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钢琴家阿格里奇
外媒评世界十大钢琴家郎朗入榜,排名成绩令人意外

外媒评世界⼗⼤钢琴家郎朗⼊榜,排名成绩令⼈意外不过就论在国内的名⽓⽽⾔,郎朗是绝⽆争议的排第⼀的说起钢琴⼈物,那么在我国,你可能会想起郎朗、李云迪,因为他们是成功了的。
今天这个榜单是关于钢琴家的,是外媒评的⼀份榜单“世界⼗⼤钢琴家”,中国只有郎朗⼊榜了,李云迪落榜了,⼀起来看看吧。
10.波利尼波利尼在这个榜单上排第⼗,他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同样也是国际乐坛10位最伟⼤的钢琴家。
他从⼩就出⽣在⼀个⾳乐家庭,⽗亲是拉⼩提琴,妈妈是唱歌的,所以他的⾳乐素养⾮常的⾼。
他演奏风格清晰明快,演奏曲⽬⼴泛⽽多样。
9.埃莱娜.格⾥莫埃莱娜.格⾥莫是⼀位法国⼥钢琴家,图⽚上是她年轻时候的照⽚,可以看得出来⾮常的优雅和美丽。
她13岁即被巴黎的法国⾳乐学院接收为学⽣,凭借着⾃⼰的⾳乐天赋和努⼒,16岁的她就获得雅克.鲁维耶古典⾳乐奖,被称为钢琴天才。
她的演奏中也有⼥性纤细的韵味,也有绮丽精练。
8.郎朗郎朗个⼈觉得很厉害了,5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乐的热爱,之后就美国柯蒂斯⾳乐学院深造,使得⾃⼰的钢琴道路⾛的更远。
郎朗是极少数钢琴家能在贝⼀第⼀乐章右⼿⽤⼋度滑⾳glissando完成的,并且还被美国评为“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之⼀,在全球都享有知名度。
7.丹尼尔.特⾥福诺夫丹尼尔.特⾥福诺夫⽬前是这个榜单中最年轻的钢琴家,排名也是⽐较靠前的,可能⼤家不相信,他是⼀名90后。
他是俄罗斯⼈,5岁就学习⾳乐,20岁的时候就获得⼤奖,如柴可夫斯基⾦奖和肖邦铜奖等。
6.佩拉西亚佩拉西亚在这个榜单上排第六,现今已有71岁了,4岁开始学钢琴,师从著名波兰裔钢琴家巴尔萨姆,可以说这也为他成功之路打下了基础。
1972年参加加⾥兹国际钢琴⽐赛,正是这场⽐赛让他成名,⽐较擅长演奏浪漫乐派的曲⼦,也会⾃⼰创作曲⼦,所以是⼀位有才华的演奏家。
5.马克·安德鲁·哈默林马克·安德鲁·哈默林在国际的钢琴界,是少数能跻⾝最顶级⼤师⾏列的钢琴家之⼀,不了解的可以去听听他的《⼗⼆⾸⼩调练习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近代73位钢琴演奏家

近代73位钢琴演奏家01.安达Geza Anda 1921———1976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多南伊的学生,1939年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而成名,1943年迁居瑞士,1955年入瑞士籍。
安达的演奏充满激情,追求对比的效果,安达的特长是阐述匈牙利及周边东欧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晚期专门演奏巴托克作品,是演绎巴托克作品的专家之一,但效果不如巴托克的学生桑多,也不如年轻一辈的匈牙利钢琴家科奇什和兰基。
02.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1941———阿根廷女钢琴家,5岁首次登台,1946年师从斯卡拉穆扎(Scaramuzza)接受严格训练,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内瓦拜李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
1957年获布梭尼国际钢琴比赛奖、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
1960年从米凯兰杰利继续深造,1965年在华沙第七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一下子使她名扬四海。
阿格里奇曾两次退出舞台,但每次重返舞台就显示出一种对自己的超越。
阿格里奇的演奏充分展示出她的吉卜赛奔放、热情的性格,她以女性少有的有力触健以及对速度的敏感把握,在表达中显示出极亮丽的音质。
阿格里奇善于表达情感充沛、能充分体现色彩感的作品,诸如肖邦、柴科夫斯基这类作曲家的丰富情感表达,在她的演绎下都能呈现出极夺目的光彩。
她善于在乐队衬托下,被乐队刺激出激情,所以其协奏曲一般都好于独奏曲与室内乐。
当然,也有例外,她演绎的肖邦《船歌》和舒曼的《童年情景》,可以说是最有味道的解读。
03.阿劳Claudio Anrau 1903-----1991智利钢琴家,作为钢琴神童,5岁就登台, 1910年由智利政府资助到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留学,成为克劳泽的学生。
1914年在柏林首次举行独奏会,1918年在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扶植下演奏协奏曲,从此蜚声全球。
阿格里奇和她生命中的两个华裔男人

阿格里奇和她生命中的两个华裔男人阿格里奇,一个风靡全球的名字,这位琴艺卓绝的女钢琴家自50年代后期崛起于世界乐坛以来,她的每一场音乐会、每一张新出的唱片、每次出行或每个不同场合的露面,都会引来乐迷们的关注和期待。
40多年来,阿格里奇这名字就像世界乐坛上的一道风景,这景致是瑰丽多姿的,却也是耐人寻味的。
1941年6月5日,阿格里奇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其优越的家庭环境、特别是当外交官的父亲对她的偏爱厚宠,使阿格里奇从小就显得十分倔强和任性。
父亲原本想培养她当一名画家,但她因为一个孩子说她不会弹钢琴,便执意不仅要会弹钢琴、还要弹得好过那孩子。
几年下来,已经达到了独奏的水平。
1949年6月,刚满8岁的阿格里奇终于真正地登台了。
这登台不是一般的独奏,而是和百十号人的交响乐团在一起协奏。
那天晚上,首都最豪华的科隆大剧院里座无虚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管弦乐团的簇拥下,阿格里奇为听众分别演奏了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其精彩的演奏引来听众的热烈欢迎。
翌日,全阿根廷都在传诵:“一个天才的钢琴神童诞生了。
”阿格里奇以她的自信和过人的琴技在这届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又赢得了冠军。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摘取两块最高规格的国际音乐比赛的金牌,这是世界乐坛上所极为鲜见的,遂引来轰动,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而阿格里奇这名字也不径而走,蜚声全球。
阿格里奇18岁时,和华裔学作曲的陈亮声Robert Chen 一见钟情, 她不顾家人强烈反对,立即成婚。
婚后育有一女,名丽达-陈(LydaChen)。
和她熟悉朋友解释,这是她对多年来母亲一直在计划、安排她生活和无止无休的练琴的反叛。
结婚两年后,陈声称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离婚并赢得了女儿的监护权。
母女分离直到女儿成人后才重逢。
陈亮声,英文媒体里对他的介绍不多,只提到他是一个来自纽约的华人。
中文对他的报道渐多,因为他在84年再婚,成了名演员斯琴高娃的第二任丈夫,虽然他比她年长二十。
不听柏林爱乐,就听波格莱里奇——他一人顶只交响乐团

不听柏林爱乐,就听波格莱里奇——他一人顶只交响乐团波格莱里奇演奏肖邦《第三号钢琴谐谑曲》钢琴家波格莱里奇丨用颠覆探索最好的音乐钢琴家波格莱里奇(Ivo Pogorelich)一生中,有两个无法逆转的深刻痛苦,一个是1980年参加肖邦钢琴大赛被淘汰出局,另一个是年长他21岁的妻子于1996年去世。
难以承受的痛,令这位56岁的克罗地亚钢琴家早早成为世界乐坛的传奇。
在国际钢琴大赛上斩获头奖,通常是一位年轻钢琴家迅速被世界认知的途径。
但波格莱里奇不同,正因为没有获奖,他的名声在当年远超冠军。
1980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波格莱里奇在最后一轮决赛中被淘汰。
阿根廷钢琴家阿格里奇当即从评委席上站起身抗议,“坐在这样的评委席,我感到很羞愧。
你们淘汰了一位天才!”其他评委眼睁睁看着个性倔强的女钢琴家拂袖而去。
举世瞩目的肖邦大赛中断了48小时,眼看要成为国际丑闻,波兰总统出面才化解了尴尬。
最终,来自越南的小个子钢琴家邓泰山赢得了肖邦大奖。
但德国留声机唱片却迅速找到波格莱里奇,为他录制唱片、安排巡演,一年之后,他的第一场演出就在卡内基音乐厅引起轰动。
波格莱里奇为什么没能赢得冠军?只需要听一场他的演奏会。
2011年,波格莱里奇在阔别十多年后重返上海,以一场浪漫主义作曲家为主的音乐会激起上海古典乐迷的大讨论,赞叹和愤怒的两极评价在网络上针锋相对。
他的演奏颠覆了所有乐迷固有的聆听体验,纤细有力的手指如野兽般制造出一个魔力世界,在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中,他迷恋和强调着那些夸张的对比,不惜牺牲旋律,打破节奏、分句和传统的速度,像是把每一个音符都拆解了,拼贴成只属于他的浪漫主义。
他演奏着肖邦的夜曲,却完全变了另一种风格,你不能说那不是肖邦,只是你从未听过。
今天世界所认可的“肖邦风格”,就是钢琴大赛上、音乐会上和唱片里所演绎的那个肖邦,只要能演绎成约定俗成的肖邦,就意味着坐拥大赛冠军和报酬丰厚的演出合同。
阿格里奇肖赛曲目

阿格里奇肖赛曲目
阿格里奇是一位意大利作曲家,他的肖赛曲是他最出名的一部作品。
这个曲目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情感和音乐风格。
第一部分,称为“索科索”,是一个快速而轻快的舞曲。
这是一个充满
欢乐和生命力的部分,其中以小提琴和其它弦乐器为主导,使人不由
自主地想起意大利农村中喜欢跳舞的场面。
这样的音乐表现了阿格里
奇作为意大利音乐家的特点,即激情和欢乐。
第二部分,称为“凯尼科”的舞曲,比第一部分慢一些,但同样具有强
烈的音乐感染力。
这个部分由独奏小提琴插入,诠释了一种情感上的
对比,使得听者可以感受到一个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这使得这一部分
和第一部分之间呈现出一种平衡,这还可以翻译为音乐上的艺术。
最后,第三部分,称为“波拉卡”的舞曲,是这个曲目最有名的部分。
这部分是几个强有力的小提琴旋律的交织,鼓动人心的节奏像小提琴
家之间的比赛。
在这个部分,阿格里奇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冲动的
氛围。
不过,这个部分以比较悲伤的音乐结束,这也是全曲中最令人
感动的部分,让人们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以及人类心灵中那种永恒
的渴望。
总体而言,阿格里奇的肖赛曲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它对其聆听
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曲子展示了阿格里奇深厚的音乐才华和创
作天赋,通过这一部作品,他在音乐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阿格里奇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早的作曲之一。
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在1830年至1856年之间创作的,最终于1856年首演。
这部协奏曲分为四个乐章,包含了李斯特典型的大型交响乐风格和技巧性的钢琴独奏。
这部协奏曲在结构和形式上相对传统,但同样展现了李斯特的创新和个性。
它的开头以管弦乐器的自由演奏开始,随后钢琴以华丽的琶音和快速的音阶进入。
整个协奏曲充满了激情和浪漫的情感,展示了李斯特对钢琴独奏的深刻理解和技巧。
李斯特在这部作品中巧妙地结合了钢琴和管弦乐队的声音,通过对位的运用和音乐主题的回顾,创造出了交响乐和独奏钢琴之间的对话。
他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对比和对比,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音乐内容的丰富
和创新,也在于它对演奏者的要求。
这部作品要求钢琴家具备卓越的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能够驾驭李斯特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复杂的指法要求。
至今,阿格里奇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仍然是世界各大音乐厅和钢琴比赛的重要演奏曲目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成就,也代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和精神。
阿格里奇最特立独行的女钢琴家

阿格⾥奇最特⽴独⾏的⼥钢琴家套⽤⼀句Papi酱的⾃我介绍词,如果说西⽅古典⾳乐界有哪个是“集美貌与才华于⼀⾝的⼥⼦”,我第⼀个想到的就是她——玛尔塔·阿格⾥奇(Martha Argerich)。
最近偶然在B站上看到了⼀个关于阿格⾥奇的纪录⽚叫做《夜话》(Evening Talks),⽚⼦⼗分难得地记录了2001年她在与伍腾堡室内乐团排练舒曼《a⼩调钢琴协奏曲》前后,对于她的⼈物跟拍及贴⾝采访。
纪录⽚《夜话》(Evening Talks)这位最特⽴独⾏的⼥钢琴⼤师,⾯对摄像机镜头回忆起了她珍贵的童年情景,聊起了⾃⼰的⾳乐启蒙,还有令她本⼈格外感触的相关⾳乐作品,以及过往的两位恩师……幼年时的阿格⾥奇,在阿根廷初次聆听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便被这部作品给深深打动,那次是由智利⽼⼀辈钢琴⼤师克劳迪奥·阿劳现场演绎的。
尽管“贝四”钢协是第⼀部真正感动她的作品,但奇怪的是阿格⾥奇却始终拒绝公演该曲,⽽是⼩⼼翼翼地将其安放在⾃⼰的内⼼深处,细细品味。
与之相仿的还有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作为阿格⾥奇同样也是不去触碰,当然这是出于对她恩师⽶开朗杰利的敬畏,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触动幼年阿格⾥奇的,除了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以外,还有帕格尼尼《D⼤调第⼀⼩提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是完全不⼀样的风格,同时也是截然不同的⾳乐载体。
阿格⾥奇喜欢德彪西,她的恩师弗雷德⾥克·古尔达曾专门给她分析讲解过德彪西的⼆⼗四⾸前奏曲。
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阿格⾥奇就已经认识古尔达了,并且为他试奏过,后来为了追随古尔达继续学琴,阿格⾥奇才决定从南美只⾝前往欧洲。
不过,阿格⾥奇追随古尔达学习也不过短短⼀年半时间⽽已,但这却⾜以让她受益良多。
虽然古尔达才年长她11岁⽽已,但阿格⾥奇认为古尔达懂她,知道她能做什么,以及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阿格⾥奇说,“古尔达是我所遇见过的最有天赋的钢琴家,简直⽆与伦⽐。
“鸽子王”:玛尔塔·阿格里奇

“鸽子王”:玛尔塔·阿格里奇
“钢琴女大祭司”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又放鸽子了。
这是来自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Verbier Festival)的消息,作为全球最富盛名的夏季音乐节,该音乐节日前宣布阿格里奇将退出今年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的全部演出。
不过,音乐节方面和钢琴家本人都没有就此次取消所有演出给到具体原因。
阿格里奇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古典音乐界人尽皆知的“鸽子王”,其实早在今年2月初,她就曾因家庭和健康问题,取消了原定的随著名美籍犹太裔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一起的美国巡演。
阿格里奇当时在公开信上写道:“不得不取消即将到来的与伊萨克·帕尔曼搭档的美国巡演,让我感到非常抱歉,帕尔曼是我所深深敬仰,同时也是我热衷于在一起合作演奏的伟大音乐家。
但出于家庭和健康原因,此时此刻我实在是不能够出远门,以及长时间地离开我在欧洲的家。
所以,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理解。
”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在2016年8月11日,才刚刚跟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执棒下的东西合集管弦乐团在阿根廷合作上演了李斯特钢琴协奏曲的阿格里奇,突然就感觉不够好了,于是乎她决定取消掉了自己后续跟该团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演出。
顶替方案则临时改为由巴伦博伊姆自己边弹边指莫扎特K.595,取而代之原定由阿格里奇担任独奏的李斯特第一钢协。
但是,即便是作为“鸽子王”也还是存在有例外情况的,比如2017年4月16日,阿格里奇就在演出前三天接到通知,同意了临时顶替因身体不适而取消演出的意大利钢琴大师毛里奇奥·波里尼,替补他参演由法国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组织的在法国艾克斯·普罗旺斯举办的复活节音乐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知道的钢琴家阿格里奇
钢琴联合国微信平台正式改版啦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钢琴联合国将正式更改微信账号,请各位乐迷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更改后的新平台,继续关注我们,也可扫描二维码一键关注,我们今后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互动平台,谢谢!
阿格里奇是谁?阿根廷钢琴家,音乐的女大祭司。
她是个牛人。
牛到啥程度呢?
三岁学琴,五岁登台,8岁演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
1957年,16岁,参加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在第一轮淘汰赛之后,才开始练习第二轮作品,最终获得冠军。
同年又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
1960年,阿格里奇退出舞台,结婚生子,想当个秘书或者医生。
之前三年没有练过琴1965年在华沙第七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从此名扬天下。
李云迪是第14届第一名。
小时候是这样的。
看眼神就知道是个倔强的女孩。
长大了是这样的
现在是这样的他的老师是古尔达,这个老头。
老头年轻时是这样的
后来的老师是米凯兰杰利
年轻时是这样的阿格里奇的第一任丈夫是陈亮声,18岁的阿格里奇与华裔学作曲的Robert Chen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名丽达-陈(Lyda Chen)。
现在陈亮声是斯琴高娃的丈夫,86年结婚的。
年轻时候的陈亮声后来,和同学阿巴多。
阿格里奇与迪图瓦,迪图瓦是魅力男啊,迪图瓦后来又迷倒了郑京和。
这是郑京和阿格里奇与傅聪。
阿格里奇、傅聪、迪图瓦,郑京和的四角关系,可以写本书。
阿格里奇与麦斯基波格雷利奇。
波格雷利奇参加肖邦比赛,没得第一,评委阿格里奇愤然离场!和朗朗一起演奏。
最后是全家福。
阿格丽奇与三个女儿合影。
最左Lyda Chen是与陈亮声的女儿,中间的Sephanie Argerich是和钢琴家科瓦塞维奇,最右面是抱着孙子Lukas的Annie Dutoit,是和指挥家迪图瓦的结晶。
牛人的生活不是我们能理解的~(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