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沈丘东方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临床护理质量(一)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值:100分标准值:95%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使病人达到舒适、安全、清洁、无并发症。
评价方法: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清洁、整齐。
督促并协助病人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其清洁,按时督促男病人理发(胡须),必要时协助,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卧床病人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病人床铺每天湿扫1一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
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术后及危重病人铺中单,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褥疮、烫伤(灼伤)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填写输液巡视卡。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
要求:热情接待入院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
病人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做好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1)以上检控项目,以病人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
根据考核办法检查评分,每位病人得分≥95者为合格,每下降1%扣1分。
根据考核办法每月抽查各病区10-20名患者,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人数检查总人数×100%(二)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分值:100分标准值:90%评价标准: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疼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

疼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疼痛的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疼痛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正确的疼痛评估原则及内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疼痛评估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连续性和个体化。
全面性是指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不能片面地只关注疼痛的生理表现。
客观性是指评估结果应该客观真实,不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连续性是指评估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
个体化是指评估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疼痛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疼痛的特征、强度、影响和诊断。
疼痛的特征包括发作方式、持续时间、部位和性质等,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疼痛的强度是评估的重点之一,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和描述性评分法(FPS-R)等,通过这些评分工具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疼痛的影响是指疼痛对患者生活、工作和情绪状态的影响程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最后,疼痛的诊断是指通过疼痛评估结果来确定疼痛的病因和可能的诊断,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总之,疼痛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评估原则和内容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评估原则,全面、客观、连续和个体化地进行疼痛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评估能力,不断改进评估工具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疼痛科评分标准试行-中华医学会

疼痛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900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65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4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75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6.专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的情况外,无特别注明,其他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八、疼痛科病床少于30张单项否决,要求独立病区、独立护理单元、不含其他功能床位。
第 1 页共12 页第 2 页共12 页第 3 页共12 页第 4 页共12 页第 5 页共12 页第 6 页共12 页第7 页共12 页第8 页共12 页第9 页共12 页第10 页共12 页第11 页共12 页第12 页共12 页。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一)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一)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指衡量护理行业服务质量的一种标准。
它是基于临床护理实践的经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各地政府的管理要求等各方面因素而制定的。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对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从标准的概念、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概念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以质量为核心理念,从护理行业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总结护理服务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规范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法规和要求。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评估各级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全面规范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二、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1. 护理安全指标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护理安全指标有:安全文化、医疗器械使用安全、药品使用安全和感染控制。
评价质量时,必须要考虑护理安全的指标。
2. 护理技能指标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护理服务的有效性。
护理技能指标主要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护理操作的科学性、护理操作的正确性等。
同时还要注重护理文化的提高,以及培养护理人员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3. 护理服务指标护理服务指标是能够释放护理服务的关键点,如病人的权益保障、患者的情感支持、入院单位的质量等等。
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
4. 护理服务质量主要包括:医疗护理质量工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应用等。
三、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意义1. 订单位评价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可以有效的评估护理服务质量,让医疗机构更好的了解护理服务的水平,以便他们充分尊重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加强管理和规范护理服务流程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有助于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深入了解护理服务流程,为医疗体系的优化提供基础。
疼痛的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制度
标题:疼痛的评估制度
引言概述: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制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疼痛状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疼痛评估的重要性
1.1 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
1.2 判断疼痛的类型和特点
1.3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疼痛评估的方法
2.1 问卷调查
2.2 观察病人的表情和行为
2.3 使用疼痛评分工具
三、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
3.1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3.2 数字评分量表(NRS)
3.3 疼痛问卷调查表(PQRST)
四、疼痛评估的实施
4.1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4.2 病人参与和配合
4.3 定期评估和记录疼痛情况
五、疼痛评估的意义和影响
5.1 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
5.2 减少疼痛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5.3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结论: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疼痛评估的重视和实施。
疼痛护理评估

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重要性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普遍的主诉之一。
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因此,对疼痛的科学评估和合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疼痛评估的目的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患者的疼痛类型、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通过对疼痛进行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疼痛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评估的方法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FPS)等。
这些评估方法既适用于成人患者,也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疼痛评估的要点在进行疼痛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患者自述首先要听取患者的自述,了解疼痛的发生部位、疼痛的性质(刺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的强度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情况。
观察表现除了听取患者的描述外,还要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行为等,这些都可以提供有关疼痛的重要信息。
疼痛评分根据患者的自述和观察,使用相应的疼痛评分方法对疼痛进行定量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定期复查疼痛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结语疼痛评估是疼痛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科学、全面地评估疼痛,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痛苦,重获健康和幸福。
护理 敏感质量指标疼痛评估正确率

100
3.56 4
极尚躲痛也荇楠痛知识莩裤率
4.00 4.40 4.S0
4.20 4.2K 2
极A .V打满ft度
3.()0 4,50 4jn
3,50 3,S» 3
提岛癌痛if估正确牟
i平价说明
分数 1 3 5
4.50 5.0() 4.50
上级政策 次相关 翎关 橛相关
M性 次直菱
®皇费
A 90 4.48 1 ☆
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 >缺乏评分技巧 语言欠妥当难以引导或误导患者准确表达 > 缺乏准确性 忽略生理、行为, 功能等方面综合评估 >低年资护士多 缺乏主动性应变能力未能进行多方位思考 ♦患 者 >说不出疼痛分级对疼痛不能正确表达 >配 合度差不能及时与护士沟通
解决问题的方法 鱼骨国寻找要因
-
3
E
改进措施
-结合流程制定护士规范评估用语“十六问”罗列疼痛程度、 疼痛的 性质, 时间、规律、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患者对疼痛 的体验等全 方位评估
>针对特殊药物(如多瑞吉), 制定疼痛评估卡, 帮助病人标 出疼 痛部位、程度度及性质
>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新护士及疼痛知识水平薄弱的护士 定期 组织护士进行疼痛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KldggtiJiK t; T
靜敵汁W15分*箋评
推鋼化遒途& (如机注.皮下注射,塞肛, 针阙
曼2 JO圩WKff 口雇给两60分*®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循证 依据
监测报告1
,2017 年 2-4 月
过程指标
>计算公式 正确(或完整)(%) =各单项稽核结果为正确件 觉x 100% 稽核总件數-不适用件数 不正确(或不完整)(%)=各单项稽核结果为不IE 确件数x 100% 稽核总件数-不适用件数 分子: 单项稽核正确/不正确件数 分母: 稽核总件数(稽查项目总数'稽查总人数)-不 适用件数 >数据来源 利用搀痛评估抄壕监测篆获取数据来源 >上报频率 每个月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标题: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
引言概述:
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对于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服务至关重要。
一、评估的重要性
1.1 评估是确定疼痛程度和类型的基础
1.2 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3 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
二、评估的方法
2.1 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客观评估
2.2 结合患者自述和观察进行综合评估
2.3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再评估的重要性
3.1 疼痛是动态的,需要定期再评估
3.2 再评估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
3.3 再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再评估的方法
4.1 制定再评估时间节点和标准
4.2 结合患者的反馈和观察进行再评估
4.3 定期进行再评估,保持疼痛管理的连续性
五、建立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
5.1 制定评估与再评估的标准和流程
5.2 培训医护人员进行评估与再评估
5.3 定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疼痛管理服务水平
结论:
建立科学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范本,可以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疼痛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与 评估与记录符合规范,至少每4小时正确评估1次并规范记录 管 (记录格式:分值/镇痛泵)
22
理 镇痛泵使用规范(暂停、启动、自控、关机及常见报警处理 等)
23
合计
0
0000
备注:1.每个条目至少抽查5人次/次数,并在“稽查总人数/次数”栏中填写数目;如不满5人次/次数,填写实际稽查数目。 2.实际稽查结果在“完全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栏中填写数目,并计算“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如无此条目内容,在“不适用”栏中打“√”。
.
11
疼 若患者已入睡,直接记录“患者入睡”,不需要记录疼痛评 痛 分;
12
护 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及时评估记录;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后 理 按规定频率进行复评记录;
13 记 使用吗啡针前、后有生命体征评估及记录;
录
14
使用镇痛措施后,有相关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包括药物指导 、副作用观察、安全指导等
15
疼痛患者,至少每日常规性评估1次,并将疼痛评分记录到体 温单(一般14:00评估记录,与体温同步)
主题:疼痛专项护理质量
科室:
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评估人:
序号
内容
稽查总人 完全 部分 不 不适 完全 数/次数 符合 符合 符合 用 符合率部分不源自符合率 符合率备注
1
疼痛评估工具选择合适
2
疼痛评分分值正确
3
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描述正确
疼痛评估频次符合要求:
疼 (1)急诊病人30分钟内、住院新病人8小时内有首次疼痛评
启用时间:
修订时间:
4
痛 估; 评 (2)疼痛评分1-3分,至少每日评估1次;
估 (3)疼痛评分4-6分,至少每4小时评估1次;
★ (4)疼痛评分7-10分,至少每小时评估1次;
实施镇痛措施后再评估记录符合要求:
(1)静脉注射15分钟复评;
5
(2)非消化道途径(如肌注、皮下注射、塞肛、针刺等)30
分钟复评;
(3)口服给药60分钟复评。
6
疼痛评分≥4分,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止痛措施,实施疼痛治疗 疼 与护理
7
痛 处
外用止痛贴粘贴部位、方法正确
8
理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有效实施多模式镇痛,如非药物镇痛措 施、中医护理技术的落实
9
新入院患者均有疼痛评估及记录(包括疼痛评分为0分的患 者)
10
疼痛护理记录内容: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疼痛评分、伴随 症状等
16 患 患者知晓疼痛评估方法,能准确自评
17
者 教
患者能主动陈述疼痛,出现疼痛超预期时能主动要求处理;
整改措施
.
患 者 教 18 育 患者了解疼痛治疗不良反应
19
患者掌握自控镇痛的方法,出现疼痛超预期时能主动按压自 自 控笔键,了解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
20
控 镇 痛
使用自控镇痛时,管道固定妥当,位置安全,无意外脱管等 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