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docx
(完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参考系质点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落体运动的思考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猜想与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个有用的推论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弹性与弹性限度探究弹力力的图示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研究静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共点力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分力的计算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数字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示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完全失重现象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第四节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的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第五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斜抛运动的规律射程与射高弹道曲线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认识圆周运动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第二节向心力感受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三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离心现象离心现象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究竟做怎样的运动苹果落地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计算天体的质量理论的威力:预测未知天体理想与现实: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第三节飞向太空飞向太空的桥梁——火箭梦想成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空间探测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一节功怎样才算做了功如何计算功功有正、负之分吗?第二节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第五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之间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第七节功率如何描述物体做工的快慢怎么计算功率功率与能量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及其分类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未来的能源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经典力学的极限性和适用范围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第三节量子化现象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揭示原子光谱:原子能量的不连续第四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物理学与现代技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电场起点方式的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第二节探究静电力点电荷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电场电场的描述怎样“看见”电场第四节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第五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探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带电离子的加速带电离子的偏转示波器探秘第七节了解电容器识别电容器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决定电容的因素第八节静电与新技术锁住黑烟防止静电危害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一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电阻率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导体的伏安特性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四节认识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原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五节电功率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和热功率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第六节走进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门电路的实验探究第七节了解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分类集成电路的前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象无处不在的磁场地磁场磁性材料第二节认识磁场磁场初探磁场有方向吗图示磁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第三节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磁通量第四节安培力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表第五节研究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大小第六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三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第四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另一种表述第五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一)法拉第电机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第六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电磁流量计电磁感应中的能量第七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自感现象自感系数日光灯第八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涡流现象电磁灶与涡流加热涡流制动与涡流探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变交电流观察交变电流的图象交变电流的产生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用函数表达式描述交变电流用图象描述交变电流第三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第四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认识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第五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仅让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第六节变压器认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第七节远距离输电从发电站到用户的输电线路为什么要用高压输电直流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分类第二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原理第三节传感器的应用生活中的传感器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工业生场中的传感器飞向太空的传感器第四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五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二节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温度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第六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分子速率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节晶体的宏观特征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第二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三节固体新材料新材料的基本特征新材料的未来第四节液体的性质液晶液体分子的排列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液晶长丝状液晶螺旋状液晶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现象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微观解释第六节气体状态量体积温度压强第七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玻意耳定律第八节气体实验定律(Ⅱ)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九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饱和蒸汽饱和气压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运用举例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导的方向性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熵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酸雨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初识简谐运动弹簧振子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第二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简谐运动的力的特征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四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单摆振动周期的实验探究第五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受迫振动共振共振的利用和防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认识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波的传播纵波与横波第二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特征的物理量第三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波的折射第四节波的干涉与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第五节多普勒效应认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多普勒效应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电路的演变与构成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第二节电磁场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思想电磁波的产生及其特点电磁场的物质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模仿赫兹实验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波的接收第四节电磁波谱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第五节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移动通信电磁波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折射角与光速的关系折射率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量折射率第三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第四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现象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第七节激光激光激光的特性激光的应用全息照相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片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同时”的相对性第二节时空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相对论质量质能方程相对论的速度合成定理第四节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第五节宇宙学简介人类对宇宙演化的认识宇宙学的新进展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一节物体的碰撞历史上对碰撞问题的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二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及其改变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四节反冲运动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守恒与不变守恒与对称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与光电流光电流的变化极限频率遏止电压电磁理论解释的困难第二节光子能量量子假说光子假说光电效应方程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第三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概率波第五节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波假说电子衍射电子云不确定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探索阴极射线电子的发现第二节原子的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第三节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原子光谱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能及结构猜想氢原子的能级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半衰期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的危害及防护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核力及其性质重核与轻核结合能第五节裂变和聚变核裂变链式反应受控热核反应第六节核能利用反应堆核电站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从小粒子到大宇宙——空间跨度从粒子寿命到宇宙年龄——时间跨度本章复习与检测。
2014秋(配粤教版,选修3-2)物理同步导学课件:第三章 传感器3.1-2

思考:如图 3-1-5 所示为乳牛的自动喂水器,当液面降低时, 阀门在浮球的带动下打开,水自动流出来,试说明该装置是不是 传感器,并简单叙述原因.
乳牛自动喂水器 图 3-1-5
【答案】由于该装置没有把非电学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所 以严格来讲不属于传感器.
知识点 1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对比 1.热敏电阻或金属热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 阻这个电学量,它们有什么区别? 从温度变化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上来讲,温度升高,热敏电阻 减小;金属热电阻增大.从化学稳定性上讲,金属热电阻的化学 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而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好.
2.研究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
图 3-1-4 (1)按照图 3-1-4 所示将光敏电阻连入电路中,多用电表的两 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的两端相连. (2)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选择合适的倍率,并 进行欧姆调零.
(3)在正常的光照下,把测得的电阻值填入下表中. (4)将手张开,放在光敏电阻的上方,上下移动手掌,观察阻 值的变化,记录不同情况下的阻值,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光照强度 强 中 弱 R/Ω (5)结论:光敏电阻的阻值被光照射时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 阻变小,光照减弱电阻变大.
感觉器官 一定关系
电学量
电学量 电学量
常见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______ 位移传感器、 速度 传感器、 按被测 压力传感器、______ 温度 传感器、负荷传感器、 量划分 扭矩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______ 电容式 按工作原 涡流式传感器、动圈式传感器、磁 传感器、______ 理划分 电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热电式 有源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 ______传感器、 按能量传递 电磁式传感器 方式划分 无源传感器、________ 电阻式 传感器、电容式传感 电感式传感器 器、______
2011高二物理学案:1.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粤教版选修3-2)

1.5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学案(粤教版选修3-2)1.情景分析:如图1所示,铜棒Oa 长为L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铜棒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上绕O 点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棒切割磁感线的等效速度v =ωL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12BL 2ω,由右手定则可判定铜棒的O 端电势较高.图12.如图2所示,导体棒ef 沿着导轨面向右匀速运动,导轨电阻不计.导体棒ef 相当于电源,e 是正极,f 是负极,电源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R 和R g 构成外电路,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图2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在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即电能是通过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变来的.4.正在转动的电风扇叶片,一旦被卡住,电风扇电动机的温度上升,时间一久,便发生一种焦糊味,十分危险,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解析 电风扇叶片一旦卡住,这时反电动势消失,电阻很小的线圈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电流会很大,所以电风扇电动机的温度很快上升,十分危险.5.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B .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磁通量的变化成正比D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线圈的电阻有关 答案 B解析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不同的,只有电路闭合且磁通量发生变化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不管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磁通量变化,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只与磁通量的变化快慢和线圈的匝数有关.6.如图3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将一水平放置的金属棒ab 以水平速度v 抛出,且棒与磁场垂直,设棒在落下的过程中方向不变且不计空气阻力,则金属棒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变化情况是()图3A .越来越大B .越来越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 答案 C解析 在运用公式E =BL v 进行感应电动势的运算时,要注意该公式中B 、L 、v 三者必须互相垂直.如果不互相垂直,要进行相应的分解后运用分量代入运算.本题中切割速度为金属棒的水平分速度,水平分速度不变,故感应电动势大小保持不变,选C.7.如图4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 ,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图4A .棒的机械能增加量B .棒的动能增加量C .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D .电阻R 上放出的热量 答案 A解析 棒受重力G 、拉力F 和安培力F A 的作用.由动能定理:W F +W G +W 安=ΔE k 得W F+W 安=ΔE k +mgh ,即力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量,A 项正确.【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法拉第电机模型的分析1.如图5所示,长为L 的金属棒ab ,绕b 端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磁感应强度为B ,求ab 两端的电势差.图5答案 12BL 2ω解析 方法一 棒上各处速率不等,故不能直接用公式E =BL v 求解,由v =ωr 可知,棒上各点线速度跟半径成正比,故可用棒的中点的速度作为平均切割速度代入公式计算.由v =ωL /2,有BL v =12BL 2ω,由右手定则判断φa >φb ,即U ab >0,故U ab =12BL 2ω方法二 用E =n ΔΦΔt来求解.设经过Δt 时间ab 棒扫过的扇形面积为ΔS =12LωΔtL =12L 2ωΔt变化的磁通量为ΔΦ=B ΔS =12BL 2ωΔt ,所以E =n ΔΦΔt =nB ΔS Δt =12BL 2ω(n =1)由右手定则判断φa >φb所以a 、b 两端的电势差为12BL 2ω.点评 当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时,若棒上各处磁感应强度B 相同,则可直接应用公式E =12BL 2ω. 2.如图6所示,长为L 的导线下悬一小球,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做圆锥摆运动,圆锥的偏角为θ,摆球的角速度为ω,磁感应强度为B ,则金属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图6答案 12BL 2ωsin 2 θ解析 导线的有效长度为L ′=L sin θ电动势E =12BL ′2ω=12BL 2ωsin 2 θ点评 导体在磁场中转动,导线本身与磁场并不垂直,应考虑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知识点二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3.如图7所示,长为L =0.2 m 、电阻为r =0.3 Ω、质量为m =0.1 kg 的金属棒CD 垂直放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为L ,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R =0.5 Ω的电阻,量程为0~3.0 A 的电流表串联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0~1.0 V 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 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的外力F 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 =2 m/s 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电表未满偏.问:图7(1)此时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 (2)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 有多大? (3)导轨处的磁感应强度多大? 答案 (1)见解析 (2)1.6 N (3)4 T解析 (1)假设电流表满偏,则I =3 A ,R 两端电压U =IR =3×0.5 V =1.5 V ,将大于电压表的量程,不符合题意,故满偏电表应该是电压表.(2)由能量关系,电路中的电能应是外力做功转化来的,所以有F v =I 2(R +r ),I =UR,两式联立得,F =U 2(R +r )R 2v=1.6 N.(3)磁场是恒定的,且不发生变化,由于CD 运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是动生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BL 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U +Ir 以及I =UR,联立三式得B =U L v +Ur RL v=4 T.点评 注意区分电源和外电路,熟练运用闭合电路的有关规律. 4.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2 T ,磁场宽度l =3 m ,一正方形金属框边长ad =l ′=1 m ,每边的电阻r =0.2 Ω,金属框以v =10 m/s 的速度匀速穿过磁场区,其平面始终保持与磁感线方向垂直,如图8所示.求:图8(1)画出金属框穿过磁场区的过程中,金属框内感应电流的I -t 图线;(要求写出作图依据) (2)画出ab 两端电压的U -t 图线.(要求写出作图依据) 答案 见解析解析 线框的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cd 相当于电源,ab 为等效外电路;第Ⅱ阶段cd 和ab 相当于开路时两并联的电源;第Ⅲ阶段ab 相当于电源,cd 相当于外电路,如下图所示.(1)在第一阶段,有I 1=Er +3r=Bl ′v 4r =2.5 A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持续时间为t 1=l ′v =110s =0.1 sab 两端的电压为U 1=I 1·r =2.5×0.2 V =0.5 V (2)在第二阶段,有I 2=0,U 2=E =Bl ′v =2 V t 2=0.2 s(3)在第三阶段,有I 3=E4r=2.5 A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U 3=I 3×3r =1.5 V ,t 3=0.1 s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故I -t 图象和ab 两端U -t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点评 第二阶段cd 与ab 全部进入磁场后,回路中磁通量不变化,无感应电流,但ab 、cd 都切割磁感线,有感应电动势,相当于开路时两个并联的电路.【方法技巧练】用能量观点巧解电磁感应问题5.如图9所示,将匀强磁场中的线圈(正方形,边长为L )以不同的速度v 1和v 2匀速拉出磁场,线圈电阻为R ,那么两次拉出过程中,外力做功之比W 1∶W 2=________.外力做功功率之比P 1∶P 2=________.图9答案 v 1∶v 2 v 21∶v 22解析 线圈匀速拉出磁场,故其动能未变化.线圈中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即有电能产生,且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外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产生.W =Q =I 2R Δt =⎝⎛⎫ΔΦ2R Δt =(ΔΦ)2R Δt ∝1Δt∝v故W 1∶W 2=v 1∶v 2同理,由P =W Δt =Q Δt∝v 2可得P 1∶P 2=v 21∶v 22 方法总结 两次均匀速把线框拉出磁场都有F 安=F 外,但两次的外力不同.6.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10所示,抛物线的方程为y =x 2,其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 =a 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从抛物线y =b (b >a )处以速度v 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则金属块在曲面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图10A .mgb B.12m v 2C .mg (b -a )D .mg (b -a )+12m v 2答案 D解析 金属块在进入磁场或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穿过金属块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焦耳热.最后,金属块在高为a 的曲面上做往复运动.减少的机械能为mg (b -a )+12m v 2,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可知,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转化成焦耳热,即选D.方法总结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是由于非静电力移动自由电荷做功而产生的,要直接计算非静电力做功一般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能量的转化及守恒来求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传感器的应用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了解声传感器在电子秤、话筒、电熨斗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或演示实验,了解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时,知道已学知识在生活、 生产、科技社会中的价值,感受传感技术给人类生活带 来的便利。
巩固提高
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 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 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可无摩擦滑动, 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 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 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 传感器a、b在的示数均为10 N(取g=10 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 14 N、b的示数为6.0 N,求此 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 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使用的测力装置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元件组成的? 装置:力传感器 元件:金属梁和应变片
2.简述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U1 U2
金属梁
两个应变片的形变引起电阻变化 致使两个应变片的电压差变化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阅读教材56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 (1)话筒的作用是什么? ( 2 )说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 ( 3 )说明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这种话筒的优点是什么? ( 4 )驻极体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 何优点?
2014秋(配粤教版,选修3-2)物理同步导学课件:第三章 传感器3.3

【例 1】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有位同 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 图 3-3-2(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 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 如图 (b)所示
图 3-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 t1 到 t2 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 t1 到 t2 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 t2 到 t3 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 t2 到 t3 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从感知外界信息角度理解,人的眼睛、耳朵不断为 我们收集外界信息,并通过神经系统将信号传送到大脑,而传感 器的敏感元体,也感受外界的相关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传送给下一级装置分析、执行.
知识点 1物理传感器应用问题的分析思路 1.传感器应用过程分析 传感器的应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信息采集; (2)信息加工、放大、传输; (3)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执行某种操作.
知识梳理 一、生活中的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饭煲、________ 电冰箱 、__________ 微波炉 、 空调机 、消毒碗柜等与温度相关的家用电器. ________
自动门 2.红外线控制器的应用: __________ 、家电遥控器 __________、生命 非接触红外测温仪 以及防盗、防火报警器等. 探测仪、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力传感器为例: 传感器感受力的信息(如大小、方向是否变化等)后转化为电 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然后经过放大,传输到执行机构进行 某种操作(如借助继电器控制电路通断,借助仪表进行显示等). ②以光传感器为例: 光传感器感受光的信息(如光的强弱、颜色等)通过敏感元件 (如光敏电阻、光电池等)将光的信息转化为电阻、电流等电学量, 然后经过放大,传输到执行机构后执行某种操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教师教学用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是普通高中物理选修课程的教材教学用书。
本教材围绕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突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等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教材包含了一系列与物理实验相关的教学内容,下面将就每一章节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章:天文与地理本章主要介绍天体运动以及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其中包括恒星的亮度与距离的关系、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以及地震测量等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这些天文和地理现象的原理和机制。
第二章:电磁学和波动光学本章主要介绍电磁学和波长光学相关内容。
其中包括电场的产生与感应、电流与电阻、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如用电磁铁对金属杆产生感应电流、用电磁铁制作电磁铁振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电磁现象和光的传播特性。
第三章:量子物理和原子物理本章主要介绍量子物理和原子物理相关的知识。
其中包括黑体辐射的能量谱、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以及波粒二象性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如利用光电池和频率可调的光源进行光电效应实验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子的特性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原子物理现象。
第四章:原子核物理本章主要介绍原子核物理相关知识,包括同位素与同位素标记、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等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实验测量半衰期、观察核反应实验等,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变化和反应规律。
第五章:固体物理本章主要介绍固体物理相关知识,包括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金属导电和半导体等内容。
教师可以进行实验,如制备金属薄片进行电导实验、探究根据电导率分析不同金属的特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固体物理的原理。
第六章:核能利用与辐射防护本章主要介绍核能利用与辐射防护相关知识,包括原子核裂变与聚变、核能利用与核电站、辐射与辐射防护等内容。
高中物理选修3-2-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知识元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知识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概念: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2.组成: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个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利用材料的某种敏感效应(如热敏、光敏、压敏、力敏、湿敏等)制成的。
转换元件:是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与被测物理量成一定关系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电子元件。
转换电路: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不易测量的电学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3.原理: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将感受到的物理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
例如,光电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热电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4.工作流程:5.类别:最简单的传感器由一个敏感元件(兼转换器)组成,它感受被测量时,直接输出电学量,如热电偶.有的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件组成,设有转换电路,如光电池、光电管等;有的传感器,转换电路不止一个,要经过若干次转换。
6.传感器的分类:目前对传感器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个:(1)按输入量分类,如输入量分别为温度、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非电学量时,相应的传感器称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2)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等。
7.传感器的元件:制作传感器时经常使用的元件有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霍尔元件等。
例题精讲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
如图所示,乙、丙是两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现将乙、丙两种传感器分别接到图甲的电路中进行实验(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F变小,则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B.当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F变大,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C.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液体深度h变大,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D.当丙传感器接入电路实验时,若液体深度h变小,则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例2.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霍尔元件能把光学量转化为电学量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话筒中的传感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D.传感器是把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主要元件例3.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1页 0099页 0150页 0183页 0248页 0315页 0383页 0437页 0491页 0557页 0617页 0619页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第二节 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四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六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 第八节 涡流现象及其应用 第二章 交变电流 第二节 交变电流的描述 第四节 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第六节 变压器 本章小结 第一节 认识传感器 第三节 传感器的应用 *第五节 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电磁感应现象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 件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法拉第磁感应定律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理科生)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节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 应用(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1.国家标准(GB7665-87)给出的传感器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2.传感器是一种________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________,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________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________、处理、________、显示、记录和________等要求.3.传感器可按下列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1)按__________分类;(2)按____________分类;(3)按________________分类.4.为解决楼道的照明问题,在楼道内安装一个传感器与控制电灯的电路相接.当楼道内有走动且发出声响时,电灯即被电源接通而发光,这种传感器为________传感器,它输入的是________信号,经传感器转换后,输出的是________信号.5.(双选)下述仪器或装置用到传感器的有()A.自动报警器B.天平C.电视遥控器D.秒表6.(双选)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1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接成闭合电路,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B.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C.若电流计有向右的电流通过,则压力F在增大D.电流计有向右的电流通过,则压力F在减小7.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会发现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这是由于在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是()A.光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声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1.(双选)电容式话筒的保真度比动圈式话筒好,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Q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M和固定电极N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流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当膜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有()图2A.电容变大B.电容变小C.导线AB中有向左的电流D.导线AB中有向右的电流2.(双选)如图3所示,电容式话筒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声源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分别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声源S做位移为x=A sin 2 000πt的振动,则有()图3A.a振动过程中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B.导线中的电流的频率为2 000 HzC.导线中的电流的频率为1 000 HzD.a向右位移最大时,a、b板形成的电容最大知识点二霍尔元件3.如图4所示,有电流I流过长方体金属块,金属块宽为d,高为b,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金属块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问:金属块上、下表面哪面电势高?电势差是多少?图44.图5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果用d表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对于一个霍尔元件d、k为定值,如果保持I恒定,则可以验证U H随B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工作面是指较大的平面)()图5A.将永磁体的一个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U H将变大B.在测定地球两极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C.在测定地球赤道上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D.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U H将发生变化【方法技巧练】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技巧5.动圈式话筒和磁带录音机都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图6甲所示是话筒原理图,图乙所示是录音机的录音、放音原理图,由图可知图6①话筒工作时磁铁不动,线圈移动而产生感应电流②录音机放音时变化的磁场在静止的线圈里产生感应电流③录音机放音时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④录音机录音时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如图7所示为某种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AB为一均匀的滑线电阻,阻值为R,长度为L,两边分别有P1、P2两个滑动头,P1可在竖直绝缘光滑的固定杆MN上保持水平状态而上下自由滑动,弹簧处于原长时,P1刚好指着A端,P1与托盘固定相连,若P1、P2间出现电压,该电压经过放大,通过信号转换后在显示屏上将显示物体重力的大小.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托盘自身质量为m0,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7(1)托盘上未放物体时,在托盘自身重力作用下,P1离A的距离x1;(2)托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时,P1离A的距离x2;(3)在托盘上未放物体时通常先校准零点,其方法是:调节P2,使P2离A的距离也为x1,从而使P1、P2间的电压为零.校准零点后,将物体m放在托盘上,试推导出物体质量m与P1、P2间的电压U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个物理量()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C.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D.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2.电子秤使用的是()A.超声波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红外传感器3.(双选)关于话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动圈式话筒、电容式话筒,还是驻极体话筒,作用都相同,都将声波这个力学量转换成了电压或电流这个电学量B.电容式话筒和驻极体话筒的原理相同,都是声波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进而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C.动圈式话筒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安培力振动实现声向电的转化D.因为驻极体话筒内价格便宜、灵敏度高,会场大都使用驻极体话筒4.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构造和原理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点的距离为x,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图8A.方向向左,大小为kx/mB.方向向右,大小为kx/mC.方向向左,大小为2kx/mD.方向向右,大小为2kx/m5.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的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9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图9A.t2时刻小球所处位置是运动中最高点B.t1~t2期间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D.t2与t5时刻小球速度大小不同6.如图10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电键K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变化磁场B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K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K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则线圈中的磁场B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分别是()图10 A .正在增加,ΔΦΔt =mgd qB .正在减弱,ΔΦΔt =mgd nqC .正在减弱,ΔΦΔt =mgd qD .正在增加,ΔΦΔt =mgd nq7.(双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角度等)转换成电学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量等)的一种元件.如图11所示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A .甲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小,可判断出h 变小B .乙图中两极板带电荷量不变,若电压变大,可判断出θ变大C .丙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负极,则s 变小D .丁图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的正极,则F 变大8.如图12所示为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将平行板电容器、灵敏电流表(零刻度在中间)和电源串联成闭合回路,当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膜片发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导致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在对膜片开始施加压力使膜片电极从图中的虚线推到图中实线位置并保持固定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 )图12A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B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回到零刻度C .向右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D .向左偏到某一刻度后不动9.传感器是把非电学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声强等)转换成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如图13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中a、b构成一个电容器,b是固定不动的金属板,a是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若声源S发出频率恒定的声波使a振动,则a在振动过程中(图13A.a、b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不变B.a、b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变C.电路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D.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器的电容量最大10.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A.改变湿度B.改变温度C.改变磁场D.改变电容题号12345678910 答案11.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如图14所示,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图14第三章 传感器第一节 认识传感器课前预习练1.敏感元件 转换元件 转换电路2.检测 信息 电信号 传输 存储 控制3.被测量 工作原理 能量传递方式4.声电 声 电5.AC 6.BC7.D [当电梯门碰到人或其他障碍物时立即停止关门以防挤伤人,故为压力传感器.] 课堂探究练1.AC [由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 =εr S 4πkd可知,当膜片向右运动时,相当于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变小,电容变大,电源对电容器充电,电流的方向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导线AB 中有向左的电流.]2.CD [a 振动过程中,a 、b 间距变化,由平行板电容器公式可知电容C 变化,且a 向右位移最大时,a 、b 板电容最大,则A 错,D 对;振动过程中,电容器不断地充放电,导线中电流频率与a 的振动频率一致,C 正确,B 错.]点评 电容式话筒的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充电后,声波使膜振动,电容变化,形成变化的电流.3.下表面电势高 IB ned解析 因为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向上偏,则上表面聚集负电荷,下表面带多余等量的正电荷,故下表面电势高,设其稳定电压为U.当运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有e U b =evB ,又因为导体中的电流I =neSv =nev·bd ,故U =IB ned. 点评 当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运动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分别向导体上、下表面聚集,在导体中形成电场,其中上表面带负电,电势低,随着正、负电荷不断向下、上表面积累,电场增强,当运动电荷(Q)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即QE =QvB 时,电荷将不再向上或向下偏转,上、下表面间形成稳定电压.4.C [根据公式U H =k IB d可以看出,当磁极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时,B 增大,U H 将变大,选项A 正确;在地球两极附近,可以认为地磁场与水平面垂直,霍尔元件的工作面保持水平,选项B 正确;而在赤道上,地磁场与水平面平行.若霍尔元件的工作面保持水平,则无电压产生,选项C 不正确;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相当于改变了霍尔系数k ,U H 将发生变化,选项D 正确;故选C .]点评 霍尔元件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电压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式为U H =k IB d. 5.C [话筒的工作原理是,声波迫使金属线圈在磁铁产生的磁场中振动产生感应电流,①正确;录音时,话筒产生的感应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在录音机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④正确;磁带在放音时通过变化的磁场使放音头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电路后再送到扬声器中,②正确.]6.(1)m 0g k (2)(m +m 0)g k (3)m =kL gEU 解析 托盘的移动带动P 1移动,使P 1、P 2间出现电势差,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托盘向下移动距离的大小,由于R 为均匀的滑线电阻,则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1)由力的平衡知识知m 0g =kx 1,解得x 1=m 0g k(2)放上重物重新平衡后m 0g +mg =kx 2解得x 2=(m +m 0)g k(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 =IR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U =IR 串,由R 串R =x L ,其中x 为P 1、P 2间的距离,则x =x 2-x 1=mg k联立解得m =kL gEU 方法总结 分析传感器问题要注意四点(1)感受量分析要明确传感器所感受的物理量,如力、热、光、磁、声等.(2)输出信号分析明确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分析它的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以及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间的变化规律.(3)电路结构分析认真分析传感器所在的电路结构,在熟悉常用电子元件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规律.(4)执行机构工作分析传感器的应用,不仅包含非电学量如何向电学量转化的过程,还包含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工作的过程.课后巩固练1.B [根据霍尔元件工作原理,载流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漂移,形成霍尔电压,U H =k IB d,所以,它将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学量,故B 正确.] 2.B3.AB [用金属薄膜的振动带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C 错误.虽然驻极体话筒价格便宜、灵敏度高,但是驻极体话筒的功率太小,而且保真度较差,所以会场一般不使用驻极体话筒,选项D 错误.]4.D [滑块随导弹一起做加速运动,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x ,使左侧弹簧被压缩,右侧弹簧被拉长,则滑块所受合力为2kx ,方向向右,故加速度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kx =ma ,滑块加速度大小为:a =2kx/m ,故选D .]5.B [小球下落的轨迹如右图所示,B 处为绳子原长处,C 处为小球重力与绳上拉力相等处,D 处为小球下落的最低点,在F -t 图中,0~t 1小球在OB 间下落,t 1~t 2小球在BD 间下落,t 2~t 3小球由D 回到B 处,t 3~t 4小球在BO 间上升,而后下落至B 点.由F -t 图知,小球在t 2时刻下落到最大距离,以后的最大距离在逐渐减小,由以上分析知,小球的最大速度出现在C 点,对应于t 1~t 2之间,A 错,B 对;小球动能最小出现在t 2时刻或t 3~t 4间某时刻,C 错误;t 2和t 5分别对应小球先后两次下落过程中经过最低点的时刻,速度大小为零,D 错误;正确选项为B .]6.D [K 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说明小球受竖直向上的电场力,且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磁场B 正在增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U ,又U d q =mg 得ΔΦΔt =mgd nq,故D 正确.] 7.BD [A 选项若Q 不变,由C =Q U知U 变小,C 变大,可知h 变大;A 错.B 选项若Q 不变,由C =Q U知U 变大,C 变小,可知θ变大,B 对;C 中若U 不变,电流流向负极表示正在放电,Q 减小,可知C 减小,s 变大,C 错;D 中若U 不变,电流流向正极表示在充电,Q 增加,可知C 增大,d 减小,F 增大,D 对.]8.A [压力F 作用时,极板间距d 变小,由C =εr S 4πkd,电容器电容C 变大,又根据Q =CU ,极板带电荷量变大,所以电容器应充电,灵敏电流计中产生由正接线柱流入的电流,所以指针将右偏,极板保持固定后,充电结束,指针回到零刻度.]9.D [a 、b 始终跟电源相连,电势差U 不变,由于a 、b 间距离变化,由E =U d知场强变化,A 错误;由C =εr S 4πkd知d 变化时C 变化,a 向右位移最大时,电容最大,D 正确;由Q =CU 知a 、b 所带电荷量变化,电路中电流方向改变,B 、C 错误.]10.D [根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手靠近干手机电热器工作,手撤离后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器,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大小,故D 正确;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如干手机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11.见解析解析 线圈固定在膜片上,当膜片受到声波的作用而振动时,线圈与膜片保持振动一致,金属线圈在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中振动时产生感应电流,这样就把声音信号转化为了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