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手法特点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常见疾病ppt课件

脊柱常见疾病ppt课件
个整体。
作用:
不再运动 维持解剖 防止畸形发生
精选
32
脊柱融合的生理学稳定
脊柱融合主要的两个元素: –软组织床: 健康,流血并修饰过的骨组织 –移植物:脊柱融合中最重要的是同种,高质量 的移植骨
精选
33
畸形矫正
尽可能恢复解剖学排列是畸形处理的基本目标
精选
34
畸形矫正
精选
35
手术入路
精选
36
颈椎前路
精选
6
1、椎间盘病变
正常椎间盘 椎间盘退化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高度减少
椎间盘退化伴钙化
精选
7
腰椎退变性疾病 – 腰椎退变的过程
7岁
30 岁
70 岁
精选
8
2、椎间盘病理
纤维环撕裂 髓核突出
膨出
脱出 游离型
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 +
神经根性病变
发病率 • 97% L4/L5/S1
精选
9
精选
精选
13
二、脊柱创伤
暴力 韧带损伤 骨折 脱位
损伤、压迫 脊柱不稳 脊髓神经根
精选
14
1、压缩性骨折
最常见的为椎 体压缩变扁呈 楔形变,生理 弧度改变
精选
15
2、爆裂性骨折
精选
16
3、脊柱滑脱
精选
17
三、畸形
精选
18
四、脊柱感染
1、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症状为下腰痛、脊椎僵硬及运动范围受限
2、脊柱结核 全身症状: 一般发病缓慢, 早期无明显症状, 活动期则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午后潮 热、盗汗等中毒症状。病程多以月计。
精选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检查ppt课件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PPT课件
1
脊柱的解剖结构
2
PPT课件
脊柱的解剖结构
❖ 构成 ❖ 椎体:C:7 T:12 L:5 S:5 Co4 ❖ 椎间盘 ❖ 附件 ❖ 脊髓 ❖功能: 传递重力、保护内脏
3
PPT课件
脊柱的体表标志
❖ C2:第一个棘突 ❖ C7:隆突 ❖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 T7:肩胛下角连线 ❖ L3:最长横突 ❖ L4: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关节活动 特殊检查
屈肘 伸肘
肘后三角 肘关节脱位 肱骨髁上骨折
39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0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1
PPT课件
腕及手部检查
腕关节 检查:关节活动
畸形
背伸 掌屈 桡偏 尺偏 垂婉症-见于脑神经损伤 猿掌-见于正中神经损伤
爪行手-见于尺神经损伤
手部检查:手的自然休息位
手的功能位
42
PPT课件
3)强直性脊柱炎: 成年人。脊柱胸段成弧形后凸,常 有脊柱强直性固定,仰卧位时也不能伸直。
4)老年人脊柱后凸: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引起。 胸椎明显后凸,胸段上半部。
5)其他:发育期姿势不良、外伤压缩性骨折、脊椎骨 软骨炎。
9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10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2)脊柱前凸:
腕及手部检查
43
PPT课件
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
44
PPT课件
腕部及手畸形
❖腕垂症 ❖猿掌 ❖爪形手 ❖餐叉样畸形 ❖杵状指 ❖匙状甲
45
PPT课件
髋关节检查
髋关节 检查 关节活动
内旋和外旋 内收和外展 屈曲及伸展

脊柱的养护-ppt课件

脊柱的养护-ppt课件
29
脊柱的保养——保健操
❖ 针对目前脊柱源性疾病临床多发的特点,我 们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将古代导引术与中 医推拿相结合,总结设计出一套颈肩腰腿部 保健操,融入了自我按摩的方法。整套动作 简单、易学,以恢复颈肩腰腿部功能、增强 肌肉力量和韧带柔韧性为目的。
30
脊柱的保养——保健操功效
❖ 具有舒筋活血、强肾健腰、通络止痛的作用。 对颈肩腰腿痛的患者来说,长期练习,能明 显缓解症状,可减少疼痛发作次数,缩短持 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以使其达到不发或 少发的目的。
36
颈肩部保健操——5抬肩拔背
❖ 站立位,两脚开立与 肩同宽,双手展开与 肩平行(如时钟9:15), 伸腕立掌,做时钟在 10点10分位置的动作, 再做时钟在9点15分 位置的动作;两手在 体前交叉,翻掌上举 至头顶,将背部向上 拔伸,头部随之仰起, 目视双掌,双手从身 体两侧下降还原。
37
颈肩部保健操——6揉颈拍背
❖ 保守疗法:推拿、针灸、理疗、药物等。 ❖ 微创介入疗法:针刀、臭氧疗法、胶原酶溶
解术等。 ❖ 手术疗法:椎间盘内窥镜微创手术,椎间盘
髓核切吸术等。 各有所长,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需要适当 选择。
24
脊柱的保养——总则
❖ 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 手术疗法:多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出现 严重的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后。
16
❖ 颈椎病的预防 ❖ 1、坐姿正确:软垫靠背、抬高屏幕 ❖ 2、睡眠方式:枕头高:低、质量 ❖ 3、避免损伤 ❖ 4、防潮防寒 ❖ 5、自我按摩
17
自我按摩: 1、指揉风池
2、拿捏颈肩 3、疏抓五经
18
颈部锻炼: 1、两手托天

脊柱外科查体ppt课件

脊柱外科查体ppt课件

21
精选课件
体格检查_肌力
L2 L3 L4 L5 S1
屈髋肌(髂腰肌) 伸膝肌(股四头肌) 踝背伸肌(胫前肌) 足拇长伸趾肌(长伸肌) 踝跖屈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22
精选课件
体格检查_感觉
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的关键点 检查2种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 分3个等级评定
0 缺失 1 改变 2 正常 NT 无法检查
提睾反射:L1-2
肛门反射:S4-5
30
精选课件
体格检查_反射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C5-6,肌皮神经)
肱三头肌反射 (C6-7,桡神经)
桡反射
(C5-6,桡神经)
31
精选课件
体格检查_反射
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
(L2-4,股神经) (S1-2,胫神经)
32
精选课件
体格检查_反射
霍夫曼征阳性颈髓病变 髌阵挛 踝阵挛 见于锥体束病变
系 间隙性跛行,考虑椎管狭窄
48
精选课件
下腰痛查体_腰部及脊柱体征
脊柱侧弯-间盘在神经根内侧,侧弯凸向健侧, 反之凸向患侧
腰椎曲度-前凸减小或消失或后凸
脊柱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弯、旋转
压痛点-棘旁有压痛伴放射痛(6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压痛无放射痛(38.5%)
49
精选课件
下腰痛查体_神经根体征
状 展及伴有感觉障碍,提示脊髓受压的同时,脊髓 的 中央动脉亦受累 演 变 由上肢肌力障碍向下肢进展者,多为沟动脉受压 程 或脊髓实质病变
序 症状错综复杂,且伴有交感神经症状者,与椎动
与 脉受累有关
特 点
病程中无感觉障碍与体征,可能不是颈椎病,应

(图文)世界脊柱健康日讲座课件PPT

(图文)世界脊柱健康日讲座课件PPT

【危害】 导致骨盆歪斜、腰椎后凸、脊椎侧弯、颈椎前凸。 【成因】 久坐骨盆后倾,大腿打开不美观或者不稳定时就 会想跷二郎腿,这会使骨盆更加后倾、腰部后 凸、颈椎前凸。 【解决办法】 两腿自然垂直地面,坐正。
在我国,8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过腰痛或腿痛的病史。据一项调 查显示,中青年的脊椎病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岁的人群中,59.1% 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 发病率高达82%。
主讲:XXX
时间:20XX年X月X日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脊柱 号称人的“第二生命线”,是人的“支柱 与栋梁”,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 ,脊柱损害是“百病之源”,与每个人生 活质量息息相关。可是,当前人们普遍缺 乏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忽视对脊柱 源性疾病的预防,其不良后果困扰着人们 的正常生活。
今天,通过这个讲座,让我们正确地认 识脊柱疾病、积极地保护脊柱、科学地诊 疗脊柱疾病吧!
由来一: 由来二
颈椎(7) 上颈椎:C1-C2 下颈椎:C3-C7
胸椎(12)
腰椎(5)
骶尾椎
1.不正确的姿势 2.不合理的寝具
3.过多饮用碳酸饮料 4.风寒潮湿的侵袭
5.外伤 6.心理因素 7.遗传因素 8.职业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发退行性脊柱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长时间久坐久 站、低头弯腰,都可能对脊柱造成损伤。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 脊柱类疾病的年轻化。
错误
站立时直接弯腰拎重物, 是很多人经常犯的错误。
正确
正确做法:先下蹲,拿起重物, 将重量转移到腿部肌肉,再慢慢站立。
呵护脊柱 为我们的健康加油!
【危害】 弯曲后极大增加了腰椎颈椎的压力。 【成因】 久坐造成稳定肌疲劳,往前没有支撑,往后有椅背,且 前倾难度大于后倾,于是骨盆后倾放松稳定肌,腰就弯 了。眼睛又需要直视,头抬起来,颈椎就会弯。 【解决办法】 坐时屁股尽量坐到椅子后面,增加腰挤压腰椎间盘,阻碍脊椎自然弯曲,易造成 驼背。 【成因】 沙发等座位过宽,屁股坐不到底,久坐无靠背支 撑易使肌肉疲劳,人就会为了放松而往后靠,腰 部悬空没有支撑,压力就全都在腰椎间盘上。 【解决办法】 坐时要坐到底,让椅背给腰椎提供支撑,坐不到 底的话就换座位或在悬空处给予腰部支撑。

脊柱相关疾病PPT医学课件

脊柱相关疾病PPT医学课件
定向:针刀垂直于局部皮肤刺入。 定线:刀口线与脊柱平行。
29
层次
30
操作手法:纵行切割或横行切割 黄韧带4---6下。
切割深度:针刀突破黄韧带是进 椎管腔前的最后一个 突破感,突破后有明 显的落空感。
注意事项:如何控制深度? 1、先找骨面 2、再用刹车 3、术后平卧6小时
31
盘源性椎管外病变—1
最后将针刀刃向外斜,铲切2-3下。 出针按压。
39
32
盘源性椎管外病变—2
椎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上下椎体靠 近---纤维环和椎周韧带及关节囊松弛---椎 体不稳、滑脱、微小移位---椎周肌及椎周 韧带被异常牵拉---变形或过度紧张---引起 慢性损伤后形成慢性无菌性炎症---腰腿痛 的各种症状。 ------回旋肌 ------脊神经后内侧支
确定治疗点:患椎上下方,后正 中线旁开1.5cm到2.5cm范围 内的阳性点(6---8个点)。
定向:针刀23
操作手法:纵横切摆 切割深度:初、中、高级 注意事项:椎管腔、关节腔
24
椎管外减压---2---腰大肌松解
腰大肌是腰椎前方唯一的一块使腰椎前屈 的肌肉,并且非常粗大。如果腰椎间盘突 出后的炎症刺激神经根引起疼痛,腰大肌 同样会引起保护性痉挛。导致椎间盘压力 加大使症状加重。
9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
行走路线: 腰椎的脊神经后内侧支从椎间
孔穿出后,绕过上关节突外侧根部 及横突根部上缘,穿过乳--副突管 向后向内到达关节囊下缘表面。
10
脊神经后内侧支
脊神经前支 脊神经后支 脊神经后内侧支 关节支
皮支 脊突支
11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分支
脊神经后内侧支发出4个分支。 第一支直接分布到关节囊并支配关节囊。 第二支沿下位腰椎棘突两侧由根部向棘突尖移行

脊柱病以及脊源性疾病

脊柱病以及脊源性疾病

脊柱病以及脊源性疾病
脊柱病就是脊椎的骨质、惟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

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

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

除脑神经之外的所有神经都是靠脊神经支配和控制的,一旦出现脊椎偏位后,脊神经受到卡压,会造成脊源性疾病。

脊柱异常可能引起的疾病——脊源性疾病
1、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眩晕)、震颤、失眠、面神经麻痹、汗出异常、颈肩臂痛、手臂麻木等。

2、五官科疾病:耳鸣、突发性耳聋、眼痛、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

3、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血压波动、胸闷气短、胸背痛、冠心病(心绞痛)、雷诺氏症、脑供血不足。

4、妇科疾病: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症。

5、消化系统:呃逆、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便秘、结肠炎、腹痛、腹泻。

6、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异常、男性性功能障碍。

对于长期查不到原因的慢性疾病,在排除各种病因之后,可以请康复科医生会诊,有可能这个“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就是脊椎关节错位惹的祸!。

脊柱与健康PPT课件

脊柱与健康PPT课件
41

呵护脊柱就是呵护生命
脊柱的质量关系生命的质量
42
脊柱是开启人体自愈力的金钥匙

我们的脊椎有七节颈椎、十二节胸椎、五节腰椎、一节骶 椎及尾椎所连结构成,其实它就是我们人体自愈力的金钥 匙。 在脊椎骨中布满一束束神经,这些神经与各个器官和组织 紧密相连,扮演脑部与身体各部分沟通的桥梁,负责传递 脑部所下达的命令,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信号传回脑部。 而传递信息的快速与正确,可以说任何高科技都无法比拟 的,但是这是在我们的脊椎完全健康的情况下才能畅通无 阻、顺利完成任务。
理论上,脊柱平衡者,内脏健康,体态自然优雅匀称、步履自 然轻灵稳健。
29
30
脊椎病灶与对应 病位(参考)
7块颈椎

12块胸椎
5块腰椎

1块骶骨
1块尾椎
31
椎骨
32
椎 间 盘
33
34
脊椎--相当于房子的顶梁柱
脊椎--相当于大树的树干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支柱,垂直于骨盘上,
支撑起肩膀、上肢及头部,以肋骨及胸骨保 护心脏。
10
脊椎健康
背痛、颈痛、头痛、上肢及下肢疼痛 等等已成为常见的都市病。 这些徵症形成都是长时间工作,不良 姿势及缺乏运动所致的脊椎问题。 脊椎作用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负责 控制及调校整个身体的健康,包括身 体上及精神上方面。
11
常见都市病
头痛 肩颈痛
腰背痛
坐骨神经痛 膝盖痛 手脚麻痹
12
一个可怕的数据调查结果
觉及运动障碍,如麻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
37
脊柱不正导致脊柱性疾病
脊柱性疾病,是指脊柱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功能性病 变。 如颈椎病、颈椎小关节紊乱、斜颈(非先天性)、落枕、肩周 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小关节紊乱、腰椎椎管狭窄症、急性腰肌扭伤、腰椎滑脱;骶 髂关节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推棘突复位法
21
搬棘突复位法
• 以颈椎右旋为例,患者坐矮凳上,低头前 屈颈部,然后向右旋转,医者站在患者背 后,右手抱患者头颈部,将患者头颈部在 旋转失稳状态下向上牵引,左手拇指抵住 右偏棘突右侧,左手拇指向左搬压,同时 双手配合整复右偏椎体。
22
搬棘突复位法
23
推按横突复位法
• 以颈椎右旋为例,患者坐矮凳上,低头前 屈颈部,然后向右旋转,医生站其后背, 右手抱患者头颈部,使患者头颈部在旋转 失稳状态下向上牵引,左手拇指抵按右偏 颈椎左侧横突,向左下按压,同时双手配 合整复右偏椎体。(相片)
24
推按横突复位法
25
胸椎小关节紊乱复位法
• 推复位掌法 • 右前臂侧压复位法 • 膝顶复位法
26
掌推复位法
• 使用于中下段胸椎向后移位,患者俯卧, 胸前垫枕,两上肢自然放置于身旁放松, 医生站立于患者右侧,右掌跟抵按患者推 棘突或左掌叠按右掌背上,嘱患者开口呼 气,在患者呼气末时,医生用力向前(患 者头部方向)抵按。(相片)
4
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 1、疼痛 • 2、感觉异常 • 3、运动障碍 • 4、活动受限 •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
(二)体征 1、棘突触诊 2、椎旁压痛及软组织硬结 3、背部软组织劳损点 4、感觉、运动障碍 5、交感神经损伤 6、X线 7、实验室检查
6
手法特点
1.筋骨并重,软硬兼施:脊柱是人体的支
湿度、硬度、弹性有无改变;有无垂直于脊柱的条
索状反应物和平行于脊柱的条索样反应物等。触诊
的结果往往是脊柱内在病变在脊柱周围或体表的直
接反应,也是需要纠正和治疗的地方。治疗时常常
根据触诊的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触诊的结果应与
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相结合。
12
揉按手法
• 主要通过揉按松解软组织的痉挛,面积较 广泛。
15
合筋手法
• 运用手肌肉,韧带,肌腱轻度撕裂伤,通常在分 筋理筋手法后,用双手拇指从损伤两侧向中 挤压,达到整合作用,恢复其生理结构.
16
镇痛手法
• 在分筋.理筋.合筋手法使肌肉恢复生理解剖 位置后,再用单拇指在患处按压10-20秒钟, 可达到解痉镇痛的目的.
17
脊柱小关节紊乱(错位)手法
• 颈椎旋转牵引复位法 • 胸椎小关节紊乱复位法 • 腰椎复位手法 • 骶髋关节复位法
10
常用手法
一、 触按诊断法: 二、治筋基本手法:
• 揉按手法 • 分筋手法 • 理筋手法 • 合筋手法 • 镇痛手法
11
触诊诊断
脊柱触诊
主要是检查脊柱的形状、位置和脊
柱周围软组织的性状。通过触诊看棘突有无偏歪,
有无脊柱侧弯、凹陷、后凸畸形;脊柱周围软组织
有无隆起、紧张、松弛、肿块,局部皮肤的温度、
1
2
脊源性疾病的理念
现代医学对脊源性疾病的认识始于上 世纪初,脊源性疾病作为一个独立的边缘 学科进行研究和认识是20世纪70年代后逐 渐兴起的,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总结 ,运用现代基础医学、生物力学和生物医 学工程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的一类疾病, 是从脊柱力学观点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 系的一门科学,易称作脊柱相关疾病。
柱,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是一个人体内的平 衡系统。这个平衡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保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脊柱本身是靠 椎体、关节突、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 织来维持其稳定的,而相关肌肉不但是脊柱 活动的原动力,更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 素。因此手法既要纠正脊柱失稳,亦当重视 相关软组织的治疗,尤其是肌肉的痉挛。这 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必不可少的措施。
• 腰骶部还可用揉滚法来松解。
13
分筋手法
• 针对患处,手法方向与肌纤维的方向垂直, 行左右弹拨,达到分离粘连,疏通经络, 松解痉挛的目的。陈旧伤多用。
14
理筋手法
• 手法方向是顺着肌纤维的走向一致,可将移 位软组织(如韧带.肌腱肌纤维等)理顺复正, 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新伤尤其多用.分筋手法后以理筋随后可减 轻手法反应.
7
2.新旧有别、缓急各异:选择手法治疗
时,必须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新伤旧患 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手法治疗,是取得良 好疗效的关键。新伤、急症期,手法宜轻, 以理筋为主,若局部肿胀严重者,还可先 采用针灸、药物、理疗等手法治疗后再采 用手法治疗;反之,旧患、局部无急性炎 症反应者的手法治疗,则可采用分筋手法 为主,分理并用。
3
国内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认识始于上 世纪70年代,首先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魏 征提出:“脊柱相关疾病学说”,以魏征 、龙层花等十几位专家教授参与的多学科 的科研攻关协作组,经过近40余年的临床 研究和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而创立了研究脊 椎失稳和错位等造成脊椎、周围神经、血 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病症的新兴学说。
8
3.辩证施法,因人而异:手法种类的选
择、力度轻重的运用,必须根据不同的疾 病、病人的体质、年龄等因素辩证施法, 因人而异。
9
4.稳妥轻巧、定位准确:手法整复脊柱小
关节紊乱(错位)时,必须根据局部解剖, 利用力学原理,颈、腰椎可在脊柱旋转、失 稳时行整复手法,手法必须稳妥轻巧、力度 适中。对病变的解剖部位要求心中有数,只 有熟悉正常的解剖位置,才能对骨关节(尤 其是脊柱小关节)的位置异常了然于心,定 位准确。明确的诊断,是有效施治的先决条 件。
18
1.颈椎旋转牵引复位法
• 推棘突复位法 • 搬棘突复位法 • 推按横突复位法
19
推棘突复位法
• 以颈椎右旋为例:患者坐矮凳上,低头前屈 颈部,然后向左旋转,医生站在患者背后, 左手突右侧,向左推按,同时双手配合整复 右椎体。(相片)
27
掌推复位法
28
右前臂侧压复位法
• 具体操作与掌推相似,只是医者以右前臂 下侧至患侧棘突下,当患者呼气末用寸劲 发力,发力方向与患者头部一致.(照片)
29
右前臂侧压复位法
30
膝顶复位法
• 此法运用于上中段胸椎。患者端坐矮凳上, 双手抱头,十指交叉与头枕部,医者站立 于患者身后,用膝顶住患椎下,同时双手 与患者腋下上穿抓住患者前臂,患者双小 臂用力回夹并开口呼气,医者同时双手下 拉,膝上顶。(相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