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合集下载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237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胡建华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详细分析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该原因的五条处理措施,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及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鱼鳞离析;反击式碎石加工;螺旋布料器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对沥青路面离析的研究非常重视,已经开展了防止离析的相关研究。

沥青面层离析现象表现为:①块状离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离析现象,表现为局部块状的粗集料集中且细集料偏少;②条状离析,即纵向条带状的粗细不均匀现象;③“拖痕”离析,即鱼鳞离析。

导致离析现象的因素有:原材料的质量和堆放;混合料的拌合过程;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

本文就以上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离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 原材料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是保证混合料级配的关键,当有不同规格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大时,级配无法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导致集料离析。

改善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的措施有:①二次破碎时同时使用反击式碎石加工;②保证料源出自固定的碎石场或者不同的碎石场所用的砸石机的型号,规格完全相同,所用的筛分机和筛分尺寸和型号和规格也应一致。

③原材料的变异性大必然导致各个热料仓热料颗粒组成的变异性也大,后者正是沥青马歇尔实验各个技术指标变异性大的直接原因。

我们可以根据每天热料仓或拌各室中白料的筛分结果重做生产配合比,在进行生产。

另外,原材料进场后的堆放应当满足:①堆料场地经过硬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集料清洁;②不用规格集料应该分别堆放,有可靠的隔离措施,避免混杂;③各种细集料都要分别搭棚保护,防止遭雨淋而变潮湿。

2 混合料的拌和过程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在生产配合比验证中需要反复实验并最终确定,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动。

时刻留意各热料仓进料、下料情况是否均匀。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控制方法论文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控制方法论文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方法摘要:沥青路面离析是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包括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

本文就沥青路面产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方法,重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避免路面离析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现象;成因;措施abstract: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is refers to in a certain area of pavement asphalt mixture the main properties of nonuniform, including asphalt content, gradation composition, additive content and surface poro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he focus is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control, to avoid pavement segregation phenomenon.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reasons;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6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的变异性比较大,离析现象的成因也是很复杂的,通常主要由混合料配合比、拌和机、运输车辆和摊铺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

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就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1、施工中沥青路面产生离析的主要原因在施工方面,虽然在大多数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已经使用了优质的材料,施工中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施工机械,但是还是无法修建出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产生离析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给道路使用和维护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生离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施工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施工人员如果不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也容易产生离析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过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选用的沥青或者骨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3. 施工环境影响施工环境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降雨天气或者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问题。

4. 设计和施工配合问题如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之间存在误差,也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

1. 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在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

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为施工温度过高而导致离析现象。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选用沥青和骨料时,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质量合格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硬化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 完善设计和施工配合在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因素,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配合。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对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通行畅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摘要:在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道路施工项目的规模与数量持续上升,因此有所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

目前,在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以其本身的优势与特征,在道路路面项目中获得了普遍的运用。

但在施工的时候,“离析”情况象的出现要怎样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减轻,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寿命的重点。

本文作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其实施了研究,具有关键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现象;原因;措施1、离析产生的原因离析产生的因素关键有:控制不严的原材料,变异大;施工工艺与操作水平不当,这关键是指停机待料、梯形摊铺速度差,控制不当的搭接宽度,收斗太快和碾压不及时等。

常常施工工艺问题是不规则离析,而规则离析,大部分是因为摊铺机的功能所决定的。

现在,对大部分小功率摊铺机而言,物料的内、外摩擦力作用导致大粒料容易被送往螺旋两外侧,增大摊铺宽度则加重离析。

关键因素在于其螺旋工作参数设定存在问题,在这强调物料输料高度位于螺旋中心上方叶片直径2/3处为好。

假如螺旋料位相对低,输料量(高达100 r/min左右,甚至更高)要求需要相对高的工作转速才可以满足,在高速抛撒、迅速推移运动中,不一样的粒径物料再次离析。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沿用了陈旧的螺旋设计理论,就是螺旋的关键作用是平均输料与布料,而没有赋予螺旋二次搅拌以完善前期工序形成的物理与温度离析的作用。

在对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质量要求提高以适应现代重载大流量运输需求的这一作用甚至更加关键。

2、控制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问题的控制措施2.1掌握沥青混合物配比度在展开冷料斗上口的隔开工作时,运用具有自动卸料作用的卸料斗实施卸料工作,从而保证骨料能够平稳的从冷料口实施喂料,使离析架桥状况的产生减少。

不可以一直应用一种配比度实施搅拌生产,定期依照热拌仓获得的结果更改调配时应用集料的量,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使沥青混合物中配料颗粒发生改变降低。

规格不同的集料要把其分类存放,而在堆料的时候要一层一层的由下往上堆积,从运载车上倾倒集料的时候,要从集料堆的表面实施,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导致骨料的离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路沥青路面中离析现象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举措改进现有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出现的离析问题及如何改进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情况;原因与改进措施;由于沥青路面在材料选用和平铺技术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路面存有水平断裂、路面浸油的情况,进而使公路的沥青路面在较早的阶段就有破坏。

以下从公路沥青离析的种类进行分析。

一、目前,沥青路面材料中造成离析的种类分析现有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的种类主要由以下三种类型构成。

一是,沥青材料在搅拌、运输、平铺的技术中存有不当行为导致沥青混合料无法在平铺过程中实现均匀的效果,出现离析的情况。

二是,由于温度多样化的差异,导致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的沥青材料所需的温度不同,施工人员忽视温度对沥青材料的影响,导致公路离析现象的出现。

三是,混合料配比不同所造成的离析,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原材料配比中发生错误导致的离析现象。

由此可见,公路沥青产生离析的种类是由不同原由导致的。

由于离析现象的多样性,人们在对离析原由进行分析时,应与其种类相对应。

通过材料构成、温度控制、平铺技术等方面对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新时代,造成沥青路面离析的原由(一)初始沥青材料的构成不合理由于初始沥青材料大都是通过不同的生产方进行购入,即使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购入的材料还是会存在原材料配比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在公路路面进行碎石购入时,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碎石材料都不一样。

在施工方进行路面平铺时,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可能出现路面离析的现象。

初始沥青材料构成的不合理导致出现离析的现象十分普及。

除了在施工方购买时产生沥青材料的配比不同,在施工方进行沥青路面工程时,也会出现自身对原材料进行配比的过程。

如果在此过程中不能实现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同样,会出现离析现象。

由此可见,初始沥青材料的配比对于路面离析现象的产生是非常关键的,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配比校对,尽量减少因人工而产生的误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及预防措施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国内外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在各等级路面中均占有很高的比例。

在公路建成通车后,因行车荷载、外界环境影响以及施工中存在不足,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出现发生网裂、松散、坑洼、局部泛油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质量。

而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处理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为此,本文将结合中非共和国BOUAR - GAROUA BOULAI项目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控制与检测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密度离析;预防引言非洲的多数公路工程普遍处于重载交通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所以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预期。

其中,混合料离析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引发各种类型的病害,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

因此,应重视离析的分析与预防。

1 工程概况中非BGB项目起点位于中非共和国境内的BOUAR镇,终点为中非共和国和喀麦隆边境的GAROUA BOULAI镇。

路线全长47公里,路面宽度9米,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路面结构为:20cm红土砾料成型层,15cm红土砾料底基层,19cm级配碎石基层,4cm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BGB项目所在地域气候炎热,年均气温26°C,全年分旱季和雨季,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均降雨量为1000-1600毫米2 离析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不均匀性变化,通常包含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

(1)级配离析是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设计级配的误差,沥青含量的不均匀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相符,使配合比设计形同虚设。

(2)温度离析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

混合料现场温差大,温度相对较低的混合料难以压实,可能发生水损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3)碾压离析是在碾压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压实程度的变化和空隙率的不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现象。

浅析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浅析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浅析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沥青混合料在摊铺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生一系列关于质量的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混合料离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特别是质量控制方面,文章结合实际施工中的丰富经验,对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标签:沥青路面;离析;预防;质量控制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种类和原因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很容易发生在摊铺的过程中,离析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温度离析、矿料离析。

1.1 温度离析及原因1.1.1 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的车辆边缘经过冷却。

1.1.2 摊铺机的接料斗边缘经过冷却。

1.1.3 熨平板的边缘处,没有经过混合料的加热处理,这样使得熨平板冷却下来。

1.1.4 平板边缘受到混合料堆积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摊铺,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混合料的冷却现象。

1.2 矿料离析原因矿料离析主要是指摊铺用的混合料粗细进行分离,这样使得摊铺面一些部位所分布的混合料比较粗,另一些部位分布混合料过细。

1.2.1 拌和站在向自卸车进行装车的时候,一旦大堆卸料和混合料滚落在车厢的边缘处,就会造成边缘处的粗集料过于聚集,导致离析现象的发生。

1.2.2 摊铺机的料斗在进行卸料的时候,表面会有比较大的矿料向下滚落而造成离析现象的发生。

1.2.3 接料斗內的混合料在快要用完之后,接料斗的两侧翼板在抬起的时候,接料斗表面混合料的粗集料会发生滚落从而造成离析现象的发生。

1.2.4 熨平板比较宽会造成输送器在进行输送的时候,粗集料上浮。

1.2.5 当熨平板接近螺旋输送器的驱动箱处时,由于部分装置的阻挡,混合料就不会很饱满,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亏料的发生,使上浮的粗集料流向熨平板的下方,造成铺筑混合料不够细腻,从而发生离析现象。

2 离析现象的预防措施2.1 严格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砼在进行拌和和生产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矿质混合料的配级情况,使矿料在规定的配级范围之内,还应该接近规定的范围值中。

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7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张健章立黄春华(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南昌 330044)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当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离析现象的控制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0 前言2005年1月1日,交通部开始正式施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以及对新规范的理解,本文将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矿料级配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水破坏和高温稳定性能差。

而二者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要考虑足够密实,以达到防水目的,而直接弊端则是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很难达到重载及交通渠化的行车要求。

新规范根据近10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总结,重新规范了热拌沥青混凝土(HMA)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预防早期破坏的措施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

新规范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详细区分为三大类及若干小类: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区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AM)沥青混凝土(AC)沥青稳定碎石(ATB)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ATPB)各种类型的混合料设计在不同的结构层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这是旧规范所没有考虑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级配范围的选定中,充分满足设计要求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设计角度出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类型还是以AC结构为主,特别是中下面层。

而且设计厚度有增加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张健章立黄春华(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南昌 330044)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当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离析现象的控制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0 前言2005年1月1日,交通部开始正式施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以及对新规范的理解,本文将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矿料级配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水破坏和高温稳定性能差。

而二者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要考虑足够密实,以达到防水目的,而直接弊端则是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很难达到重载及交通渠化的行车要求。

新规范根据近10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总结,重新规范了热拌沥青混凝土(HMA)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预防早期破坏的措施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

新规范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详细区分为三大类及若干小类: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区分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AM)沥青混凝土(AC)沥青稳定碎石(ATB)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ATPB)各种类型的混合料设计在不同的结构层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这是旧规范所没有考虑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级配范围的选定中,充分满足设计要求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设计角度出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类型还是以AC结构为主,特别是中下面层。

而且设计厚度有增加的趋势。

再对照新旧规范关于矿料级配范围的规定,发现有粗型级配发展的趋势。

这就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粗集料的用量增加,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的可能性增大,如何减少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成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1 理论分析与施工控制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在施工过程控制中如何最大程度减少离析,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1.1 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由于新规范在配合比设计中较多的引入美国SUPERPAVE混合料设计体系,因此首先要改变原有矿料级配曲线尽量靠近中值的观念。

选择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级配曲线才是关键所在。

新规中关于矿料间隙率VMA和设计VV的规定较原规范更为详细,这也是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在满足VMA的前提下,达到预期设计的空隙率(VV),同时满足沥青饱和度(VAF)要求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才是最佳的配合比设计。

该原则从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在满足高温稳定性能(有足够的VMA)的前提下,达到充分的防水性能(满足设计VV要求,一般AC结构设定为4%),同时满足长期使用的效果(满足VFA,可使沥青用量增大,以达到抗疲劳损害的长期路用性能)。

在实际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会出现VMA与VV 发生矛盾的情况,也就是满足了设计的VV,会出现VMA偏小的情况;满足了VMA,而实际的VV又大于设计的VV。

因此,级配曲线的选定应该是在不断的8调整过程中确定的,而且一经确定的级配曲线是不允许有很大波动范围的。

这就给施工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施工,是所有过程控制的前提条件。

1.2 拌和站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仅仅是停留在试验室阶段,如何将试验室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出来,完全取决于拌和站的生产加工控制。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计量、拌和系统越来越精确,这就为生产加工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提供了基本保障。

拌和站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大控制,以减少离析的发生。

1.2.1认真完成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是试验室和拌和站共同配合完成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生产配合比是大规模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根本依据。

原则上依然确立配合比设计设定的各热料仓比例不得随意改变。

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热料仓筛分结果的合成级配”以及“计算出各热料仓比例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曲线”这个层面上。

还应该着手于“各档集料在不同热料仓的分仓比例”;“不同集料、不同分仓的集料不同的筛分曲线”等更细致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集料级配发生变化”、“如何确定冷料仓进料比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1.2.2标定冷料仓沥青混合料规范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大多都是体积指标。

如VMA、VV、VFA等,而拌和设备各热料仓称重计量过程是一个质量比例的掺配。

如何能确保热料仓各质量比例的掺配达到设计要求的体积指标?冷料仓的标定是关键的环节。

冷料仓在送料比例的控制是通过冷料仓料斗的仓门开关大小以及相对应的冷料仓的皮带转速控制的,标定冷料仓是采用不同的皮带转速和仓门开启程度称量不同的冷料重量,除去集料的含水量,绘制出的不同的冷料仓,不同规格集料的集料质量和皮带转速的直角坐标曲线。

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不同的冷料仓进料的质量比例与目标配比确定的质量比例相一致。

1.2.3 加大加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注意细小环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试验室的自检结果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就试验本身而言(沥青混凝土级配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抽提试验)存在许多可能产生偏差的细节。

这就要求试验人员提高试验技术水平同时增加试验设备的投入。

只有精确的试验数据才是日常生产调整的依据。

以当前试验设备的先进程度,抽提试验的精度在沥青含量的测定方面可以达到±0.1%以内,同时沥青拌和设备,特别是进口沥青拌和设备都具备沥青计量“二次补偿”功能,使得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更为精确。

因此抽提试验可以在测定沥青含量基本无误的前提下,判定拌和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混合料级配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多次的抽提筛分结果对热料仓或冷料仓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以达到各项体积指标的要求。

在拌和站还存在着可能产生离析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在成品仓往运输车辆装料过程中产生离析。

成品仓出料口距车厢底板有一定的高度,这就使得成品沥青混合料有一个装厢起堆的过程。

而起堆则必然导致离析(大料分散在料堆底部,细料集中在顶部)。

减少起堆的次数是减少离析的一种方法。

比如沥青混合料装车要分三次装满,可以按照前、后、中的顺序减少一次起堆。

1.3 原材料控制由于本文着重点在于减少级配离析,则不展开讨论由于胶结材料(特别是改性沥青)不均匀、不稳定产生的温度离析,而着重于集料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近期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沥青路面采用的各种粗、细集料大多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或加工生产。

在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在原材料加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3.1严格控制料源提及控制料源,一般会考虑到购进片石的洁净程度、石料的强度性能以及原材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这当然是最基本的材质要求。

在满足材质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加工后集料的另外一个关键指标:针片状(扁平颗粒)含量。

针片状颗粒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项体积指标的精确度,特8别是在SMA的组成设计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测定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偏差而直接影响VMA的计算结果,以及马歇尔试件击实成型后VV的计算结果。

另外,稳定的料源也是关键。

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与体积相关的技术指标只有四组数据是通过试验直接实测得出的:集料的级配曲线、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其余的体积指标都是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的。

稳定的料源则能够控制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基本不变化,从而由此计算出集料的吸水率、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表现相对密度以及有效相对密度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由此计算的VV、VMA、VFA才能保持稳定。

1.3.2 碎石加工设备的控制如果采用反击破碎石加工设备自行加工原材料的话,配合比设计人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选定碎石加工用的振筛的孔径以及振筛安装的倾用。

选择的依据主要是与沥青拌和站振筛的孔径、倾角相匹配。

所谓匹配并非要求一定完全相同,可以根据经验,调整筛孔的大小,以适应拌和站实际生产。

碎石加工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工序,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振筛筛孔的磨损情况和进行集料筛分试验,使得原材料的级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以内,根据经验表明,在碎石加工过程中,筛孔变化可能会达到3mm-4mm的变化,粗集料的筛分结果会有偏粗的趋势。

因此定期检查筛孔,更换振筛是保证原材料级配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

1.4 摊铺控制摊铺过程是离析最容易产生的一个工序,而且有些离析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摊铺机熨平板两端是最容易产生离析的部位)。

但摊铺过程中离析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摊铺机本身的性能决定的。

因此摊铺机本身的一些部件如熨平板、螺旋布料器、自动找平系统等的完好,也是减少离析的前提条件。

另外,根据不同的摊铺厚度,调整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前缘之间的距离,也能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

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

在混合料集料粒径较大,摊铺层较厚的情况下,螺旋布料器离下卧层的距离和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都应稍大,反之可适当调小。

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调小。

这样能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发生改变也变的情况下,摊铺机速度的变化会带来熨平板下面混合料数量和密度的变化。

当速度变慢,单位时间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而发生离析。

在其他条件不内进入熨平板底部混合料数量增加,熨平板将被抬高,同时又因熨平板前的混合料积多,密度变大,当进入熨平板底部后,密度大的混合料变形率小,熨平板亦相对抬高,导致摊铺层变厚。

相反,当速度变快,将导致摊铺层变薄。

在运输车辆卸料完成后,后面一辆运输车进入卸料料斗前会有一小段时间间隔,通常摊铺操作手会将摊铺机料斗两侧的挡板合拢继续向前摊铺,直至料斗空仓再让自卸车卸料。

其实料斗挡板两侧的沥青混合料是粗集料最集中的部位,摊铺在路面上非常容易形成“粗集料窝”,因此,建议在卸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始终不要将料斗合拢,等到当天摊铺最后结束时,一次性将该部分混合料清除,做废料处理。

1.5 碾压控制碾压过程本身并不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但是对于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AC结构来说,大吨位的轮胎进行复压可以提高AC结构沥青混凝土的密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