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分析:精神发育迟滞可减轻处罚

[案情介绍]被告人:邓X,男,21岁,湖北省当阳市人,无业,住当阳市玉阳办事处。
1988年3月因犯盗窃罪、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1990年7月刑满释放,1992年9月4日因本案被逮捕。
被告人:邓X曾因参与双X(已判刑)实施的盗窃、流氓活动被判刑。
在双X刑满释放不久,又受双X等人的引诱并与他们纠合,于1992年1月至6月期间,在当阳、宜昌等地,多次潜入单位和居民宿舍,参与盗窃22次,盗得现金、香烟、衣服等物,价值1.4万余元。
案发后,邓X之父代为退赔了全部赃款。
1993年5月26日,经湖北省沙市市复退军人精神病医院对邓X进行司法鉴定,结论为“精神发育迟滞(轻度),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案情分析]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又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因年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减弱,处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无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一种情况。
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上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程度减弱的人,是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我国刑法规定的以下两种人从法理上说就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1)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刑法第十六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而对于类似邓X这样的精神发育不全的人如何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但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理论和司法鉴定实践都认为,由于精神疾病或某种精神障碍致其辩认和控制能力有一定程度减弱的人,属于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这种观点已经基本上被司法实践所接受,对于这类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的,一般也都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本案被告人邓X曾经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刑满释放后又受同案犯的诱惑而多次参与盗窃,这说明邓在实施犯罪时其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丧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99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的分析

99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的分析为探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司法精神鉴定中涉案特点,我们对本院2000年至2004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385例,其中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共99例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99例均来自于厦门市仙岳医院司法鉴定所2000年至2004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符合CCMD-II-R和CCMD-III精神发育迟滞诊断的案例。
2结果2.1一般情况本组案例99例精神发育迟滞中,男性46例,女性53例;年龄9~85岁(其中2例记录不详),平均年龄30.44±14.05岁;职业:无业58例,农民33例,学生5例,其它3例;文化程度:文盲53例,小学43例,初中3例。
2.2诊断情况轻度精神发育迟滞50例(50.5%),中度精神发育迟滞42例(42.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7例(7.1%)。
2.3鉴定案由情况男性46例中,作案类型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强奸9例(19.6%),盗窃8例(17.4%),凶杀7例(15.2%),纵火7例(15.2%)。
女性53例中,被强奸案共47例(88.7%),余为凶杀、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能力鉴定。
2.4法学结论评定男性被鉴定人主要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其中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11例(23.9%),限定责任能力23例(50%),无责任能力11例(23.9%)。
女性被鉴定人主要涉及性防卫能力鉴定,其中评定为无性防卫能力44例,性防卫能力减弱3例。
3结论精神发育迟滞由于18岁以前各种原因引起智力发育低下,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为特征一组精神疾病。
本病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占有相当大比例,仅次于精神分裂症。
本组案例99例,女性多于男性,是由于女性涉及案情大多为被强奸案,占绝大多数有关。
其法学评定主要是性防卫能力评定,受害者绝大部分不具有性防卫能力。
男性涉案多为强奸、盗窃、凶杀、纵火,其法学评定主要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职业中以无业者和农民居多,说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差,无法在社会上从事社会劳动。
《精神发育迟滞》PPT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与教育
预防策略
早期筛查与干预
提供充足的营养与保健
通过定期的儿童发展评估,早期发现精神 发育迟滞的迹象,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 施,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保健,以促进 其正常生长发育。
减少环境风险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
避免儿童接触有害物质和不良环境,如减 少接触辐射、化学物质等。
、口齿不清等。
行为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行为问题, 如多动、冲动、攻击性行为等
。
02
CHAPTER
精神发育迟滞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
常用的有韦氏智力测验 和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
智力水平。
适应性行为评估
通过观察和量表评价患 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 工作等方面的适应性行
为表现。
临床评定量表
用于评估患者的认知、 情感和行为状况,为诊
断提供依据。
神经心理测验
针对特定认知领域进行 评估,如记忆力、注意
力、语言能力等。
诊断标准
智力水平低下
患者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正常 范围,通常在70以下。
适应性行为障碍
患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 面的适应性行为能力受损。
起病于18岁以前
精神发育迟滞的症状需在18岁 以前出现。
获得性智力障碍
03
如脑外伤、脑炎等导致的智力障碍,需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神经
系统检查结果。
03
CHAPTER
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与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精神发育迟滞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针对伴随的精神症状和情绪障 碍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案例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案例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可以观察到。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个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小明,今年7岁,是一个被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
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观察到他的发育迟缓迹象,比如智力发育缓慢、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社交能力欠缺等。
在幼儿园时,小明与其他孩子相比,明显表现出了学习和适应能力上的差异。
小明的父母开始寻求专业的帮助,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帮助他克服这些困难。
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和检查,小明被确诊为轻度精神发育迟缓。
医生建议他接受个性化的干预和教育计划,以帮助他克服发育上的困难。
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个性化教育和干预后,小明的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学习适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但小明的父母和老师都对他的进步感到满意。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的父母和老师都对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他们鼓励他参与各种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小明也参加了一些特殊教育项目,通过与其他有类似困难的孩子一起学习和交流,他逐渐建立了更多的友谊和社交关系。
虽然小明的发育迟缓会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些困难,但他的家人和老师都在尽最大努力帮助他克服这些困难。
他们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小明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轻度精神发育迟缓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家庭和学校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这也提醒我们,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也有权利获得平等的教育和生活机会。
总之,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发育障碍,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他们的潜力。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了解,为这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案例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案例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它会对患者的智力、语言、社交和日常生活技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了解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特点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小明,8岁,是一个被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
在智力测试中,小明的智商被测定为60,远低于正常范围。
在语言能力方面,小明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困难,他经常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理解别人的话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社交方面,小明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能力,他常常表现出孤独和内向的特点,很难和其他孩子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小明的自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穿衣、洗漱、吃饭等方面需要家人的帮助和指导。
轻度精神发育迟缓对小明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首先,他在学校学习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额外的辅导和支持才能跟上课程。
其次,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感到困难和挫折,缺乏自信和社交技能。
最后,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家人的帮助和照顾,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针对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提高自信心。
其次,学校和社会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最后,医疗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
在帮助患者克服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让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对轻度精神发育迟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在帮助这些患者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努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个群体,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享受幸福的生活。
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案52例司法鉴定分析

【 会・ 为 ・ 理】 社 行 心
女性精神发 育迟滞被性侵 害案 5 2例 司 法 鉴 定 分 析
姚 旺, 裴静 云
兴城 150 ) 2 10
( 辽宁省 复员军人康 宁医院, 辽宁
【 摘要】 目 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 的: 案的 特点及 性防卫能力在司法鉴定中的评定。 方法: 制表对性自 用自 我防卫能力评定
的 5 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 2 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 迟滞者 中, 轻度精神发 育迟滞 2 , 4 中度 3 例 , 例 占 %; 8
占 7% ; 3 重度 l 2例, 2 %。在所有 案例中已孕 4例 , 8 占 3 占 %。性 自卫能力 丧失 5 0例 , 6 , 占9 % 性防卫能力削弱 2 , 4 例 占 %。案例发生地多为
质、 意义 、 后果均有部分认识且有 生理需求 , 案发 当时并 无反
个人资料 、 年龄、 婚否 、 住址 、 所受教 育程度 、 所患精 神发育迟 滞严重程度 、 案发地 点、 是否怀孕等 因素 。然后 统计分析 , 应 用 S S 1. P S 10软件包进行统计 。
2 结 果
抗 。中、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 对什么是两 性关 系及 是否 正当
鉴 定的、 涉及性 自我 防卫能力 的精神 发育迟滞 5 例 。 2 12 方 法 . 所有 案例 均 由 3名 以上 鉴定 医师 共 同完 成鉴
定 。按 自制表对 全部 案例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内容包括 一般
23 精神 发育迟滞分度 与性 防卫 能力之 间的关 系 .
2例轻
度精神发育迟滞均为性 防卫 O 年 7月 O7
中国民康医学
Meia o ra fC ieeP o l at dcl un lo hn s epeSHel J h
精神发育迟滞,案例分析报告

诊疗建议(父母)
1 . 父母要正确看待儿童的能力水平,接纳孩子的现状,给与孩子心理支持。 2 .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亲子陪伴,认识到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 作用。 3 . 父母要学习相关的儿童教育知识,在家庭环境中给与儿童基本的教育支持, 理解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慢的表现,在慢的基础对儿童做提升训练,逐步提 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诊断
符合以下3个标准: 1、智力比一般水平显著低:智商(IQ)<70分。 使用量表:gesell发育量表;韦氏智力发育量表。 2、目前适应功能有缺陷或缺损。 使用量表: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 3、18岁前起病。
谢 谢
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观看!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19主诉儿童自1岁断奶后由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均在外打工,直至2018年1月份 左右,即半年前转为母亲亲自教育;母亲表示近2月以来儿童学习进步迅速, 表现为基本学习能力提高(学会握笔写字、背诵简单诗词、基础绘画)、注 意的稳定性提升、服从性有所提高。 在校表现: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不能专心听课,课下与同伴玩耍无异 常,老师教育未果,建议到心理门诊咨询 相关家族病史:母亲表示,儿童的发育相对迟缓,如2岁之前尚未学会走 路,不会说话。父亲与祖父均存在相似的发育迟缓的表现。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 20-34分,心理年龄3-岁;
(2)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生活不能自理; (4)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在20分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 (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言语功能丧失。
精神发育迟滞病历范文

精神发育迟滞病历范文玉今年9岁了,家里人意识到小玉在说话、智力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儿童,这可让父母内心万分焦灼与担忧。
小玉出生在一个朴素的农村家里,妈妈负责照顾几个孩子,爸爸平时在外面打工,偶尔回家务农以维持生计。
随着小玉不断成长,父母愈发觉得孩子的发育有点不正常,比同龄孩子要落后很多。
思维逻辑能力差,认知理解能力也差,思维非常混乱,缺乏主动性,不会主动跟人互动交流,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胆子小,脾气大,稍微不合意就发脾气。
小玉在语言表达方面尤其落后,9岁了还只会喊爸爸、妈妈等名称叠词。
偶尔说话也只会两个字两个字的表达,词汇量少,而且说话含糊不清。
家里人虽然心里清楚孩子有问题,但是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玉爸爸接到了太原的工作,一下火车站就看到太原天使儿童医院的标志,经过向周围人打听知道这是一家儿童专科医院。
抱着一丝希望,爸爸带着小玉走进了医院大门。
通过对小玉生活环境、成长过程、过往病史以及目前临床行为表现得细致了解,并给小玉做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体格检查、认知测评、语言测评等针对性的检查,经过详尽的病因鉴别诊断与高危因素分析,小玉被确诊患有精神发育迟缓。
这是一种以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显著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多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起病。
李树珍主任向家长表示:“精神发育迟缓是指患儿出现以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低等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可能与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大脑发育畸形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孕妇在妊娠期出现感染、接触有毒物质、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原因导致患儿出现精神发育迟缓的症状。
”“小玉的情况只要及时诊断和干预,康复效果会是比较好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李树珍主任对家长暖心地安慰道。
精准治疗10天,病情出现好转!针对小玉的病情和个人情况,李树珍主任为小玉制定了一套综合性、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从精神障碍源头入手,采取中西医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中医物理治疗小玉的精神发育迟缓症状,并以行为康复指导、注意力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训练让小玉建立和巩固正常的行为模式,提高情绪与行为的自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咨目的
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无法集中注意力,书写、交流存在困难,无法 正常学习,在老师建议下前来咨询。
精品课件
主诉
儿童自1岁断奶后由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均在外打工,直至2018年1 月份左右,即半年前转为母亲亲自教育;母亲表示近2月以来儿童学习进步迅 速,表现为基本学习能力提高(学会握笔写字、背诵简单诗词、基础绘画)、 注意的稳定性提升、服从性有所提高。
2 . 儿童养育方式 儿童一岁后断奶,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近半年由母亲养育
精品课件
初步印象
虑症状
来访由母亲与姑姑陪同前来。母亲、姑姑衣着朴素,有轻度焦
患儿身体健康,面容眼距较宽。 穿着较厚,与天气不太相宜。 面谈退缩回避,但存在眼神交流。 言语表达吐字不清晰,只能说出简短句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在20分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 (2)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 (4)言语功能丧失。
精品课件
诊断
符合以下3个标准: 1、智力比一般水平显著低:智商(IQ)<70分。
使用量表:gesell发育量表;韦氏智力发育量表。 2、目前适应功能有缺陷或缺损。
53分 学习能力感统失调 注意力缺陷 适应能力低下 55分
精品课件
诊断
• 轻度发育迟滞 • 注意力缺陷
精品课件
诊疗建议(儿童)
1.基本学习能力:训练儿童简单的书写、朗读、背诵等技能。
2.社会适应能力:
多练习言语交流,学会用言语表达个人需求;
提高儿童服从性,学会执行命令,完成家庭作业;
3.注意力训练:
精品课件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 35-49分,心理年龄6-9岁; (2)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 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3)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 (4)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精品课件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 20-34分,心理年龄3-岁; (2)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 (3)生活不能自理; (4)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精品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由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引起的智力发育明 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生活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 (18岁以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精品课件
分级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1)IQ 50-69分,心理年龄9-12岁; (2)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差(只能 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 (3)能自理生活; (4)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在校表现: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不能专心听课,课下与同伴玩耍 无异常,老师教育未果,建议到心理门诊咨询
相关家族病史:母亲表示,儿童的发育相对迟缓,如2岁之前尚未学 会走路,不会说话。父亲与祖父均存在相似的发育迟缓的表现。
精品课件
评估
1 .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 2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估 3 . 多动症评估 4 . 适应行为能力评定 5 . 韦氏幼儿智力测试量表
使用量表: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 3、18岁前起病。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案例分析 (精神发育迟滞)
朱芳 儿童认知心理专科
精品课件
基本信息
姓名:李某某 性别:男 年龄:6岁6个月 民族:汉族 生长发育:身高体重正常水平,无营养不良,既往体健。 教育情况:于今年9月份入学小学一年级
精品课件
家庭结构及养育方式
1 . 家庭成员 父亲:年龄35左右,无业,长年在外打工,初中文化 母亲:年龄30左右,无业,长年在外打工,初中文化 祖父:年龄不详,文盲 祖母:年龄不详,文盲 无兄弟姊妹
梯训
寻找兴趣点,制定注意力训练方案,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如制定阶
练方案,采用正性强化法,对孩子的进步给与适当鼓励。
4.社会教育:
推迟入小学,先进行基本能力训练
进入早教或者康复机构做针对训练
在家庭及周围环境多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精品课件
诊疗建议(父母)
1 . 父母要正确看待儿童的能力水平,接纳孩子的现状,给与孩子心理支持。 2 .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亲子陪伴,认识到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 要作用。 3 . 父母要学习相关的儿童教育知识,在家庭环境中给与儿童基本的教育支 持,理解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慢的表现,在慢的基础对儿童做提升训练,逐 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