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的概念

合集下载

商品学中全部商品质量的名词解释

商品学中全部商品质量的名词解释

商品学中全部商品质量的名词解释商品质量是商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涵盖了商品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特性和属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商品的竞争力、企业的声誉以及消费者的满意度。

因此,正确理解和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对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商品质量,探讨其内涵和应用。

一、技术角度的商品质量解释从技术角度来看,商品质量是指商品在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与其预期功能和性能相一致的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商品能否实现它应该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这一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功能性:商品质量关注商品的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电灯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其照明效果、寿命以及能源消耗等指标来评估。

2. 产品性能:商品的性能包括商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考量。

例如,一台电子设备质量的好坏可以从其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来判定。

3. 使用寿命:商品的使用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它反映了商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保持正常功能和性能的时间长度。

例如,一辆汽车的使用寿命可以根据其抗磨性、耐久性以及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来评估。

4. 安全性与可靠性:商品的安全性指商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给用户带来伤害。

而可靠性则是指商品在各种使用情况下能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食品的安全性要求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而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则可以从其故障率和质保期来判断。

二、市场角度的商品质量解释在市场经济中,商品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商品质量的解释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还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

在市场角度上,商品质量可以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1. 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品质量好坏关乎到商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优质商品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强、外观吸引人、价格适中和质量可靠等特点,以此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满意度。

2. 可比较性和可信赖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需要对商品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因此商品质量的解释需要考虑商品可比较性和可信赖性。

商品质量概述

商品质量概述

商品质量概述一、质量概述质量的内容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

同样,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一)朱兰的定义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

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

这一定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

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

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

因此,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适当。

(二)ISO 8402“质量术语”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①在合同情况中,或是在法规规定情况下,需要是明确规定的;而在其他情况中,隐含的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和确定。

②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从定义可以看出,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需要由两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也可能是在技术规范中未注明,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需要。

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和相对的,“需要”随时间、地点、使用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

《商品学概论》商品质量

蛋白质
碳水化 合物
食品营养成 分的种类
水分
矿物质
脂肪
维生素
17
(2)可消化吸收率。 食品的可消化吸收率是指食品
在食用后,能被消化吸收的百分率。 消化:分解的过程 吸收:合成的过程
18
(3)发热量 发热量指食品的营养成分:糖
类、脂肪和蛋白质,经人体消化吸收 后,在人体内产生的热量。
19
3、较好的色、香、味、形 食品的色、香、味、形是指
14
生物对食品 的污染
环境或化学 药品造成的 污染
食品自身产 生的毒素
食品中有害 物质来源
食品保管 不善产生 的毒素
食品加工中 混入的毒素
15
2、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食品的营养成分、可消化吸收率和发热量 三项指标,是评价食品质量的最基本的指 标。
16
(1)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第二章 商品质量
1
第一节 质量与商品质量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
的程度”。 质量特性 类型:技术或理化、心理、时间、
安全、社会等方面 质量特性分必须特性和魅力特性。
2
1 、必须特性 指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
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但 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 那些质量特性。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18401-2003)
项目
A类
B类
C类
甲醛含量(mg/
PH值
4.0-7.5 4.0-7.5 4.0-9.0
耐水(变色、沾色)
3-4
3
3
色牢度/ 耐酸汗渍(变色、沾色
3-4

商品的质量概念

商品的质量概念

一、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 9000-2000)。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规定”要求可以理解为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质量标准或买卖双方的合同要求等方面的人为界定;“隐含”要求可以理解为人和社会对商品在适用性、安全性、卫生性、耐久性、维修性、有效性、审美性、经济性、信息性等方面的人为期望。

“特性”是指不同类别的商品所特有的性能,如服装的服用性能等。

一个商品应同时满足“规定”和“隐含”二方面的质量要求。

狭义的商品质量观:质量仅仅是“符合性”和“适用性”二个单纯方面。

质量应该是“符合性”和“适应性”二方面的综合,这是一种扩大的质量观,反映了当前国际质量界对质量一种趋同的看法。

二、商品质量的内涵㈠商品质量是由商品使用价值导出的一个范畴,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市场表现形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尺度。

㈡与商品使用价值一样,商品的质量也具有二重性:物质性与社会性。

㈢商品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相对的概念。

质量的评价受时间、地点、使用条件、使用对象、用途和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⒈使用时间商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对这种商品认识的不断提高;检验技术越来越先进。

例:人们对花生仁的质量认识的变化50年代:凭小样成交;60年代:提出水分,含油量等理化指标;70年代:黄曲霉毒素;80年代:注重内在质量,如油酸/亚油酸比值,过氧化质,铜铁含量,维生素E等。

关于黄曲霉毒素的说明。

⒉使用地点技术因素、风俗习惯、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等的差异。

例:我国出口的18件装的莲花茶具,畅销英国,在日本却滞销,原因是日本人认为莲花不吉利,忌用莲花装潢。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概念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概念
香烟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
焦油
一氧化碳
2.具有较好的色、香、味、形;
食品的色、香、味、形—外观,不仅可以鉴别食品的新鲜程度、成熟度、加工精度、品种的特点以及变质状况等,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菜肴:色、香、味、形
煎、炒、烹、炸、熘、爆、煸、蒸、烧、煮、
茶叶的色、香、味、型:
干看外观:色---干茶颜色、
2006年北京福寿螺事件
据央视报道:6月下旬以来,北京
首次发生由福寿螺引起的群体性“广
州管圆线虫病”。截至9月19日,
北京友谊医院共诊断11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大多数是在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用餐后发病),入院治疗70例,在24例重症患者中,已有22人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北京蜀国演义酒楼
北京蜀国演义酒楼
①保持体温②储存能量③抵抗外力的冲击④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人体每日17~20%的
能量来源于脂肪,脂肪
对能量有储存作用。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人体的一切细胞织都由蛋白质组成。一般说来,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重量的18%。
功能: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贡献是修补,并提供部分能量。
组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种类很多,但有些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⑶商品质量边界的模糊性:如:时尚品
⑷商品质量的有效性
⑸商品质量的安全性
——食品的安全性
——家用电器的安全性
——服装的安全性
——玩具的安全性
⑹商品质量的假、冒、伪、劣
例如: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差异。
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

商品质量的概念、意义与基本要求

商品质量的概念、意义与基本要求

商品质量与鉴定学习目标:•了解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商品质量概念的含义•掌握商品质量特性、对不同类不商品质量的差不多要求、伪劣商品的概念和范围•掌握打击、防范和识不伪劣商品的措施和方法商品质量一、商品质量的概念及意义二、商品质量的差不多要求三、阻碍商品质量的因素四、伪劣商品五、商品质量的概念及意义商品质量的概念及性质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1.商品质量概念符合性质量”。

即认为质量只是符合标准的要求。

“适用性质量”。

它是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顾客中意质量”。

由于顾客中意的“要求”是广义的,它除了适用性外,还可能是隐含的要求。

“符合”——“适用”——“顾客中意”狭义的商品质量是指产品与其规定标准技术条件的符合程度,它是以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商品标准或订购合同中的有关规定作为最低技术条件,是商品质量的最低要求和合格的依据。

广义的商品质量是指商品适合其用途所需的各种特性的综合及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是市场商品质量的反映。

它不仅是指商品的各种特性能够满足需要,而且包括价格实惠、交货准时、服务周到等内容。

国标对质量的定义:商品质量能够界定为商品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

(GB/T6583-1994)商品质量包括如下含义:第一、商品质量的主体是产品。

第二、商品质量的内容或基础是商品特性的总和。

第三、商品质量的差不多要求是商品特性的总和能够满足需要。

“明确需要”是指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质量标准或买卖双方的合同要求等对质量的人为规定;“隐含需要”可理解为顾客或社会对商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卫生性、可靠性、耐久美观性、经济性、信息性等方面的人为期望及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作出或难于作出规定的需要,如商品风格、流行性等。

商品的内在质量:是指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商品体本身固有的特性,包括商品有用性能、可靠性、寿命、安全与卫生性等。

商品质量特征范文

商品质量特征范文

商品质量特征范文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所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包括商品的材料、工艺、性能、寿命等方面的品质。

商品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

1.材料品质:商品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其所使用的材料。

优质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等特点,使得商品具备更好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工艺技术:商品的工艺水平对其品质影响重大。

精细的工艺能够使商品具有更好的外观和触感,同时增加产品的精度、加工精细程度、装配质量等,提高商品的品位和使用性能。

3.做工精良:商品质量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做工精良。

精细的做工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精心设计和制作功夫。

4.性能可靠:商品的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性能可靠性包括商品的安全性能、使用功能的稳定性、产品的适用性等。

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性能,能够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这都是性能可靠的体现。

5.配件配备:商品的配件也是影响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配件需要具备与商品本体相符的质量,能够完全满足商品的使用功能。

良好的配件设计与质量能够提升商品的整体品质和高端感。

6.寿命与耐久:商品的寿命是指商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性能和形态的时间。

商品的寿命直接与其质量有关,一个产能长期使用而不失效、不断电、不磨损等的产品,其质量可靠程度极高。

7.服务体验:商品质量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品质,还包括购物和售后等环节提供的服务体验。

购物环节中的服务质量、交付准时性、包装是否完好等,以及售后服务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是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8.环境友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商品是否环境友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质量特征。

环境友好的商品意味着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回收利用或易于降解。

综上所述,商品质量特征是指商品材料品质、工艺技术、做工精良、性能可靠、配件配备、寿命与耐久、服务体验及环境友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第二章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第二章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1)功能保证性;(2)性能稳定性;(3)质 量指标可信性(可用性、适应性、可靠性、维修 性、耐用性、时间性等);(4)商品安全性和 环保性;(5)经济性和市场性;(6)质量信息 服务性(认证标识、警示性标识、生产许可证标 识、使用说明、厂名厂址及生产时间、有效期 等)。
2.2.2 服务性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 2)经济性 3) 安全性
2.2.2 服务性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4) 时间性 5)舒适性 6) 文明性
2.3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2.3.1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2.3.2 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2.3.3 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2.3.1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全面质量的管理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 T特点
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社会的推动
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全面质量管理示意图
PDCA循环
(1)在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 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 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 定措施。 (2)在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 (3)在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4)在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 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转入下一个循环。
2.4.2 商品质量管理及质量评价内容
2.4.3 全面质量管理因素
2.4.1 质量管理概述
1)质量管理的概念内容 2)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质量管理的概念
根据GTB/T 6583-ISO 8402的定义,质 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 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 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 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质量的概念
商品质量即商品品质,是一定的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商品质量的构成
广义:商品质量包括商品的自然质量
狭义:商品的社会或市场质量。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纺织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材料选择适宜性
2、组织结构合理性
3、良好的机械性
4、良好的服用性
5、良好的工艺性
6、美观艺术性
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食品的营养价值
2、食品的色、香、味、形
3、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适用性
2、耐用性
3、卫生性、安全性
4、外观美观性
1、结构合理性
电子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使用适宜性
2、可信性
3、美观性
4、安全性
5、经济性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市场调研
2、原材料
3、设计开发
4、生产工艺
5、质量管理
6、质量检验与包装
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商品的运输与装卸
2、商品的存储与保养
3、销售服务
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使用范围和条件
2、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