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霞 l培训论文
研究问题驱动式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第12期(总第631期)研究问题驱动式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李高辉(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教育论坛摘 要:问题驱动式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在化学课堂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文章以问题驱动式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应用方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情境引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活动中,灵活应用该模式,为学生创建轻松学习环境,以此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一、创建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建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应用教学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将教材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能机械式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生活化问题情景的应用,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方便教学活动开展,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学习《钠、镁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选择有趣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知识。
如演示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
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个化学魔术,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金属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向灯芯内滴一滴水,这时灯变亮。
当教师展示魔术后,学习热情也会高涨。
这时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在魔术中,滴水点灯现象的出现的原因,就是金属钠产生的?是什么原理,导致滴水点灯现象呢?金属钠有什么作用呢?由此可以看出它哪些性质?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在自由的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
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及对策

第17卷第1期2018年1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UIIVG POLYTECHNIC COLLEGENo. 1 Vol. 17Jan. 2018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及对策高海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2)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文化认知以外来文化、潮流文化为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偏低,且存在认知功利化、表面化倾向。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人文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关键词:高职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6558(2018)01 -71 -06D O I;10.3969/j.issn.1671 -6558.2018.01.015Investi^+at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gnition of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untermeasuresGAO Haixia(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and Management,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Beijing 100042,China)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survey show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ultural cognitionis mainly based o n foreign culture and tide culture,but tlieir cognition leve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low,and thereis a tendency of utilitarianism and superficializ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give full playto the main channel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ans,enrich tr ture education activities,enhance students"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so as to cultivate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and national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traditional culture;cognition0引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试论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

试论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发表时间:2019-10-28T09:41:43.770Z 来源:《新疆教育》2019年7月作者:高海霞[导读] [摘要]学生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全文的意思,而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懂含义的词汇,那么就会曲解文章的含义。
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华中学高海霞[摘要]学生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全文的意思,而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懂含义的词汇,那么就会曲解文章的含义。
所以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和积累词汇相当重要。
本文针对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词汇高中生阅读英文的主要依据是词汇,再加上一些词组的理解就能够大致的理解全文的含义,将英文阅读转化为中文阅读。
由此可见,词汇对于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词汇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 高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三种。
第一,过度重视某个单词的解释。
有不少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调学生要掌握所遇到的所有词汇,知道词汇的含义,体现出了教师对教学的认真负责,这本是一件好事[1]。
可是,有些时候,一些生僻词汇在英语的阅读中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不影响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本可以是直接跳过的,而教师继续坚持要求学生掌握生僻词汇的话,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长期以往,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极其不利。
第二,不设语境。
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会先向学生解释每个生词的含义,要求学生掌握生词的词性、发音等,这样学生难免会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
只是生硬地套词汇的意思,而忽略了文中的具体语境,难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很低。
第三,课堂气氛沉闷。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自导自演,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的气氛显得很是沉闷。
浅谈石油高职院校师德修养提升

作者简介 : 谢卫娟( 1 9 7 5一) , 女, 河 北任 丘人 , 硕 士, 天 津 石 油 职 业技 术 学 院德 育 部 讲 师 , 主 要 从 事 高 职 院 校 思政 课 的 教 学 与研 究 工 作 ; 杨 海霞( 1 9 8 3 一) , 女, 河北邯郸人 , 硕 士, 天 津 石 油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德 育
油企业服务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和石 油 文化 传 承创 新 为 己 任 。
三是育人为本 , 立德 树人 , 尊 生爱 生 , 严格要求 , 公正对待 , 关 注 全 面发 展 。维 护 石 油 学 子 合 法 权 益 , 满
足其合理要求 , 不 做 影 响 本 职工 作 的兼 职 。 四是 严 谨 治 学 , 探索求实 , 诚 信 为本 , 自觉 抵 制学 术失 范 和 不端 行 为 。
程, 需 要 不 断 实践 探 索 , 并 在 探 索 中完 善 和发 展 。
一
、
石 油 高职 院 校师 德规 范 总体 要 求
“ 师德” , 即教 师 职业 道 德 , 它 是 指 教 师 在 从 事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中 所 形 成 的 比较 稳 定 的 道 德 观 念 、 行 为 规 范和道德品质 , 包 含 了教 师 的职 业 理 想 、 职业责任 、 职业态度 、 职业纪律 、 职业技能 、 职业 良心、 职业作风 、 职 业荣 誉 等 。
一
是 爱 国爱 民 守 法 , 拥 护 党 的 领 导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履 职 尽 责 , 维护社会 稳定和 校园和谐 ,
维 护 国家 利 益 和 学 校 利 益 。
二是忠诚石油教育事业 , 树 立 崇 高 职业 理 想 , 以石 油专 业 应 用 技 能 型人 才 培养 、 石油专业 技术研发 、 石
职业培训中对液压教材的几点补充

远 程 调 压 阀所 能 调 节 的最 高 压 力 不 得 超 过 先 导 溢 流 阀 的 调 整 压 力 ) 当 远 程 控 制 口K 。 通 过 二 位 二 通 阀 接 通 油 箱 时 , 阀 芯 上 端 主 连 接油 箱 , 力接 近于 零 , 压 因此 主 阀 芯 上 移 , 口打 开 。 统 的油 液 通 过 溢 流 阀 流 回 阀 系 图 2 二级 调压 回路
干 补充意见 。
蓄 号G 业训 溢 献 识 : 中分 : 职培 标 码A 篙类 图 7 l 文
文 编 . 7( 0 ( 09z 章 号1 _9 …… l 。 : 3 0儿a 1 u l — 5 l l一 9 2 )o 6 。 7 _0 一 _
分予 以讲授 。
一 一
l
图 1 先 导溢 流 阀结 构示 意 图 1 阀体 2 主 阀阀芯 3 主阀弹 簧 一 一 一 4 一调 节杆 5一调 节螺母 6 导阀弹 簧 一 7 一锁 紧螺母 8 导 阀阀芯 9一导 阀座 1 一 上盖 a 一 0 一导 阀小孔 b 孔 一 c一 主阀 芯上腔 d一 阻尼 小孔 e一 阻 尼孔 f 主 阀芯 下腔 g一 内泄 回 油 口 一
上 端 的 液 压 力p 小 于 下 端 压 力p,当这 个压 , , 力差 作 用 于 主 阀芯 上 的 力等 于 或 超 过 作 用 于 主 阀芯 上 所 有 向下 的 力 时 , 阀 芯开 启 , 主 油液 从P口流 入 , 经主 阀阀 口由T 回油 箱 , 流 实现 溢 流 。 先 导 式 溢 流 阀有 一 个远 程 控 制 口K, 如 果将 K口用 油 管 接 到 另一 个远 程 调 压 阀 ( 另 溢 流 阀) 则 对 主 阀 芯 而 言 , 时 相 当于 , 此 具 备 两 个 先 导 阀 , 远 程 调 压 阀 也 相 当 于 即 个 先 导 阀。 节 远 程调 压 阀 的弹 簧力 , 调 就 可 调 节 溢 流 阀 主 阀芯 上 端 的 液 压 力 , 而 从 对溢 流 阀 的溢 流压 力 实 现 远 程 调 压 ( 是 , 但
听高红霞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桂珍红

听高红霞老师讲座心得体会桂珍红2015年12月22日有幸聆听了开封市资深教研员高红霞老师的高考复习备考方面的讲座,这次讲座对我今后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向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现将体会和心得总结如下: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有规范意识。
语文是灵活的,但高考是规范的。
高考职能是为国家和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因而高考是人才的竞争的一种相对客观,相对公平的手段。
所以以一张试卷定人生的高考,在考试、阅卷等环节中必须得是规范的。
比如,作文阅卷来说,无论是表达还是书写必须得规范。
写简体字、繁体字、甲骨文等古体字不规范,写网络用语、文言文、英文等就不规范,这便给某些想要投机取巧的人,想以特殊手段搏出位的设置了衡量的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公平利益,也为老师的实际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阅卷过程中评分细则的制定是规范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学备考指导也应该是规范的,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回答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的时候,答题模式和步骤也应该是规范的;在指导学生作文书写和表达时也必须是规范的。
这样,少失分就是在得分。
2、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有文本意识。
语文的审美对象是阅读材料,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篇阅读文本不同阅历不同性格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意蕴。
而高考的评分标准是整齐划一的,为了选拔的可操作性,这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文本意识尤其重要,所有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必须来自文本。
比如诗歌鉴赏,专家在鉴赏的过程中根据实地考察和个人的体验和再现情景,挖掘出了诗歌的多重意蕴,但是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面是有限的,手中掌握的第一首资料是有限的,个人生活体验也是有限的,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制定就不能太个性化,太高大上,而应该贴近文本,贴近学生实际。
高考是规范化考试,所以答案必须遵循普遍性大众化的原则,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强化文本意识。
3、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有审题意识。
高考试题的设定,考点的考查,能力层级的设置,提问的方式和方向都是非常规范的,每个题目的设置务必要明确清晰,尽量不造成学生的误解,尽量多的考查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高蝴资源管理浅谈

、
一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2 6 作者 简介 : 何会 ( 1 9 8 l 一) , 女, 河南平顶 山市人 , 经 济师 , 现 在平顶山 教育学院工作 , 主要研究方 向 : 人力资源。
经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但是近些年 来 , 职称评定的积 极推动作用越来越受 到广大教师的怀疑 , 越来越多 的 问题 慢 慢 暴 露 出 来 。 问题 的 根 源 在 于 职 称 评 定 的 体 制, 其制度设计往往没有公开的监督约束 , 人为操作空 间太大 , 人为因素很难受到约束 , 职称质量标准的有效 性 和评价 组织 及过 程 的客 观性 、 公 正性 经 常 受 到质 疑 。 在职称评定中, 往往要考虑人 际关系牢不牢固、 资格老 不老、 年限够不够、 领导喜不喜欢等综合 因素 , 而并不 是将个人能力作为唯一 的衡量标准。这种评审制度在 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消极作用 。建立以关键业绩指标 为 核心 的绩效 考核 体 系 , 以具 体 的 、 量 化 的标 准 来评 定 职称以及人员薪资、 升职等是 高校人力资源发展 的战 略 目标 。 目前大学城的兴起为高校之间人力资源的共享提 供 了便利条件 , 但是大学城院校之 间的教师对 院际授 课积极性却极差 , 由此 可见人 力资 源共 享 尚未成 功。 此外 , 科 学研 究 上 重 个 人 成 果 , 轻团队合作 , 学 科 建 设 上 多师 徒相 承 、 近 亲繁殖 的现象 , 这 样 发 展下 去 势必 带 来学术视野的狭窄和学科创新能力的下降 , 大大降低 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采用聘用制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 性, 提 高人力 资源共 享效 率 。 二、 高 校管理 人员 目 前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存在 的问题还较 突出, 主 要有( 1 ) 整体素质仍有不 足, ( 2 ) 选拔制度存在缺陷 , ( 3 ) 内部关系不够协调 , ( 4 ) 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有待 提高, ( 5 ) 领导 干部 腐败现象有所发展 。针对 这些 问 题, 我们要严肃的认识到加强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用人标准, 坚持 民主公开竞 争择 优原 则 , 完 善 干部 选 拔 机 制 , 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 , 健 全干部 教 育 培养 机 制 , 坚 持严 格 要 求 与 关 心 爱 护 相 结合 , 健全 干部 管 理 机 制 。努 力 拓 宽 高 校 领 导 干 部 选 拔的方式和渠道。健全集体领导机 制, 规范决策程序 和议事规则 ,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风建设 , 认 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努力优化高校领导班子。 高校院系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与校级班子具有相 似性 ,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 1 ) 院系领导体制不够顺 畅, ( 2 ) 院系领导班子团结问题突出 , 对职责权 限认识 不统一 , 工作思路不尽一致 , 个体素质差异较大 , 结构 不够合理, ( 下转第1 7 6 页)
2010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2010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2010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2010年7月14日到7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潍坊市2010年小学英语“345”优质高效课堂首级培训班活动。
本次活动历时两天,在两天的时间里,天气虽然炎热,但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
有幸观摩了孟丽萍、刘丛丛、夏亮亮和庄明华4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我的听课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详细记下了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学生每一次参与课堂的活动情况,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首先开始的是孟丽萍老师向我们展示的单词课文课与攀登英语相结合的整合课,他们的特点是小组合作形式已经相当成熟规范,小老师的培养非常成功。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形式和步骤非常明确。
人人有事做.人尽其能。
课堂节奏快、效率高。
其次是早春园小学刘丛丛老师展示的拓展运用课型和夏亮亮老师展示的整理复习课。
夏亮亮老师的课堂一大特色培养学生作复习卡的良好习惯。
每个模块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重点语法知识,学生都自己整理好。
在这一过程中既梳理旧知、巩固所学,并且为今后的总复习作好了准备,作用很好。
另外一节课刘丛丛老师通过各种各样的“展示秀”层层递进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通过背诵、表演、做习题、情景对话、自我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知识、增长了能力。
特别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设情景自编自导的小对话,有声有色,引发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最后庄明华老师展示的是课文拓展课。
整节课在教学技巧上,我感觉最突出的有两点:明确的教学目标。
同学们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一步步,由浅入深的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对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教师能够根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如其分,能启示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问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认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河套大学人文学部高海霞
摘要: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涉及培养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结构,教学内容、方法等
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根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构建面向21世
纪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改革方案及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文章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几方面的改革构想。
近年来,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中国旅游院校教育整体规模快速扩张。
据统计,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207所,其中高等院校494所,中等职业学校713所。
由于我国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依托原有的历史、外语、地理、经济等传统学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差别较大。
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以下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问题略作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相关资料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0份(调查结果见表1)。
在被调查的近250名学生中,认为专业课设置不合理的同学占60%;对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设置持肯定态度的不到三分之一。
学生反馈意见是“许多课程内容重复,缺乏创新,体系很混乱”、“教学内容理论重于实践”、“第二外语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等。
关于实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一般被安排在一线服务岗位,不能轮岗工作,产生对未来理性追求和对现实感性认识间的矛盾,因而出现“供需错位”现象,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愿到酒店工作,都不愿从基层岗位做起,特别是客房、餐饮部门。
75%的学生认为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学以致用。
同时,55%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认为目前饭店行业对员工需求标准与旅游高校对学生培养规格不同。
基于以上调查,发现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中,对于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非常模糊,实践教
学课明显不足,设课类型片面集中于理论性知识,教学内容多务虚不务实,造成实践与理论的严重脱节;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任意选修课所占比重较低,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有待提高;课程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实用性不强;课程前后次序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不高,导致学生就业目标较高,既要待遇优厚,又想工作轻松,只愿做管理工作,不愿从基层做起,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因此,旅游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型特点,以利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调整培养目标,力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统一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高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
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教育,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基层的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工作初期不能有不求实际、盲目攀高的心态。
(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下。
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的系统化
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方位,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
比如管理学原理、旅游管理学、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重复性较高;旅游地理学和中国旅游名胜,课程内容基本一样;对旅行社概论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老师讲课内容几乎一样等。
另外,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的原理如何定位、定性等。
要大胆整合课程,使旅游专业理论更加系统化。
(三)课程设置以传统课程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扩展
国家教育部把旅游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打造好工商管理方面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
其次是旅游学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及拓展课。
拓展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应加强财务管理、统计、策划和营销管理、会展旅游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体现出院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1、专业实践分集中毕业实习和学年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其中:集中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初,时间8周,;分散实习分3次进行,第二学期期末为旅游专项见习,时间1周;第四学期期末为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教学内容实践,时间4周;第六学期末为旅游路线综合实习。
2、毕业论文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旅游教育过程必须突出实践性,按照“理论一技能一实践”的教学链,形成一种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循环模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循环,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有效的途径。
所以,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从而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如酒店管理、餐饮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景点讲解等,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该课程总课时之中,其实践时间应占各课程学时的一半。
具体方式是: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饭店实习,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了解饭店业的实际同步进行;二年级学生要求在定点景区做景区导游8周,饭店的教学实践时间可安排在旅游旺季。
毕业前,要有为期半年在酒店或旅行社实习的实际经验,实习结束时需提交一份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
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以上。
三、课程调整的基本原则
旅游管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在实践中的探索比在理论上的探索更艰难、更复杂,除教学计划修订外,还涉及到教材建设、教学资源调配、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配套环节,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调整、完善的艰巨工程。
我院旅游系应当成立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聘请一些旅游专业的知名专家或行业专家等,为学校的学生作讲座,让学生及时的了解到相关行业的最新信息。
(一)加大基础课时,特别是管理类、经济类基础课时,以及实际操作课程课时,加大实践教学课时。
(二)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把旅游管理专业转化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三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之后自由选择。
可以把三个专业方向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同一化,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成三个不同模块,便于高年级的学生专业分流和专业特长的培养,给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组,供学生选择。
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广泛开展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以教育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的,以更新教育观念,拓展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应为通才培养,应面向21世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按此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