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级标准
护理等级分级

三级护理
1.生活自理能力大于等于60分,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 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自理能力分级
自理能力等级
重度依赖 重度依赖 轻度依赖 无需依赖
等级划分标准
需要照顾程度
BI评分指数总分为≤40分 完全不能自理,全部需要他人照 护
BI评分指数总分为41-60分 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需要他人 照护
护理等级分级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 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CRRT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BI评分指数总分为60-99分 极少部分不能自理,部分需要他 人照护
BI评分指数总分为100分 完全能自理,无需他人照护
谢谢欣赏
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自理能力小于等于40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 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分,生活部分自理且病情 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自理能力评估41~59分,生活部分自 理的患者。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

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目标- 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明确护理分级标准和要求,确保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 加强患者安全:通过合理分级,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减少护理风险和安全事件的发生。
-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病情和护理需求,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分布和工作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主要内容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制定统一的护理分级标准,考虑以下因素:- 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特点- 护理干预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 护理工作的时间要求和工作强度- 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和期望护理分级的分类根据护理需求的不同,将护理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一级护理:针对病情比较稳定、护理需求相对简单的患者,主要由护士负责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如生活照料、体征监测等。
2.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患者,主要由高级护士或专科护士提供护理服务,如药物管理、疾病教育等。
3. 三级护理:针对重症患者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由专业护士或专科医生负责提供高级护理服务,如重症监护、特殊器械操作等。
护理分级的管理与评估为了确保护理分级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评估机制:- 护理分级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分级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护理分级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 护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以适应不同级别护理的需求。
- 资源配置优化:通过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资源,确保每个级别的护理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持和保障。
结论2023版新规范的护理分级将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和规范,促进护理服务的提升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护理分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安全,并优化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分级护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

分级护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如下:
•特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等。
•一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等。
护理要点包括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等。
•二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包括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等。
•三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包括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等。
护理分级标准

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标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
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护理分级标准的意义。
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其护理需求和护理重点是不同的,只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护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二、护理分级标准的内容。
1. 一级护理,一般情况下,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能够自理的患者,属于一级护理对象。
对于这类患者,主要是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2. 二级护理,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较为严重,但尚能自理的患者,属于二级护理对象。
对于这类患者,主要是进行病情观察、药物管理、基本护理和营养支持等工作。
3. 三级护理,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全面护理的患者,属于三级护理对象。
对于这类患者,主要是进行病情监测、临床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和急救等工作。
4. 特级护理,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病情极为危重,需要全面护理和特殊护理的患者,属于特级护理对象。
对于这类患者,主要是进行临床护理、特殊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和急救等工作。
三、护理分级标准的实施。
1.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标准,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
2. 加强护理分级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健全护理分级标准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不断完善护理分级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护理分级标准的意义。
护理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分级,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医疗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护理分级标准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严格执行护理分级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护理等级分级标准

护理等级分级标准
护理分级标准分为4个级别:
1、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各种复杂和新开展的大手术的病人、各种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2、一级护理。
病重、病危、心、肝、肾功能极度衰竭,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大手术、内出血、高烧、昏迷、休克或外伤、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症的病人以及早产儿。
3、二级护理。
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一般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
4、三级护理。
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各种疾病恢复期,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分级护理标准

分级护理标准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而进行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是提高医护质量、进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分级护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标准(一)护理的对象病情严重、变化大、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
如严重烧伤、严重创伤、大出血、休克、大手术后、心衰及气管切开等病人。
根根医嘱执行。
(二)护理的标准1、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每2小时~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或遵照医嘱及病情需要增加测量次数。
保持病人的卧位舒适和功能位。
2、护士应了解病情,做到“七知道”,即姓名、床号、诊断、治疗、护理、饮食和心理状态。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旁交接班。
3、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以便随时抢救。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人量,每班小结,24小时总结。
5、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口腔、手足、头发、皮肤、会阴和床单位的清洁)、“‘四包”到床头(送水、送饭、送药和送大小便器)。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气候每日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7、实施保护性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8、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及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9、对昏迷病人要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坠床跌伤;升降温时防止发生烫伤和冻伤;摘去发夹和取下假牙,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0、根据医嘱给予饮食,保证病情及病人营养需求。
11、根据病情做好口腔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及各种管路和气道的护理。
如病人张口呼吸时,用湿纱布盖住口唇;眼睑不能闭合者,定期点眼药水或上药膏,或用油纱布遮盖眼部。
视病情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一4次;皮肤护理2小时~4小时一次。
保持各种导管清洁、通畅、位置正确、定期冲洗、消毒和更换。
做到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二、产科分级护理标准(一)一级护理1、护理的对象⑴子痫、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者。
分级护理要求

一、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危重患者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发生变化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每1个小时巡视病房1次。
2、按医嘱及时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收集各种标本。
3、晨晚间护理每日各一次,协助病人洗脸、漱口、刷牙、梳头、洗脚或擦澡。
4、口腔护理:每日二次,清醒且禁食病人指导其每日刷牙漱口一次。
5、预防褥疮护理:必要时建立翻身卡,不能自行翻身的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或协助翻身一次。
6、保持各种引流通畅、清洁、固定,定时更换并记录引流及色泽等。
7、协助完成就餐、服药、功能训练等。
每周更换被褥一次,随脏随换。
8、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
二、二级护理(一)适用对象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出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每天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按病情及医嘱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2、按时正确执行各种治疗及护理,协助指导晨晚间护理,督促个人卫生。
3、每周换床单被褥一次,随脏随换。
4、保持各种引流通畅,如留置导尿病人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清洗导尿口。
收集各种标本。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每天在床上或床边轻微活动。
6、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协助或指导就餐、个人卫生及二便护理,指导病人剪指甲,每周称体重一次。
7、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
三、三级护理(一)适用对象: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康复和健康指导。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护理分级原则

分级护理原则
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重症监护患者;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分级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护理分级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2、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3、日常生活活动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进行反复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4、Barthrl 指数Barthrl index ;BI
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
三、护理分级
(一)护理级别
依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二)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三)分级依据
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保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四、自理能力分级
1、分级依据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2、分级
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
五、实施要求
1、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应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自理能力分级
Barthl指数评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