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教授的作文三步法——感知人的教学活动”学习体会
浅谈四步感知作文教学法

浅谈四步感知作文教学法感知作文是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解放学生的感官,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倾听、品尝、嗅闻、触摸来感知大自然、感知生活,从而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获得真实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作文教学抒发真情实感的目的。
感知作文像一股清新的风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希望,我们又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春天。
该怎样让感知作文走进课堂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及水平,做到我手写我心呢?以“感知书”这节课为例,我在感知作文中尝试使用的四步感知作文教学法。
第一步:温习口诀,在心做向导中开启智慧上课伊始,让学生诵读感知口诀:“眼耳口鼻手,作文好朋友,变换时位情,作文不用愁。
”学生背诵后,向学生强调感知时要用心。
我们发现学生感知浅薄,因其不用心。
所以,背诵后反复强调,以突出强化感知效果。
第二步:感知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丰富感知学生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孩子感知能力比较迟钝,在交流中就可以起到引导他们达到由表及里的感知效果。
比如,感知课外书,在视觉上引导学生从封面的色彩、图案到文本内涵进行感知,逐步深入。
书本身是无声的,肤浅的感知只会听到翻书声,我引导学生去聆听主人公、作者的心声,聆听文字中蕴含的声音……丰富了孩子听觉的内涵,把一本本静静的书读成了一部部或欢悦或伤心或高亢或激情的生活之歌。
在触摸时,我让孩子把书放在胸前闭上眼睛,用心灵触摸,这样一本薄薄、凉凉的书本就变得精彩纷呈了。
最后我融口鼻于一体,用名言做引导,让孩子体验书的味道。
读后的酸甜苦辣,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成了孩子品尝到的书味,嗅到的书的气息,学生又一次从书中读到了社会的缩影。
人生的舞台,百味人生,跃然而出。
感知训练,又一次由表象到心灵,由生涩到灵动。
这节课中,我融眼、耳、口、鼻、手和“变换时位情”于一体,引导学生在感知中体会自己对书的情感变化。
在感知交流中,我们尽量兼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的机会。
介绍作文三步法“作文专家”毛继东教授龙城传道-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介绍作文三步法“作文专家”毛继东教授龙城传道-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昨日上午,柳州市近千名中小学校语文教师汇集柳铁文化宫,向中国教育学会的“作文专家”毛继东教授学习如何教导学生写作文。
这个被80%左右的大中小学生共同认为的难题,毛教授认为实施较为科学的“作文三步法”就可以解决。
毛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及操作体系”(简称“作文三步法”),研究成果在北京
、山东等实验地取得了明显效果。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写作文的现象,并且随着年级升高,畏难人群也不断扩大,大学生有80%以上不懂得如何写规范性论文。
毛教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完全是学生能力障碍导致,更多的是兴趣障碍,以及他们对教师教学时所抛出的范文无所适从所致。
毛教授介绍的“作文三步法”,改变了以往以字、词、词为单位的传统作文教育模式,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构造感觉系统、思维系统和情感系统三大进步,变学生写作为创作,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以此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昨日下午,毛教授受龙城中学的邀请,还在该校进行了现场演示。
他的教学方法,令许多学生感受了“原来写作也是有乐趣的。
”。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心得体会扈忠波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愿写、爱写,激发学生想拿起笔一睹为快的激情,确实是作文指导课上要解决的重点,也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比较头疼和困惑的事情。
这一次听了名师们上的几节作文课,让我茅塞顿开: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最为重要,这里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内心真情及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应“趣”字当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
戴建荣老师执教的诗话作文《春天的歌》,让我感受到了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戴老师的课堂充满着“乐”趣。
本次观摩会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欣赏到了戴建荣老师的“诗话作文”教学艺术。
这节以唱唐诗《春晓》开场的二年级习作指导课《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丽的诗,更像一首欢快动听的歌。
最令人叹服的是戴建荣老师丰富多变的体态语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让人感觉妙不可言。
课前导入聊天时,戴老师和和小朋友们“两两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轻松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指导习作时,戴老师注意激活学生思维,唤醒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沉淀,为学生顺畅、丰富的表达铺路搭桥。
以吟诵古诗《春晓》为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习作的源泉,花、鸟、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笔下的主角。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视角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大自然。
在轻松的交谈中,学生们感受《春天的歌》的习作内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鲜活、美丽而动人。
学生顿时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扰,他们也爱说乐写了。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师在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说、写的欲望,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积极交流、敢于表达。
课堂上,戴老师善于组织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从而促使他们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感受名师的为人为学为师——我从名师毛蓓蕾身上学到的

生: 用铅笔要爱惜 , 用短 了, 可 以套 上笔套再用 。 生: 用短 了的铅 笔 ,可 以剖开来 ,把 笔芯放到
圆规里再用。
读 着读着 ,我的 内心不禁 为之震憾 。原来 ,思 想 品德 课可以如此精彩 。思想 品德课开设初期 ,毛 老 师积极 探索 ,尝试运用 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 段和
铅笔 、书本是 劳动果 实后 )
师: 很好 !上次请 中国铅笔厂赵 师傅 给我们讲 了铅笔制造过程 的故事。下面请 小朋友 来表 演个小 节目 —— “ 我是小铅 笔”( 课前 排练过 ) ,好吗? (四个小 朋友 头戴装饰 漂亮 的彩色 头箍奔 上讲
台,生动地表演起来 )
的神态是那么严肃 ,感情是如此真挚 ,仿佛 自己也登
戆 受 名 师 的 为 人 为 掌 为 师— —
我从名师毛蓓蕾身上学到的
文 /陈光全
毛 蓓蕾 老 师 ( 1 9 2 6~ 2 0 0 4 )是 思 想 品德课 程 教学的卓越开拓者 ,是 全 国第一位荣获思 想品德学 科 特级教师殊荣的人 。她是 我崇拜的偶像 ,我是 她 的 “ 粉丝 ” 。最早 我是 从 光 明 日报 中了解到 毛
学生的肺腑之言 ,淋漓尽致地 展现 出毛老师是学生
研 究室徐 引童同志领队 的省 、市思想 品德课教研 员
一
行九 人到上海学 习参访 。上 海市教育局思想 品德
课 教研 员陈少娟女士 向我们介 绍了有关编写沪教版 ( 《 思想 品德 教材的 经验 。第 二天上 午我们 兴致勃 勃地直奔 虹 口区第三 中心小学 ,本 以为可以观摩学
2023年学习毛丰美心得体会范本

2023年学习毛丰美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学习毛丰美心得体会在____年这一年里,我有幸学习了毛丰美这位伟大教育家的理念和思想,通过深入学习他的著作和参与相关的培训课程,我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学习毛丰美心得体会:首先,毛丰美提倡的全人教育观念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发展。
然而,毛丰美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
于是,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领导才能和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社区服务,我逐渐意识到,真正有意义的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是要与社会和真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其次,毛丰美提倡的学生主体性教育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育实践。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种关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毛丰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他认为学生是自己成长的主角,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于是,我开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
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项目研究,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明显提高,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而不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
这种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毛丰美提倡的情感教育观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大多数教育场景中,情感教育往往被忽视,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然而,毛丰美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我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人际关系,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明显提高。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和情感训练,我发现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
作文范文之毛继东作文三步法官网

毛继东作文三步法官网【篇一:作文三步法教案:】作文三步法教案:学会感知人宽坪中学冯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和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观察、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形象中去感受其性格、爱好、情绪和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形象中去感受其性格、爱好、情绪和情操。
教学难点:根据感知操作成文。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认识我吗?当然认识。
但同学们认真观察过我吗?这个答案就不一定了。
如果让同学们现在来观察老师,你首先会注意到她的什么呢?外貌……二、活动(一):要求:写片段作文;内容是老师;时间为五分钟。
教学步骤:1、学生写作文。
2、展示作文。
3、点评。
4、归纳。
三、活动(二):要求:写片段作文;内容是幻灯片上的两张图片任选一张加以描写;时间为6分钟。
材料:两张图片。
教学步骤:1、展示图片。
2、学生观察。
3、学生写作文。
4、点评。
5、归纳。
四、总体归纳。
五、作业:以“我的同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板书:一、感知人的形象:肖像:外貌、体形、神态、服饰。
动作:动作特点。
语言:说话特点。
二、感知人的心理:性格、爱好、情绪、情操。
【篇二:作文三步法的三步走】龙源期刊网 .cn作文三步法的三步走作者:云俊双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庆幸在纷杂庞大的教学理论中遇到了“作文三步法”,方法的实践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三步法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88-01一、实践之感受比如我们尝试了“看”的感知训练后,赵明怡同学写作《粉笔》一文:《粉笔》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用粉笔教我们画画写字了,我的学习生活它会一直伴随着我,它是我少不了的好朋友。
毛特论实践教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毛特论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对实践教学有着深刻的见解。
本文将从毛特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我对毛特论实践教学的体会。
二、毛特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1.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毛特论强调实践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毛特论指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毛特论实践教学的实践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四、毛特论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确保实践教学有序进行。
2. 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指导。
3. 创设实践教学环境。
三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三步教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三步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对三步教学法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三步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三步教学法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知、理解、运用。
具体来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 感知阶段: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理解阶段:引导学生对感知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形成系统的认识。
3. 运用阶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三步教学法的实践体会1. 感知阶段在感知阶段,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经验:(1)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等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感知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理解阶段在理解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经验:(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感知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所学知识的规律和特点。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运用阶段在运用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经验:(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2)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三步教学法的优点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步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教授的作文三步法——感知人的教学活动”学习体会
东越河小学刘丽丽前几天在镇政府参加了毛教授的作文三步法——感知人的教学活动。
在我次活动中毛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感知人的课。
下我就这节课谈我对感知人教学的理解。
首先这节课是让学生先认识两大类描写人物的角度:一是形象描写,二是心理描写。
这与我们平时讲的描与人物的方法其实是相一致的,我们描写人物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上种:即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在这里毛教授把这四大类归为了二类,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归属于形象描写,心理描写单独成为一类。
心理描写毛教授也给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就是性格和爱好,而且性格可以拿爱好来证明。
其实在这里我不太同意他的这一说法。
心理描写必须建立在有人发生的事件的基础之上,没有具体的事件,怎么能谈得上有心理活动呢?这一点我也一些不能理解。
在网上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对心理描写的解释是这样定义的: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
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显然,这一概念揭示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描写,但是毛教授所的人物性格、爱好属于心理这一说法不太合适。
虽然刚才那一点我些质疑的问题,但在这节课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借鉴的东西,在平时写作时注意全面细致地描写,也就是全景描写。
还有在描写时把其中一点放大,这样有详有略,也就可以把人的特点突出出来。
但是我就一点担心的就是学生能否观察捕捉到人物的特点,这觉得这不简单的是写作技巧,而是一种思想意识的问题。
另外,选择合适的例文穿插教学这种
方法很好,在以有感知物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手段,我觉得提供的例文不但能训练学生对感知方法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依可据,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