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雕塑以及著名雕塑鉴赏
外国美术赏析(雕塑)

SZM
古埃及和古希腊雕塑
希腊化时期中最能具体表现男性身体的雕刻 作品有以希腊神话為题材的《劳孔群像》 ﹝Laocoon Group﹞以及以战争為题材的 《垂死的高卢人》﹝Dying Gaul﹞。
大卫迎接战斗时的场景。艺术家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为事
业斗争的英雄形象:年轻、英俊、健壮、神态坚定自若,
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下垂,似 将握拳,头部微俯,直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哀悼基督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圣母 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 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解 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 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一而富有变化。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 写实技巧,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并对雕像进行完 全平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 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米开 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 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立 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的名 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五米多高的《大卫》像给人深刻的印象,不再是依靠狂烈的激情,或 者骄横的漫不经心,而是借助于他的形象的阳刚之美来表现人物。米开朗基罗也以裸体 展示人物形象,肌肉强劲有力,通过紧张与松弛的游戏来具体表现精神和肉体互相和谐 的理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塑艺术的传统,使雕塑艺术达到了高 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最先出现的雕塑大师 是吉贝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同一个时期 的伟大雕塑家还有多那泰罗、委罗基奥等。而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 期的雕塑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对后期的雕塑家有着极大的影 响。
美到极致的古希腊雕塑

CHAPTER2第2 章美到极致的古希腊雕塑当我们面对西方伟大艺术家作品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它的美,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但是在这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该如何欣赏希腊雕塑特殊的美,为什么说它是人类很难超越的艺术高峰?这些神秘莫测的古希腊雕塑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遐想空间?其中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为什么说古希腊雕塑美到极致呢?因为古希腊艺术当中的一些精品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最高范本,而且是我们很难超越的艺术高峰,所以我就把它叫做美到极致的古希腊雕塑。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的藏品大概有40万件之多,其中有三件是镇馆之宝。
所谓镇馆之宝,就是该馆最精彩、最重要的展品。
著名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珍藏着世界上最神奇的三件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肯定是永远的明星之一,其他两件宝物又是什么呢?18围满观众的《米洛岛的维纳斯》 无限的遐想和审美兴趣呢?在40万件海量的藏品当中,三件镇馆之宝中有两件是古希腊的雕塑,可以想象古希腊雕塑在卢浮宫里的至尊地位,乃至于在整个西方美术史上 的地位。
古希腊的雕塑确实是令人赞叹不已的美术品,曾经有许多人把希 腊人的这种创造称之为 “奇迹 ”。
法国的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这本书 里非常感慨地说,没有一个民族像希腊人这样天赋优厚,仿佛一切条件都 集中在一处,启发他们的智力,刺激他们的才能 ⋯⋯ 换句话说,其他地方 大概不会有系列丛书 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在这三件镇馆之宝当中,第一 件当 然 是 列 奥 那 多 ? 达 ? 蒙娜丽莎》,它是卢浮宫里的大 明星,永远是观者如潮;第 是古希腊雕塑《萨摩色雷斯利女神》;第三件是《米洛 维纳斯》。
芬 奇 的二件 的胜 岛的围满观众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在众多的古希腊雕塑中,最具盛名的就是这尊《米洛岛的维纳斯》了。
她庄重而又优美的姿第2 章美到极致的古希腊雕塑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综合因素,可是希腊人却具备了,他们创造了无法超越的艺术作品。
论群雕《拉奥孔》的鉴赏意蕴

论群雕《拉奥孔》的鉴赏意蕴1. 引言1.1 1.作品介绍《拉奥孔》是一组著名的古希腊群雕作品,其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
这组雕塑位于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前,是古希腊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拉奥孔"是希腊语,意为“带子解开”,寓意为生命之源。
作品描绘了女神雅典娜与希腊英雄拉奥孔的故事,展现了雅典娜赐予拉奥孔智慧的一幕。
这组群雕以细致的雕刻技法和栩栩如生的表现形式而著称,被视为古希腊群雕艺术的巅峰之作。
通过对《拉奥孔》的深入观赏和理解,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希腊文明的璀璨与智慧,以及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拉奥孔》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古代希腊文化的写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1.22.题材和表现形式《拉奥孔》是一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群雕作品,其题材主要描绘了拉奥孔(Laocoon)的传说故事。
拉奥孔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是特洛伊的拉奥迪克王子,因反对特洛伊战马被希腊人抛入海中而著称。
这些群雕作品通过雕刻艺术形式将拉奥孔被蛇咬伤致死的一幕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群雕《拉奥孔》中,艺术家充分运用了人物雕塑技法,栩栩如生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巨蛇缠绕中的绝望与挣扎。
雕塑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张力,让人不禁感叹于艺术家的技艺之高超。
作品中的构图和空间布局也值得一提,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立体雕塑与背景环境的对比,让整个作品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2. 正文2.1 1.历史背景拉奥孔群雕是中国古代汉族在佛教信仰下所雕刻的一种形态。
作品寓意着人们对佛教的崇敬与虔诚,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佛教信仰的传承。
这种群雕艺术形式始于隋代,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后世亦有不少续续不乏。
它是一种将多种材料、多种形态的佛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雕塑形式,集中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是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在历史上,群雕《拉奥孔》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政治局势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产生的。
古希腊雕塑欣赏

马计的是特洛伊城的一个祭祀和预言家拉奥 孔,他曾经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入城 中,但他的警告并没有引起特洛伊人的重视, 反而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的要毁灭特洛伊的 意志,于是雅典娜就派出了两条巨蛇把拉奥 孔父子三人咬死。
拉 奥 孔
拉奥孔位于雕 像的 中间,处于 极度的恐怖和痛 苦,极力的想把 自己 和儿子从两 条蛇的纠缠中挣 脱出来。三个由 于痛苦而扭曲的 身体,所有的肌 肉运动都达到了 极限,表现出在 痛苦和反抗状态 下的力量,紧张 而惨烈的气氛迷 漫着整个作品。
作品解决了人体在 运动中的空间结构的稳 定性和运动的时间性的 难题,使雕像既有连续 运动的时间节奏感,又 有回旋动作的空间稳定 感。作品把人的和谐, 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 的淋漓尽致。无论从哪 个角度去观察,雕像都 给人以美感的完整性和 动势的真实性。
掷 铁 饼 者 米 隆
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拉奥孔》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特洛 伊战争。原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 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 腊人远征特洛伊的长达十年战争。 特洛伊城最终被希腊人的“木马计”所攻 破。《荷马史诗》描绘了一个故事:识破木
米 隆 《 掷 铁 饼 者 》
作品表现了一个 健美,富有力感的运 动员的形象。刻划的 是凝聚力爆发前最精 彩的瞬间。运动员大 幅度摆动双臂,双臂 就像一张拉满弦的弓, 在下一瞬间运动员就 要掷出铁饼。全身重 心在右脚上,膝盖弯 曲。整个形体有一种 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 的感觉,体现了一种 和谐的理想之美。
古希腊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 的崇高感,体现了人对美的理想 范式及美好生活的寻求,它是积 极、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艺术。尽 管它产生于那么久远的年代,但 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完整版详解

艺术的完美,不在于 被表现对象的形态完整。 即使残缺、剥蚀了,她 所蕴含的内容和表现的 精神,也是永恒的 。
掷铁饼者
• 1.《掷铁饼者》表现了一个什么 样的人?给你什么感觉? • 表现了一个健美的运动员,即将 把手中的铁饼投掷出去的瞬 间.......觉得他很健美,充满了青 春活力,动态很美...弯曲着的身 体胸肌发达,张开的双臂像拉满 的弓一样有力,表现了一种运动 的力量之美。 • 2.这个健美的男子是作者凭空想 象出来的吗? • 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的体育竞技 活动,作者抓住了运动员运动过 程中凝聚力爆发的瞬间。
永不落幕的美
——典雅优美的古希腊雕塑
一· 了解古希腊的概况以 及古希腊的艺术成就
古希腊是西方 文明的摇篮、 西方艺术的源 头、西方美术 崇尚的典范,模 式庄重的艺术 品格和写实精 神都是从古希 腊开始的。
二、初步鉴赏,提出问题(同学们边看书,边思考)
• • • • • • 1、古希腊流行人体雕塑的原因? 2、该如何欣赏人体艺术? 3、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为什么断臂? ................. ................. .................
米洛斯的阿佛罗狄忒
• 作者阿里山德罗斯,创 作于希腊化时期,高 214厘米,大理石雕塑, 现藏法国罗浮宫。 • 它是希腊女性雕塑中公 认最美的一尊,虽然半 裸着上半身但仍然让人 觉得它优美、健康、充 满活力,并不给人以柔 媚的印象。她的身姿转 折有致、大方、有力。 沉静的表情里有坦荡有 自尊,让人感觉到它的 端庄秀丽、大方温和、 典雅..... •
赫拉像(大理石 公 元前540年)
雕像是风格优美的全 身像,动态端庄,身 穿多利亚式无袖上衣 和长裙形体简练概括 ,透过衣裙仍能隐见 女性人体美,发式带 有古埃及装饰程式化 。面部刻画很出色, 动人的微笑不同于一 般公式化的“古风式 微笑”。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鉴赏)

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文化时期,追求女性的柔美,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蒂(维纳斯)的歌颂层出不穷,米洛斯的维纳斯作为其中最为著名的雕像,在古希腊人民中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已经发展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
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
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
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
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
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作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代表,维纳斯给人类盖上的是一缕神秘的面纱,雕像整体给人高贵端庄的感觉,其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韧的腰肢,呈现一种时代成熟的女性美。
人体的结构和动态富于变化却又含蓄微妙,体现出了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那残缺的双臂,却又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一种无言的独特之美——残缺美。
在风格上接近公元前四世纪古典主义盛期的作品,为希腊文化时期所少见。
此雕像残缺的上肢是一个永恒的谜,有人曾经尝试去复原她的双臂: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亦或,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但是,每一种方案出现,就便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
而其结果,那就是保持断臂从某种意义上反而视为一种最完美的表现!用中国的一句成语画蛇添足形容,也在恰当不过。
真正的美或许并不是完美,而是带有缺憾的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艺术作品的欣赏性。
某一天,当一个作品不再有吸引我们的地方,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和柔美,那么它之于人类艺术的存在价值又该存在在哪里,难道仅仅只是为了给我们留下一个念想?而从感官意识上来讲,女性的柔美,是维纳斯给人最原始的感觉,当代审美意识的一种,柔美给人永远的是一种温润。
古希腊雕塑分析

代表作品
《女子雕像》 古风时期的女性雕像都是立像,姿势比较古拙, 都着衣未见裸体。 这尊女子雕像正面站立是一件风格优美的全身像 ,动态端庄,身穿多利亚式无袖上衣和长裙,形体 简练概括,透过衣裙仍能隐见女性人体美,发式仍 带有古埃及装饰程式化。面部刻画很出色,那动人 的微笑不同于一般公式化的“古风式微笑”,似有 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微笑之意,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头发梳成流畅的发辫,成对称式的垂于丰乳两侧 ,不但自然优美还富有柔软质感,这使人物更加真 实感人。
古希腊雕塑总结 古希腊建筑 帕提农神庙
总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成就
发展历程
• 希腊的雕塑可分4个时期, •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
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 • 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 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 •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 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 •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 朝这一历史时期。
古希腊雕塑的总体特点
特点:理想化的,人性化(以人塑神)的,写实
化的,简单朴实的,典雅精致的,高贵神圣的。
古希腊雕塑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1.古希腊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发源地,它在西方雕塑发展史上代表着一种
美学高度。
2.古希腊雕塑所确定的原则和规范,对后来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3.古希腊雕塑为后来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发展和发扬提供了良好条件。 4.古希腊雕塑以人性化(以人塑神),写实化,简单朴实,典雅精致的风格形态 为西方雕塑艺术提供了典范和基本框架的作用。 5.古希腊雕塑以它注重人性、以人为核心的特点,对文艺复兴时期和18世纪新古 典主义雕塑艺术的价值取向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
希腊美术作品赏析

三、希腊、罗马美术在雕刻和建筑 方面的突出成就
• 古希腊:一 爱琴海文化时期 二 荷马时期和古风时期 三 鼎盛时期 四 希腊化时期 罗马比较之前的希腊基本没什么其它,主要有雕刻,建筑,和绘画几个方面 从人类文化的历 史上看,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 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象认为自己是希腊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 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在缔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相当发达的爱琴 文化。 希腊文化主要来自以爱琴海为中心的爱琴文明,因此,我们要了解希腊美术,首先得从爱琴美术开始。爱琴美术是希腊美术的孕育时期,是以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为 中心,包括把尔干半岛南部的迈锡尼文化,所以爱琴文化又叫“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明大约是在埃及中王国时代形成,有别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 属的河谷文化,这个文明是属于岛国文化。前两个文明都掌控并维持着广大的疆域,相较之下爱琴海文明的范围则很小,克里特岛只有240 公里长,最宽处也只有 56 公里。 然而这个岛屿的气候温和,农业发达,尤其是四面环海,保障了当地长达五百年的安全。因此,早在公元前二十五世纪时,克里特岛的居民就已经创造了青铜石材并用的文 化,靠着对外贸易在公元前 2000 年进入了繁荣时期,并以克诺索斯(Knossos)为首都建立起强大的商业王国。 传说中,克里特岛上曾经出现一位很卓越名为“迈诺斯” (Minos)的国王,因此考古学家便称他统治的王国存在时所展现的文明为(迈诺安文明)。 尽管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与埃及相近,但是迈诺安文明与埃及文明却有很大的 差异。前者以宫殿为中心,后者以陵寝为特色。考古学家于十九世纪末在克诺索斯发掘出一个大规模的皇宫遗址,并称之为克诺索斯皇宫(Palace of Knossos)。这个皇宫 加上周围的城镇以及它的公共设施,却是后来希腊城邦(Polis)的前身。 克诺索斯皇宫遗址留下来很多装饰壁画,这些壁画的主要主题来自大自然,譬如海浪、海草、章鱼、 海豚等。充分显现迈诺安艺术中充满律动和欢愉的气质。 在雕塑方面,最重要的一件是《女蛇神像》〔Snake Goddess〕。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造型上没有埃及人 像那么拘谨,她双手自由伸展,身着华丽的长裙,袒露出前胸的乳房。 迈诺安文明没有连贯的发展,他们的出现与消失都非常突然,或许是因为曾经遭遇到地震与火山,使 迈诺斯王国受创倒地不起,虽然最后被强大与好战的迈锡尼人(Mycenae)征服,但却因为迈锡尼艺术的继承与普及,而使得迈诺安文明得以传播到其它地区。 迈锡尼人 (Mycenaean)在公元前 1600 年至 1100 年群居在希腊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us)半岛的东南岸,与迈诺安文化极为相近。但自从 1870 年德国一位考古学家舒莱曼 (Heinrich Shliemann)在迈锡尼进行挖掘,发现了巨大的宫殿堡垒,并有金器与用具等,证实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所记载的故事,因此才确定迈锡尼人是最早的 希腊部落的后代。 经过这次发掘,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是宏伟的迈锡尼文明遗迹,包括迈锡尼卫城(Mycenae Acropolis)和泰利安城堡(Tiryns Castle),它们估计约建于公 元前 1400 年左右。由于迈诺安建筑太过自由开放且缺乏秩序,使得城墙设施的防御能力降低,因此迈锡尼文明在建筑部分便主要以坚固城壁的堡垒,以及可兼做王宫为第一 功能。 雕刻方面则有在迈锡尼出土,黄金制作的《葬仪用面具》(Funeral Mask),相传为阿加门农(Agamemnon)王所用。这个面具除了可看出表情生动的容貌,也可 看出其制作的精致手艺。 爱琴海文化在绘画部分原本是自由奔放的,但后来渐渐转成抽象图案,以致以简化的人类或动物为主的图式。这个文化后来被北方多利安人 〔Dorians〕入侵,便告结束了。 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发源地,克里特岛地处欧、亚、非之间的交通要道,有良好的港湾,岛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比欧洲大陆更早进入文明发展期。 克里特时期的美术很明显受到更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北非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美术的影响。 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者,与克里特文 化比较起来,迈锡尼的美术雄伟粗犷,而克里特美术却风格纤丽、细致,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多利安人统一了希腊半岛,迈锡尼文化告终。 希腊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 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性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形成了西方美术的第一个高峰期。 虽然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美术产生得 更早一些,但是对整个欧洲及世界艺术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古希腊美术。它在三千年前当世界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 汗 污 的 运 动 员
一 尊 占 有 雕 像 空 间 的 圆 三 度
古希腊雕塑中的好几项都位列世 古希腊雕塑中的好几项都位列世 界十大雕塑中 界十大雕塑中
1、《掷铁饼者》(作者:米隆) 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米隆的 掷铁饼者》 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 米隆的《掷铁饼者》 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 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 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 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瞬间万变动作中 的暂时恒定状态,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 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形体造型 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处理上,以及头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 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 2、《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断臂的维纳斯 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 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 断臂的维纳斯》 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 厘米, 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从雕像 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这尊雕像还 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3、《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 雅典娜神像》 作者:菲狄亚斯) 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 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 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 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 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 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 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 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2、古风时期的雕塑
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曾说:希腊人表现人体 还有一种全民性的艺术,更适合风俗习惯 与民族精神的艺术,或许也是更普遍更完 美的艺术,这就是雕塑。人体雕刻艺术是 古希腊雕刻 阿波罗像》
荷犊的男子
3、希腊过渡时期雕塑
在希腊艺术发展进程 中,由古风发展到古 典时期中间有一个过 渡时期,指公元前5 渡时期,指公元前5世 纪前半期。在这段时 期里希腊经历了一场 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 的希波战争。著名的 马拉松战役就在这个 时期。 严酷的战斗培养了希 腊人强烈的爱国主义 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产生了伟大的悲剧艺 术。在雕刻艺术中出 现了战斗,歌颂英雄 业绩的主题,无论是 表现神话还是现实题 材都与古风时代作品 不同
《拉 奥 孔 》
1、菲狄亚斯 (公元前5世纪初—431年) 公元前5世纪初—431年
古代希腊艺术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来象征,那就是菲狄亚 古代希腊艺术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来象征,那就是菲狄亚 斯。他是雅典著名的民主派执政官伯里克利的战友和艺术 。他是雅典著名的民主派执政官伯里克利的战友和艺术 总顾问,他的艺术创造体现了古典盛期的最高成就。 整个雅典卫城的建筑雕塑艺术,尤其是巴特农神庙上的装 饰雕塑,体现了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塑成就,它标志着希腊 古典雕塑的高峰。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 说过:“ 说过:“它们好像年年常春的神物,能够摆脱岁月的折磨; 在它们的结构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 精神 。 菲狄亚斯正是理想化的巨擘,在他的生前死后,古典风格 的特性一直支配着希腊雕塑艺术。
利西普斯是古典时期最后一位重要雕刻家,擅长青铜雕刻,是西库翁 利西普斯是古典时期最后一位重要雕刻家,擅长青铜雕刻, 学派的代表
人体有细长轻捷之感,具有新的审美理想。他的名作有 《刮汗污的运动员》,这件作品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 刮汗污的运动员》 十分完美,所以是公认的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件真正的圆雕。 休息的赫剌克勒斯》 还有《竞技优胜者》 还有《竞技优胜者》和《休息的赫剌克勒斯》。
目录
特点 主要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作品举例 评价及影响
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 总体特征: 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 简朴的、强调共性的、 精致的,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 精致的, 的力量。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 的力量。 纯,静穆的伟大
(一)迈锡尼工艺雕塑
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发生 迈锡尼城位于希腊半岛南端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部。发生 于这个地区的文化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 于这个地区的文化因迈锡尼城而得名,史称“迈锡尼文 化”,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成为克里特文化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化。 荷马史诗的记载中,荷马常用“多金的” 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荷马常用“多金的”这个词来形容迈 锡尼。动物雕塑在酒器工艺中被广泛运用 。 爱琴海艺术形象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不像埃及那样地对神灵和 法老的崇拜,更多的是对神灵和王者的无视。他们的艺术 直接同人类自身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艺术形式比起古埃及 来更为轻松自然,具有和谐的节奏感和波动律。 克里特历经盛衰,特洛伊战争使特洛伊毁灭,迈锡尼衰落, 一帮野蛮的游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铁 蹄下变为一片废墟。但就在这文明的废墟上滋生出了古希 腊文明。
《克 尼 多 斯 维 纳 斯 》
4、利西普斯 (公元前4世纪—?) 公元前4世纪—
利西普斯是位大胆的革新者,善于处理空间,精于掌握瞬 息变化的运动姿态,表达人物的个性。他首创了有鲜明空 间和着重长宽高三方面的雕像结构和表现复杂动作的方法。 他加深了对人体的研究,测定了新的人体比例标准,创作 了8∶1的规范,在审美观上倾向于灵巧纤长
(二)希腊雕塑艺术
希腊雕塑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 希腊雕塑分4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公元前 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 12世纪— 世纪) 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 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风时期(公元前 750年 750年—6世纪末),因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 世纪末) 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 古朴稚拙的风格而得名;古典时期(公元前5 世纪下半期—公元前334年 世纪下半期—公元前334年),指希波战争 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 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希 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 30年 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 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
《哀伤的雅典娜》 哀伤的雅典娜》
1888年在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发 1888年在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发 掘的一块浮雕板 它预示着 古典盛期雕刻艺术的到 来 雅典娜姿式是倚矛而立,故称 《倚矛的雅典娜》, 倚矛的雅典娜》
5、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
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 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 马其顿希腊王经过南征北战,使帝国版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成为 希腊的鼎盛时期。崇尚文化艺术的亚历山大王使希腊艺术广为传播东 方,又从古代东方文化中吸收营养,从而使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与结 合,促进了文明的新发展。 同古典时期雕塑相比,希腊化时期 拉奥孔 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同古典艺术接近的风格,如《米罗岛维纳斯》 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同古典艺术接近的风格,如《米罗岛维纳斯》 等一系列维纳斯雕像,也有体现这一时期生死搏斗、美丑相争的时代 精神、掺入悲剧性风格的《拉奥孔》 精神、掺入悲剧性风格的《拉奥孔》等。希腊化时期的雕塑艺术由于 希腊本土雕塑传统深厚,依然成为希腊雕刻艺术的中心。
2、波利克里托斯 (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波利克里托斯是与菲狄亚斯同时代的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 波利克里托斯是与菲狄亚斯同时代的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 他自成一派,故称他为阿戈斯派雕塑家。人们只知道他最 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使用材料都是青铜,现在 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使用材料都是青铜,现在 看到的是大理石复制品。 看到的是大理石复制品。 为了创造美,希腊人发现了比例,而发现人体比例的 希腊人首先就是波利克里托斯。他认为人体的比例要依靠 “数”的关系。人体最理想的比例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 7∶1。曾著有《法则》一书,专门论述人体比例。 曾著有《法则》 体现波利克里托斯理论的雕像是《持矛者》 体现波利克里托斯理论的雕像是《持矛者》和《束发运动 员》,这两位裸体青年男子雕像是完全依人体比例为7∶1 ,这两位裸体青年男子雕像是完全依人体比例为7 的法则创造的。他们体格壮健,肌肉发达,雕像还从力学 上探索和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的 重心都落在右脚上,左脚因此获得了解放,为适应人体重 心的平衡,人体各部分的动作与肌肉也随之作了相应的塑 造,表现出力量的美。
鲁多维奇宝座浮雕
《里切亚青铜雕像》
《海神波赛东像》 古典时期雕刻的“古风微笑”转变到表现运动 海神波赛东像》 古典时期雕刻的“古风微笑”
4、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艺术
历时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结束。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是希腊各城邦的盟主,从而使雅典成 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 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繁荣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纪 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中叶进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荣新时代”。 古希腊雕刻进入古典时期后出现了新的繁荣,雕刻家们进 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程式,试图在人体直立的基 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现出一些 动态,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运动感。这是古代艺 术家美学观的新发展,意味着雕刻家对人与人体美的认识 的提高。这时期创造的作品更接近现实的完美人体。 的提高。这时期创造的作品更接近现实的完美人体。
《束 发 运 动 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