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8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学生眼睛视力调查报告

学生眼睛视力调查报告

学生眼睛视力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23•引言•学生视力现状•学生视力问题分析目录•改善学生视力的建议•结论01引言国内外对学生视力状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了解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改善学生视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视力问题日益严重。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调查学生视力状况,了解学生近视率及近视程度。

分析影响学生视力的因素,如学习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

02学生视力现状总体视力情况学生总体视力情况不容乐观,近视率较高。

详细描述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问题,近视率高达70%以上,其中部分学生近视程度较为严重。

这与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良的阅读习惯以及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视力情况逐渐恶化。

详细描述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相对较好,而高年级学生近视率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学习压力增大、长时间看书、使用电脑等有关。

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更应重视眼保健和视力保护。

总结词男女生视力情况存在差异,女生近视率普遍高于男生。

详细描述调查数据显示,女生的近视率普遍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更注重学习、较少参与户外活动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女生的视力保护应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

03学生视力问题分析长时间的学习和近距离看书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影响视力。

学习时长作业量心理压力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使得学生长时间盯着书本或电脑屏幕,增加了眼睛的负担。

学习压力大可能导致学生用眼不卫生,如过度依赖眼镜或隐形眼镜。

030201缺乏维生素A、C、E以及锌、钙等营养素会影响视力健康。

饮食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规律会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视力。

作息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看书时光线不足等。

用眼卫生家族病史家族中有视力问题的人,其子女出现视力问题的风险较高。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视力问题。

2018-2019年度视力不良分析报告

2018-2019年度视力不良分析报告

2018-2019年度视力不良分析报告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制订相关的计划、预防措施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2018年秋季开学,我校于2018年11月对全校1至6年级学生进行健康体检。

我校共有260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

现将体检结果统计分析如下:在视力方面:视力不良人数:其中视力低下81人,占31.15%,上次视力正常:本次受检人数146人,新发近视人数28,占19.18%。

上次近视:本次受检人数56人,恢复正常人数9人,占16.07%。

边缘视力159人,占88.83%。

按照年级分析,五、六年级视力低下率占到69.44%和47.37%,是导致我校视力低下率增长的主要人群。

视力低下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

(2)用眼时间过长,写作业看电视电脑时间过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部分学生睡眠不足。

加重眼睛负担,促使近视发生。

(5)课桌不符合要求,写字姿势不正确。

若桌椅太低,使头前倾,脊柱弯曲,胸部受压,眼睛调节相对紧张。

或桌椅过高,双脚悬空,下肢容易摆动,不能保持正确姿势,都能使眼睛发生疲劳,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近视。

预防措施:(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

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睡眠9--10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不拖堂。

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摘要】目的研究潜江市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以期为保护中小学生视力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对本市7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检测他们的裸眼视力,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结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0.35%、37.51%、64.24%。

另外,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

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比较严重,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关键词】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对策【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66-02当前,中小学生视力低下问题日益严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解潜江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选取当地7所中小学校为调查对象,并于2013年10-11月对这些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视力调查,从而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全市7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共计7122人。

其中,小学有2668人,初中有2186人,高中有2268人。

男生3608人,女生3514人。

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18岁。

1.2方法视力检测工具为标准对数视力表灯光箱,视力表悬挂高度以5.0视标一行和受检学生的眼等高为准,受检学生距5m远,测试裸眼视力。

工作人员是培训合格的市疾控中心医师及卫生监督局学校卫生监督人员。

1.3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细则要求”的规定,视力至少为5.0表示视力正常;视力为4.9属于轻度视力不良;在4.6-4.8之间属于中度视力不良;视力不大于4.5属于重度视力不良。

另外,对于单眼视力下降纳入视力下降进行相关统计,对于双眼视力下降可采用较差的眼统计。

2 结果2.1各学段学生视力低下情况通过对全市7所学校7122名学生的视力检查发现,视力低下者有2820人,占39.60%。

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有543人,视力低下率为20.35%(543/2668);初中生视力低下有820人,视力低下率为37.51%(820/2186);高中生视力低下有1457人,视力低下率为64.24%(1457/2268),详见表1。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对其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长时间盯着书本或屏幕,眼睛易疲劳,并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过度使用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会使眼睛过度疲劳,加速视力下降的速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缺乏户外活动导致眼睛长时间处于近视状态,进而加剧视力下降的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加强视力保健教育、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鼓励户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用眼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努力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

通过深入分析学习压力、电子产品使用、户外活动等因素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视力下降的背后原因。

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如加强视力保健教育、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鼓励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有效改善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现状。

最终目的是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眼健康问题,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提高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共同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2. 正文2.1 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严重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现象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二年级的低龄段学生中,近视率更是高达50%以上。

学生视力问题调查及建议

学生视力问题调查及建议

2018年第11期(总第287期)基础教育论坛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11,2018General,№287当前,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6年美国《眼科》杂志发文称,2000年全世界约14.06亿人近视,占世界人口22.9%,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47.58亿,占世界人口49.8%,50年间将增长约2倍,其中10~25岁亚洲近视人口增长最快。

美国青少年近视率约25%,英国小学毕业生近视率低于10%,德国青少年近视率在15%以下。

日本2012年至2017年小学生近视率由30.7%上升至32.5%,初中生由54.8%上升至56.3%。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社会上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认识不足,公众视觉健康知识匮乏和视觉健康领域政策保障薄弱,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越发严重,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各学段学生近视率持续上升,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视力不良低龄化现象明显,7岁男生、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28.95%、32.15%。

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假如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有可能高达7亿人,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口将达到5000万左右。

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青少年高近视率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军事、航天、精密制造业等行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直接威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

此外,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关于我校学生视力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学生视力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学生视力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近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视力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近视问题,我们组织了视力调查活动。

本报告将详细呈现我校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学生的视力问题。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以我校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返回的问卷数为1800份。

此外,我们还请来了专业眼科医生为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共检查了750名学生。

调查结果及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眼科检查数据,我们综合分析了学生的视力状况和可能的原因。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1. 学生视力状况根据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数据,学生的视力问题普遍存在。

其中,近视的学生占比最高,占总人数的60%。

远视学生占比为20%,散光学生占比为15%,其他视力问题学生占比为5%。

2. 可能原因分析2.1 学习压力过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压力过大,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的书本和电子设备导致。

2.2 不良生活习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玩电子产品、晚上熬夜等。

2.3 环境因素:部分学生的视力问题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教室光线过暗、长时间接触电视和手机等。

2.4 遗传因素:少数学生的视力问题可能与遗传有关。

对策建议针对以上发现和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学生视力问题的对策建议:1.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学校应该建立起规范的视力检查制度,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视力问题。

2.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力度,特别是针对视力问题的预防和保护,向学生们传授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优化学习环境学校应适时对教室和自习室的照明进行调整,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户外时间进行活动,放松眼睛。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学生的视力问题。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视力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患有近视,其中有一些甚至在初中就已近视。

对于这一现象,社会各界对其原因和对策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本文将从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实际解决对策。

1. 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不仅会造成眼睛的疲劳,还会导致眼球肌肉的紧张,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2. 用眼不当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娱乐等原因,长时间用眼造成眼睛疲劳,严重影响视力。

加上很多孩子写字不端正,或者低头看书、看电子产品,使得视力过度用紧张,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3. 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学生爱吃垃圾食品,缺乏对眼睛有益的营养,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C,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4. 环境因素现在生活中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光线不足、光线刺眼等都会对学生的视力造成影响。

二、对策探讨家长和老师应该不断劝诫学生,控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刷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

2. 培养正确用眼习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意坐姿、阅读距离等,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家长和老师也要经常提醒和监督孩子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用眼保健操。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多食用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保证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

4.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和家庭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室内光线明亮、自然光充足,避免光线刺眼的情况,定期对学校的照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看电子屏幕时间过长、用眼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因素等。

对策包括有效控制看电子屏幕时间、培养正确用眼习惯、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

学生视力分析报告

学生视力分析报告

学生视力分析报告学生视力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学生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眼睛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学生视力现状、视力问题的原因与危害、视力保护措施以及学校与家长的共同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学生视力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视力问题也逐渐显现。

屈光不正、近视等问题比较常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视力下降。

这一现象与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子设备中的光线辐射、视觉疲劳、使用不当等原因都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那么,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久了对视力有哪些危害呢?首先,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其次,电子屏幕中的蓝光对视力有一定的伤害,长时间接触蓝光会加速视网膜的老化,从而影响学生的视力。

此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导致学生眨眼次数减少,进而使眼球表面的泪液蒸发速度加快,造成眼干症状的加重。

这些都是学生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警惕的问题。

对于学生视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保护呢?首先,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是关键。

学生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能够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目光远眺,放松眼睛。

其次,保持良好的就坐姿势也很重要,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者使用电子设备时距离过近。

此外,正确使用电子设备也是很重要的,调整屏幕亮度、使用防护屏等措施都能够降低对视力的伤害。

最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不可忽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对保护学生的视力很有帮助。

在学生视力保护中,学校和家长承担着共同的责任。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眼健康的教育宣传,普及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知识,定期进行视力检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改善视力问题。

包括组织户外活动、提供优质课间休息环境等。

家长则应关注学生的视力保护情况,监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姿势,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结起来,学生视力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8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作者:王菊芳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及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曲靖市第一中学2012—2018年在校中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测。

结果:2012—2018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率
93.50%,其中男生、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91.62%、95.29%。

2012—2018年7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均在90%以上,其中2013年检出率最高(96.19%),2015年后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递增。

轻、中度视力不良男女生随年级增高而降低,重度随年级增高而升高,每个年级视力不良从轻度到重度为递增关系。

结论:保护中学生视力刻不容缓,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R7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在我国,近视是学生检出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1]。

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规划”(1992)就已经将近视列为了我国学生重点防治的6大常见病之一[2]。

经已有的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视力不良状况日趋严重。

为分析中学生视力不良的流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笔者调查分析了2012—2018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在校学生视力状况,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曲靖市第一中学2012—2018年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均接受裸眼远视力检测,共计检测有效人数27103人,其中男生13211人,所占比例为48.73%,女生13892人,所占比例为51.27%。

1.2 調查方法所有检测学生都进行现场检测,统一使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3]实施。

均于每年9月或10月份进行视力检测。

视力不良判定标准:视力<5.0判定为视力不良,且4.9为轻度不良,4.6—4.8为中度不良,≤4.5为重度不良,其中单眼视力不良判定为视力不良,双眼视力不良按照视力较差的眼判定。

1.3 质控方法对数视力表灯箱(生产厂家: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且在有效检定期内,检测前做好校正,检测工作安排专业医务人员实施,并且岗前所有的检测人员都参加并通过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1.3 统计处理调查数据录入1.2版《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7年调查检测中学生27103人,检出视力不良25342人,检出率9
3.50%,其中男生受检人数13211人,检出视力不良12104人,检出率91.62%;女生受检人数13892人,检出视力不良13238人,检出率95.29%。

见表1、表2。

2.2 各年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较 2012—2018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90%以上,其中2013年检出率最高,达96.19%,2015年后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度增加而增高。

2.3 各年度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比较 2012—2018年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先上升再逐年下降后又再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度男、女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达到90%以上,且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每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显示女生高于男生3~5个百分点。

2.4 不同年级男、女生视力不良程度比较七~十二年级学生当中,轻度视力不良、中度视力不良只有八年级男生中度视力不良稍有增高,其它各年级男女生轻度和中度视力不良均随年级升高而降低,重度视力不良各年级男女生均随年级升高而增高。

轻度视力不良的学生中,只有八年级女生比例比男生略高,其它各年级则均为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更高;而中度视力不良的学生均显示各年级男生比例都比女生更高;重度视力不良的学生则显示各年级都为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3 讨论
视力不良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并且已经被我国政府证实为学生六大常见病之首,对于青少年与儿童的视力有严重的损害。

弱视、各种屈光不正与其他眼病都将可能造成视力不良、视力低下,而这大部分是由近视所导致的。

30年来,我国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近视检出率迅速增高,而近视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病与现代文明病,对于身体健康与学习生活都有严重的损害,同时这种日益严重的趋势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造成严重的制约。

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儿童的近视预防意义重大。

本次对曲靖市第一中学2012—2018年学生调查显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93.50%,其中男生检出率91.62%,女生检出率95.29%。

各个年度和各个年级男、女生之间视力不良检出率比
较也显示女生检出率比男生明显更高,这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和女生较少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偏食、学习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3]。

通过对2012—2018年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90%,尤其是女生,这个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视力不良检出率男女生2015年后均随年度的增高而增加,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

轻度和中度视力不良随年级增高而增加为主,女生低于男生,重度视力不良男女生均随年级增加而增高,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针对本次分析结果,笔者认为保护中学生视力的工作任务相当紧迫,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强学生、家长对近视预防的宣传教育,改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生长发育突增期,因为该时期为学生视力剧变期,同时也是视力保护的一个关键时期。

学校应为学生配备适合身高、坐高的桌椅,教室的照明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日光灯平均照度达到300LX,黑板的照度达到500LX。

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教室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窗户不能太小,位置不能过高或过低,定期将学生座位进行合理的调换[4]。

在家的书桌,放置位置应位于窗前,且外面无遮挡物,台灯放在书桌的左前方,注意使用光线柔和的台灯,白炽灯以25~40瓦最好。

个人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为35厘米左右,连续阅读超过40分钟应注意休息,不能躺着和在阳光下看书,也不能边走边看。

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手机、游戏机和电视。

坚持做眼保健操,学校可有组织的开展雾视法、远眺法及眼保健操的培训和教导;学校保健医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卫生用眼,养成良好读写习惯的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普及教育学生、家长要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糖类食品少吃,多吃动物蛋白质、含钙、含锌及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食物;教育部门也要加强督导,切实落实“学生减负”的方针政策,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综上所述,对学生近视行为、导致视力不良因素及早给予干预,改善学校、家庭的视觉环境,对控制和延缓中学生视力不良、近视的发生、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季成叶.青春期常见病防治.北京:北京医科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37.
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北京:1992.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31.
司梅.上海市虹口区部分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55—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