的化学复合镀是Ni-P/SiC,主要用于提高发动机铝汽缸内壁的耐磨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化学复合镀技术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获得发展和应用,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其中镀液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化学复合镀的最大问题。

目前常用的化学复合镀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软质点的自润滑镀层,另一类为硬质点的耐磨镀层。

一、软微粒的自润滑化学复合镀层在Ni-P化学镀镍溶液中添加PTFE,氟化石墨,CaF2和MoS等,可得到具有低摩擦系数、抗粘着磨损的自润滑复合镀层。

自润滑化学复合镀层中研究报道最多和工业化应用最成功的是化学镀Ni-P/PTFE。

PTFE 是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ouroethylene)的英文缩写,又称Taflon。

PITE俗称塑料王,几乎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有机溶剂,它的软化点为325℃,安全使用温度<290℃,其摩擦系数是所有聚合物中最低的。

化学镀Ni-P/PTFE主要应用于:(1)干摩擦、需要减磨的环境,如计算机内部,儿童玩具。

(2)改善耐磨性。

(3)改善塑料、橡胶的脱模性。

(4)可防止水、油和腊等结垢。

Ni-P/PTFE层施镀工艺中最困难的是PTFE粒子的前处理和分散,由于PTFE具有自身团聚行为,因此通常采用较多的是商品的PTFE乳液。

由于FIFE粒子的不仅粒度小,而且密度小,因此均匀分散在镀液中很困难,必须采用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Ni-P/PTFE 复合镀层中当PTFE粒子含量为25%~30%(体积)时,镀层的减磨性最好,此时镀层的硬度HV300。

较好的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见表1。

Ni-P/(CF)。

化学复合镀工艺见表2。

化学镀Ni_P_PTFE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化学镀Ni_P_PTFE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化学镀Ni P PTFE 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熊涛(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Ni P PT FE 复合镀层方面的研究进展。

重点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温度、pH 值、PT F E 粒子的分散等工艺参数对镀速、复合镀层中粒子分布及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耐蚀性能,最后指出了Ni P P T FE 复合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N i P PT F E;化学复合镀;摩擦磨损;耐蚀性中图分类号:T G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748X(2010)08 0636 03Research Progress in Electroless Ni P PTFE C omposite CoatingsXIONG Tao(Wuhan Institute of M ar ine Electric Pro pulsion,W uhan 430064,China)Abstract:Research pr og ress o f electro less N i P P T F E com posite co atings at home and abr oad in recent years isreviewed.T he effect s of surfacant ,temperatur e,pH,dispersing metho d o f P T FE o n the deposition behav ior of electro less co mpo site films are focused.T he fricto n w earability and cor rosion resistance o f composite coat ings ar e discussed.T he ex isting pr oblems and furture development o f electro less N i P P T FE ar e indicated.Key words:N iP PT F E;electr oless composit e co ating;friction and w ear ;co rr osion r esistance 0 引 言化学镀Ni P 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磨性、可焊性、厚度均匀以及良好的结合强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机械、电子、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5.第五讲-化学镀镍-特氟龙复合镀层

5.第五讲-化学镀镍-特氟龙复合镀层

第五节镍-特氟龙(Ni-Teflon、或Ni-P-PTFE)复合镀层一、化学镀镍-特氟龙镀层的定义:化学镀:是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零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方法。

镍-特氟龙镀层:是将工件浸置于含有特氟龙的无电解镍镀液中,以化学沉积的方式将特氟龙PTFE、Ni-P镍磷合金均匀地镀于工件表面。

此具有干式润滑特性的特氟龙物质PTFE分布于化学镍磷镀层中并不影响其耐蚀性,且能有效降低摩擦系数。

复合镀层厚度:3μmNi(P)以上+2μmNi-PTFE以上。

又称为无电解镀镍,是在金属盐和还原剂共同存在的溶液中、靠自催化的化学反应而在金属表面沉积了金属镀层的成膜技术。

镍-特氟龙Ni-Teflon又称为:镍-特富龙、镍-特富隆Ni-PTFE、镍-氟龙镀层、Ni-特氟龙、Ni-P-PTF镀层等。

镍-特氟龙Ni-Teflon镀层可以应用在铸铁、炭钢、不锈钢、铝合金、铜、黄铜、青铜、合金钢、镍合金等金属材质上,也可以应用在玻璃、玻纤以及一些橡胶塑料等非金属材质上。

对于各种塑胶、橡胶材料的成型有很大帮助,尤其是PA、PVC、TPO、GF(玻璃纤维)、橡胶、硅胶、环氧树脂等特殊材料。

二、化学镀镍-特氟龙镀层的优点:(1) 可以在由金属,半导体和非导体等各种材料制成的零件上镀覆金属。

(2) 无论零件的几何形状如何复杂,凡能接触到溶液的地方都能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

(3) 可以获得较大厚度的镀层,甚至可以电铸。

(4) 无需电源。

(5) 镀层致密,孔隙小。

(6) 镀层往往具有特殊的化学,机械或磁性能。

三、化学镀镍-特氟龙的基本工艺:如同其他湿法表面处理一样,化学镀镍-特氟龙包括:镀前处理、施镀操作、镀后处理各部分工艺序列组成,正确地实施工艺全过程才能获得质量合格的镀层。

然而,与电镀工艺比较,化学镀镍-特氟龙工艺全过程应格外仔细。

化学镀取决于在工件表面均匀一致的、迅速成的初始状态(起镀过程),化学镀镍-特氟龙并无外力启动和帮助克服任何表面缺陷;于是,工件一进入镀液即形成均匀一致的沉积界面,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化学镀是靠表面条件启动的,即异相表面自催化反应,而不是电力。

Ni—P—PTFE—SiO2化学复合镀工艺研究

Ni—P—PTFE—SiO2化学复合镀工艺研究
5 %的 硝酸酒 精 , 水酒 精 。所 用 药 品均 为分 析 纯化 学 无
收稿 1 :0 1 0 — 8 3期 2 1 - 6 0 文章编号 :0 10 9 2 1- 7
率=/( 中 n n 其 s 为斑点数 , 为滤纸面积 ) s 进行计算。选 用标准 : 斑点直径 1 m以下 , m 每点以 1 个孔隙计 ; 斑点 直 径 1 3 m 以 内 , 3个孔 隙计 ; 点 直 径 在 3 5  ̄m 以 斑  ̄mm
中图分 类 号 : G 4. 4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 6 8 2 1 ) 5 2 T1 7 4 5: A; 1 6 9 5 (0 1 0- 0
磨 损 、腐 蚀 和疲 劳破损 是式 ,这三种失效形式都与材料表面状态密 切相关 , 别是 腐蚀 和 磨损 , 特 其本 身就 是 发生 在材 料 表 面 的破 坏 形式 。耐 蚀 耐磨技 术 的开发 和普 及具 有 重要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而解决这一 问题的最经济 、 最有效 的途径之~就是研制和开发各种表面技术。化学复合 镀技术是在化学镀溶液 中加入第二相不溶粒子 ,使其
为 5/ SO 粒 子 的添加 量为 1g g i: L, 5/ , L时 镀液 性 能稳定 , 层 外观 光滑平 整 ,h施镀 后镀 层 厚度达 2 1 镀 层孔 隙 镀 3 0 ̄ m, 率 为 0 镀 层 与基体 结合 良好 , , 硬度 较 高 。 关键 词 : 学复合 镀 ;T E SO ; 隙率 ; 化 P F — i 孔 结合 强度
以内, 点 以 l 每 O个孔 隙计 。结 果如 表 1 列 。 所
从 表 中可 以看 出 随 着 SO 量 的增 加 耐 蚀 性 明显 i
增加。 由于部分 试样 的镀层不 均 或有 镀层 的脱 落 , 以 所 有 的试样 的孔 隙率 很大 。 23 镀 层 的硬度 . 采 用 H S 00型数 显显 微硬 度 计 测量 镀层 硬度 , V 10

复合镀如Ni-PTFE介绍

复合镀如Ni-PTFE介绍

2011-1-13
12
2011-1-13 6
3.6.2 复合镀的条件
要制备复合镀层,需满足下述基本条件: ①粒子在镀液中是充分稳定的,既不会发生 任何化学反应,也不会促使镀液分解。 ②粒子在镀液中要完全润湿,形成分散均匀 的悬浮液。为此,粒子都需经过亲水处理, 特别是那些疏水粒子,更应作充分的亲水处 理,并要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这样才能形 成悬浮性好的镀液。
2011-1-13 9
镀层的硬度随粒子含量及粒子硬度 升高而升高。所以在耐磨性复合镀 层中加入的粒子大多选用金刚石, WC , Al2O3 , ZrO2 , TiC, SiC , Cr3C2 等粒子。这种高耐磨性复合镀 层在中、高温条件下更显示其独特 的耐磨性能。在航空、机械。汽车 等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
2011-1-13
8
3.6.3 复合镀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复合镀层的性能由镀层金属的 特性和粒子特性共同决定。这 里着重讨论由于粒子性质不 同,引起镀层性能最明显变化 的特点及其应用。 1.耐磨性镀层
将硬质粒子加入到Ni,Co,Cr, Co-Ni,Ni-P,Ni-B等镀层中,可大 幅度地提高金属或合金镀层的耐磨 性,例如 Ni-P-SiC的耐磨性随SiC 含量增加而迅速升高(即磨损量减 少).
2011-1-13 3
3.6.1复合镀层的沉积机理
固体微粒先经过消除杂质、润湿处理和 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加入镀液中,形成 均匀的悬浮液。 分散粒子会吸附表面活性剂和镀液中各 种离子,包括将被沉积的金属离子。当 微粒子表面净吸附结果是正离子占优势 时,即微粒子表面带正电荷后,才有可 能与金属离子共沉积形成复合镀层。
2
任何金属镀层都可以成为复合镀层的基体材料, 但研究和应用得较多的有镍、铜、铁、钴、铬、 锌、银、金、铅、镍-磷、镍-硼、镍-铁、铝-锡、 铜-锡等。 固体微粒主要有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 氮化物等无机化合物分散剂,尼龙、聚四氟乙烯、 聚氯乙烯等有机分散剂,石墨以及不溶于镀液的 金属粉末都可作分散剂。 由于固体粒子的共沉积,赋予镀层一些特殊的功 能,大大扩大了镀层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复合镀 层可用电镀法和化学镀法获得,两种方法各有特 点,近年都在蓬勃发展。

(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i n c e , Z i g o n g 43 6 0 0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e l e c t r o l e s s c o m p o s i t e p l a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 N i - P ) - F E, t h e o p t i m u m f o r —

6・
Ap r . 2 0 1 5
Pl a t i n g a n d F i n i s h i n g
Vo 1 . 3 7 N o . 4 S e r i a l No . 2 6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8 4 9 . 2 0 1 5 . 0 4 . 0 0 2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a t e r i a l a n d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i
( N i - P) - P T F E E l e c t r o l e s s C o mp o s i t e P l a t i n g
Z E NG Xi a n g u a n g , L I Mi n g t i a n , L I U C h u n h a i , Z HANG J i n g y u
摘要 : 通过 正交, 得 到 了最佳 配方及 工艺参 数 , 对镀 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2 0 0 1 年6 , E l
表 面 技 术
簋 堂 篁 塑
有机玻璃化学复合镀 ( N i . P ) 一 P 1 1 F E工 艺
王 艳 芝
( 燕山大 学材料化工学院 , 河北 秦 皇岛 O 6 6 O O 4 ) [ 摘要 ] 通过 实验研 究发现 : 聚甲基 丙烯酸 甲酯( MA. 俗称有机玻璃 ) . 经过一 系列恰 当的预 赶理如硫磷 混酸粗 化、 化学镀钼 等工 艺后 . 可以采用台稳 定荆 、 缓 冲剂及 四种络合 剂配台使 用的低温 酸性化 学复旮镀 的方法 . 得 到( N i - P )
3 . 8 化学镀 铜
C  ̄ S O,。 5 O
1 0~I 5 g , L
1 5~ 2 0 g / L 5~ 8 g / L 8~ l 2 ml / L 1~ 1. 5mg / L l 2. 5~ l 3
P T 下 E镀 层 , 该 工艺具 有沉积温度低 ( 6 8 —7 0 ) . 镀连 高( 8 ~1 2 / a n / h ) , 镀液稳 定等特 点 经镀层 性能测 试。结果表 明 : 谊棱层 与基体结合 力优异 , 耐蚀性 良好 该工艺威皋低廉宜 于推广应 用。
[ 关键词 ] 有机玻 璃; 化 学复合镀 ; ( M— P ) . P T F E

5— 1 0r ai n
3 4
中 和
I X " a OH 0. 2 mo l / L
稳定 剂
添加 剂 Ⅲ 室 温
2 ~5mi n
2 5~3 0 m g / L
1 . 5 ~2 . O  ̄g / L
0 3 . 5 预 浸
S n C1 2 ‘ 2 O
香豆素
p H
0 . 0 3 g , / L
5. 5~6 0

4 0g / L
6 8~7 0 0 c
l h
H C I ( d=1 . 1 8 )
l (  ̄ O ml l L
当装 载量 采用 1 ~1 . 5 d m 2 / L时 , 镀 速 为 8~l 2 h , 且 镀层 光亮 无裂纹 。该镀 液 稳定 , 使 用 寿命长 , 通 过 补 加镀 液 中消耗的 各 种成 分 , 化 学 复 合 镀液 可 以连 续 使用 4 个 周期 。
t e c h n o l o g y v A t h s _ I 1 l u c a n d p hp I | 0 a c i d . t h e t e c h r t o l o  ̄ , o f e l e e t r o l e s s C u p l a i f a g a n d s 0 0 [ I . T h e n , t h e o p t i mu m f o r m u l a 0 f( ,
浓硝酸点滴 实验法 测定 ; 镀 层结合力 根据 G B 5 9 3 3 — 8 6 . 采用弯曲法和锉刀法测定。
属化的有机玻璃在装饰和功能两方面将有着广泛的应 用前 景。
3 工艺条 件
3 . 1 消 内应 力处 理
l 实验 材 料 与设 备
实验材 料 : P MM A塑料 片 , 4 0 n u n X 2 0 m m×2 a r m。
聚 甲基雨 烯酸 甲酯 ( P M MA, 俗称 有 机玻 璃 ) , 是 透 明性最 好的 聚合 物 型 工 程 塑 料 , 具 有 优 良的耐 气 候性 和某些 独特 的 电性 能 , 但 表面 硬度低 , 易被 硬 物划 伤起 痕, 有 可燃性 。工程塑 料 替代 金属具 有 重量 轻 、 成本 低
a c  ̄ e S z e d 沁l o w e r t e m p e r a t u e r r e a c t i o n c 6 8~ 7 0  ̄ C) . f a s t e r v d o c i t y。 f d e p o s i i t o n c 8 ~1 2 / a n / h ) , g o o d c o r l 1 ) ¥ i o i 1 r  ̄ - - d s t a . n c e r e : s i s -
CHO
2 5 g , L
1 5~2 0 g / L
1 5 ag r , / L
H P O , ( 1 . 6 9 g , / c m )
2 0 0 m l / L
添加 剂 I
2 r L
3 0 ℃
糖精
缓 冲 剂
1 5 m g t L
{ 0 g g ' L
【 收稿 日期 ] 2 0 0 1 — 0 2 - 0 7
丙酮 : 水
1 : 3 ( 体积比)
[ 作者苘 介] 王袍芝 ( 1 9 6 5一) 女 吉林松原人 , 讲师, 主要 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铝台金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 。
维普资讯

t a t I c e , I l i g I l e r ̄ o r r &i m ̄ f o r c e t 1 1 i t s b a s e I t c o u l d b e a s t a b l e . e dt o p r o d u e d o n. b e c a u s ei ti sl o w e r c o s t a n dt h e p L a i r n g s o l u i f o t t i s
J u n .2 0 0 1


S U R F A C E


室温
0. 2 ~0 3
1—
4 0~4 5 ℃

B 目
2 0— 3 0 ai r n
3 . 1 0 化 学复合镀 ( N i — P ) 一 P WE
Ni S O ・ 6 O 2 8~ 3 0 g / L
[ A b s t
毋r n e a m o f r e s e a r c h i n g , P MM A w h i c h h a s b e e n p a e ' t r e a t e d w i t h a s e r i e s o f t e e h ,  ̄ l o g i e s . f o r i n s t a n c e . t h e e t c h

室 温
l~ 2 mi n
3 6 活 化 溶液 ( 采用 的是胶体 钯活 化液 )
P d CI 2 0. 8 ~ 1. 0 g / L
4 镀 层 结 构 与性 能 检 测
4 . 1 镀层 结构
S n C h‘ 2 H 2 O H C I ( d=1 . 1 8 )
S O4 ( d=1 1 8 )

本工艺施 镀 1 h的试 样 , 采用浓 硝 酸点滴法 l 测 得 耐
8 o一1 0 0 ml l L
4 0~4 5 ℃
3~ 5 mi n
蚀性为 1 1 8 s 。 由此 可见 , 本 工 艺所 得 镀层 的耐 蚀 性 良 好。
4 . 3 结 合力检测
滑等特点 , 一直 为制备 复合材料所 关注。若将 P T F E 一 冷 水洗一 去 离子 水冼一 化学 镀铜一 水洗一 弱腐蚀 一 粒 子作 为第二 相不 相 溶 的 微 粒 , 加 入 到化 学 镀 镍 溶 液 热水洗一蒸馏水洗一化学复合镀一水洗一热水洗一热
中, 司与 N / 一 P共 沉 积 , 形 成( . P ) 一 P r F E复 合 镀 层 , 该
1 8~ 2 0 g / L
2 8~3 O 盯 d / l _
以洗 干净 为原 则 : 3 3 化学 粗化
S c 1 . 8 4 g / e a r ) 4 5 0 ml / L
H 6
6~8 g / L
( N l { } ) S O .
g F F E
风 吹干 。 2 . 2 测试 方法
镀层具有减摩 、 耐磨 、 耐蚀 、 抗 粘着 、 抗咬合等特征 , 近 年来在各工业部 门 日益 被重视。若在 P M M A表面施
镀 具有 自润滑性 能 的【 N i — P ) . P T F E镀层 , 则 这种 表面 金
镀层 沉 积速 度采 用 重量 法 测定 ; 镀 层 耐 蚀 性 采 用
2 工 艺 流 程 和 测 试 方 法
2 . 1 工艺 流程
的优点 塑料表面金 属化, 使其具有塑料和金属两者 的独 特功 能 在装 饰 和 功能两 方 面都很重 要 。 P q F E ( 聚 四氟 乙烯 ) 具 有 优 异 的化 学稳 定 性 、 白润
消内应力处理一脱脂一热水洗一冷水洗一化学粗 化一水 洗一 中和一 冷水 洗一 去 离子水 洗一 预浸一 活化
[ k e r w e r  ̄ s ] P MM A ; E l e c t r o l e s s c o r I p 。 #a t i n g ; ( N i - P ) 一 P I F E
0 引

主要 仪器 : P H S , -  ̄C型精 密酸 度 计 , C S - 5 0 1 型超 级 恒温器, T G 3 2 8型 电光 分 析 天 平 。D / M A X . R B型 x 一 射 线 衍射 仪 。
Co mp o s i t e Pl a t i n g f o r PM M A
WAN G Y a n - z l d
( C o l l e g e 0 f M 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C k e m l c a l E n r I e e n n g . Y a n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 Q i n d x u a n g d a o 0 6 6 0 0 , 1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