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doc-邵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doc-邵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总学时数:85(理论课65学时,实验(实训)课20学时)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
药理学教学是通过理论和实习两种方式进行的,理论教学以启发式为主,着重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与及防治,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为教学重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理论根据,融会贯通,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
第一章绪言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 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副作用、极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激动剂、拮抗剂和pA2的概念。
2. 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的概念;受体的特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和内在活性,。
3. 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方式、受体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难点:量效关系、受体理论。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稳态血药浓度、肝肠循环的概念;掌握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药理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等内容。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系统规划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2. 学习各类药物的药理学原理,掌握常用药物的药效学特性;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药物临床应用的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意识;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药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内容1. 基础药理学(1)药理学概论(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的作用机制(4)药物的药效学2. 临床药理学(1)心血管系统药理学(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3)消化系统药理学(4)内分泌系统药理学(5)抗感染药理学(6)肿瘤化疗药理学(7)免疫调节药理学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强化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开展药效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4. 病例讨论: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由教师根据课程要求编写,供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进行复习;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3. 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保障实验教学的进行。
七、总结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药理学知识,培养其临床用药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希望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大纲,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药

药理学教学大纲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等专业)说明本大纲供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等专业药理学教学用,是对药理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其内容科通过大课讲授、实验或其他方式进行教学,讲授时不一定按此顺序,可根据情况作些调整。
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也供学生预习复习使用,以明确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内容。
前言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与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是由医学基础学科通往临床学科的桥梁。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分析药物用于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因果关系,探讨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在体内的运转代谢规律。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对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评价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和监测临床合理用药均十分必要。
药理学理论课主要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并分类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本课程课堂讲授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学生应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各章节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作用于不同系统常用药物的特点,由此理清药理学的脉络,学好这门课程。
药理学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资料统计和运用药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药理学实验课还可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名称】药理学总学时:114 实验学时:22预修课程要求: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适应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等专科科专业参考教材:张丹参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课程中它以生理生化及病原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也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桥梁学科。
药理学教学大纲(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

《药理学》教学大纲Pharmacology(供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前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理论基础。
药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程,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药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员获得临床合理用药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今后学习新药奠定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使学员获得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今后开展药理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在《药理学》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同时了解其它常用同类药的主要药理特点,以便临床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用药。
药理学教学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片、电影等。
通过系统讲解,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力。
在药理学教学中应注重双语教学,并适当介绍本门课程的重要专业英语词汇。
本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级要求,其中划横线部分为重点把握内容,其他为一般内容。
本门课程共计4.5学分,教学总学时为90学时(每学时为40分钟),只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由机能实验室通过《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统一安排实施。
本课程为校级考试课程,一般采用“教考分离”方式在课终后一次性闭卷笔答考试。
其卷面成绩占学科总评成绩的60%;课堂考勤占5%;平时成绩占35%。
教学内容与参考学时表教学内容学时教学内容学时绪论药动学药效学影响药物作用因素传出神经药概论拟胆碱药与胆碱酯酶复活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局麻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钙拮抗药肾素-血管肾张素系统药理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与脱水药抗高血压药0.543.511233212131.51.511333抗心功不全药抗心绞痛药作用于血液、造血系统的药物组胺与抗组胺药作用于呼吸系统药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胰岛素与降血糖药抗菌药概论-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生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与氯霉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机动32612331.51.52322221264 合计90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药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本文将就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介绍其内容和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学生应该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代谢途径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其次,教学大纲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学会合理使用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关键要素,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教学大纲还强调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主动获取和评估药物信息,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药物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分类: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不同分类,如按照作用机制分为激动剂、拮抗剂等;按照化学结构分为酰胺类、酰胺酸类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2. 药物代谢:学生需要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包括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和调整剂量的原则。
3. 药物相互作用:学生需要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相加作用、相乘作用等。
这有助于学生合理选择药物组合,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失效。
4. 药物不良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这有助于学生提前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5. 药物治疗原则:学生需要了解临床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
这有助于学生合理运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临床药理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临床观察等。
1. 理论讲授:教师应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完整word版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药效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 (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4.药代动力学( 药代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上市药物的再评价;(3)药物不良反应监察;(4)教学与培训;(5)临床药理服务;(6)技术与咨询服务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2.熟悉药物的效应和作用、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的效应和作用药物效应是在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基础上产生的,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其基本上有两种结果,不是增强,就是减弱原有的功能。
机体增强,称为兴奋(excitation),机体减弱,称为抑制(inhibition)二、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呈对称的 S型曲线。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quantal dose-respone curve)。
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药理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合理使用药物,保障人民健康。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2、了解各类药物的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3、掌握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4、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药理学总论: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
2、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3、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调血脂药等。
4、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等。
5、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酸药、胃肠动力药、抗炎药等。
6、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利尿药、抗尿失禁药等。
7、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性激素类药物、抗早孕药等。
8、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
9、抗肿瘤药物: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生物类抗肿瘤药等。
10、其他类药物:维生素类、激素类等。
四、教学要求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
2、熟悉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具备药物评价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3、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掌握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药理学实验。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介绍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案例分析:结合临床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研究,让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自学辅导: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论基础、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用途和副作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药理学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药物分类及其特点,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和中草药等;2.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3. 掌握常用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4. 熟悉药物的治疗应用和常见的不良反应;5.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内容1. 药物分类学1.1 化学药品1.1.1 有机化合物药物1.1.2 无机化合物药物1.2 生物制剂1.3 中草药2.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2.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2 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时间和浓度变化3. 药物的作用机制3.1 靶点及作用方式3.2 受体理论3.3 药物的激动与抑制作用4. 常用药物的治疗应用4.1 抗生素4.2 降压药物4.3 解热镇痛药物4.4 抗肿瘤药物4.5 解痉药物5.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5.1 药物剂量的计算5.2 药物的口服、注射、局部应用等给药途径6.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6.1 药物过敏和毒性反应6.2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授课和讲解,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2. 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模拟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讨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掌握的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常用药物等知识进行考核;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4. 实践操作成绩: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临床模拟能力进行评价。
六、参考教材1. 《药物学》(第三版),作者:XX2. 《药理学导论》(第五版),作者:XX七、其他要求1. 学生应自带药理学实验用具和相关材料;2.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一份课程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对药理学学习的体会和反思,以及对今后学习和发展的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总学时数:85(理论课65学时,实验(实训)课20学时)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
药理学教学是通过理论和实习两种方式进行的,理论教学以启发式为主,着重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与及防治,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为教学重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理论根据,融会贯通,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
第一章绪言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 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副作用、极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X围、激动剂、拮抗剂和pA2的概念。
2. 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的概念;受体的特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和内在活性,。
3. 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方式、受体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难点:量效关系、受体理论。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稳态血药浓度、肝肠循环的概念;掌握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2. 熟悉PH对药物转运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肝药酶诱导剂与抑制剂及肝药酶的特点。
3. 了解细胞膜对药物转运的方式。
二、重点、难点重点:1.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基本规律。
2. 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3. PH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难点:房室模型的概念。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2. 熟悉药效学、药代学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二、重点、难点重点:合理用药的原则难点:药代学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受体及效应。
2. 熟悉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代谢。
3. 了解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其分类。
二、重点、难点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六章拟胆碱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 熟悉有机磷酸酯中毒的原理、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 了解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 难点:眼的结构与毛果芸香碱和毒扁豆碱对眼的作用。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熟悉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3. 了解人工合成解痉药和扩瞳药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2. 熟悉多巴胺、间羟胺和麻黄碱的作用特点。
3. 了解儿茶酚胺的概念,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
二、重点、难点1. 重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2. 难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和禁忌症。
2. 熟悉以酚妥拉明为代表的a-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及其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二、重点、难点1. 重点:以普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和禁忌症。
以酚妥拉明为代表的a-受体阻断药的应用。
2. 难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十章局部麻醉药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局麻药的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
2.熟悉普鲁卡因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利多卡因、丁卡因局麻特点;局部麻醉方法。
二、重点、难点局麻药的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十一章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以安定为代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的不良反应。
2. 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硫酸镁的作用。
3. 了解水合氯醛作用及其用途。
二、重点和难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的不良反应。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十二章抗癫痫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各类癫痫治疗用药的选择。
2. 熟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酰胺咪嗪和乙琥胺的作用特点。
3. 了解丙戊酸钠及苯二氮卓类的抗癫痫作用特点。
二、重点、难点1. 重点:苯妥英钠作用特点。
2. 难点:各类癫痫治疗用药的选择。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自学)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熟悉碳酸锂和米帕明的作用特点。
3. 了解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二、重点、难点1. 重点: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难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平衡。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十五章镇痛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2. 熟悉镇痛新的作用特点。
3. 了解可待因、芬太尼、美沙酮、罗通定、纳洛酮的作用特点。
二、重点、难点1. 重点: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2. 难点:吗啡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性,共同作用原理。
2. 掌握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与剂量关系、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和布洛芬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4. 了解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性和共同作用原理。
2.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难点: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分类、分布和生理功能。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十七章中枢兴奋药(自学)第十八章抗高血压药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X素转化酶抑制剂和AT1受体阻断药的降压原理、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可乐定、利舍平、哌唑嗪和硝普钠的药理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3. 了解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二、重点、难点重点:1. 利尿药、血管紧X素Ⅰ转化酶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的降压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及临床用途。
2.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难点:抗高血压药的作用机制。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原理;常见类型心律失常的选药。
2. 熟悉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了解心肌的电生理。
二、重点、难点重点:1.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原理。
2.常见类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难点:心肌的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原理。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二十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强心甙中毒的防治。
2. 熟悉ACEI、AT1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药理依据和意义。
3. 了解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血管扩X药的抗心衰作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强心甙中毒的防治。
难点:1.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和血液循环功能变化。
2.强心苷、ACEI抗心衰作用机理。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二十一章抗心绞痛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和钙拮抗剂抗心绞痛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 熟悉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的优缺点。
3. 了解心绞痛的发生机制及心绞痛的临床分类。
二、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和钙拮抗剂抗心绞痛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心绞痛的发生机制;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机理。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第二十二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自学)第二十三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肝素、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掌握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 熟悉链激酶、尿激酶和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 了解其它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二、重点、难点重点:1. 肝素和香豆素类的抗凝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难点:抗凝血药、抗贫血药的作用机理。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第二十四章利尿药和脱水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呋噻米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 熟悉螺内酯和氨苯蝶啶的利尿特点和作用原理。
3. 熟悉脱水药的作用和应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呋噻米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
难点:尿液的形成和利尿药的利尿机制。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二十五章组胺和抗组胺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组胺H1和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 了解组胺H1和H2受体的分布,组胺与变态反应、胃酸分泌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组胺H1和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难点:组胺受体的分布与效应。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
第二十六课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抗溃疡病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2.熟悉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的分类及主要作用与应用。
3. 了解利胆药的主要作用与应用二、重点、难点重点: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作用与应用。
难点:抗消化性溃疡药的作用机制。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呼吸系统药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平喘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