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中医辨证思路和方法

合集下载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表现及阿立哌唑治疗效果分析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表现及阿立哌唑治疗效果分析
血压 , 加重肾脏的负担 , 在此基础上又会加重尿毒症病情 , 而 病情的加重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 问题 . 形 成恶性循环。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4 8例患者中 , 有 3 6 例患者都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可见 , 心理 问题已成
病、 树立信心 , 积极与家人 、 朋友 、 医生等交流 。 及时将 自己的
药, 2 0 1 1 , 3 0 ( 1 4 ) : 1 4 3 — 1 4 4 .
为尿毒症 患者治疗过程 中一个不可 忽视 的因素。本研究 可 知, 经过 心理 护理 的治疗组 患者在心理状态上 明显 地优于未 经心理护理的对照组 , 更加证 明了心理 因素是影 响尿 毒症治
[ 3 ] 吴阶平 . 泌尿外科 [ M] . 济南 : 科学出版社 , 2 0 0 1 : 4 8 1 .
[ 1 ] 党勇 , 李 晓燕 . 尿毒症脑病致癫痫样发作 1 5 例临床分析 [ J _ ] . 中
国社 区医师 , 2 0 0 8 , 1 0 ( 1 0 ) : 1 1 7 — 1 1 8 .
[ 2 ] 杨敏. 心 理护理在 尿毒症 患者护 理 中的应用 [ J ] . 内蒙古 中 医
用 。本院对 3 7例 MR患儿采用 阿立 哌唑 治疗 . 疗效显著 , 现
DOI : 1 0.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 01 4 . 0 4 . 45 0
学意义 ( 火0 . 0 5 ) ; 对 照组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 治疗组 、 对照组 护理后 心理状态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表 1 2组护理前 后 HA MD HA MA比较 ( i )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脾伤气陷,痰迷心窍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脾伤气陷,痰迷心窍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脾伤气陷,痰迷心窍(一)主证: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心悸易惊,善恐善悲、自卑感严重,或哭笑无常,或沉默寡言,或喃喃独语,语无伦次,面色胱白,倦怠无力,女子多有月经淋沥不止或量多色淡红的病史。

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滑无力。

(二)证候分析:脾主统血必赖其升发之气为动力。

脾气素盛之体可因思之太甚而至气结;脾气虚弱之体则易因惊恐而致气机散乱和下陷。

脾气郁结能使水液代谢的功能失调,脾气下陷或散乱也能使之失调而在体内酿成湿痰。

痰迷真窍故哭笑无常,语无伦次。

湿痰属阴邪,阴邪盛则阳气衰,故表情淡漠,目光呆滞,沉默寡言,自卑感严重。

脾与心为母子之脏,脾虚必累及于心。

心脾俱虚故心悸易惊,善恐善悲。

脾虚则倦怠无力,虚而不能统血故月经淋沥不止或量多色淡红。

血不足不能荣面故面色酰白。

舌质淡胖,脉沉无力为正虚之候,脉滑则为痰实之据。

(三)辨证须知1.本证型的临床特点是情绪低落,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属于反应性忧郁和心因性朦胧,临床可参考之。

2.本证型由脾虚气陷和痰邪迷窍两个要件构成,缺一即不能构成本证型。

3.本证型虽属少见,但可见于各种精神病,均可以本型的治法治疗之,不过疗程要延长。

4.本证型绝大多数见于女子,男子少见。

5.本型与前两型证型均属中医的癫证范畴。

临床证状也颇近似,但病机不同,治法也不一样。

在这三型中,一型属于忧思导致气机郁结而酿成湿痰,上蒙清灵之窍,治拟开结解郁,健脾运湿,补气消痰,开窍醒神。

二型属于体内湿浊之痰壅盛而阻塞神明,甚于前者,治拟疏肝健脾,涤痰开窍。

本型则属于脾虚气陷而湿痰迷窍,治拟补脾扶正、祛痰开窍。

(四)治疗法则:补脾扶正,化痰开窍。

(五)选方用药:归脾导痰汤。

茯苓9~15 克,陈皮9~15 克,半夏9~12 克,竹茹12~18 克,胆星6~12 克,枳实9~15 克,郁金9~15 克,九菖蒲9~12 克,甘草6~9克,归脾丸(以药汁送服)9~15 克。

(六)方义:本方系由导痰、温胆两方合剂再加郁金菖蒲和归脾丸组成。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头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疗效

头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51期2019Vol.6No.5131头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疗效李 剑1,侍孝娟2*,瞿 丽3,骆丹丹2(1.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上海 20024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上海 201100;3.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240)【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PDMS-2评定进行疗效评估,观察头针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治疗前后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评分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 将4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治疗组采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及疗效。

结果 治疗组GMQ 、稳定、移动、FMQ 、抓物和手眼协调各项能力得分值都要显著比对照组要高,组间评分制的差异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头针治疗可以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头针;精神发育迟滞;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1.31.02有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为表现特征的疾病概括称为精神发育迟缓( mental retardation),该病多发生在低于18岁的少儿群体当中,是一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综合征。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1-2]。

2000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6岁儿童智力残疾现患率为9.31‰,年均发现率为1.33‰[3]。

作者采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MR 患儿24例,并与常规康复训练组24例MR 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导如下。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制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优选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一、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iciency)。
(一)概念
MR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通常 指18岁以前)起病,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 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或综合征)。
(4)如存在特殊面容、体征等可作为参考依据。
IQ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3—6岁的心 对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应通过
如家族性小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 闭合不全等。
(4)如存在特殊面容、体征等可作为参考依据。
重度MR: 二、流行病学
理年龄水平。占3—4%

患儿出生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言语发育 一般认为MR的患病率为1~3 %,
包括家庭贫困、听觉或视觉障碍 、与社会 隔离等,使儿童缺乏接受文化教育、人际交 往机会。
WHO把MR的病因归为十大类:
(1)感染中毒; (2)外伤和其他物理损害; (3)代谢障碍与营养不良; (4)出生后患脑部疾病; (5)不能明确的出生前因素和疾病 ; (6)染色体异常;(7)未成熟儿; (8)重性精神病;(9)心理社会因素; (10)其他和非特异性的病因。
这类患儿常合并有脑损害。
该病最早是1969年才开始报道,我国最早是我们精神科凌永和教授和我于1987年报道5例
精神发育迟滞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重在预防。
临床表现 在幼儿期智能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语言词汇不丰富、理解力差,上小学学习困难,常不及格。
极重度MR:
3.重度MR 该病最早是1969年才开始报道,我国最早是我们精神科凌永和教授和我于1987年报道5例
7.母亲妊娠
年龄偏大、营养不良、抽烟、 饮酒、吸毒, 强烈或长期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抑郁、焦虑 情绪等。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一、评估内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处于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临床状态,其智力发育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伴随终生。

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评估。

二、护理要点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

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

(一)早期训练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

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

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

(二)语言障碍和缺陷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

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

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三)培养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生活尚能自理,中、重度以上患儿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

但在患儿的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智力及其他精神活动还在逐渐发展,所以,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教育、训练尤其是在幼年期非常重要。

父母对患儿应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PPT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PPT课件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四级分类表
分级 智商水平(IQ) 相当智龄 临床表现 1、学习成绩差或工作能力差 2、能自理生活 3、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轻度 50~69 9~12岁
中度
35~49
6~9岁
1、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 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质量低,效率差 2、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要督促、帮助 3、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1、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它相关的缺陷,不能 学习和劳动 2、生活不能自理 3、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 多动综合征---因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 易被认为智力问题。但其是以注意力涣散、 多动、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智 力大都正常,学习困难成绩时好时坏是由 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影响。但临床有 的患儿符合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并伴有智力 低下者,可分别作出诊断。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临床类型
地方性克汀病
鉴别诊断
• 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特征 为严重的内向性孤独,对他人全面缺乏情 感反应;言语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有的 病例在2岁前言语功能正常,2岁起病后言 语功能损害甚至完全丧失;日常行为活动 坚持要求保持同样状态和对某些物体的依 恋;约3/4的患儿智力低下,但有极少数病 例有特殊才能,一般无明显呆滞面貌。
• 二级预防
– 症状前诊断及预防功能残废。
• 三级预防
– 减少残废提高补偿能力。
脆性X综合征
• 为X染色体长臂远端有一缩窄区,位于xq27或 xq28上,本症患病率大约0.73~0.92‰,为仅 次于Down综合征的又一涉及智力低下的染色 体疾病。患者身材较高,面长耳大,前额及颧 骨突出,青春期后还可见大睾丸。语言发育延 迟和语言质量异常,其言语发育延迟和智力低 下是相称的;可伴神经系统异常,如合并癫痫 发作达15%。 • 使用大剂量叶酸治疗本症,可见患儿行为,情 绪及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但叶酸治疗尚在试 验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