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试题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 A. 辩证法 B. 唯物论 C. 唯心论 D. 辩证唯物主义2.下列哲学流派中,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的是() A. 资本主义 B. 伊斯兰教 C. 儒家 D. 法国结构主义3.人的思维是在( )中进行的。
A. 大脑 B. 心灵 C. 神灵 D. 社会4.“作死”一词最早起源于() A. 功夫片 B. 网络文化 C. 古诗词 D. 现代文学5.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多数人的利益 C.计划经济 D.人民当家作主二、问答题1.请解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种关于性质和发展趋势的科学体系。
它将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为其基本核心,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倡导建立以劳动者利益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公有制经济的管理。
它追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2.请简述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过程。
它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即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法还提出了矛盾的质量互变、矛盾的普遍联系、矛盾的主导地位等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三、论述题请你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谈谈对大学思修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大学思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思修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思修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价值观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挑战,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而大学思修课程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思修试题

1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是A、马克思主义B、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和认识C、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的推进我们的事业。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在于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和前提条件B、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C、只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就必将实现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不切实际的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B、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C、为理想而献身D、坚定的信念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的是A、社会核心价值体系B、马克思主义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和谐文化5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上B、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C、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D、对骨肉同胞的热爱上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体现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A、同仇敌忾,抗御外侮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8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体现出来。
其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的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9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A、努力的程度B、动机和效果是否统一C、劳动和贡献的尺度D、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是否统一10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哲学思维是指()。
A. 人们的普遍认识方式B. 人的具体思想活动C. 人们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D. 反映客观现实的普遍规律答案:B2. 辩证法的根本原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主观决定客观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 对立统一规律答案:D3. 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C. 人的全面发展D. 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答案:D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社会历史学C. 资本主义经济学D. 自然经济学答案:A5. 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知行合一是实践的基本要求C.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D. 实践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答案:A...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简要阐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它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发展的、无始无终的统一体,物质是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旧事物通过新事物的出现被否定,然后通过新事物的发展达到新的肯定。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
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是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基础,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基本特征,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的状态,自由是人的自由发展和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平等是人民共享社会资源和权利的基本要求,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爱国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敬业是为社会贡献个人智慧和力量,诚信是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友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互助友爱的基本态度。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第一章:世界的基本问题1.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 A. 饮食– B. 住房– C. 生活安全– D. 自由与尊严答案:D2.什么是社会主义?– A. 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制度– B. 封建主义的一种形态– C. 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制度形式– D. 政府独立执政的制度答案:C3.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A. 科技进步– B. 政治发展– C. 经济发展– D. 哲学思考答案:C第二章: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4.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A. 人民幸福生活– B. 国家富强– C. 个人权利– D. 个人发展答案:A5.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A. 集体所有制– B. 私人所有制– C. 平等和公正– D. 政府控制答案:C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导引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A. 勤奋好学– B. 独立自主–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答案:D9.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 政治– B. 经济– C. 社会– D. 自然科学答案:A、B、C、D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A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尊重个人权利– C. 推行市场经济– D. 强化政府控制答案:A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力量是什么?–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党的群众路线– C. 人民群众– D. 精英领袖答案:C以上题目供参考,不同版本可能会有差异,仅供学习使用。
大学思修考试选择题目及答案

大学思修考试选择题目及答案
1.在哲学思考中,思维是指: A. 人类的智力活动 B. 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C. 抽象的思维过程 D. 意识的呈现形式
答案:A. 人类的智力活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答案: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 动态性 B. 实用性 C. 社会性 D. 生产力
答案:A. 动态性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践 B. 辩证法 C. 唯物史观 D. 革命斗争
答案:B. 辩证法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D. 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6.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建构的世界观是: A. 唯物论世界观 B. 唯心论世界观 C. 辩证法世界观 D. 科学世界观
答案:A. 唯物论世界观
7.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 A. 唯物辩证法 B. 阶级斗争理论 C. 功利主义 D. 社会主义
答案:A. 唯物辩证法
8.。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自考思修试题与答案

自考思修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是指导人们用什么方式改造自身的过程。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培养人们的知识和技能B. 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C. 培养人们的思想和品德D. 培养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答案:C2. 思修教材中所提到的“思修”,是指什么意思?A. 思考和理论学习B. 思想修养和品德提高C. 思辨和批判思维D. 思索和感悟人生答案:B3. 思修教材中提到的“坚定的原则”是指什么?A.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和主张B. 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C. 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D. 坚定地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答案:A二、判断题1. 道德是社会和法律规范的基础,没有道德就无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公正。
答案:正确2. 人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与道德无关。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人的自由意志?答案:人的自由意志是指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来行动的能力。
人的自由意志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人类行为的基础。
2. 什么是道德情感?答案:道德情感是指人在面对道德问题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
例如,对于善行和恶行,人们常常会产生赞美、愤慨、羞耻等情感。
道德情感的存在使得人们对道德行为有所认同和评价。
四、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以思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就以下问题进行论述:1. 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价值?2. 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日益突出。
请列举一些你所感知到的道德问题,并提出你认为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文章继续,自己根据题目和内容要求进行论述)总结:通过这次关于自考思修试题与答案的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思修教材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思修教材中提到的道德、人的自由意志等问题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议题。
通过学习和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思修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倡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包括()。
A. 只能信仰国家规定的宗教B. 可以信仰宗教,但不能参加宗教活动C. 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只针对少数民族公民答案:C3.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尊重社会公德D. 有权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答案:D4.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人利益B. 集体利益C. 社会利益D. 国家利益答案:B5.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权利不包括()。
A. 工作日休息时间B. 法定节假日C. 带薪年休假D. 无薪事假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阐述我国宪法对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规定及其限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但这些自由并非无限制,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 描述我国法律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措施。
我国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主要包括:确保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保障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以及确保劳动者在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为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此规范?
(3)、结合实际说明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做?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计24分,每题6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简述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C、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尚
6、信念作为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它是()。
A、对事物的正确认识B、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C、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D、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计10分,每题1分)
1、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其内涵不同。()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严谨。()
5、道德修养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或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塑造,其途径有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力行、积善等。()
四、案例分析(计26分,1—3题各6分;4题8分)
1、张某,17岁,初中毕业后即与同村老乡一起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在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月薪1200元。春节回家过年时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部价值2000余元的手机,其父母认为,儿子买这么贵重的物品事先未取得他们的同意,要求把手机退还给电信公司,电信公司拒绝。张某则认为,自己是用打工赚来的钱购买的,且自己能够自食其力,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C)12、(A)13、(C)14、(B)15、(A)
16、(D)17、(B)18、(B)19、(B)20、(A)
三、多项选择题(计20分,每题2分)
1、(AC)2、(ABC)3、(ABC)4、(ABC)5、(CD)
6、(ABCD)7、(AC)8、(ABCD)9、(BC)10、(ABC)
四、案例分析(计26分,(计26分,1—3题各6分;4题8分))
(1)、王明的遗产有16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2)、王明的遗产共分四份。()
(3)、王红是养女,没有资格继承遗产。()(4)、继承之后,李玲共有10间房和5万元存款。()
(5)、王河和王丽各继承一间房和1万元存款。()(6)、假如王明留有录音遗嘱,将遗产全部给李玲。遗嘱有效。()
3、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但拒绝偿还,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与乙厮打,在厮打过程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到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2000元钱没有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的床头柜中翻出现金18000元后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经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报案。后甲被抓获。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若继承遗产,负责清偿1万元的债务B、若继承遗产,负责清偿5000元的债务
C、若放弃继承,不负责清偿张某的债务D、不论是否继承遗产,均应负责清偿张某的债务
10、人类社会历史上存在的法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的是()。
A、奴隶制类型的法B、封建制类型的法C、资产阶级类型的法D、社会主义类型的法
得分
评卷人
(1)、张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电信公司有权拒绝退回已售出的手机。()
(3)、张某的观点没有法律依据。()
2、王明与李玲系夫妻,共有16间房屋和8万元存款。生有王军和王海两个儿子。长子90年死亡,其妻张英带养女王红同公婆一起生活,并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次子王海98年因公牺牲,其妻改嫁他人,留下儿子王河和女儿王丽同祖父母一起生活。2002年10月王明因病去世。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又交代出曾实施抢劫犯罪。对甲主动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
A、属于自首B、属于坦白C、属于立功D、属于悔改表现
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计20分,每题2分)
1、理想()。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是幻想
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4、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
A、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D、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
5、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2、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对个人自我修养的启示有()。
A、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改正B、要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
C、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D、与人同行时不要做任何坏事
3、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C、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7、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8、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称之为()。
A、慎独B、内向C、忠诚D、谦让
9、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
12、大学生赵某,18周岁,骑车不慎撞伤他人,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千余元,则()。
A、赵某赔偿,父母垫付B、赵某免责,父母赔偿C、赵某与父母各半赔偿D、赵某与父母均不赔偿
13、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A、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B、老张因病去世C、小李每天坚持跑步D、王某将许某打伤
14、张某所立的下列遗嘱中,()是有效的。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
10、《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B、2006年3月1日C、2005年1月1日D、2006年10月1日
11、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的财产关系B、所有的人身关系C、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全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过失D、意外事件
19、丈夫G为了杀死妻子H,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三岁的孩子可能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G对妻的心理态度的对孩子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甲的行为造成了乙死亡后果的发生。甲主观上对乙死亡的结果不是故意,而是过失,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2)、甲利用乙休克之机,秘密窃取并非法占有他人财物18000元,侵犯了他人财产所有权,构成抢劫罪。()
(3)、甲是以数个罪过实施数个行为,构成数罪,应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4)、甲曾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刑罚,在刑满释放后又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累犯,对甲应当予以从重处罚。()
9、甲故意将市场价格一百元的A画为一千元卖予乙。此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10、对不合格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该无条件予以退货。()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计20分,每题1分)
1、人的()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A、群体性B、个体性C、集体性D、社会性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4、简述结婚的概念及法定条件。
答案要点:
一、判断题(计10分,每题1分)
1、(×)2、(√)3、(√)4、(×)5、(√)
6、(×)7、(×)8(×)9(×)10(√)
二、单项选择题(计20分,每题1分)
1、(D)2、(B)3、(D)4、(B)5、(B)
6、(B)7、(D)8、(A)9、(A)10、(B)
A、张某临终前对两个子女口述的遗嘱B、张某死前两个月亲笔写下的一份遗嘱
C、张某秘密委托领居贾某代书的一份遗嘱D、张某独自用录音机录下的口头遗嘱
15、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此婚姻()。
A、无效B、可撤销C、效力未定D、废止
16、在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是()。
1、(1)(×)(2)(√)(3)(×)
2、(1)(×)(2)(√)(3)(×)
(4)(√)(5)(×)(6)(×)
3、(1)(√)(2)(×)(3)(√)
(4)(×)(5)(×)(6)(×)
4、答案要点:(1)诚实守信。(1分)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2分)
A、占有权能B、使用权能C、收益权能D、处分权能
17、某甲因邻居某乙多次调戏其妻,遂欲行报复,并自制土炸弹一枚,准备伺机投入乙的住室,但因无机可乘而未能实施。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意表示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