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分析-保险管理论文-保险论文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探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探析[提要]众所周知,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但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有着众多不确定性,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规避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本文在取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等数据基础上,建立影响吉林省农业保险需求因素的模型。
通过实证分析,对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提出意见,以促进吉林省农业保险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发展。
关键词:吉林;农业保险;保险需求一、引言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广阔的耕地面积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使得吉林省成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业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但农业生产面临太多自然风险因素,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灾害有着不确定性、偶然性的特点,难以提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摊农业经济损失的风险管控手段,能够有效地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
然而,自我国恢复实行农业保险制度以来,不管是农业保险险种的供给还是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都处于一个较冷的状态。
吉林省作为农业保险的全国六个试点地区之一,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挖掘购买农业保险的核心需求,对全国农业保险的推行起到以点带面的先行性作用。
研究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吉林省农业保险的需求,又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影响的,对推进吉林省乃至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针对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双冷”即供给有限、需求不足的状态,自2023年中央财政实施保费补贴开始,吉林省为提升农业保险需求、减轻农户购买保险经济负担,也不断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由此,吉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连年上升。
虽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有所提高,但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角度看,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总体来说,农业保险深度依然较低,可见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在农业生产风险中的防范作用。
要使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其在风险规避和灾后经济补偿作用,就要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险密度、加深农业保险的保险深度。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业保险是指农民或农业企业为了减轻因自然灾害、疫病或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而购买的一种保险产品。
农业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农业生产风险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农业生产风险因素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
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冻害等)、疫病、虫害等,这些风险会直接造成农业产量的波动和损失。
农民或农业企业面对这些风险时,会考虑购买农业保险来转移风险,保障农作物或养殖业的收益稳定。
经济因素也是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民或农业企业购买农业保险需要支付一定的保费,因此其经济能力是决定其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农民或农业企业经济状况较好,能够承担相对较高的保费成本,他们更容易选择购买农业保险来保障农业生产。
而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民或农业企业可能会考虑其他方式来应对风险,如自我保险、贷款等。
政策因素也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保障。
政府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可以降低农民或农业企业购买农业保险的成本,提高其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政府通过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等,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或农业企业的需求,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社会因素也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社会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保险行业信誉度和产品多样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农民或农业企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如果社会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较高,农业保险行业的声誉良好,并且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那么农民或农业企业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就会增加。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摘要河北省位于华中,是通往东北、西北等地区的交通要冲,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全国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相比,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相对滞后。
既有保险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又受政府支持方式与规模的影响。
因此,系统地分析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推进农业保险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于促进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字:农业保险;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分摊损失的经济补偿制度,对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农业产业一直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当前农业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农业灾害频发,使我国农业生产活动需要面对很多无法抗力的因素。
“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农民在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中总是面临巨大的农业风险,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增加了收入稳定性。
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助推农业产业发展,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为965.18亿元,同比增长18.4%,为我国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为4.78%万亿元。
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找到影响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并推进了农业保险的应用及发展。
在其他学者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农业保险需求因素,从而使得河北省农业产业相关研究理论更加完善。
第2章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1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2.1.1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断提高在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方面,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断增长,由 2018年的 3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 52亿元,增长率达73%,增长态势迅猛。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业保险是一种农业风险管理工具,旨在保护农民免受自然灾害、疾病和市场波动等风险的影响。
农业保险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民的经济状况、政府政策、自然灾害频率等。
本文将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困难的农民可能无法承担农作物失败或损失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来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
一项研究发现,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民更有可能购买农业保险,这与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
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推动购买农业保险来鼓励农民保护自身的利益。
一些国家实施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降低了购买农业保险的成本,从而增加了农民购买保险的动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和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来增加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对农业保险需求也有影响。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包括洪水、旱灾、台风等。
当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或严重程度较大时,农民更有可能购买农业保险来保护农作物免受损失。
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在灾害频率较高的地区。
除上述因素外,农民的教育水平、农业市场情况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也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更容易理解农业保险的好处,并更有可能购买保险。
农业市场情况也会影响农民购买保险的决策,如果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农民更倾向于购买保险来规避价格风险。
社会文化因素如信任度和风险态度也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农业保险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民的经济状况、政府政策、自然灾害频率等。
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政府政策可以通过补贴或推动购买农业保险来影响需求,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会对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农民的教育水平、农业市场情况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也会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针对这些因素,政府和保险机构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和普及。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业保险是农民在面临自然灾害、疾病、意外、经济风险等情况下的一种重要保障手段。
农业保险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民的风险认知、经济水平、政策支持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本文将进行一项实证分析。
1.农民的风险认知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首先取决于他们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认知程度。
如果农民对自然灾害、疾病和意外等风险的认识不足,他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从而在面临风险时没有及时购买保险。
农民的风险认知程度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2.经济水平农民的经济水平也是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民可能在面临风险时无法承受损失,因此更容易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并主动购买保险。
而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民可能会更倾向于自给自足,从而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并不强烈。
3.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对农民的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农民购买保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从而增加了他们购买保险的意愿。
相反,如果政府对农业保险缺乏政策支持,农民的保险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实证分析针对以上提到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我们对某个地区的农民进行了一项调查,以验证这些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际影响。
1.调查对象我们选择了某个农业发达地区的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了农业保险的购买者和非购买者,总计有500名受访者。
2.调查内容我们的调查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家庭的经济水平、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以及他们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等。
3.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三、结论及建议农业保险的需求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民的风险认知、经济水平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
农业保险的需求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水平,农民的风险认知程度同样对保险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在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是农民购买保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保险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业保险需求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开展实证分析研究。
研究背景方面,首先要关注的是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覆盖率和保障程度仍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提升空间较大。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面临的风险的增加,农业保险需求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业保险不仅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还可以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深入研究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各种因素,从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情况、气候变化和政策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为未来提供更具体、更针对性的农业保险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制定产品和营销策略。
通过研究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是为了全面系统地揭示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农业保险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对于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情况、气候变化以及政策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保险需求的形成机制,为政府和保险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为有效的农业保险政策。
农业保险论文(农业保险 论文)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论文(农业保险论文)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摘要: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文章基于河北省11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业保险需求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年收入、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农业生产是否划算以及是否必要购买保险等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影响的结论,提出应当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宣传、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扩大试点地区范围等措施来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农业保险;意愿; Logistic;调查1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弱质性”和广泛存在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使得农业客观上存在着多种自然风险和政策、制度等社会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经济风险。
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极度的不确定状态,客观需要创建能够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风险管理机制。
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进行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稳定和保障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2004年起,农业保险各种模式试点在全国启动,但农业保险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农业保险要发展,增加有效需求是关键。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近年来,开始有学者从农户需求角度并采用实证方法探求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1~3]。
但目前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对各地区农业保险需求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多。
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政府大规模推广农业保险这一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的制度之前①,有必要对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保险现状及农民需求现况进行分析。
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投保意愿,研究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保险形式,用于保障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等。
本文将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业保险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和购买力也越强,从而增加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农业保险的价格也是农民购买保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如果保险价格过高,超出了农民的支付能力范围,那么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就会降低。
政策因素也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支持对农民的保险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都可以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
政府对农业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政策也会对农民的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如果政府在农业发展和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那么农民的保险需求就会增加。
自然因素也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保险的需求与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密切相关。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农民面临的风险也很高。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往往比较高。
自然灾害的种类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在农作物种植上,洪涝灾害和旱灾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农民的损失也是不同的,因此农民对这两种灾害的保险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对农民的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保险购买意愿和能力,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分析-保险管理论文-保险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影响农户农保需求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个体特征因素一般指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务农年限等,此类因素会影响农户农保认知;家庭特征因素是指农户的收入状况、经营规模、劳动力数等,这类因素会使不同农户对农保产生不同的偏好;制度性因素一般指保险种类,政府是否补贴等;其他特征因素包括城乡距离、农业受灾情况等。
不同学者对个体特征因素对农保需求情况存在不同看法,而大多数学者对家庭特征因素对农保需求结论一致。
通过解释此情况,助力我国农业保险研究工作。
[关键词]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农业保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产出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在我国,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财金[2019]102号)。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2年要基本构建基础完善、运行规范、功能完善、与“三农”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业保险体系。
近十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2008年的110.6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79.06亿元(张雯慧等,2019)。
到了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515亿元(王业鸿等,2018)。
但是,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农户投保意愿不强烈(田森等,2019;吕春生等,2008)。
并且由于各地区发展情况不同,当前农业保险品种并没有满足这种区域差异需求(戎佳红等,2019)。
基于此,本文筛选整理了现有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文献,分别从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制度因素、其它特征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增强农业保险相关研究,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1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学术界对影响农户农保需求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每个因素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就现阶段来看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1个人特征因素个体特征因素一般是指农户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务农年限等,多数学者对这类因素表达出了不同的看法。
(1)年龄、性别。
王颖冰等(2019)以山东省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线性Logit回归模型指出,性别在1%水平下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年龄不具有显著影响。
郑涛等(2017)通过对424个家庭农场的数据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农户年龄、性别对农保需求不具有影响。
黄晓丽等(2019)通过对浙江省135户种粮大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Logit模型分析得出,年龄、性别不显著影响农户农保需求。
李祥云等(2010)基于对山东农户的调研数据选择二元选择Logit模型得出,农户年龄越大其对农保需求越低。
张启文等(2019),杜鹏(2011)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户年龄与农保需求不相关。
郑春继等(2017)建立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户参保意愿影响因素指出,年龄对农保需求产生负向影响。
而从消费效用视角出发,通过对河北、吉林、陕西三省农户的调研数据,建立Logit回归模型也得出年龄对农业保险产生负向影响(罗永明等,2017)。
另外,徐嘉阳等(2017)以辽宁省部分农户为例,运用二元变量Logit回归模型证明了农户年龄与农保需求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受教育程度。
刘冬姣等(2011)以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更可能从事非农业生产,所以文化变量对农保需求不具有显著影响。
郑涛等(2017)通过对424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场主文化程度每上升一个层次其对农业保险购买的概率会增加7.5%左右。
从微观实证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户越高越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张跃华等,2007)。
郑春继等(2017)建立二元Logit模型分析得出,文化程度与种植年限因素都在1%水平下对农保需求产生正向影响。
陈妍等(2007)通过研究指出,受教育时间越长其农业保险需求越强。
张启文等(2019),杜鹏(2011)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受教育程度与农保需求不相关。
王尔大等(2010)以辽宁盘锦水稻保险为例研究得出,受教育程度对农保需求具有显著负向促进作用。
(3)务农年限。
陈盛伟等(2019)以山东省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线性Logit回归模型指出,务农年限越长的农户,更愿意购买保险来规避风险。
陈妍等(2007);宁满秀(2005)通过研究指出,农户务农年限越长其农业保险需求越强。
张启文等(2019)通过运用Logit模型分析指出,务农年限与农业保险需求不相关。
陈泽育等(2008)以湖北省兴山县烟叶保险为例的分析指出,农户务农时间越长,越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但此因素不显著。
王尔大等(2010)的研究表明,务农年限对农业保险需求具有显著负向促进作用。
1.2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一般是指农户的收入、经营规模、家庭人口数等,这类因素会使不同农户对农业保险产生不同的偏好。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农户收入、经营规模都会促进农户农保需求。
乔慧淼(2019),宁满秀等(2006)认为家庭财富水平与农保需求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当农户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促进农业保险需求的增加李勇杰等(2018)。
王颖冰等(2019)的实证分析得出,收入越高,农场规模越大的农户更愿意购买农业保险。
从广义农民收入概念角度出发利用调研数据分析得出,收入水平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有很强的正向影响柏正杰(2012)。
唐德祥等(2015)利用双对数函数形式设定静态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农业收入水平越高其农保需求也就越高,农业收入增加1%,农业保险收入将会增加11%。
陈妍等(2007)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耕地规模、家庭农业收入对农保需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张启文等(2019)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收入、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保险需求呈现正相关。
张小芹等(2009)以福建省部分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户经营规模与收入都与农业保险需求呈同向变化关系。
乔慧淼(2019),王尔大等(2010)研究认为,农业生产规模越大,农户农保需求越强。
目前国内对家庭人口数与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较少。
杜鹏(2011)以五县市342户农户为例建立Logit模型分析得出,家庭农业人口数量对农业保险需求起正向促进作用。
1.3制度性因素一般是指农业保险的种类、政府是否补贴等。
普遍认为,政府补贴会增强农业保险购买意愿。
于健豪(2020)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当政府对农业补贴支出增加时,能大幅度带动农民购买农业保险。
刘璐等(2016)从政府财政支出角度出发研究认为,政府合理规划配置财政补贴政策,可提高支农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农户农保需求。
杜鹏(2011)以湖北省五县市342户农户为例建立Logit模型分析得出,政府补贴与农保需求显著正相关。
王颖冰、陈盛伟等(2019)的实证分析得出,是否获得政府补贴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有显著影响。
徐嘉阳等(2017);郭翔宇等(2015)指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强农户的信心,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上升。
侯玲玲等(2010),刘冬姣等(2011),王凯等(2009)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保费补贴能够促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宁满秀等(2005)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政府补贴与农业保险需求呈正相关。
陈冰等(2014);谷政等(2012)通过研究认为,农业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险种与农户的实际需求不对接成为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之一。
孟德锋等(2011)通过对江苏省淮安与宿迁两地285户农户的调查人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类不足以满足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张艳萍等(2009)对新疆农业保险供需发展的研究说明,目前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投保积极性。
刘冬姣等(2011)等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也提出设置多样化农业保险险种并加大政府对农业保费的补贴的政策建议。
1.4其它特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城乡距离、农业受灾情况、农业保险了解程度等,也会影响农户农保需求。
如唐德祥等(2015)认为,农户在遭受灾害后,没有经济能力够买农业保险。
张启文等(2019)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自然灾害因素在1%水平下显著,与农业保险需求呈正相关。
乡村离城镇距离越远,农户越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这是因为离城镇距离远,获得的信息就较少;而农业受灾大小与农业保险需求呈正相关(郑春继等,2017)。
张启文等(2019)认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与农保购买意愿显著正相关;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与购买意愿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郑涛等(2017)通过对424个家庭农场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农户对农业保险了解程度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张小芹等(2009);王俊敏(200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决策具有正向影响。
初文丽等(2017),乔慧淼(2019)指出,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越熟悉,其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越高。
2相关评述与展望国内学者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情况、文化习俗的差异以及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导致其最终结果存在不同,但还是证明了很多因素对农保需求产生影响。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样本范围及规模狭小、数据获取及处理的科学性有较多的存疑以及对核心解释变量的定义不够准确,缺乏可信度。
具体来讲,研究方法的完善、研究对象的补充等,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张雯慧,田欣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2]陈颖冰,陈盛伟,孙乐.家庭农场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山东省29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调查数据[J].理论探讨,2019(04).[3]郑涛,路征,林毅,吴征宇.我国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市424个家庭农场的入户调研[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5]张启文,陈曦.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园艺,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