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摘要:在青铜文物的表面有两种腐蚀或化学和生物腐蚀、自己的材料和环境相关的腐蚀速率,因此,在青铜文物保护,我们必须了解腐蚀机理,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更好地保护重要的遗产。

关键词:青铜文物;腐蚀;保护一、青铜文物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制成的,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出现在世界各地,是一种世界文明。

据考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河谷。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4000多年来的优秀技术和文化。

在中国,也就是距今5000至4000年间,历史上的尧舜禹时期,据考察发现在,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冶铸青铜器,在众多青铜器当中,商和周制作的青铜器是最精美的,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包含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最初的青铜器多为小型工具或饰品,在商周晚期至西周早期,我国的青铜器事业发展得最好。

青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我国的青铜器相比世界其他各国出现的晚一些,但是就青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以及品种来说,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无法相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一文化领域,我们有独特的地位并引起重视的原因,青铜器在刚刚打造出来的时候,颜色是非常漂亮的,呈现黄金般的土黄色,但是由于深埋于地下多年,经过了腐蚀后,它才变为了绿色。

在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极少有铭文的出现,以前认为个别龟形上面是有文字的,但其实不是,那仍然是纹饰而不是文字。

纹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二里冈期变形动物纹的改进,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第二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

在商代中期仍旧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是在某些器皿上可以发现是有作者本人的族氏徽记的。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

青铜 雕塑 着色 物理 化学

青铜 雕塑 着色 物理 化学

青铜是一种古老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铜和锡,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古代,青铜被广泛用于雕塑制作,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得雕塑表现出长久的美感。

在青铜雕塑制作过程中,着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着色可以赋予雕塑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

在现代青铜雕塑制作中,着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青铜表面施加不同的着色剂,可以实现各种丰富的色彩效果。

着色技术需要考虑到青铜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确保着色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就青铜雕塑着色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物理性质:1. 密度:青铜的密度较大,表面粗糙度小,可以增强着色剂的附着力。

2. 强度:青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获得细腻的雕塑细节,而且不易变形。

3. 导热性:青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使得着色剂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雕塑表面,确保着色效果的均匀性。

化学性质:1. 耐腐蚀性:青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不受着色剂影响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颜色和光泽。

2. 氧化性:青铜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铜保护膜,可以保护青铜表面不受到进一步的腐蚀,同时也影响着色剂的附着和渗透。

基于对青铜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着色技术可以划分为机械着色和化学着色两种主要方式。

机械着色:1. 手工着色:利用刷子、喷枪等工具进行着色,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着色效果,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2. 雕塑纹理着色:利用雕塑本身的纹理和表面特征进行着色,可以营造出更加生动和自然的效果。

化学着色:1. 化学改性着色:通过化学处理改变青铜的表面化学性质,使得其更易受到着色剂的渗透,从而实现更加稳定和持久的着色效果。

2. 氧化着色:利用氧化剂对青铜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氧化膜,可以实现多种色彩的着色效果。

总结来看,着色技术在青铜雕塑制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青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着色技术,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当代青铜着色艺术的方式和方法

当代青铜着色艺术的方式和方法

当代青铜着色艺术的方式和方法作者:杜鹏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5期摘要:纵观青铜着色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并且仍然处在不断地发展中。

但是在我国仍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很多雕塑家的青铜作品在最后的着色处理上不能让其满意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也使得青铜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致力于探讨当代青铜着色艺术的表现方式与方法。

帮助当代艺术家及铸铜雕塑家进一步了解青铜上色艺术,为正在学习该艺术的初学者做出指引与帮助。

关键词:青铜;着色;方式;方法中图分类号:J3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13-02青铜着色根据其历史的发展来看,普遍被定义为金属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实际上,这个定义应进一步被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和人工形成的氧化。

一、自然氧化自然氧化上的色是由于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化学反应之后留在表面的残余物。

在文化挖掘中发现的古老的铜艺术品大多数都是蓝色,因为周围的土中有大量的碱和有机物腐蚀后产生的大量氨基化合物。

铸铜雕塑的纯绿色到深绿色和黑色是由于土里有大量的酸。

只就颜色不算纹理来讲,不同的氧化物质使得铜产生不同的颜色。

对于自然氧化上色来讲,除了时间就没有其他方法了。

所以对于雕塑师,这个方法不可行,因为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达到这个结果。

二、人工氧化由于自然氧化需要的时间太久,所以雕塑家为了完成一件完美的雕塑作品就必须要借助人工氧化的方法。

人工氧化上色不仅能产生于自然氧化相类似的结果,还能做出更多自然氧化没有的颜色。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很快就完成。

通常,有三种人工上色的方式:经典、传统和现代。

这三种分类也是基于青铜着色的历史发展所呈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外貌而分的。

(一)经典着色经典着色是模仿自然氧化形成的颜色。

方法是将铜放在元素环境下(尽量模仿土的成分)腐蚀或者用酸洗。

通常有这样几个步奏:对青铜器准备处理好,通过化学药水对其表面进行煮黑、咬旧、做高锈、闷旧,然后再手工做旧让其显出层次,最后封蜡。

铜表面热着色方法

铜表面热着色方法

铜表面热着色方法专利名称:铜表面热着色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现代铜表面的热着色技术,具体涉及对铜雕塑的表面进行热着色,使其呈现丰富、亮丽的色彩。

背景技术:传统或古代的青铜着色法大多是采用冷着色法或自然着色法。

其办法是把铜件放到室外或埋在土里,加上一些配方,让其慢慢地在表面上起颜色变化。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38256. 2公开的一种采用水溶性涂料、水性色浆、颜冲+和填津+与水混合对青铜器进行着色,以使其呈现古代青铜器的色泽。

这样处理出来的铜件其颜色种类筒单,表现色彩的大小范围不能如人所愿,色彩表面粗糙而且极不牢固。

目前,人们对青铜的表面处理,特别是对青铜雕塑表面的着色也基本采用冷着色,其不能控制颜色的深浅和色的变化,为粗糙的单色处理,基本只能呈现简单的褐色、椋色、棕黑色或是平坦的简单的绿色,这种方法使处理过得青铜雕塑品其雕塑表面不能形成图案,颜色死板,不透明,看上去如出土文物,没有光泽和美感,不能同现代的家具和办7>装饰相协调。

近十几年来这种状况未有大的改变。

因此这样的一种只能有一种单色的表现,并且表面粗糙的青铜作品也越来越不不能满足国内的市场及鉴赏家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本质上改变原来传统铜雕塑表面的效果和质量,提供一种铜表面热着色方法,以提高雕塑的美感和表现力,使铜雕塑与现代家居和办公的装饰环境相协调,从而提升室内、室外铜雕塑的价值,在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的市场。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热着色法,利用不同的化学原料配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含量的铜表面,按设计者的愿望,把各种化学材料应用在加热后的铜的表面上以此产生化学变化,并冲艮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铜表面现出所需的各种色彩,并构成各种图案形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铜表面热着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加热^I的表面以去除铜表面的湿气,加热到60 °C- 200 °C;2) 在所述铜表面涂覆化学溶液对其进行着色,所述的化学溶液是由硝酸铁、硝酸铜、硝酸银、硫化铵、硫化钾、氧化铁红、钛白粉、铁黑粉中的一种或几种配成的水溶液。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内容摘要:随着金属加工工艺水平的进步和青铜材质显露出的独特的金属材质美感,青铜材质雕塑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

但由于青铜材质雕塑的加工难度大,其复杂的专业技术操作往往使艺术家们在创作架上雕塑时避而远之。

笔者在长期的雕塑创作实践当中对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做本文愿与同行们交流沟通。

关键词:青铜雕塑;表面着色;方法一、金属表面着色的定义和意义青铜材质的雕塑以其独特的美感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但青铜雕塑造价高昂、制作程序复杂。

现在国内艺术家在小型青铜材质雕塑的铸铜、着色技巧方面尚有不少的欠缺,这对全面、完美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情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文主要对青铜雕塑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金属表面着色的方法展开论述。

什么是金属表面着色?青铜雕塑历经风吹雨淋后表面形成一种斑驳的色彩,其经过岁月洗礼后金属表面的氧化效果是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的。

像许多老家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人的摩擦接触,表面产生的一层红光;紫砂壶经长期茶水冲泡和人们的把玩之后,表面的“挂釉” ; 还有出土的许多先秦时期的青铜雕塑,其表面的青绿斑驳色彩都是其观赏价值一部分的体现。

随着1992 年罗丹雕塑展、2001 年亨利摩尔雕塑展来到中国,中国的雕塑家们在为其艺术所震撼的同时,也感慨着铸造着色工艺的精到。

我们对青铜雕塑金属表面的处理,就是通过施加一些化学制剂来迅速使青铜“老化”“旧化”。

换句话,说金属表面着色就是借助于一些化学制剂使青铜雕塑有控制的失去光泽,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颜色分子依附在青铜表面,使青铜雕塑表面产生光泽。

、青铜雕塑的金属表面着色过程和注意事项下面笔者将对青铜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

1. 表面清洁首先是青铜雕塑的清洁。

如果青铜雕塑表面不够干净的话,化学制剂对于青铜雕塑的作用不会很好,所以清洁工作在上色过程中很重要。

清洁青铜雕塑表面有三种基本方法:机械清洁法、化学清洁法和电洁法下面对这三种清洁方法进行逐一介绍。

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的着色方法分析

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的着色方法分析

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的着色方法分析作者:郑锋来源:《大观》2020年第07期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艺术铸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其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同时在我国的科技史和美术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明。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着重关注艺术铸造领域的青铜雕像着色等相关内容。

据此,文章重点探讨和分析着色的主要内涵以及具体着色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着色方法本文从介绍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的着色的主要内涵开始,进而分析其技术的发展情况,所涉及的着色主要包括冷着色、热着色工艺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特别是针对热着色工艺而言,其要在各种颜色的青铜雕像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必须选用科学合理的工具和器材,着重把握各种颜色的搭配等相关情况,针对相关方面的着色要点进行有效落实。

一、艺术铸造青铜雕像的着色对青铜雕像表面的着色而言,在21世纪初,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仍然沿用比较传统的着色技术和观念,在室内或者室外,着色的颜色大多数都是中国古代及欧洲在自然情况下形成的一种绿色、棕色或者黑色等等,而这样的颜色和罗马时代所流行并应用的棕黑色在理念和方法上几乎是差不多的,针对相应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优化,创新力度不强。

传统的着色观念认为雕塑语言是通过体系来呈现的,和表面颜色没有紧要的联系,所以对着色没有高度关注。

与室内雕塑相比,室外雕塑未在铜的表面上进行相对应的细节处理,在色彩表现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艺术感不够强烈,即使在当前世界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这样的特点也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庆幸的是,亨利·摩尔所创作的艺术塑造青铜雕像着色作品,使这种传统的观念得到了颠覆和突破,青铜雕塑,在表现力方面有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气。

在青铜雕像的雕塑过程中,他把雕像的设计、铸造和表面着色处理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一个创作项目进行艺术的着色。

不管是大作品还是小作品,他都尽可能有效应用层次更加丰富的棕黄色、黑色等,在其中进一步融合或深或浅的绿色。

青铜器锈蚀机理的探究

青铜器锈蚀机理的探究

另外我们将铜在器皿中的反应过程视为简单基元反应
过程.建立简单基元反应的微分方程组:
dc(Cu2
(OH dt
)2 CO3)=
K1 ������c (Cu)2 ������c(O2 )������
E
c(CO2 )������c( H2O )-K2������e-KbT ������c(Cu2 (OH )2 CO3 )
查阅资 料 得 知,青 铜 器 在 自 然 环 境 下 易 受 到 水、 气、酸、碱、微生物等综合作用,发 生 一 系 列 的 反 应 受 到 腐蚀侵害.在 多 种 因 素 作 用 下,在 它 表 面 易 产 生 绿 色 锈 蚀Cu2 (OH )2CO3 ,蓝 色 锈 蚀CuSO4������5H2O,红 色 锈 蚀 Cu2O,黑 色 锈 蚀 CuO ,其 余 还 会 出 现 SnO2,PbO 的 腐蚀.而其中对青铜器影响最大的就是铜绿的锈蚀和 氧化铜的黑色锈蚀.虽然一些历史学者普遍认为铜绿 质地致密比较稳定,它可阻 止 金 属 和 氧 气 之 间 的 接 触, 防止青铜器被 其 他 因 素 进 一 步 腐 蚀,通 常 被 认 为 是 无 害锈.但是它依然不 可 避 免 会 对 青 铜 器 表 面 的 光 泽、 纹理、饰 刻 产 生 破 坏 作 用. 再 者,青 铜 器 多 出 土 于 地 宫,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与氧 气 和 水,这 是 铜 绿 形 成 的 良 好 条 件 ,也 使 它 成 为 锈 蚀 的 主 要 因 素 .(3)来自dc(CuO ) dt
E
= 2������K2������e-KbT ������c(Cu2
(OH
)2 CO3 )
(4)
dc(dHt2O)= -K1 ������c (Cu)2 ������c(O2 )������c(CO2 )������

对铜制艺术品表面防腐方法的探究

对铜制艺术品表面防腐方法的探究

铜及铜合金腐蚀防护的研究进展——探究铜制工艺品表面防腐方法摘要:本文探讨了金属腐蚀防护方法的主要类别,选取可能适应用于铜制工艺品表面防腐的铜腐蚀防护类别,综述这些类别的主要方法(自组装膜法、镧盐表面钝化法以及缓蚀剂法),最终在这些方法中选取适宜于铜制工艺品表面防腐的最佳方法(自制硅烷单分子膜)。

关键词:铜及铜合金;自组装膜;表面钝化;缓蚀剂一引言在电化学顺序中,铜的正电位比氢高,所以铜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

故在一般情况下,铜被列为耐腐蚀性较高的金属之一[a]。

然而在潮湿的环境下含有+、Cl-等腐蚀性介质的溶液中,铜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会急剧下降[B]。

CN-、NH4铜制工艺品有其独特的色泽魅力,但被腐蚀后会常产生Cu2(OH)2CO3(俗称铜绿)等,影响美观且难清除。

目前在铜及铜合金腐蚀防护上研究较多,有添加有机自组装膜、石墨烯自组装膜、缓蚀剂以及镧盐表面钝化等。

但是在铜制工艺品的腐蚀防护中还需要考虑防护膜的耐磨性、经济性、防腐持久性以及不影响工艺品的观赏性。

二金属腐蚀防护措施分类2.1、隔离法。

造成金属腐蚀的重要原因是微电池作用,微电池的产生必须同时具有阴阳两极。

金属腐蚀防护的首要措施就是将金属的阳极同阴极隔离,使金属阴阳两极不能够构成微电池。

常见的隔离方法有钝化法、涂层法和电镀法[E]。

2.2、缓蚀剂法。

金属缓蚀剂防护法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防腐蚀措施。

在金属所处的环境中,加入少量的缓蚀剂,从而与金属的表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保护膜能够延缓金属材料的腐蚀。

缓蚀剂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仪器,也不会改变金属的性质,因而缓蚀剂法具有适用性强和经济的特点。

金属缓蚀剂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缓蚀剂通过同金属腐蚀物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并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

如果阳极缓蚀剂的量不足,范围会加快金属的腐蚀,阴极缓蚀剂能够增加阴极极化,即使量不足能够起到缓蚀的作用,因此缓蚀剂的使用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用量[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方法研究作者:张瑞
来源:《雕塑》2010年第05期
内容摘要:随着金属加工工艺水平的进步和青铜材质显露出的独特的金属材质美感,青铜材质雕塑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

但由于青铜材质雕塑的加工难度大,其复杂的专业技术操作往往使艺术家们在创作架上雕塑时避而远之。

笔者在长期的雕塑创作实践当中对青铜材质雕塑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做本文愿与同行们交流沟通。

关键词:青铜雕塑;表面着色;方法
一、金属表面着色的定义和意义
青铜材质的雕塑以其独特的美感正越来越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但青铜雕塑造价高昂、制作程序复杂。

现在国内艺术家在小型青铜材质雕塑的铸铜、着色技巧方面尚有不少的欠缺,这对全面、完美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情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文主要对青铜雕塑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金属表面着色的方法展开论述。

什么是金属表面着色?青铜雕塑历经风吹雨淋后表面形成一种斑驳的色彩,其经过岁月洗礼后金属表面的氧化效果是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的。

像许多老家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人的摩擦接触,表面产生的一层红光;紫砂壶经长期茶水冲泡和人们的把玩之后,表面的“挂釉”;还有出土的许多先秦时期的青铜雕塑,其表面的青绿斑驳色彩都是其观赏价值一部分的体现。

随着1992年罗丹雕塑展、2001年亨利摩尔雕塑展来到中国,中国的雕塑家们在为其艺术所震撼的同时,也感慨着铸造着色工艺的精到。

我们对青铜雕塑金属表面的处理,就是通过施加一些化学制剂来迅速使青铜“老化”“旧化”。

换句话说,金属表面着色就是借助于一些化学制剂使青铜雕塑有控制的失去光泽,或通过化学反应使颜色分子依附在青铜表面,使青铜雕塑表面产生光泽。

二、青铜雕塑的金属表面着色过程和注意事项
下面笔者将对青铜雕塑的表面锈蚀效果着色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

1.表面清洁
首先是青铜雕塑的清洁。

如果青铜雕塑表面不够干净的话,化学制剂对于青铜雕塑的作用不会很好,所以清洁工作在上色过程中很重要。

清洁青铜雕塑表面有三种基本方法:机械清洁法、化学清洁法和电洁法。

下面对这三种清洁方法进行逐一介绍。

机械清洁法:最好也是最常用的是用喷砂机吹出砂子或者金属小颗粒进行吹洗,这样处理的结果不但可以去除青铜雕塑表面的杂质,而且可以为青铜雕塑的表面增加一种柔和的光泽。

另外一个方式是把钢丝刷装在电钻上来对雕塑表面进行打磨,但缺点是无法达到深的凹处和缝隙。

以上两种方法部需要一些特定的机械设备。

当然最简陋的方法也可以用沾着砂子、洗衣粉或者清洁剂的湿海绵块擦洗雕塑。

化学清洗法:可以把青铜雕塑在盐水中浸泡,很快雕塑将变得光可鉴人。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大多数的青铜雕塑在铸造时会产生些小的沙眼,盐水如浸入孔洞,渗出时有可能产生难看的斑点。

所以这种清洁方式要慎用。

电洁法:利用电解的方法,把青铜雕塑表面的杂质去除。

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大型的专业设备,所以一般由专业的电镀工人完成。

其完成效果类似于喷砂法。

综合三种清洁方法的便利性和清洁效果考虑,喷砂法是最好的选择。

2.雕塑的固定和工作场地的选择
经过清洗的青铜雕塑就可以开始进行表面着色的处理了。

因为青铜雕塑往往比较沉重,在处理之前首先要对雕塑进行牢固的支撑固定。

固定方法可以使用比较厚重的不锈钢板和雕塑的支撑螺栓固定在一起,防止在着色的过程中雕塑晃动倾倒。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着色工作时最好选择明亮并通风良好的地方,光线明亮可以在处理过程中看清细节,不致留下遗憾。

另外由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制剂,出于健康的考虑,应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着色处理工作,最好能够配备良好的通风抽气设备。

3.青铜雕塑的加热
青铜雕塑的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也就是给雕塑施加一层金属膜的过程,或者说是覆盖一层氧化外衣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进行,因此需要对青铜雕塑进行加热处理。

最常用的加热方法是使用氧焊枪加热。

加热时注意不要使用过于集中的高温火焰,尽量调节使火焰
喷射面积大并且和缓为好,否则不均匀的加热导致化学反应程度不一,将可能会使青铜雕塑表面出现难看的斑点。

另外除非雕塑很小,否则一般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雕塑全部均匀加热,所以最好随着上色的工作从上到下进行局部加热。

4.青铜雕塑的着色
常用到的给青铜雕塑表面着色的化学药品是硫磺、硝酸铁和硝酸铜。

最常用的上色方式是刷膜法:用刷子洁化学制剂溶液水刷到炙热的青铜雕塑表面,在高温下化学制剂溶液与青铜发生化学反应,使青铜雕塑的表面镀上一层或者多层漂亮的金属镀膜。

刷子的刷毛最好稍硬并且弹
性良好。

在洗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青铜雕塑表面的高温,所以需要一边对雕塑进行加热,一边刷化学药剂。

那么怎样的温度是最适合青铜和化学制剂产生化学反应的呢?一个对合适的温度判断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水滴在青铜雕塑的表面要能够嘶嘶作响。

下面笔者将对三种化学药品的着色方法、注意事项和完成效果进行分别介绍。

硫磺:会在青铜的表面产生褐色和黑色。

硫磺是最容易操作和控制的一种金属表面着色制剂,所以可以作为基本层,并且可以在其处理过的青铜雕塑表面添加其他化学药品使之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

使用时,准备一个玻璃杯,倒入大半杯热水,然后放入玉米粒大小的硫磺,热水会加速溶解此制剂。

经过溶解的硫磺溶液就可以直接在青铜雕塑表面上涂刷了。

随着涂刷药液的增加,雕塑表面颜色逐渐变深,先是棕褐色,直到变成黑色,所以在涂刷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颜色的变化而加以控制。

在加深雕塑表面颜色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钢丝刷来有选择的擦除刚刚经过加深的雕
塑表面来淡化高光处的颜色,使之产生更为丰富的金属效果。

硝酸铁:通常作用于硫磺处理过的底膜上,使冷褐色的雕塑表面显得更暖一些,产生一种漂亮的淡红色。

硝酸铁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体,放入水中时,水会变成红褐色。

用硝酸铁对雕塑进行处理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雕塑表面的高温。

在涂抹的过程中,可以用水擦洗雕塑,一遍遍地涂抹和擦洗可以制造出丰富的表面效果。

在用硝酸铁的溶液进行表面涂刷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刷子上不需要太多的溶液,刷子在硝酸铁溶液中稍微地蘸一下就拿出来,抖掉多余的溶液。

在涂刷的时候刷子应该是轻快地在
雕塑表面点刷,而不是大量的涂刷。

另外可以在感觉涂刷过头的地方或者想制造更为丰富效果
的地方用清水冲洗,经过反复的涂刷冲洗,雕塑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

硝酸铜:也是通常作用于硫磺处理过的底膜上,使青铜雕塑表面产生青绿色的锈蚀的效果。

硝酸铜为蓝绿色的结晶体,一杯热水大约溶解一勺的量。

硝酸铜一样也需要待处理的青铜雕塑
表面有很高的温度,在用刷子蘸取硝酸铜溶液时可以比硝酸铁稍微多一些。

可以用刷子反复涂
刷需要处理的部位,使青绿色变的越来越暗淡和不透明。

同硝酸铁一样,如果在硝酸铜溶液处理过的表面用水冲洗,雕塑表面颜色也可以变得越来越淡,变成蓝灰色,最后甚至可以变成一种浅灰白色。

当然这种“旧化”“老化”的过程不一定是线性的。

这种过程可以随着雕塑家的意愿而进行反复的调整,最后达到心目中理想的旧化效果。

5.施加最后涂层
最后的涂层主要作用是保护青铜雕塑,但是也会对雕塑表面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谨慎使用。

笔者的办法是用松节油稀释过的亚麻油刷在处理过的青铜雕塑表面,然后再把它擦除。

这样油色会渗入雕塑表面,突出青铜雕塑的光泽。

等过一段时间它会变硬,形成非常坚固的表面。

等彻底干透以后可以再上一层蜡对青铜雕塑作品进行保护。

三、另外一种青铜雕塑做旧的方法
前面笔者主要介绍的是青铜雕塑表面处理方法中的“涂刷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自然地经过日晒雨淋和人们的摩擦把玩之后的青铜雕塑表面效果。

如果是制作一些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的仿制工艺品的话,可能这样的效果就不是雕塑家需要的了。

这时可以把制作好的青铜雕塑掩埋在浸泡了上面我们说过的化学药品溶液的细锯末中,通过埋藏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使青铜雕塑表面产生类似于古代青铜器斑驳的青绿色的锈迹。

这种方法不是本文介绍的重点,笔者在本文中就不进行具体的展开描述了。

四、结语
以上就是青铜雕塑表面锈蚀效果的操作处理步骤了,本文的重点是对青铜雕塑表面着色处理的技术性描述,当然对这一过程的控制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得心应手。

要完成一件艺术效果上佳的雕塑作品仅仅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贯穿始终并主导一切的依然是雕塑家的艺术修养和感悟,但对青铜雕塑这一需要倾注大量技术劳动才能完成的艺术品来说,这种对基本技术程序的熟练掌握恐怕是第一步,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象群.张沈.雕塑家工作室[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9)
2 吴顺平现代雕塑设计与技法[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