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课件 (2)
合集下载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26张)

1942.11
1943.2
阿拉曼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2.7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2
1943.7 墨索里尼倒台
1944.6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联 雅尔塔)
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南京 犹太 世界
部编历史教材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对欧洲的安排
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福煦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一、休而未止的战争
绥
靖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立
二战序幕
亚洲战场
法西斯国家:
被侵略国家:
工业化强国、蓄谋已久、突然袭击
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丘吉尔 1940年 6月4日
我们将战斗到 底。……我们绝不投 降……拿出它所有一 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 放这个旧世界。
斯大林 1941年7月3日
红军、红海军和苏联 全体公民都应当捍卫每一 寸苏联国土,应当为保卫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 最后一滴血。
1941年
1941年
1942年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
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战争
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
读图:从箭头走向判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地区先后发起反攻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1942.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5课 2课件

-12-
②锦衣卫特务机构:
①职能:对臣民监视、侦查。 ②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约束。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13-
片段三 “看榜文”——不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
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 叹息。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的职能是什么? 明朝前期还有什么特务机构?
-11-
锦衣卫的职能是监察官员和百姓。厂卫设有 监狱、法庭,对犯人使用酷刑,制造了大量冤 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 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 见。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锦衣卫(明太祖) 2.东厂 (明成祖)
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5-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怎样才 能让大明王 朝历经万代, 长治久安呢?
-6-
片段一 “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 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抨明 击代 过著 八名 股学 文者 :顾
炎 武 曾
-15-
发散探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 大致是: ①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 ②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自己的见解,说说你同意哪种看法, 并阐述理由。(结合动脑筋P90)
-16-
双方各有道理。 积极作用: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八股文考 试规定了考试范围、文体,使考试更表准化、 规范化。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消极作用: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尤其 是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 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是造成中国落后 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欢迎来源自历史课堂15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相关事实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 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 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 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 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 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 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 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 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 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德国根科学本技原术因仍:然高帝度国发主展,义其国经家济政潜力治仍经然济巨不大。平衡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大萧条……(使得)为裁军所做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
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
还提直供了接就原业因机会:…经…济这大时正危在机积激聚化起来了的法武西器装斯备国迟家早的会得对到外使侵用,略但
问题导入
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 攻势下,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 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三个法西 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 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 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 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曾经气焰 嚣张的法西斯是怎么一步步走向 灭亡的呢?从这次正义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熟知目标
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15《八角楼上》第二课时(课件)

PPT,现在准备介绍“整体感知”,请帮我生成“体会作者用意”为标题的内容 体会作者用意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八角楼上”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整体感知”,请帮我生成“体会作者用意”为标题的 内容
• 体会作者用意
● 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 强调八角楼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通过对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描述,展现他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 激励读者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文章主旨:通过描述八角楼上的情 景,表达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 缅怀之情
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节描 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八 角楼上的情景,展现革命先烈的艰 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主题:通过八角楼上的情景,展 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精 神,激励读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
深入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
添加项标题
毛主席:文章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领袖形象,通过描写他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展现了毛主席的智慧、坚定和果断。
添加项标题
警卫员:警卫员在文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表现展现了忠诚、 勇敢和机智。
添加项标题
群众:群众在文章中是背景人物,但他们的反应和态度也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创作背景: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因楼房八个角而得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领导井冈 山军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 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
拓展阅读相关作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八角楼上”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整体感知”,请帮我生成“体会作者用意”为标题的 内容
• 体会作者用意
● 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 强调八角楼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通过对毛主席在八角楼上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描述,展现他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 激励读者学习和传承这种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文章主旨:通过描述八角楼上的情 景,表达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 缅怀之情
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节描 写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八 角楼上的情景,展现革命先烈的艰 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主题:通过八角楼上的情景,展 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精 神,激励读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
深入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
添加项标题
毛主席:文章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领袖形象,通过描写他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展现了毛主席的智慧、坚定和果断。
添加项标题
警卫员:警卫员在文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表现展现了忠诚、 勇敢和机智。
添加项标题
群众:群众在文章中是背景人物,但他们的反应和态度也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创作背景: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因楼房八个角而得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领导井冈 山军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 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
拓展阅读相关作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5张)

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①②③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课件2: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合作探究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 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 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颈联: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背景介绍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 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 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接在一起。作者倾注笔端, 用心苦吟,写出许多“叹世”之作。《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 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凄婉的曲子。
整体感悟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 老树:
深秋,萧索,暗淡
叙事
实 写 写 景 虚 写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内容
情感
观海地点和目的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总写大海景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一 总写山岛景象 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特写山岛之景
勃勃生机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乐观情怀
特写海面之景
本课小结
次
北
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三国鼎立课件2中图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 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 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 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节 选 自 诸 葛 亮 《前出师表》
袁绍派颜良进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 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佯攻延津,然 后亲率轻骑直驱白马,关羽斩杀颜良, 袁军惨败。
曹操采纳许攸出奇制胜方案,亲自率兵袭击 乌巢,杀了袁绍部将淳于琼,大败袁军,并 烧毁了袁绍在乌巢的全部屯粮。 曹操在乌巢烧毁了袁军全部屯 粮后,乘袁军军心动摇,发起 总供给,歼灭了袁绍军七万余 人,取得了官渡决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
统一北方后的曹操想一鼓作气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 1、历史背景: 的刘备,统一全国。
2、战争概况:
3、意义:
思考与讨论:请思考曹操官渡之战取胜与赤壁之战失败的原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双方兵力对比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10万 曹操:2.3万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 曹操:20万 孙刘连军:5万 结果意义 袁兵败逃;曹操 趁机统一北方。 曹兵败退回北方; 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上第15课《凝结》ppt课件(2)

酒精灯
试管夹
火柴
金属盘
烧杯
注意事项: 1、酒精的的使用方
2法、小心烧杯中的热水,避免烫伤
3、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盘加热时,不要 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4、加热金属盘时要来回转动,速度要 快,一般10圈左右即可,使金属盘 受热均匀。
5、认真观察现象 ,并填写实验记录。
返回
水蒸气变水实验记录表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 的方向。
讲授新课
3.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 方向。
讲授新课
理论分析
定滑轮的实质
转轴固定不动,相当于支点 O,拉力相当于动力,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观察一幅科学漫画
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 见到过吗?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滑轮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滑轮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重点)
当好小法官。 (1)太阳出来后,空气里才有水
蒸气。( ×) (2)露水是天上掉下来的。(× )
(3)浴室房顶上的水珠、水杯盖 上的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的结果。
(√)
(4)水蒸气的凝结与空气的温度
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
拓展应用
•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 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我们 想办法防止它们的出现。 打开车窗通风,使车内水蒸气变少。 打开车内暖风,让玻璃变热。
试管夹
火柴
金属盘
烧杯
注意事项: 1、酒精的的使用方
2法、小心烧杯中的热水,避免烫伤
3、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盘加热时,不要 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4、加热金属盘时要来回转动,速度要 快,一般10圈左右即可,使金属盘 受热均匀。
5、认真观察现象 ,并填写实验记录。
返回
水蒸气变水实验记录表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 的方向。
讲授新课
3.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 方向。
讲授新课
理论分析
定滑轮的实质
转轴固定不动,相当于支点 O,拉力相当于动力,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观察一幅科学漫画
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 见到过吗?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滑轮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滑轮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重点)
当好小法官。 (1)太阳出来后,空气里才有水
蒸气。( ×) (2)露水是天上掉下来的。(× )
(3)浴室房顶上的水珠、水杯盖 上的水珠都是水蒸气凝结的结果。
(√)
(4)水蒸气的凝结与空气的温度
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
拓展应用
•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 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我们 想办法防止它们的出现。 打开车窗通风,使车内水蒸气变少。 打开车内暖风,让玻璃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