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价值的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中外城市空间文化价值理论的比较研究上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社会2008・2Society 第28卷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吴 宁吴 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摘 要:亨利・列斐伏尔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城市的权利和城市革命,指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认为城市是全球空间的脉络背景,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以往社会理论对空间研究的空白,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很强的解释和说明意义。
但是,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
关键词:列斐伏尔 城市 空间 社会学 现代城市生活的时间节律明显加快,空间也变得支离破碎,并从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转移,现代城市空间经历了从稳定一统向多元流动的变迁。
在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展开了研究,他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空间如何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对城市进程与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组织的联系给予了重视。
一、城市的权利、城市革命与空间《城市的权利》(1968年)是列斐伏尔为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00周年而撰写的第一部城市学著作。
他在此书中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突出了城市化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实现“城市的权利”和“差异的权利”,来实现“日常生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赋予新型社会空间实践以合法性。
“城市的权利”就是公民控制空间社会生产的权利,城市及其居民有权拒绝外在力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驱动等)的单方面控制。
如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和金融商业活动在城市中心的集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迫使・211・居民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而实现“城市的权利”意味着居民可以拒绝服从资本和国家统治的需要,拒绝从原来人际交往、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中心向外迁移,被隔离于外围居住地区而进入“交通-工作-休息”的循环模式。
城市文化资本论

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论
文化资本论中文化资本的构成形式:具体状态、客观存在状态和体制状态。 城市文化资本论与文化资本论的差异: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具体状态中的,某种 程度上是强调个人的文化习得,城市文化资本强调文化资本和城市想象的文化价值, 认为城市本身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城市文化资本既存在精神性的状态,也存在客 观物质性的状态和体制起到现在的城市政绩观,贪大求洋。城市个性在高速的建设中正在逐渐 消失,城市个性慢慢的褪色。 城市视觉系统包括: 1、城市的核心性要素如城市代表物、纪念物、标志性建筑、标志 性色彩和吉祥物等, 2、城市政府可传播的主要的形象要素包括政府公用品系列、公关 礼品系列、工作人员服装系列、文件管理系列、政府招商展示等; 3、公共视点要素系列包括城市公共摆设、都市配件、都市家具、 标志设置和街道家具等。
五、“城市文化资本”运作
城市形象传播与城市文化运作。 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经营模式—城市文化意义塑造和经营文化资源。 城市利益主体的多元。 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经济效益不是唯一的目的, 社会的全面的现代化,提升城市社会全员的素质。 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国家政府制度的投入、 制定长期的城市形象战略、塑造城市品牌。 城市形象塑造的目的是营造城市社会整体满意的系统。
Thank you
!
四、城市文化资本特性
1、资本性
城市文化资本是可以通过提高城市形象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本,因此它首先具 有资本的可以增值的属性,它可以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游客等,促进城市 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更好、更协调地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带来 经济收入。
2、历史性
城市文化资本是经过历史的沉积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人文文化等因此城市文化资本具有历史性 .但是这些具有资源价值的城市魁宝 必须要推销出去,才能城市资本。
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Word最新版)

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通过整理的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从资本、互动、自我认同三个方面阐述空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干脆编辑运用亦可打印——阿兰库隆认为芝加哥学派创立有两个重要概念,其一是指城市论的所谓生态学方法,其二是沃思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论。
芝加哥学派一方面继承了欧洲古典社会学中的探讨传统,另一方面,利用人类生态学的实地探讨方法,逐步深化城市社会学地位。
自斯莫尔将齐美尔思想传播到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源流便与这位德国学派的欧洲古典城市社会学家有着亲密的关系。
一、齐美尔与芝加哥学派主要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城市社会学领域,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大都市与精神生活可谓是先河之作,而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理论构建最终促成了城市社会学的形成。
齐美尔被认为是第一位现代性社会学家,他热衷于城市生活的日常现象,如卖浮、金钱、时尚等。
芝加哥学派探讨城市角度,将社会发展比作动物或植物的演化,生物因为环境适应的须要才产生社会内部的劳动分工。
而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则是社会组织外在于环境所产生的空间分布,而这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也是社会力气渐渐争夺的重点。
罗伯特埃兹拉帕克(Robt Ezra Park)是芝加哥学派其次代奠基人,早年留学德国,倾听过齐美尔的讲课。
但与齐美尔将货币经济视为都市过程的主要动力观点不同,帕克认为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涵,并随传统而流转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从生态一空间一文化角度,帕克用空间意识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问题。
麦肯齐R.Mckenzie)在城市社会学中引入了更多的生态学概念,在帕克的基础上他进一步确定了人类生态学的界定与方法,某种意义上他的城市社会学观点更符介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问题探讨的主流。
社会资本与城市文化发展

社会资本与城市文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反映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影响力。
社会资本是指由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所产生的资源和信任的积累,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其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一些具体例子。
首先,社会资本在城市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促进创造力和创新的作用。
城市作为一个各种资源和信息交流的聚集地,社会资本的积累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资源支持,从而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
例如,伦敦以其丰富的社会资本网络成为了欧洲的艺术和文化中心。
在这个城市,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设计师可以相互交流、启发,形成创意产业的生态系统。
这种社会资本的积累不仅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也培养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
其次,社会资本的发展对于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得城市内部形成了各种互相联系的社区和群体。
这种社区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包容性。
例如,在纽约的哈莱姆区,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相互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文化表达方式,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城市文化不仅满足了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也赋予了城市更加丰富的文化魅力。
此外,社会资本的积累也有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社会资本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为城市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平台。
在这个网络中,老一辈的文化传承者可以与年轻一代的创新者通过社会资本的桥梁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例如,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社会资本网络为京剧和评弹等传统戏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与此同时,年轻一代通过创新和变革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得这些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最后,社会资本的发展也对城市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交流将不同领域的人才和资源连接起来,激发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增长。
城市社会学题库+答案

城市社会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更加剧了大城市住宅空间分异的进程。
A、2000B、1999C、1996D、1998正确答案:D2、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的差别就在于()的不同。
A、城市风景B、城市管理体制C、城市文化D、城市建筑正确答案:C3、()突发公共事件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A、ⅠB、ⅣC、ⅢD、Ⅱ正确答案:A4、()年2月,民政部成立,内设城市福利局,负责政府直接承担的城市社会福利事务,包括社会福利设施、社会福利工厂、社区福利服务。
A、1949B、1978C、1980D、1995正确答案:B5、美国的城市化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初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正确答案:D6、()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位,同时也催生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学科领域的出现。
A、2008年南方雪灾B、2003年非典的爆发C、2010年上海11.15大火D、2008年汶川地震正确答案:B7、( )将整个国家所有的人口都界定为城市人口。
A、美国B、新加坡C、英国D、德国正确答案:B8、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归纳,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极强的时间观念B、理性C、集体主义D、个人主义正确答案:C9、一般认为,现代的郊区化起源于( ),其实质是城市人口流向郊区,中心区的人口增长低于人口迁出的过程。
A、20世纪晚期D、21世纪初B、20世纪中叶C、20世纪初正确答案:B10、美国城市化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框架主要包括:A、国家举办的某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方面的公共福利。
城市空间理论

8
1.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理论与城市规划
(3)城市空间理论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
Andreas Faludi: 规划中的理论 规划的理论
孙施文: 哲学层次 科学层次(规律理论) 技术层次(实践经验)
• 2011年,“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
• 全国共有110种一级学科
4
1.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理论与城市规划
• 成为独立学科后,对城乡规划理论的要求越来越显迫切
5
1.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理论与城市规划
• 城乡规划理论构成: “规划中的理论”+“规划的理论”
关于“如何做规划”的理论: 规划中的理论 (theory in planning) 核心是空间化的城市理论
城市意象图 图片来源: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个体按主要节点到次要节点和其 间通路的顺序认为空间,最终形 成带有等级的认知结构
24
2.城市空间理论的历史演变
(3)后现代:社会化的城市空间理论潮流
时间地理学
• 注重分析人们活动具体的 制约条件,并在时空轴上 动态描述和解释各种活动 • 对个人行为的线索式研究 ,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人群 的不同生活需求,进而为 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 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对象是城市空 间,是一项以城市空间资源合理分 配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政策 • 城市规划是“空间化了的公共政策 或是公共政策的空间化” ——张庭伟
区位与空间经济学理论
城市空间价值的“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中外城市空间文化价值理论的比较研究(下)

中 图分 类 号 :C 1 . 92 1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1 4( 0 0 1 4 6 6 4 4 4 2 1 )1— 5( )
作者简介 :张鸿雁 南京 大学城市科 学研 究 中心教授 博导 博 士
23 工业 化 后 的 “ 市 造 美 运 动 ”— — “ . 城 田园城 市 ” 的理 想 类 型 1 世 纪 西 方工 业 化 的 发 展 , 给 人 类 的城 市 的 发 展 带 来 结 构 性 的 变 化 ,工 业 化 的 城 市 越 来 越远 离 9
143城市传统与城市智慧相比之下中国有很多千年古都在现代空间文化价值的创造上多有逊色如北京老和老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比喻为一棵千年老树还是比作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或是比喻为中国最革命的城市之一因为这里发生过五四运动其内涵除了对北京城市形态发展的一种失望外也饱含了对这座古老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资本性价值充分性的肯定即历史曾有的辉煌并未完全失去
然被 新 的 社 会 结 构 与 空 间取 代 。 城 市 美 学 意 义 上 的规 划 与 建 设 ,往 往 会 出现 两 种 结 果 ,如 果 能够 从
人 的 本 原 需 求 出 发 ,一 般 都 能 够 真 正 创 造 城 市 美 与 城 市 环 境 美 的价 值 ,这 种 美 的 追 求 本 身 , 不 是政 治 符 号 的 再 现 。 所 谓 的 “ 市 造 美 运 动 ” 有 人 称 之 为 “ 市 美 化 运 动 ”, 个 造 美 运 动 可 以 追 溯 到 城 城 这 欧洲 1 6~1 世 纪 的 巴 洛 克 城 市 设 计 ,重 要 的 代 表 建 筑 是 拿破 仑 三 世 对 巴黎 的 改 造 与 建 设 。 这 种 “ 9 造 美 ”运 动 具 有 双 重 意 义 ,一 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美 化 城 市 ,一 是 过 度 “ 美 ” ,使 城 市 丧 失 了城 市 美 的 造
城市空间研究的文化视角

更 谈不 上揭 示文化 的特征和 地域 性 了; 只有 国城 市理 论 家芒 福德 也概括 了城 市的 “ 器 容
理 论 抽 象 一 具体 的文 化 和 抽 象 将 文化 从其 时空背景 中剥 离 出来 ,我 们才 可 磁体 ”功能 ,并指 出:在 城市 发展 过程 的 意 义 上 的 文 化 以考察 文化 的要素 与要素 、要 素与背 景, 甚 大 部分 历史阶 段 中,它作 为容器 的功 能都较
是作 为 种空 间研 究的手 段, 那么 空间和 文 化的联 系究竟何 在?
社会) 的衍生物来研 究,就不 能分析和概 括 分 为物 质和精 神两 个方面 的内容 , 即所 旧的 出文化 自身的规律 ,也不能对文 化进行 比较 , “ 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5 美 _ 。 内容 分解 源自 城 市空间研 究的文 化 内容
理解文 化,从 “ 广义”到 “ 狭义” ,是 最
以延 续地方 文化 ,体现城 市 的特色 。那 么规 或者 不美? 又比如 , 当今天我 们指 责某些 高
划领 域研究 的城市 特色 应 当指什 么呢? 本文 层建筑 破坏 了古城 景观 的时候 , 又是否可 以 简单 的 种 认识深 化。文 化 的狭义概 念是 指 认为 是指空 间特 色, 因此从城 市规 划专 业角 想象 这种空 间形态 或许 正是 当年 帝王梦寐 以 包括语 言 、文学 、艺术及 一切 意识形 态存 内 度 出发讨论 地域文 化, 首先必 须建 立起一 种 求而不 得之 物?实 际上 ,上述 问题 ,无论 最 的精神 产品 。这 概念并 不涉及 文化 的物 质 空间 文化的联 系。 终得 出什 么结论都 没有意 义, 因为 对一个 四 形 态及 其 内容 ,所 以显然 也不 能适 用于城 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CNA围AN。
1名ENT域CITY和创新性的。
其中关键点是,这个课题的研究与思路改变了传统的方法,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一个城市研究的思想方法也应该有所创新,其中也应该包括“社会参与”、“艺术协调”和“文化感受”,城市的每一个设计思考和每一种设计结果都应该具有“城市文化资本”功能和价值,要能够让市民参与,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享受,成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的“文化动力因”。
林奇也认为:总体设计是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塑造建筑之间空间的艺术,“总体设计具有一种新的重要性,但却是--1"3古老的艺术”,这种文化本身必然体现文化资本张力与刚性。
他认为:“Katsura宫、意大利的广场和山镇、Bath城的新月形广场住宅、赖特的塔里埃森冬季住宅或是英格兰的城镇绿化,都是那样优美动人。
对比之下,今日美国绝大多数总体设计却是肤浅、草率而丑陋的。
”o这一评价虽然有某种偏颇之嫌,但毕竟是在强调城市总体设计艺术表现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把某种功能要素进行单纯的功能性安排。
林奇的观点告诉我们,对城市总体艺术的疏忽是一种危险的错误,缺乏总体艺术的城市,必然缺乏“城市文化资本”要素,“因为基地是环境关键之点。
它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上所具有的影响远远超出它对造价和技术功能方面较明显的影响。
它限制人的作为,然而又为他们开创新的机会。
对于某些年龄组的人们——例如对于幼童——基地能成为他们那个天地的主导特征,其影响比大多数建筑长远,因为基地的组织持续几代人。
经营家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函人们建设了城市,城市自身的演化会出具有某种反向功能的价值,即城市可以改造人,亦如上海文化、巴黎文化、纽约文化会“形塑”不同的城市人格一样,正因为城市形成不同的人格文化模式,因此而形成不同的价值与文化模式。
在这里我们分析林奇的论述,旨在说明在“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同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经济资本的运作,经济资本是通过市场关系,用“无形”的并且是“无情的手”以资本的价值为最终目的配置与调整,“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健康的城市、“乐活的城市”、“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和“人的价值最大化”的城市,使城市成为社会成员全员满意的城市,并在强调城市总体设计艺术的前提下,使城市成为更适合人居的“艺术环境体”,这既有建筑与规划学意义上的价值,更具有社会学和社会发展意义上的价值。
创造新的城市文化模式与价值,就是在“经营家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巴黎为例:巴黎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曾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青年走向巴黎,到过巴黎的人无不为之感叹——世界文化的殿堂,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
巴黎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之都具有典型的法国文化特质,并构成一种属于②(美)凯文・林奇等著.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fM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③(美)凯文・林奇等著.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I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圃CHINAANCIENTCITY中外名城比较/COMPARISONOFCHINESEANDFOREIGNANCIENTCITIES巴黎自己的文化模式。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巴黎城市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化生产场域”,并能够为不断地创造新的“城市文化资本”要素。
不同的文化空间形成不同的“文化场域”,在一种文化模式内,塑造巴黎人的日常生活。
最值得提出的是巴黎有典型的市民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
电在利普咖啡馆、花神咖啡馆、双叟咖啡馆……似乎巴黎在每天闪耀着人类的思想火花。
有学者把咖啡馆比喻为市民社会的思想文化与思想火花撞击的场域,是城市的第三空间,是思想自由任意放飞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巴黎的文化精英成为这个城市文化创造者、引导者、实践者和消费者。
同时,巴黎各种文化群体正在履行着一个法国传统文化守望者职责。
巴黎人不仅自己创造了巴黎的“闲逛者”,也创造了所谓“一百零一种生活”。
割“城市文化资本”与其他城市要素构成的“动力因素”比较,由“城市文化资本”要素所构成的城市形象特色,其发展的“文化动力因”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属性。
能够成为世界名文化城的城市,无不具有特定的“城市文化资本”构成关系。
如巴黎——“世界服装之都”和“世界浪漫之都”:维也纳——“世界音乐之乡”;东京——东西文化的交汇城市;伦敦——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罗马——“古典文化集萃”的城市以及历史上“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格言;香港——世界最自由和最安全的城市;杭州——人间天堂和休闲之者;上海——时尚之都和金融中心:扬州——精致扬州和运河名城……这些城市的整体文化城市创造了无穷的魅力,成为“城市文化资本”的价值系统和品牌表现,这个系统构成城市的“表意符号”,代表着人们一些理性的理解和感性的认知。
2能够成为世界文化之都的空间文化与“城市文化资本”价值2.1西方古典时代城市的权力、宗教与城市文化的自然取向罗马时代维鲁特威在《建筑十书》提出:“建筑还应当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
”⑨从中可以看到早在古典时代,西方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建设中就已经在强调美学意义和美的价值了。
书中还论及了城市景观、城市轮廓线、城市空间符号和城市传统风格等问题。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的美感与意向,很多来自宗教的启示,“从雅典人虔诚保有的珍贵记忆和传说中,我们发现两条真相:第一,城市是一组早于城市之前的团体间的联合;第二,该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宗教市民同步。
虽然我们不能说,是宗教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显然两者是同时发生且同步发展的,两者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
”‘在视觉感知上,神、上天所构成的生活理念处处体现在城市建设与生活之中,这些神权与宗教文化的集中表现就是仪式、礼仪、礼典所显示的权力关系。
约瑟夫・克里沃特对古代罗马的城市研究们很多启发,有谈到古典时代的城镇形态时他说:“古时的城镇格局是要遵从某④钟纪纲巴黎城市建设史I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6—157.⑤(德)本稚明著刘北城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9.⑥(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刍{L-t-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4.⑦(法)古朗士箸.吴晓群译.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MJ.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1106:159CHINAANCIENTCITY困■CAC…NA圈AN。
1名ENT域CITY事实上,追本溯源,人们对城市美的追求,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意愿,当人类东西方文化在中世纪得以交流、冲突时,人们对世界整体感觉发生了变化,中世纪以来的贵族和由此派生出有闲阶层、中间阶层成为城市市民社会的主体,当西方和东方都发现了新的大陆时,东西方面的贸易为中世纪的城市生活带来革命性变革,城市规划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价值结果,也是在交通要道、宗教设施旁自然衍生出生活“自生区”,而是经过精英群体参与的城市设计,亦如画一幅一样,要设计一个城市,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创造城市。
把城市作为一种建筑艺术、作为一绘画艺术、作为一种雕塑艺术,总之,在这个张扬人性解放的时代,在有些眼里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
无论是罗马的改建,还是威尼斯的新生,也包括佛罗伦萨的景观意向,都在告诉着人们,城市正在创造伟大文化,而伟大文化正在城市中产生。
在意大利的帕尔马洛城(Palmanova),位于威尼斯的北方,是由斯卡莫兹在1593年创造的具有文艺复兴特色的“星状城市”,按照理想类型的模式建造的城市。
这座城市是典型的“在图板上设计出来的城市”,乌瞰这座城市很美丽,并很有特色,但是,它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十分有效,不同功能的道路都是14米宽,@这就使功能服从于形式美需求,服从于整体城市形状的需求,虽则平面具有形式美,但不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
中心广场——广迪广场面积有3万平方米,超大型设计,与城市规模不相称。
这种城市美的塑造虽然具有明显的理想化的色图:意大利帕尔马洛城(Palm。
nov。
)彩,但毕竟是在想从形式美的意义上塑造城市。
正如作(1593年)@者所说:“再一次证明了都市是在画板上创造了出来的这件事实。
”妇意大利中世纪时代创造的锡阿那市和锡阿那市的坎波广场(PiazzadelCampo),较好地体现图:意大利锡阿那市中心平面图,锡阿那市的坎波广场(PiazzadelCampo)。
了城市美学的价值,并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
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到,“透过包被的空间规划,连结着阳光和气候的朝向,一个如碗状的剖面空间和精密配置的喷泉和系缆桩,完美地形成一个市民聚会的地点和日常公共的户外起居空间,从建造之初到现在仍然是风采依旧。
”∞从整体上看,这种城市规划思考与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包括了城市空间的整体价值⑩(丹麦)Jm・Gehl著.陈秋伶译.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MI.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5.◎(丹麦)Jan・(k4al著.陈秋伶译.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IMI.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5.◎(丹麦)Jan-C,ehi著陈秋伶译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IMI.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5.⑩(丹麦)Jan・Ge}ll著.陈秋伶译.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IMl.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2.⑩(丹麦)J∞・Gehl著.陈秋伶译.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LMI.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3.困CHINAANCIENTCITY中外名城比较/COMPARISON0FCHlNESEANDFoREIGNANCIENTClTⅡ!S表现方式,也具有了市民社会的意义。
Jan・Gehl认为从中世纪以来,都市规划经历了两次彻底的改变:“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从自然发展转变成由专家规划。
一群专业规划师负责建造城市,同时,发展出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而后,城市不再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而转换到高层次成为一件艺术表现、认知和执行的整体成品。
”眇这种论述应该说比较适用于西方城市的发展历程,的确,当西方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把城市作为文艺复兴的载体时,城市开始了艺术性价值表现阶段,无论是建筑本身的艺术性,还是空间表现的艺术性,使西中世纪以来的城市在整体形成的上形成的风格的发展机制,或者可以称为是一种“有机的历史风格的创造”,如佛罗伦萨、如威尼斯等,为人类的城市留下了瑰宝。
可能想到并带给今天人类的城市意向要素有教堂的穹顶、神庙、广场、长廊、市政府、塔钟、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壁画、浮雕、巴海克风格、哥特式符号及几何形建筑等,这种典型的西方城市景观要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的认知和识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