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运输合理化概念与形式
运输合理化的基本概述

⼀、物流师中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所谓运输合理化,就是在⼀定的产销条件下,货物的运量、运距、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能以最适宜的运输⼯具、最低的运输费⽤、最少的运输环节、的运输线路、最快的运输速度,将物资产品从原产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的有五个⽅⾯,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
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运输运费等若⼲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输距离有⼀定的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个最基本的因素。
2.运输环节
每增加⼀个运输环节,势必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发⽣变化,因此减少运输环节有⼀定的促进作⽤。
3.运输⼯具
各种运输⼯具都有其优势领域,对运输⼯具进⾏优化选择限度的发挥运输⼯具的特点和作⽤,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的⼀环。
4.运输时间
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绝⼤部分,尤其是远程运输,因此,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的决定性的作⽤。
此外,运输时间缩短,还有得加速运输⼯具的周转,充分发挥运⼒效能,提⾼运输线路通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不合理。
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绝⼤部分,尤其是远程运输,因此,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的决定性的作⽤。
5.运输费⽤
动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很⼤的⽐例,运费⾼底在很⼤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
实际上,运费的相对⾼低,⽆论对货主还是对物流企业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个重要的标志。
运费的⾼低也是各种合理化措施是否⾏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简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运输合理化已经成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来简述一下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1. 路线优化
路线优化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货物的起点、终点、途经地点、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2. 车辆调度
车辆调度是指根据货物的数量、种类、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安排车辆的数量、类型和装载量,以达到最佳的运输效果。
通过车辆调度,可以避免车辆空载或重载,提高车辆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3. 货物包装
货物包装是保障货物安全运输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破损,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 运输方式选择
不同的货物需要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
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5.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货物的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合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路线优化、车辆调度、货物包装、运输方式选择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运输合理化,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运输实务-运输方式及货物运输合理化

优化运输路线
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最短路径 和交通状况,制定最优运输路线。
信息化管理
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货物运 输状态,提高信息透明度。
05
04
减少中转环节
尽量减少货物在途中的中转次数,提 高运输效率。
案例二:某地区物流网络优化实践
物流园区建设
在重要节点建设物流园区,集 中货物处理和分拨。
管道运
管道运输是一种使用管道进行液 体和气体运输的方式。
管道运输具有密闭性、连续性的 特点,适合液体和气体的大规模、
长距离运输。
管道运输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物资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
02
货物运输合理化原则
距离最短原则
01
选择最短距离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02
优化运输路线,避免绕道、重复运输和无效运输。
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等各方的信息沟通,提高协 同效率。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货物运输优化方案
背景介绍
某公司面临货物运输成本高、运输效 率低的问题,需要制定优化方案。
02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和时效要求, 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 路、水路或航空运输。
01
03
安全可靠原则
01
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损坏、丢失和被
盗。
02 选择信誉良好的运输公司和工具,提高运输可靠性。
0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运输安全合法。
适量运输原则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运输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的运输。
优化库存管理,保持合理的 库存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库
存。
浅谈运输合理化

浅谈运输合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运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运输合理化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什么是运输合理化,为什么要进行运输合理化以及如何实施运输合理化,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运输业面临的问题。
一、什么是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是指对运输方案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和管理,以达到最佳运输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在保证合理的运输成本的同时,通过最有效的运输方案满足顾客需求,并提高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货物运输也可以用于人员运输。
二、为什么要进行运输合理化1. 降低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运输合理化的管理方法下,不仅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而且其运输方案的合理安排可以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呈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增强安全性运输合理化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可以增强运输的安全性。
经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及其损失。
运输合理化的管理方法可以实现精细化的运输规划和监管,从而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运输风险事件,对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尤为重要。
3. 优化资源配置运输合理化的管理方法不仅有益于经济效益和运输安全,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地规划货运流向,实现对貨源流向的最佳配置,极大增强资源的利用合理性及效益。
4. 降低环境污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运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汽车尾气等污染物。
根据环保法规,实施运输合理化管理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护环境。
三、如何实施运输合理化实施运输合理化的管理方法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全面的考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运输合理化的方法:1. 合理选路路线是物流产品运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选取严谨且合理的路线可以有效缩短物流时间、降低运输安全风险及减少运输成本,因此运输合理化应着重在选路上选择最佳的道路,让物流从起点到终点更快、更有效率。
运输合理化

运输合理化一:运输合理化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1:运输合理化,就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行驶最短里程、经最少环节、用最合适的动力、花最低费用、以最快速度,将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即用最少的劳动消耗,运输更多的货物,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运输合理化的意义:a: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和环境资源,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以最小的社会运输劳动耗费,及时满足国发经济的运输需要。
b:可以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环节,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到达目的地,从而加速货物流通,既可及时供应市场,又可降低物资部门的流通费用,加速奖金周转,减少货物损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c:可以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能,节约运力和劳动力,消除运输中的种种浪费现象,提高商品的运输质量二:评价运输合理化的要素1:运输距离2:运输时间3:运输环节4:运输工具5:运输费用三: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1:空驶(造成空驶的主要原因:a:利用自备车送货提货,往往是单程重车、单程空驶;b: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没有落实,车辆空去空回,导致双程空驶)2:对流运输(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或“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平行线上做出相对方向的运送。
对流运输的二种表现方式:明显对流(指同类或可以相互代替的货物沿着同一线路相向运输)、隐蔽对流(同类或相互可代替的货物以不同的运输方式在平行路线上或不同时间进行相向运输)3:倒流运输(倒流运输是对流运输的一种派生形式,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4:迂回运输(迂回运输是指不经过最短线路绕道而行、舍近取远的一种不合理运输)5:过远运输(过远运输是指在选择供货单位时,不就地近获取某种商品或物资,而舍近求远从外地或远处运来同种商品或物资的运输)6:重复运输(重复运输是原本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未达到目的地就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7:无效运输(无效运输是指被运输的货物杂质过多,使运输能力浪费于不必要物资的运输)8:运力选择不当(运力选择不当是指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劣势而不正确选用了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运输实务——运输方式及货物运输合理化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80
550
距离/km
运输实务
技能训练
项目1-3 实战——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008年12月6日在南宁市货运北站广西运德物流公司召 开的“展望2009物流”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中有部分饿 虎需要办理托运,按托运的货物种类、数量、流向及相 关要求整理如下表所示:
运输实务
案例研讨
客户托运货物简明记录
序 托运人 号 货物及数量 白糖1000t 汽车零配件30 箱(25kg/箱) 图书45件 (20kg/件) 变性淀粉5t 海盐6000t 大米100t 急救药品两箱 起点—终 要求 点 南宁-呼 和浩特 南宁-大 化县 南宁-大 化县 南宁-广 州 北海-上 海 武汉-上 海 北京-乌 鲁木齐 以最经济的办法, 希望尽快送达 以最经济的办法 以最经济的办法 以最经济的办法, 希望尽快送达 以最经济的办法 以最经济的办法 时间紧急,越快越 好 运输方 式选择
运输实务
物理特性
固体 气体 液体
批量
整车货物 零担货物
二、认知运输货物
对货物包装的影响
货物种类 对运输质 量控制的 影响
陶瓷、玻璃制品, 易挥发
对货物储存保管的影响
品、化妆品 汽油-烟花爆竹 液态-固态
运输实务
三、适宜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货物的特性 运输批量 运输距离
1
3
适用范围
运输实务
欣赏:铁路运输——恩施铁路
运输实务
一、认知物流运输
5、物流运输的基本方式——(3)水路运输
工具 通道
运输实务
一、认知物流运输
5、物流运输的基本方式——(3)水路运输
以船舶通过大陆临近国家海 上航道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 A 方式,不出国际规定的几大 远洋运输 洋,本国各海港至临近海港 间的海上运输的通称。 冬至日本海 分类 西至马六甲海峡 内河运输则是指在内陆的江、 南至印度尼西亚沿海 C 河、湖泊及人工水道上从事 北至鄂霍次克海 的运输 沿海运输
3什么是运输合理化

什么是运输合理化?答: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如何实现运输合理化?答: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即: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要实现运输合理化,需要满足这五大要素的条件,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即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优化运输路线,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运输活动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3)提高运送效率。
(4)推进共同运输。
1、提高运输的实载率、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大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5、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6、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等等。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提高运输的实载率提高运输的实载率是指在现有的运输条件下尽可能达到合理运输的规模。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这种合理化的要点是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
3、大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社会化运输是指为实现运输的综合优势而将各种运力综合起来将各个生产单位的运输任务尽量交给专业物流企业来做以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手段的优势尽量做到综合考虑能够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等不合理运输的出现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绩效水平。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6、尽量发展直达运输7、合装整车运输8、配载运输9、“四就”直播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就是就厂直拨、就站拨、码头直拨、就库直拨、就车、船过载等简称为“四就”直拨10、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11、通过流通加工是运输合理化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运输合理化

第一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七)车船空驶
指车船无载荷的运行。车船空驶会造成运力 和能源的浪费,使运输工具生产效率下降,成本 上升。
(八)车辆载重能力的不合理利用
一是亏载,造成亏吨及运力浪费;二是严重超载 ,造成运输车辆早期损坏,甚至交通事故。
第一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五、组织物流运输合理化的主要途径 (一)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运输条件 (二)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 (三)制定合理流向图 (四)加强协作运输
(一)综合考虑全局利益
(二)精心组织运输方式
(三)优化运输线路和运输工具
(四)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条件
第一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三、物流运输合理化的要求或标准
由于物流运输涉及到生产、供应、销售各个环节 ,要评价物流运输是否合理,不仅仅取决于物流 运输部门,还取决于生产、供应、销售部门对物 流运输的要求。
第一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第二节 运输方式选择
(三)需求结构 从运输需求方面看,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制 造业和商品销售业均走向了世界市场,企业 所面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区域性的竞争,而是在 整个世界经济大市场中运作,面临的环境复杂多 变,竞争更加激烈。 1.需求量与质 2.需求制约
第二节 运输方式选择
(四)经济效率 1.运输时间
第三节 承运人选择
一、运输质量比较
(一)运输的安全性
运输货物的“移动”必须首先保证货主货物的完整 无损、平安顺利地运达目的地,这是运输企业的基 本职责,也是货主最基本的要求。 1.运输设备的完好状态。 2.装卸公司的服务质量。 3.员工工作的经验和责仸心。 4.运输流程的控制情况。
第三节 承运人选择
第二节 运输方式选择
(三)综合因素分析方法 在选择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时,应综合考虑运 输的各种条件和要求,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方法,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迂回运输:绕道而行的现象。一般是由于计划不周,地理不熟悉,组织 不当发生的迂回是不合理运输。而由于短距离之间交通堵塞、噪声、 污染等限制而采取的迂回不是不合理运输。
C
B
D
A
发货E收货 合来自运输线路合理运输线路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形式-过远运输(距离)
5.1.3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途径
合理运输的方法④
(7)“四就”直拨运输 即就厂、就站、就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不用再 次入库。与直达运输的区别在于,直达往往是长距离大批量的 货物。四就运输则是短距离批量小的货物。 (8)发展现代化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9)改进流通加工方式
(1)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费用、货损率等于其直接相关。应尽 可能就近运输、避免过远、迂回运输。
(2)运输环节:装卸包装、存储搬运环节增加,货损率增加,时 间增加,应尽可能直达运输,减少中间环节和二次运输。 (3)运输工具:根据运输工具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与工 具,按照方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装卸工具。 (4)运输时间:运输时间占比重大,对货物周转速度,实现零库 存等至关重要。 (5)运输费用:是运输合理化与否的最终判定依据。
第五章 货运组织优化技术
5.1 运输合理化概念与形式
5.1.1 货物运输合理化概念
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合理运输是,在一定的产销联系条件下,采取有效的运输组织 措施,力求货物的运输量、运程、流向和中转环节合理,保证 充分有效和节约地使用运输能力,以最小的运力消耗,最少的 费用支出,最快的速度,均衡、及时、质量良好地完成各种物 质的运输任务。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决定作用的5个因素:
(5)提倡直达运输
直达运输减少中转,提高安全性与速度。但要注意,不一 定直达就比中转好,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从物流总体费用出发, 当批量达到一定程度采用直达,批量小时中转合理。 (6)配载运输 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配载运输往往时轻泡货物。如海 运矿石,黄沙等重货物时,捎带木材毛竹等。铁路运输矿石钢 材时,上面搭运轻泡农副产品等。
为苹果供应点,A,B为苹果销售点,各点供求数量及距离如图,问如何组织 运输方案。
-3000t +500t 100km -500t +3000 t 220km
需求点A
供应点1
80km
需求点B
3000t
供应点2
方案一
500t
A 1 B 2500t 2
方案二
500t A 1 B
500t 2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同类的货物以不同运输方式在平行路线上或不 同时间进行相反方向的运输。 发货地 A
40t*35km=1400tkm 35km
25km
收货地 1
12km
90t*12km=1080tkm发货地
收货地 2
45km
B
50t*12km=600tkm
40t*45km=1800tkm
合理运输线路
不合理运输线路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C
B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方向)
明显的对流运输
同一运输线路上的对流。
发货地 30km A
收货地 1
60km
发货地 40km B
收货地 2
合理运输线路
不合理运输线路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方向)
隐蔽的对流运输
60t*25km=1500tkm
20t*25km=500tkm
5.1.3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途径
合理运输的方法④
(1)提高载运工具实载率 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最大额定能力,减少空驶和非满载行 驶。整车拼装、整车分卸、整车运输等可提高实载率。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满载超轴”法:根据机车的运载能力,加挂车 皮增加运输量,客运中可加长列车。 水路运输中“拖排拖带”和“顶推法”:不用运输工具, 拖带在船边,节省动力消耗,即为拖排拖带。内河运输中,将 内河驳船编制成一定的队形,由机船顶推前进的方法,优点是 航行阻力小,顶推力大,速度快。 汽车挂车法:增加拖挂车增加运量。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打破单一作业,实现规模经营,可防止对流、倒流、空驶等 不合理运输。
5.1.2 货物运输不合理化形式
不合理运输形式
与运距方向的不合理运输:
迂回运输
B (1)对流运输:明显的对流运输、隐蔽的对流运输 (2)倒流运输 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C
(1)迂回运输
(2)过远运输 (3)返程或起程空驶 与货运量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重复运输 (2)无效运输 与运力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1)弃水走陆运输 (2)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3)运输工具承载能力不当的运输 A 对流运输 A
B
A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形式-重复运输,无效运输(运量)
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
是未达到指定目的地之前,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 运,送达目的地。或同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 进,一面运出。
无效运输:货物杂质过多,将杂质运到目的地后
在剔除的现象。如圆木运输,目的地使用率仅70%。 再如煤炭中的矿石等。
不合理运输形式-倒流运输(方向)
同批货物或同批货物中的部分货物,由发运站至目的地后,又从目的地 站向发运站方向倒流,或从销地向产地倒流的不合理运输方式。
第三地 (其他产地) 合理运输线路
销售地 合理运输线路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形式-倒流运输(方向)
实例:某盛产苹果地区,沿线有一条高速公路,长400km,其中,1,2点
5.1.3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途径
合理运输的方法④
(4)开展短途“以公代铁”的运输 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超出一定的里程范围,根 据实际也可以考虑用公路代替铁路运输。出发点:一是铁路比 较紧张,其二是公路的门到门运输。如在杂货日用百货以及煤 炭运输中运用。山西的煤炭外运,经论证用公路代替铁路运至 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比较合理。
过远运输:舍近求远的现象,销地可以由较近产地供应,却从更远地采 购进来。 A B
D
C
发货 合理运输线路
收货 合理运输线路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形式-返程或起程空驶(距离)
是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实际中有时候必须调运 空车,不能看做不合理运输。只是由于调运不当,货 源计划不周,不采用社会化运输而形成的空驶,即为 不合理运输。
5.1.2 货物运输的合理化
不合理运输形式-弃水走陆等(运力)
弃水走陆:同时可以利用水路和陆路运输时,选择了陆路
运输,成本更高。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里程不在其运输经济
里程范围内。运输中转环节增加,装卸时间长,手续麻烦 等,费用高。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不根据货物重量与大小
选择运输工具,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前者超载, 后者实载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