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第七单元习作

合集下载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例文新人教版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例文新人教版

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活泼可爱的珍稀动物。

它有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脑袋上嵌着一对大大的黑色眼圈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头顶上有着两只黑茸茸的耳朵,四肢黑乎乎的。

尾巴短小,身体圆圆的、胖乎乎的,真是憨态可掬。

大熊猫生活在森林茂盛、竹类丰富的高山深谷之中。

它天生是个“近视眼”,主要是靠灵敏的听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

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子。

在竹林里,它们会挑选鲜嫩的竹子,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

它们还会用锋利宽厚的爪子刨竹笋吃呢。

它们休息的时候,喜欢靠在粗壮的树干上,或躺在茂密的草丛中睡觉。

大熊猫不仅是我国的国宝,还是和平使者、快乐明星哦!我国向世界各地赠送了许多只可爱的大熊猫,与世界人民搭起了友谊的桥梁。

它们每到一处,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无限的快乐。

名师评析:小作者按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了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及价值,描写生动、具体,让人读后对大熊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本文值得学习。

我爱大熊猫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但我最喜欢的还要数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

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特别显眼。

它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对黑黑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好像在认真听什么似的。

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睛周围的一圈毛好像是故意染成黑色似的,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它戴了一副墨镜呢!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它的数量很稀少。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刚生下来的大熊猫幼仔体重很轻,大约是成年大熊猫的千分之一。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没有冬眠的习惯。

现在大熊猫已经很少了,如果人们不好好保护它们,大熊猫迟早会像恐龙一样灭绝,所以我们要加倍珍视大熊猫。

让我们一起保护大熊猫吧!名师评析:小作者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及生活习性等,在结尾呼吁人们要保护大熊猫,叙述有条理,感情表达也很充分。

宝坻区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 介绍国宝大熊猫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

宝坻区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 介绍国宝大熊猫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

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

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

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

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3.出示交流的问题(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求(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第二课时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板书设计:介绍国宝大熊猫整理信息学会使用说明方法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前预习:1、形近字组词锋()犁()喘()峰( ) 梨()端()蜂( ) 莉( ) 瑞()读熟课文:想一想,小村庄原来什么样?后来什么样?课后练习:一、基础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的森林 ( )的河水( )的天空( )的工具()的空气()的家具()的洪水( )的斧头()的土地()的炊烟()的树木()的村庄2、读课文节选内容,完成练习: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优质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3篇课文,语言优美,展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同事物的美。

《我们奇妙的世界》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奇妙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产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火烧云》重点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表现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22 我们奇妙的世界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1.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训练,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随文识字朗读感悟积累表达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1.会认“呈、蔚、雕、幻”这4个生字,会写“呈、幻”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天空的奇妙的。

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单元,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奇妙的世界”。

请同学们看本单元的单元篇章页,找找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分别是什么?生: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生:习作要求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师:你们找得很准确。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师: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把世界万物变得绚丽多彩。

你看那天空,时而云彩满天,时而雨幕低垂;(课件出示天空的图片)你看那大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

(课件出示各地风光图景)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看到这儿,你们想说些什么?生:我觉得我们的世界真是美丽、神奇!师:是的,这就是我们奇妙的世界。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习作 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习作 精品课件

读准字音
xī 嬉戏 jū bīn cuǐ càn hā n 憨态可掬 濒危 璀 璨 qī 栖息 yǎ n 繁衍 pì 孤僻
qióng lái hà n 邛崃 浩瀚 miǎn yì 分娩 翌日
相关资料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
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只限 于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 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 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常过着独栖生活, 昼夜兼行。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 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 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
整体感知
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 的知识?
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人见人爱。 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 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 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 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 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 僻繁殖艰难。
我国特有
珍 贵 可 爱
习作 国宝大熊猫
习作 国宝大熊猫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作者及科普 说明文的特点。 2.理清本文从果到因说明的顺序。 3.感受并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 确的语言。 4.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并能口头介绍小动物。


国宝——大熊猫
非常珍贵 说明对象
读准字音
1.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 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 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 猫的知识?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 句子,并加以分析。
课文结构
国宝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活化石” 因 果
饲养的大熊猫

野生的大熊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雪豹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雪豹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雪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雪豹是我国的国宝,了解其生活环境和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3.引导学生表达对保护雪豹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文《国宝雪豹》。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本、多媒体设备、课件、图片、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雪豹的生活环境和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课文导读1. 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大意;2. 回答学生对课文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雪豹的好奇心。

Step 3:细节理解1. 分段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2. 播放相关录音,帮助学生听懂并模仿正确发音。

Step 4:合作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雪豹的生活环境和性;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Step 5:个人写作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雪豹的理解,撰写一篇短文;2. 引导学生关注保护雪豹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Step 6:展示交流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2. 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雪豹的认识;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亲身感受雪豹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雪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保护雪豹的态度。

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

第七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围绕“探索自然奥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3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课文,探索自然的秘密。

2.本单元重点:(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

《我们奇妙的世界》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海底世界》明白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火烧云》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文中搜集整合重要信息。

(2)初步学会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国宝大熊猫》,学会查找资料,列好问题,写作交流。

3.单元教学建议: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整合信息,概括内容。

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天空大地(留心观察,感悟奇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作《国宝大熊猫》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作《国宝大熊猫》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一、习作要求:我们去动物园,能看到大熊猫。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

许多小朋友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可能有些疑问需要解答: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的国宝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习作提示:参考下面图表中提供的信息,也可以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

三、习作重点:本次重点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清楚地介绍大熊猫。

2熊猫外形怎样?3熊猫吃什么?4大熊猫生活的地方5生活习性6大熊猫的交流7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的国宝?8熊猫的价值五、学习过程:1搜集资料,了解熊猫。

查阅有关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关于大熊猫的2整理资料,合理取舍。

如:按照名称、类别、食物、外形、分布地区、生活习性等进行整理。

(一)大熊猫是猫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写出大熊猫的灵性。

比如,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眼睛比作戴了一副墨镜,把大熊猫可爱的耳朵比喻成小雷达……这样的比喻会使熊猫的形象跃然纸上。

如1:熊猫宝宝们开始吃东西了,有只熊猫宝宝嫌食物太少了,趴在饲养员的身上,在撒娇呢!好像在说,再给我一点吧,你看人家的小肚子还没饱呢! (拟人)如2:熊猫的肚子又大又胖,好像一个圆滚滚的皮球,使它走起路来笨笨的,十分可爱。

(比喻)开头:点题。

大熊猫憨态可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听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中间:1样子2食物3栖息地、是国宝的原因结尾:点题、呼吁保护它。

大熊猫如此可爱,所以人见人爱,称它为国宝,当然当之无愧喽!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大熊猫吧!(十一)范文赏析:大熊猫大熊猫喜欢以在寒冷的冬天,大熊猫也可以从枯叶中后来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才慢慢地演变为如今的饮食习惯。

但是它的爪子、牙齿等依然十分锋利,脾气也很大。

所以干万不要惹它呀!1大熊猫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身长约12021—180厘米,肩高约60—70厘米,体重可达100—180千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教案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美好”为思想主题组织教学。

选编了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和《火烧云》,以及《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和《语文园地》。

《我们奇妙的世界》分别从天空和大地奇妙的颜色和形状等来描写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告诉我们要发现世界的奇妙,就一定要仔细寻找的道理。

《海底世界》用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火烧云》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过程中,红霞飞舞、瞬息万变,让人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口语交际”围绕“劝说”这个话题分享说话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要求围绕教材中提示的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和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大熊猫。

习作内容可以包括介绍大熊猫的外形特点、习性、被称为国宝的原因等等。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语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部分组成。

这部分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学习写作“寻物启事”;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八字成语学习、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3.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4.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5.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字词,疏通文意。

2.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阅读书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小组交流分享等,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美好,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的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谈话引导交流:怎样把这些零碎的资料整理成一篇内容连贯的作文呢?(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资料了解了大熊猫,通过阅读例文掌握了写作技巧,这节课我们阅读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习作。
四、互相交流,进行修改。
1.指名让学生上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来评一评。教师注意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2.出示习作评分要求,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习作评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观察仔细,能比较具体地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神笔小作家: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生动,能按照一定顺序形象、具体地写出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动作情态等。
引导学生交流资料,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大熊猫,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情感。阅读并分析例文,让同学们再次体会描写小动物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组成员互评互改,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写作的主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领悟写动物的方法,通过实例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具体;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和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收看“动物世界”节目或搜集有关大熊猫的图文资料,然后以记忆、摘抄等形式,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
(3)还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写一件具体的事)。
(4)给文章“化个妆”(加入一些修辞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动静结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结构形式例如:过渡句,首尾呼应等,完善文章。)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3.阅读自己写完的习作,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并进行修改和补充。
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属于我国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最稀有的珍贵动物,而且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世界各大动物园内每种有绝灭危险的珍稀动物笼前要悬挂熊猫为图案的徽志。
4.课件出示:技巧口诀歌
介绍动物有要点,外形习性是重点。
描写特点抓外形,总分说明条理清。
联系生活写习性,吃睡玩爬和叫鸣。
生活细节要具体,写出特性有感情。
动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处莫惊扰。
保护动物是美德,和谐相处好境界。
三、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王国里面,动物们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活动,你们想去瞧一瞧吗?—— (课件:各种动物活动图片)
2.看到这么多的动,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来写一种动物——大熊猫,大熊猫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交流资料,了解熊猫。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猫的有关资料,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儿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4.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交流的重点是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2)选材: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选择写的范围很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要作为选择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就是通过自己和动物的交往(动物园观察),以及对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间自然真挚地流露出来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写动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抓住这些方面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描写得惟妙惟肖;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这样适当运用比拟,文中的动物才会更逼真。
习作 国宝大熊猫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能抓住熊猫的特点把其外形、生活习性、分布地区和宝贵等有条理地写下来。
2.抓住大熊猫的特点来写,激发学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在习作中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完成习作。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5.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阅读课文,明确要求。
1.独立阅读课本94页习作要求和有关资料。
2.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1)审题: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国宝大熊猫,属于状物文。描写大熊猫的性格特点时,可以恰当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写一写他们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别加以叙述,这样的话,文章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2.分类展示小组搜集的资料。(预设)
(1)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 ,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陕西省南部和甘肃省南部的山区。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我国的国宝?
五、习作展品。
评选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学习专栏里进行展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国宝大熊猫
抓住主要特点,合理安排顺序。
列举典型事例,突出主要习性。
巧妙使用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动静合理搭配,描写具体细致。
巧用修辞方法,内容形象生动。
注意前后照应,做到首尾连贯。
[教学反思]
《国宝大熊猫》习作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习作是是写国宝大熊猫,这个内容是学生乐于交流,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非常少,课前让学生搜集大熊猫的有关资料是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要条件可以让学生到动物园观察大熊猫),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