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芥川龙之介-母性

观点二:雌蜘蛛是一位残酷的女性。
它残忍地 杀害了无数的蜜蜂或其它异类,搏杀的过程 十分血腥残忍。而它的后代也会继承它的生 存本领来继续地屠杀异类,母性之善的本能 而产生的则是恶,孕育出大量的后代同样是 恶的化身,因而雌蜘蛛残害他人换来的不仅 仅是为了孕育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复制更多的 恶的执行者,它可以称得上是恶之轮回的元 凶,因而雌蜘蛛是一位残酷的女性。
芥川龙之介
鬼才:芥川龙之介(1892-1927)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全 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 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 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 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 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 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 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 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 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 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 《竹林中》已然成为世界性 的经典之作。
1.为了突出表达效果,文章中有多处对比,请 简要分析。
①雌蜘蛛血腥杀害蜜蜂的残酷悲剧与“红月
季花在喘不过气的阳光和灼热中,每天仍在 斗艳盛开”的景物描写对比性很强,反衬出 雌蜘蛛的残忍。 ②毫无戒备的蜜蜂与杀气腾腾的雌蜘蛛作比 较,突出雌蜘蛛残忍血腥。 ③小蜘蛛的新生与雌蜘蛛的寂寞死去对比, 突出母性的伟大。
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
“我不是通过与人接触而是通过与书接触才了解人生的。” (法朗士) 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境况,使他陷入人生苦恼的深渊, 同时他又不堪忍受现实的丑恶,作为人生的旁观者,为了埋 头观照现实,他又不得不从精神上用合理主义武装自己,期 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他出于对资本主义体 制、道德和现代社会的种种束缚的不满,因而对马克思主义 抱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不相信通过与资本主义斗争能够改变 人的命运。可以说,他的世界观是基于个人主义与合理主义, 对于社会和人生采取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态度。
荞麦读后感

荞麦读后感首先,我想说这本《荞麦》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
它的风格、结构和主题都与一般的小说不太相同。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并对作者的深度思考和独特的创作方式感到钦佩。
《荞麦》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整个小说集中包含了十个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情节。
作者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并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读完《荞麦》,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个充满了现代化科技和快节奏生活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有时间和勇气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问题在每个故事中都得到了深刻的探讨,使我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一种重新的思考。
在《荞麦花开时》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面对自己的生活却感到空虚和无助。
他追求着金钱和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我是否也像他一样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追求?另一个让我深感触动的故事是《罪与罚》。
主人公在某个晚上因为犯下了罪而感到内疚和愧疚,他决定去政府自首并接受惩罚。
这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反思,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着一种公正和道德的法则?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接受惩罚?我还非常喜欢《越女剑》这个故事。
书中的女主人公越女剑是一个独立、坚强、勇敢而美丽的女性形象。
她在这个男权社会中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这使我想到了现实中的女性,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赞美。
除了这些主题和情节上的启示之外,我还对《荞麦》中的语言和形式感到非常着迷。
芥川龙之介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的修辞和优美的描写,使整个故事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他的语言给人一种深度和美感,让人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从多个角度来看,《荞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它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对自己的思考和对他人的思考。
同时,它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日本文学和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

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芥川龙之芥,这位日本明治、大正时期市民文学作家的代表,在其36岁时就自杀身亡了,其死因的探究也成为中日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一般认为,其自杀要因之一便是“恍惚的不安”,而笔者认为——来自芥川周围女性的精神影响,正是构成其“恍惚的不安”的重要因素。
本论拟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
芥川周围的妇女,大体上可分为作品中被艺术化了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加以评论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给其具体影响的实实在在的妇女。
可以发现,这些妇女给予芥川精神上的刺激,绝大多数是消极的。
索性可以说,这些聚集起来,加速地构建了他的“恍惚的不安”,最终导致了他的死。
1,对自己人生的认识――《舞会》中的明子芥川的《舞会》中的女性形象都是非常华美的。
正如吉田精一所说:“《舞会》这一作品,是很美的一个短篇,不光是明治开化期的名篇,也是他所有短篇中的佳品”。
这一作品是以法国作家比皮诶尔 露锑➀的《日本的秋天》中的《江户的舞会》为蓝本而创作的。
在《江户的舞会》中,皮诶尔用恶作剧的目光,环视着一场不合时宜的舞会,嘲讽了那些参加舞会的贵妇人们。
而芥川从鹿鸣馆的异国情趣以及日洋混杂的装饰中,深深的品味到了人生的伤感。
这篇作品的主题,我想就是那位法国军官的“我在想烟花的事儿。
好比我们人生一样的烟花。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体现了芥川的内心世界,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呢喃。
他所说的“人生一样的烟花”可以理解为芥川对人生、对命运不可知的感慨:就象烟花一样,一闪即逝。
这也如同他在恩师夏目漱石的推荐下走上日本文坛、发表他的处女作《罗生门》时,在这篇小说的扉页上所写的“君看双眼色,不语似无愁”那样。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在芥川的内心便过早的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萌生了忧愁的思绪。
在大正5年(1917年)因《鼻子》这一短篇而受到夏目漱石赞赏,一下子从一个无名作家成为了文坛新秀的芥川,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也一定有了象在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花的感觉。
新月集的读后感

新月集的读后感《新月集》是一部以现代女性为主角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
作者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文学巨匠,为日本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小说和散文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新月集》中,芥川龙之介展现了对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以轻盈优美的笔调,描写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描写了她们在面对生活时所经历的痛苦和矛盾。
同时,芥川龙之介也借此机会反思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探讨了女性解放的话题。
个人阅读体验和感受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女性都是非常独特的。
她们有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脆弱和无助。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故事中人物的复杂性所吸引,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女性角色的强大魅力。
与其他的小说家不同,芥川龙之介的写作风格非常俏皮和轻松。
他的语言流畅自然,充满魅力,从而让人感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部分。
读到最后,我已经精神疲乏,然而我感到非常满足。
芥川龙之介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与一般的女性形象相比是非常独特和独特的。
他的女性角色纯净而美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性的多样性,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女人有多么复杂和丰富的经历。
文章或书籍的重要性《新月集》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一般的女性形象。
她们独立自主,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尤其是在芥川龙之介的时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芥川龙之介通过小说和散文,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强大潜能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
这本书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的复杂性,呼吁社会需要对女性进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
创新的思考和观点故事中多个形象强烈暗示着女性状态的辛酸与渴望。
女性的成长过程充满困扰和矛盾,往往因生理和生命受到诸多压力与限制,除了直面婚姻与家庭的责任,别无余力。
芥川龙之介通过借助小说展示女性从来没被观照的生活面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女性面临的压力和矛盾。
作者运用词语精妙,情感和灵魂的直觉灌输到每个小故事中,揉搓并敲打着关于女性的意见和认识,淋漓尽致的展出出生和生活中所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难以分辨的人性深处,探索着该如何获得并维护人类的自由和尊严。
解读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

解读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探讨心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著称,在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尾生的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女人因种种因素走上黑道的经历,展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面和女性受到歧视的现实。
《尾生的信》讲述的是一个叫“尾生”的女人因为丈夫负债而四处借款,最终被借入高利贷行暴力催收,受尽了各种折磨。
为了换取自由,尾生不惜走上了卖淫的道路,并且逐渐爬上了黑帮的高层。
尾生的生活越来越堕落,她的心里也变得越来越扭曲,最后被黑帮的同伴所害而死去,生命在黑暗中逐渐消逝。
在这个作品中,芥川龙之介揭示了那个时代黑帮的残酷和女性所遭受的巨大压迫。
作品中的“尾生”就是一个形象的代表。
她在催收劫富济贫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暴力伤害,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尾生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她只能不断地妥协、蜷缩、沉默。
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在生活的逐渐拐角处,她最终选择了自己坠入的深渊。
尾生的经历使她的内心变得扭曲而残缺,她对自己的生命不再珍视。
她开始以一种平静的态度对待她的屈辱和残忍,她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存在。
这种心理和精神的痛苦,是一个真实的女性所不能承受的。
作品中简洁的描述并不能让读者完全感受到尾生所经历的种种折磨,但它残留下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哀。
尾生被放逐在社会的最边缘,她在黑暗的角落里沉默地消失,生命没有留下任何有效的痕迹。
在整个作品中,芥川龙之介描绘了一种被忽视的女性真实的处境,她被迫沦为一个卖淫女,走上了一条逐渐堕落的道路。
这个女人最初是一个受害者,但她在社会压迫的环境下不得不选择去迁就,去妥协,去逐渐地伤害她自己的灵魂,并与黑帮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怖的关系。
作品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强调了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和歧视,同时呼吁人去认识这种不幸的情况,并改变它,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总的来说,《尾生的信》是一个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日本黑暗面和女性所面临压迫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作家的中国情结

分析《南京的基督》中“宋金花”的女性形象,旨在揭示面对西 方文化袭来,随着中国传统的古典女性形象变化看到芥川中国情 结的变化细末。殖民主义意识的直接影响,导致曾经对中国古典 无限向往的芥川萌生出了矛盾的“中国情结”。
第三章,首先梳理导致作品成因的历史事件,芥川所目睹的社会 现实直接影响了他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在统括上述背景的 基础上,通过芥川唯一的一次海外旅行——中国旅行的背景和足 迹,分析《湖南的扇子》中玉兰、含芳等表现湖南人民坚韧性格 的女性形象,旨在揭示芥川复杂纠结的中国情结中对中国未来的 某种期盼。
。第四章,首先,通过对上述三位女性的形象的的爬梳葺理,折射 出芥川对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其次,芥川钟爱中国古典文化的初衷与末期的矛盾的中国情结, 这一变迁过程所映照出来的作家的创作心态。
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 作家的中国情结
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神。芥川 龙之介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初期对古典文学的取材到踏上小说高产的作家,共计有一百四十八篇,其中多 角度、重笔墨的塑造女性形象或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约占四 分之一。本文欲选取三篇短篇小说《杜子春》《南京的基督》 《湖南的扇子》为研究对象,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情结变迁为主 题,旨在通过分析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来透视芥川脑中中 国像的变化,并从某一层面诠释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受容,以及日 本文化在中国的认知。
进而深入挖掘近代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知史。正文共分四 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在作家成长过程中,中国文化元素对芥川的影 响以及对《杜子春》中的“母亲”形象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芥川 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赞誉。第二章,首先,作为考察作品形象的背 景钩沉,介绍芥川来访前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状, 以及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历史纠葛。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

Chinese Female Images in Writings of of Jie Chuan-
long
作者: 李秀卿
作者机构: 西昌学院中文系,四川西昌615022
出版物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8-150页
主题词: 芥川龙之介;中国女性;日本文学
摘要:被誉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学三巨匠之一的芥川龙之介在他的'中国题材作品群'中精心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的中国女性的形象.这群中国女性的形象与他在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么,芥川描写这样一群中国女性形象的目的何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这是芥川表达理想的需要.。
轶事: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美人

轶事: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美人翻看差不多八十多年前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读到好些有趣的东西。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是在1921年的晚春至初夏,三个多月的时间,他由南至北游历了十几个城市。
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看了六十多场戏,主要是京戏,还有一些昆曲。
从数量上讲,芥川看戏很是不少,其实这并不说明芥川对于戏剧有多么浓厚的兴趣,而是当时看戏几乎就是中国城市夜生活最主要的内容。
在上海看京戏时,芥川还没有迷上这种在他看来喧闹的戏剧形式,但凭着他对日本传统戏剧比如能乐的了解,他初看京戏就能完全理解其中的虚拟手法。
他谈到了看筱翠花出演《梅龙镇》中的酒栈少女,每次跨过虚拟的那道门槛时,就会从黄绿色的裤脚下亮出小巧玲珑的鞋底来,十分惹人怜爱。
东方文人在对待女色的问题上,都有一种下意识地来自文化基因遗传的赏玩心态。
在《中国游记》中,看得出来芥川好女色,但其对于女性的态度还是比较健康、明朗的。
在上海时,芥川受友人安排,吃了几通花酒,见识了中国早年书寓先生的风采。
这让他很是兴奋,写了上中下三篇题为《南国美人》的文章放在《中国游记》里面。
书寓是晚清民初上海高级妓女的名号,要得到这个名号是需要专业部门考核其唱功琴艺之后才能获取的,相当于高级职称。
书寓既是高级妓女的名号,也是高级妓馆的名号;书寓可应酒局出场助兴,但不能留客人在书寓过夜;若有情投意合之郎君,书寓可与之在书寓内同居,期间不再另外接客。
关于书寓的林林总总,清末韩邦庆的长篇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有详尽描述,张爱玲曾将此小说译为国语,侯孝贤拍过据此改编的电影,当代名优刘嘉玲、李嘉欣等人出演过书寓的角色。
芥川记录的花酒经历选取的是上海“小有天”一局,从友人写局票开始。
局票是印制的,上书“叫××速至三马路大舞台东首小有天闽菜馆××座侍酒勿延”。
××处为手书位置。
芥川说,“雅叙园”的局票上,角落里还印有“勿忘国耻”的反日口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谓 的褊狭 就 是怨 恨 情 绪 和 心 中 的郁 结 , 而 这 种 感
情便 自然 而 然 地 体 现 到 了接 下 来 创 作 的 文 学 作
品 中。
在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小牧近江和金子洋文等人创立了文学杂志播种人标志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文学势力开始崭露头角并日益壮大而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小资产阶级作家却陷入迷离创作倾向开始分化菊池宽久米正雄等人纷纷跻身于通俗小说家的行列芥川龙之介也茫然不安他忧心恐慌于自己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作家的社会属性
夜 色之 中 。小说 篇 幅 短 小精 悍 , 却深 刻 揭 露 了人
类 处于 困境 中 的 自私 本性 和利 己 主义 , 揭 露 了人
《 今 昔 物语 》 原文 中对 老太 婆 的形 象 描写 十分
们 为 了生存 下去 可 以不择手 段 的丑恶 嘴脸 。
《 罗生门》 以柳 川 龙 之 介 的笔 名 发 表 于 1 9 1 5 年 1 1 月 号 的《 帝 国文 学 》 杂 志上 。小 说发 表之 时 ,
[ 收稿 日期]2 0 —6 2 0 1 ( 2 0 1 4 ) O 2 —0 0 7 6 一O 6
[ 作者简介]王睿 ( 1 9 8 8 一) 女,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人 , 东北 师 范大 学 日本研 究 所硕 士研 究生 。
7 6・
推敲 其原 因 , 恐 怕 与在 “ 失 恋事 件 ” 上充 当拦 路 虎 角色 的姨母 不 无 关 系 。本 来 , 对 于没 有 得 到 过母 爱 的龙之 介来 说 , 姨母 富 纪是 与他最 亲近 、 最疼 爱
绝 望 中产 生 的无 助心境 的小 说, , E s 3 。纵 观全 文 , 如
芥 川龙 之介 刚 刚失 恋 , 他 和 初 恋 对 象 吉 田弥 生 因 为养父 家 的强烈 反对 而 以分 手 告终 。弥 生毕业 于 西 山女 子学 校英 文专 业 , 才 貌兼 备 , 与 同样 英 文专 业 出身 的芥 川有 很 多共 同话 题 。然 而其 养父芥 川 家、 尤 其是 姨母 富纪 ① 却 因弥 生 的 出身 不好 , 而 对
果说 有 一丝愉 快 气 氛 的话 , 恐 怕 就 来 自于 “ 虐待” “ 老太 婆” 的快感 上面 。文 中对 于“ 老 太婆 ” 所着 和
他的人, 对于芥川所喜爱的对象 , 富纪也理应全力 支持 。但是 , 对 于一生 未 曾结婚 的 富纪来 说 , 龙 之 介 就 是她此 生 唯一 的 “ 恋人” , 她把 全 部 的爱 都倾 注在 了他 身上 , 这 种情 感 颇 有 些像 单 亲 母 亲 对 于 儿子 的感情 , 生 怕 自己辛 苦 拉 扯 大 的儿 子 会 被 他 人 抢走 。尤 其 弥生 是 一 位 受 西方 教 育 的 新 女性 , 这 与执 著 于旧江 户时代 趣 味 的姨 母 富纪是 格格不 入的, 使得她难于驾驭 。于是 , 她利用长辈 的权威 迫使二人分手。这在芥 川看来 , 完全 是一种“ 好 意” 掩 盖下 的 自私行 为 , 是 典 型 的“ 利 己 主义 ” , 而 自己迫于压 力最 终屈 服 的行 为也 是可 耻而 又 自私
的家 丁穷 困潦 倒 、 走投无 路 之际 , 目睹 了一个 老 太
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 姨 母 整夜 的 哭 , 我 也 是一 样
… …
我 承认 我身 上 发 生 了 明显 的变 化 , 而且 感 觉
到 我心 中褊狭 的一 面 开 始 占据 上 风 。 ” [ 1 ] 7 这 里 所
婆在 罗生 门的城楼 上拔 死尸 头发 打算 编假 发卖 钱
女 性形 象色彩 浓重 3 8篇 , 涵盖 知识女 性 、 劳动女 性 、 农妇 甚 至妓 女 等 多个层 面 。这些 形形 色色
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 , 也浓缩 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
位 和境 遇 。本 文将其 女性 形 象分 为古典 、 现代 与 中 国题 材三 大类 , 在 分析芥 川 对女性 所持 态度 的 同时 , 考 察作 为 大正 时期 知识 分子 的精 英 , 其笔 下诸 多女性 形 象的 文化 内涵 。 [ 关键词] 芥 川龙 之介 ; 女 性形 象; 解读 [ 中图分类号]I 3 1 3 . 0 6 4 [ 文献标识码]A
① ②
・
“ 老太 婆” 这 一人 物形 象没 有丝 毫美 感可 言 [ 2 ] 3 。 这与一 般女 性光 鲜亮 丽 的形象 形成 了鲜 明的 反 差, 并 不 符 合 青 年 人 对 异 性 该 有 的美 好 想 象 。
母 亲发狂后芥 川被舅父收养 , 姨母 富纪 当时 6 O岁 。 指与吉 田弥生的恋爱 。
简略 , 只有“ 非常老迈” 和“ 满头 白发” 这寥寥数语。 而 芥川 文 章 中 对 “ 老太婆” 形 象 的描 写 则 更 加 细 致、 丰 满 。从 外 表 上 看 , “ 老 太 婆” 是 肮 脏 又 丑 陋
的, “ 穿 棕色 衣服 , 又 矮又瘦 像 只猴子 似 的” , “ 肉食 鸟一般 红烂 的眼睛” , 嗓音 也有 如乌鸦 一 般 。从 行 为上看 , “ 老 太婆 ” 拔 死 人 头 发 打 算 编 假 发卖 钱 的 做 法也 是 令 人 作 呕 的 。可 以 说 , 从 外 表 到 内心 ,
一
、
< 罗生门> 中的“ 老太婆” 形象
这段 恋爱 横加 阻拦 , 这对 芥川 来说 是 巨大 的打击 。 他 曾这样 写 道 : “ 在 家 只 要 一 提 到 这 个 事 情 ②, 就
《 罗 生 门》 是芥 川早期 的作 品 , 改编 自《 今 昔 物 语》 中“ 罗 生 门登上 层 见 死 人 盗 人语 第 十 八 ” 的部 分情 节 , 讲 述 了 日本 平 安 朝末 期 一 位 被 主 人 解 雇
‘ 外国问题研究) 2 0 1 4 年第 2 期
总第 2 1 2 期
芥 川 龙 之 介 文 学 中 的 女 性 形 象
王 睿
( 东北 师范 大 学 日本研 究所 ,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4 )
[ 内容摘要] 芥 川龙之 介 一 生共 创作 了 1 4 8个短篇 作 品 , 涉猎 女 性形 象的作 品 共 7 6篇 , 其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