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叙事下的边缘生存寓言_论_女勇士_的寓言性质_田艳
绽放在文化夹缝中的女勇士之花——论《女勇士》中的边际文化身份认同及影响

的压迫 , 是一个 女英 雄。在她心 中 , 无名姑姑是 为了 自由的爱情而献身的 , 是一位勇敢地 打破沉默 , 以死 反抗男权压迫 的烈士 。从母亲 的故事 中, 她得到 了启 发。 希望建立一个全 新的文化身份 。英 勇的前辈在她 建立 华裔美国人身份 的过 程中给予 了她 文化及精神 上 的有 力支持 。在美 国, 作者成长 于两种文化 的交织 中: 一种文化来 源于无形 的想 象 中的世界—— 中国 , 另一种 文化来 源 于 现 实 中触手 可 及 的世 界——美 国。在来 自两种文化的压力下 , 她 宁愿把无 名姑姑想 象 为一 名勇敢无畏的女 勇士 , 否则 , 她想 象 中的那个 世 界的女 性前辈 无法给 予她成 长所 需要 的力量 , 缓 解来 自异族 文化 的压 力的源泉也将枯竭 。 为了将 这两种世界连 接在一起 ,作 者将古往今 来 的 中国女 性联 系起来 , 包 括无名 姑姑 、 母 亲 勇兰 、 花木兰及蔡琰 。她大胆地发挥 自己的想象 , 将她 听到 的故事 填补 成为她所期望 和需要 的内容 ,以此来给
《 女 勇士》 这部 作品 中描 述了作 为一 名华裔女 性 的成 长历程 , 其 中涉及 中国传统女 性风俗及 传说 , 极 具中国风味。作为叙述者 , 作者处在 中美文化 交织的
环境 中 , 她 既是双 重 文化 的局 内人 , 亦是局 外者 , 因 此 ,她的文化 身份 认同处在 一种模棱 两可的略显 尴 尬的境地 。 作者通过小说 给读者们 呈现 了她 文化身份认 同
的艰难探 索之路 ,她努 力地 在 自己所处 的美 国社会 中确 立 自身的 中国身份。 作为一名华 裔美 国人 ,作者抹不去 身上 的中国 印记 , 在美 国社会 中 , 她仿 佛是 一个 “ 他者” , “ 自我 ” 及“ 他者 ” 的矛盾困扰着她。在她的身上 , 两种 文化同 时影响而又存在模糊的界限。基于 中美两种文化 , 作 者的视角不 断地 转换 ,希 望以此来揭 示和挑 战中国 传统文化 中的性别歧视 以及 美国社会 中存在 的种 族
《女勇士》中三位女性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女勇士》中三位女性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中, 以黄玉雪、汤亭亭和任碧莲等为代表的华裔女性作家是重要的作家群体。
汤亭亭的《女勇士》通过塑造典型华裔女性的形象,揭露华裔女性的生活、情感和经历,使其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从汤亭亭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西方和东方的冲突,更是女性在种族、阶级、性别、文化等多语言环境中的抗争。
国内学界关于《女勇士》的代表性研究包括南京大学方红的《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张延军的《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多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世界文学评论,2008);郑庆庆的《站在边缘的女勇士对汤亭亭的〈女勇士〉的跨文化观解读》(外国语言文学,2005)。
这些研究主要着重于汤亭亭的边缘人身份、女性主义身份认同以及将汤亭亭的《女勇士》与跨文化交际相联系。
对于《女勇士》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女性通过自我意识觉醒程度的探讨,目前还尚未涉及。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中无名姑姑、母亲与我三个不同环境下的女性逐步呈现的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以此来揭示三位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生存困境。
一、姑姑的无声抗争你不能把我要给你讲的话,告诉任何人。
《女勇士》就是以汤亭亭回忆起母亲给她讲述有关无名姑姑的故事开始的。
姑姑因为不守妇道,最终无奈被迫投井。
母亲在女儿来初潮时给她讲这个被父亲禁止提起的故事,意蕴深长。
贞洁,一定是烙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身上的最深的一个词,于传统父权权威的传统女性只有绝对服从而。
自杀,对姑姑而言,或许是的解脱。
姑姑的无奈又有谁知晓,他的要求一定使她大吃一惊,然后又对她进行了恐吓。
她顺从了他,她逆来顺受惯了。
有谁曾经尝试着站在她的立场考虑过:她十月怀胎所经历的每一天煎熬,她分娩前那撕心裂肺的痛。
没有人。
村民们离开以后,灯笼向不同的方向散开,各自往回走,家中的沉默终于被打破了,并且对她骂了起来。
论《女勇士》的不可靠叙述

论《女勇士》的不可靠叙述汤琳【摘要】不可靠叙述是当代西方叙事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文章从叙事交流、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作者读者与真实读者几个方面探讨了《女勇士》的不可靠叙述策略是如何帮助作者达成既取得西方读者认同,又展现了二代华裔女性扭曲的生存状态,同时又树立作者心中的融合东西方文明的理想女勇士的形象等写作预期的。
%Unreliable narration serves as the focu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narra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Woman W arrior from the aspects of narration ,implied author and narrator ,narrator's reader and flesh‐blood reader ,and illustrates how it helps the author win the full identification of the western readers ,display the distorted life of Chinese‐American women ,and set up an ideal image of woman warrior in the literature world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女勇士》;不可靠叙述;隐含作者;叙述者;读者【作者】汤琳【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317;I106.9Key words:TheWomanWarrior; unreliable narration; implied author; narrator; reader《女勇士》(TheWomanWarrior:MemoirsofaGirlhoodamongGhosts,1976)是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的代表作。
关于托妮·莫里森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关于托妮·莫里森的国内外研究概述美国当代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已发表 11 部长篇小说,包括《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天堂》、《爱》、《恩惠》、《家》和《上帝,救救孩子》。
199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了莫里森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她跻身美国和世界主流作家之列。
莫里森的文学地位建构于对边缘和他者的书写,其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是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讲述他们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寻找自我和建构文化身份的经历。
身为女性的莫里森把小说的重心置于黑人女性的命运,但对女性的关注却又时常超出种族的范围。
莫里森继承了美国文学和非裔美国文学的空间叙事传统,并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美国黑人和女性的空间实践,空间成为莫里森小说创作的重要叙事策略。
莫里森立足他者,通过“他者空间”的书写重现美国黑人和女性的历史在场,以表达强烈的种族与性别意识,并试图借此重塑他者的主体性。
莫里森小说丰富的主题和典型的创作风格吸引了世界众多学者的关注,莫里森研究的成果也甚为丰硕。
西方的莫里森小说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
最早的莫里森研究见于史密斯(BarbaraSmith)的《美国黑人女性研究》(1976),1977 年和1978 年斯特普陀(Robert Stepto)与贝克尔曼(JaneBakerman)分别在《美国多种族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论坛》上发表了与莫里森的访谈。
在《所罗门之歌》发表以后,《Callaloo》刊登了狄克逊(MelvinDixon)的书评《如果你屈服于空气》。
随着莫里森小说的陆续发表,有关书评、采访和论文不断增加,到了 20世纪80 年代,莫里森研究不断升温。
1985 年出现了第一部由琼斯(Bessie W. Jones)和文森(Audrey L. Vin-son)所着的莫里森研究着作《托妮·莫里森的世界:文学批评探索》,该书探讨了《最蓝的眼睛》中的童话故事、莫里森小说中的场景、《秀拉》里的心理扭曲、《柏油娃》里的花园隐喻和基督象征,同时考察了莫里森小说中的神话人物、虚无主义和希腊悲剧母题[1]。
一部出自幻想的传记——评《女勇士》的体裁、写作手法和真实性

o A r a t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cnhe i m—
t eo h eeA e cn ,i r a e st x okadc si i eU , dej s e i pt— u C i s r as s e r da et t o l s t S a n y r hg r ua rf n m i g d h eb n a cn h n o v y he
一
部 出 自幻 想 的传 记 。
薛红 宏
( 西南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重庆 40 1) 07 5
评《 女勇士》 的体裁、 写作手法和真实性
‘ 0
,
0 J
^ 0
摘要 : 亭亭的《 汤 女勇士》 被誉为华裔美 国文学的 开山之作 , 在美 国被作为教材 和经典 , 有很高 享 的声誉 。但是《 勇士》 女 的体裁 、 写作手法 以及《 女勇 士》 是否正面反映 了中国传统 文化 、 否真实 是 代表 了美 国华裔移 民的声音这些 问题却一 直处于争 论 中。通过文本 内外 的分 析 , 为‘ 认 女勇 士》
第 2 卷 第 1 0 2期
V I2 No. 2 0 .0 1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Ju a fC o  ̄ igIs tt o T o r lo h nqn n tue f c n i
20 0 6年 l 2月
D c2 o e .0 6
《女勇士》中的女性生存境遇反思

《女勇士》中的女性生存境遇反思
许娟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汤婷婷通过其成名小说《女勇士》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中统治女性、压迫自然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揭示,并剖析了华裔女性遭受性别歧视、种族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历史根源,同时抓住女性和生态自然之间的联系,探寻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女性和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特殊联系,折射出其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
【总页数】4页(P111-114)
【作者】许娟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女勇士》的女性主义特点和困境——《女勇士》中花木兰形象分析 [J], 杜鹰
2.跨越生存境遇的女性灵魂——论陈河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J], 徐启文;
3.苏童对女性悲剧生存境遇的反思
——兼谈《伤逝》《妻妾成群》的叙述差异 [J], 王亚琪
4.从《女勇士》中的女性人物看中国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形象的演变 [J], 唐雯
5.夹缝中的女性人生——论《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J], 关合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现代视角下《女勇士》

浅析后现代视角下的《女勇士》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性的淡化,后现代逐渐成为整个文坛的热点,它部分地颠覆和重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作为一本描写文化通融的少数民族裔作品,《女勇士》的问世与受欢迎本身就体现了后现代景观中美国文学多元化的特点,而小说的故事情节、主题内容和写作技巧等则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书写的影响和改变。
关键词:后现代视角《女勇士》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性的淡化,后现代逐渐成为整个文坛的热点,它部分地颠覆和重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在文学书写上,后现代主义试图消解与耗散传统的文学经典与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削平深度、情节淡化、数码置换与体裁颠覆等。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时代,美国后现代文化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表现边缘文化,如表现家庭史诗和种族冲突的作品的大量涌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裔文学在一片反主流文学的浪潮中获得了最初的成长;70年代以后,美国华裔文学的表现越来越活跃,逐渐成为一支蓬勃发展的文学劲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籍华裔作家及文学作品。
而这些美籍华裔作家的写作内容与风格也很不相同,有追忆华人苦难遭遇揭露外国政府排华罪恶的;有通过叙述华人成功事迹树立华人正面形象的;但更多的则是凸现东西方文化碰撞,寻求文化认同的作品。
同是华裔作家却用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身份没有改变但却从昔日的散兵游勇发展为当今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群体力量,这无疑是后现代文化兴起的一大表现。
而美国华裔文学蓬勃兴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数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e)与她1976年发表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女勇士》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广泛好评,并于当年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奖非虚构类最佳作品奖,而作者本人也于1997年荣膺克林顿夫妇颁发的“国家人文奖”,克林顿称《女勇士》为“一部划时代的名著”。
如今,该书已走进美国众多学院课堂,成为广为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堪称后现代的典范。
《女勇士》叙事结构的互文性

《女勇士》叙事结构的互文性摘要互文性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学研究之中,互文性理论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勇士》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论文通过对该小说的文本细读分析共存关系互文手法与派生关系互文手法,揭示《女勇士》与中西方文本系统之间的指涉关系,并结合后现代叙事理论及文化研究方法,阐释了文本存在的双重叙事及其所指涉的深层互文性意义,进而分析文本表意系统的构建与互文性写作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女勇士》叙事互文性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英文小说《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是美国华裔文学的标志人物——出生于美国的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代表作。
《女勇士》发表于1976年,发表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读者和学术批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至于美国许多高校英文系把该书列为必读书目。
该小说以自传体笔调讲述了一个华裔美国少女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以及种族、性别压迫下成长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游离于母亲叙事中的中国记忆以及美国社会的文化现实之间,并以此为线索追溯童年和少女时代的华裔生活经验。
根据文本间的依存关系,表层的互文性写作手法可以分为“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与“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两大类。
在《女勇士》这一文本中,两种类型的互文手法都有所反映,并且互相交叠。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首先进入阅读视野的是大量共存性互文手法的应用。
而在文本深层的叙事结构中,派生性互文手法则更多地发挥作用。
这两种互文性手法相互依存而又融会贯通。
二《女勇士》中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即是直接将异质的文本并置的互文写作模式,包括直接的引用、暗示、抄袭以及参考等情况。
引入的文本并没有明显地消除其意义指涉,却又与文本相容共存,形成一个统一的意义建构体系。
以《女勇士》为例,引用、暗示、抄袭和参考在文本的意义建构过程中都带有互不相同的表意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 ∃ 2% 0 2Α 0
∃ 3 0 2
) Β> ( 3
Δ
Η∗ +0
∃ 3 Χ
Μ
Τ
3 ∗
( Γ3 ) Γ3 ∃ )
Μ
2(
) 3 ∃, ∃Υ ς ≅: Υ
∗
Δ
汤 亭 亭 的《 勇 士 》 女
− % 5 。诉 ,
1 Β (动初, 1 ?
, 8 ∗ )
服 肠 。 肠而 /
。
)
《 勇 士 》 书无 论是 在 表层 的 书写 形 式 即 女 一 叙 事形式 #层 面 还 是 在 深层 的 主 题 精神 层 面 都
” 。
怕美 国 主 流社 会 的 群 鬼
“
,
能 让 女 儿 安 歇 的不
。
一 定 程 度 上 就代 表 着 苦 难 中 国 的 形 象
“
”
“
”
。
母亲
,
是母 亲 的 家 而 是 没 有 鬼 的 地 方
全 被主 流文 化 同化
。
。
”
是 作 为一 个 他 者 的形 象 闯人 到美 国 主 流 文 化
最后 母 亲的 拯 救精神 突 出 地表 现在 拒 绝 完
∗
Δ
30
9
( ) ∃∋( 8
<Α
Ν% Γ
)
, Ι
0
< ?
8 ∃) 3 ∃
,
∋ ∋∃ 0 ( 3
<
,
( 0 印(
2
,
∋ − < 3 ∃ 3 2(,
)
&2 Χ 0
3
∃ 8
%
Ι( ∃
% , ( 4∃ 刀∃ 8 0 3
% , 0 ( Χ
)
1Α 2 , > 0
(∋ % 0 (2 < Γ
节 叮3 )
Δ
> 2
%
, 8 Φ 2 0
难 但 在父 亲 先 去 美 国 以后 历尽 艰 难 最 终 勇敢
,
,
奋斗 抗 争 融 人 主流 社 会 也 即 获 得 一 种 稳 定状 态 不 再在 边缘 游走
后 现 代 叙 事下 的边缘 生 存 寓 言
—
田
论 《 勇 士 》 寓言 性 质 的 女
艳
一 女 内容提 要 《 勇士 》 书是 华裔 文坛 的 一 大佳 作 本 文试 图 从表 层 的叙 述 方 式层 面 和 深 层 的主 题 精 神 层 面这 两 个 层 面 分析该 书所 具有 的 离言 性质 并 深 入 探 讨 形成这 一 寓言 性质 的原 因 挖掘 出《 勇 士 》 女
立 意抗 击这 种 生存痛 感 的两 种 精神 拯 救 精 神 与
妹 妹 向负 心 汉 讨 公 道 竭 力维 系 着 家庭 的 完 整
“
,
,
,
。
母 亲 勇兰 代言 了母 性 的拯 救精 神 女
。
我 现在别 无所 求 只 希 望 你 们都在 我 身 边 别像
。 。”
儿 我 则体 现 了 抗 争 意 志
“
而这 种
不 管我们 站 在什么 地 方 这 块 地 方 也
,
,
边 缘 生存 的寓 言性质 突 出地 表现 在文 中的两 个 主
— 人 物不 仅贯 穿全 书 而且 都充 当了 叙事 者 的角色
,
,
母 亲 勇 兰 和 女 儿 我 身上
“
”
。
这两 个
,
Ψ 就属 于 我们 和 属 于 其 他 人 一 样 汤 亭 亭 Σ # 已 建立 的 完 整 家 女儿 的这 种归属 感正 是来 源 母 亲
中的
。
母亲 或是 柔弱 受苦 的 或是 坚 强 自立 的 汤
。
,
母 亲试 图用 亲情 维 系家 庭
, ,
,
女 中 亭 亭 在《 勇士 》 就塑 造 了两 类 母 亲形 象 勇 敢 的母 亲勇 兰 和 柔 弱 的姨母 月 兰 这两 类形 象并 非 截 然 独立 的而 是 互补 的
,
在 文化 夹缝 中通过 坚持 自己 民 族 的文化 而 获得 生
“
有 自己 的根
苦的
。
。
பைடு நூலகம்
毫无 疑 问 这 种 边 缘 生 存 是极 其 痛
,
如 真如假 若 梦 若幻 作 者 宣 言虚 构
。
,
,
”
既 想 要 获 得 主 流文 化 的 认 可 又 要 保 存 本
。
汤亭 亭 ≅ 9 #
。
这 表 明《 勇 士 # 即使 带 有 强烈 的 女
,
民族 文 化 的 特性 这 实 际上 就 陷 人 到人 类 生 存 的
“
月兰 迷
神 的光 照
。
作 为 第 一代 移 民 母 亲并 没 有 强 烈 的
, ,
,
路了 她 把魂丢 了
失
。
,
”
。
魂 的 丢 失 也 就 是 自我 的 丧
。
, ,
要 融人 主 流文 化 的意识 母 亲看 重 的 并 非 能 否 被 主 流 文化认 可 母 亲毕 生 的 事 业 只 是 维 系 家 族 的
%
) , ∋% %
’
∃− ∗ , 0
< 3ϑ
%%
一
Α
> 2
%
)
Δ
% ∃ 3 即可 %%
Λ Α 3 (2Γ ∃
2
/
,
’
( 2
)
∋%
) > 3? 2
%,
% ,
,
≅ 2 >
9
%
<Α
Κ .
%%
( 2
∋ %
ϑ( ( 0
2%
− > , 2
9
∃3 ? 2 ) ,
Α%
%6
ϑ∃ 0 2 % >
,
% 0
9 <
3
) , <
,
拯 救精 神
抗 争 意志
。
之一
。
皿山 肠%
1加
心卿叮
53 ( 6 )
%
一
( ∋ ) 。 施嗜 耐 & 也∋ 以 (
, 7 , ) 8 苟) 矛2
%
3 0 2
< 2
42
)
’
9
. ) − 此 书比洲 北∗ + 田介面, 加 肌卿 欣以 认耐众少 , 瓜 环 / % ) ‘ “ 9 :轰 ∃, ? < 0 − , ; 肠 ) 肠厅 动 一明介。 ( , 1 = (0 > , 1 ) 咭 ‘彻 ≅ 3 ;
。
但这 一 观 念在 美 国 的土 壤 上 遭 受 到 了 侵 蚀
,
。
女儿 不愿 意住 在家里 渴 望在 外 闯荡 Ζ 她 害怕 那些
无尽 纠缠 着她 的鬼怪
“
,
有 学者 指 出华裔作家 的笔 下 通 常 描绘 了 母 亲身后 的中 国苦难 马航 飞 Π Ξ # 母 亲 的形象 在
”
。
“
。
害怕 古老 中国 的幽 灵 也害
0
Δ
讯如初0
3
3 −∗
,Α <
) , ∋%
∃ () Β> () % < 1 ∗ %
( ) 0 %3
Ι3 Γ
Χ
2% 0 3
Α % 2 0
> Ε
> 2
%0
< ( Φ 3 伴0 20 % < 2, (
) ∋% > 3 3∃ ; 2
<
%
吐∃% 即 0 % 3 ∃ 甲 心 2 Η 2 ( Γ − >
% ) , ∋%
、
—
田 艳 后 现 代叙 事下 的边缘 生 存 寓 言
—
9 论 《 勇士 》 窝言性质 ≅ ≅ 女 的
,
反 在 汤亭亭 的 笔下 延 伸 到 了新 的方 面
,
,
。
具有双
是 拯 救了 家庭 从 此 父 亲 不 再 漂 泊 家庭 得 以 完
整 使 得第 一 代移 民 真 正 扎根 于 美 国 土 地 代代绵
在《 勇 士 》 女 中
,
,
“
文化 的 夹缝 作 为 大背景 而
,
”
存在 是种 中 间状态 这 种 夹缝 中的 生存 又 必然 导
致 一 种边 缘 化
。
,
作 用 对花 木 兰 传 说 的 移植 便 有假 托 寓示 之 意
中也 写 到
,
,
,
。
游 离在 主 流 文化 的边 缘 但 又 没
, ,
汤 亭 亭 的父 亲 汤 思 德在 为《 勇 士 》 作 的 批 注 女 所
。
当月 兰 被 丈夫抛 弃后 精
,
存 的动 力 坚 持古 老 中国 的 习 俗 帮妹妹 喊 魂 给 女 儿挑 舌筋 甚 至 当药 店 送错 药时 坚 决 要 去讨 回
,
神 失 常而 死 妹 妹 的 悲惨 遭 遇 让 勇 兰 更 清 醒 地 看 到女 性 的弱 势 地 位 月 兰 的遭 遇 是个寓 言 它 所
3
? Α 3 2%
<2Α
,
?% ) 2 Η Β , ∗ Φ −
! Α > 3 Π Θ佣 Ρ Σ )
%,
Β > () 3
#
∗ 3 证Γ 0 < ( %%
) 4 0 >% < (
0 3
( 2∋ %
) 3?
, Ο
2% 0 2Α 3
%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