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诊疗常规

精神发育迟滞诊疗常规(试行)一、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欠缺。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为边缘智力。
???????病因学诊断:?????根据病史、智力测验结果及躯体检查线索,尽可能利用现有辅助检查条件做出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诊断。
如,怀疑遗传因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发育迟滞者可做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怀疑苯酮尿症需化验血清和尿中苯丙氨酸浓度;怀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查血、尿性激素浓度;怀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有关检查;先天性颅脑畸型可做头部?线平片及??检查。
?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更是病因治疗的直接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精神发育迟滞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等)、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胸片、心电图、脑电地形图;?????(?)韦氏智力测查。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脏B超、腹部B超、眼动监测、脑诱发电位、血药浓度测定、抗链“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选择原则:(?)根据精神发育迟滞的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药物;(?(?(?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用于多动、自伤或破坏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通过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控制患者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
常可选用口服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等。
???药物剂量调节:(?)病因治疗:对于苯酮尿症需采用饮食疗法,限制苯丙氨酸摄入量,使血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水平;脆性??综合征可采用叶酸治疗,剂量一般为???~???????日;?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分别用雌激素或雄激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需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颅脑畸形可施行手术治疗。
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判定

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判定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儿童在智力、语言、社交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
其中,2岁精神发育迟滞一般指儿童在2岁时,其智力和语言发育都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
在判定2岁精神发育迟滞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医生会进行儿童的智力测评,如使用儿童智力量表对其智力水平进行评估。
如果儿童的智力得分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可以初步判断其存在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其次,医生还会观察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包括词汇量、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如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也可以作为判定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依据之一。
医生还会考虑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对于2岁的儿童来说,社交能力主要表现为与人接触、表情交流和玩耍等方面。
如果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也可以作为判定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依据之一。
而日常生活技能包括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和动作协调等方面。
如果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明显滞后,也可以进一步支持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判定。
需要指出的是,判定2岁精神发育迟滞并不仅仅依靠单一的评估工具或指标,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此外,判定的结果也需要结合儿童个体差异和背景情况来进行解读。
因此,在进行判定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发展历程和背景情况,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
对于被判定为2岁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早期干预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充分发展潜力,提高其智力、语言、社交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常见的早期干预手段包括言语治疗、行为训练、康复训练和家庭教育等。
早期干预的效果与干预的时机、干预方法的科学性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早期干预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并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监督。
总结而言,判定2岁精神发育迟滞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智力、语言、社交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儿童充分发展潜力,提高其发展水平。
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发育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和学习能力。
为了能够准确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以便对患儿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首先,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考虑患儿的智力水平。
通常情况下,智商测试是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智商水平在70以下的患儿可以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测试通常包括智商测验和发育评估,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客观地评估患儿的智力水平,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精神发育迟滞。
其次,诊断精神发育迟滞还需要考虑患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是评估其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观察患儿的日常行为和与他人的交往情况来评估其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如果患儿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或障碍,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性。
此外,家庭和学校的反馈也是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依据。
家长和老师对患儿的发育情况有着最直接的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反馈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线索。
因此,在诊断精神发育迟滞时,医生通常会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患儿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精神发育迟滞。
最后,诊断精神发育迟滞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有些情况下,患儿的发育滞后可能并非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所致,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比如感觉障碍、情绪障碍等。
因此,在诊断精神发育迟滞时,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确保最终的诊断准确无误。
总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智力水平、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反馈,同时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只有在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才能对精神发育迟滞进行准确的诊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从而更好地关注和帮助这些特殊群体的成长和发展。
《精神发育迟滞》课件

2 早期干预:
加强早期干预项目和服 务,提供更早的诊断和 治疗,以提高儿童的发 育潜力。
3 社会关怀:
加强对精神发育迟滞儿 童和家庭的社会关怀和 支持,实现他们的社会 融合和生活质量提升。
为家庭提供关于精神发育 迟滞的教育和培训,以帮 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 孩子的需求。
社会支持:
在社区中建立支持网络, 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和资 源。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 帮助家庭应对精神发育迟 滞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预防措施和未来展望
1 孕前保健:
注重孕妇的营养、健康 和心理状况,减少精神 发育、基因突变和遗传缺陷是精神 发育迟滞的常见遗传因素。
孕期感染、毒物暴露、营养不良以及儿童 期意外伤害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精神发 育迟滞。
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轻度:
智力水平接近正常,能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 进行适应。
重度:
智力水平显著低下,需要全面的生活支持和 教育护理。
治疗和康复
1
早期干预:
通过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教育计划,提
药物治疗:
2
供综合支持和特殊教育,以促进儿童 的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精
神发育迟滞相关的症状,如注意力不
集中和抽动症状。
3
康复治疗:
通过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等康复手段,帮助儿童提高生活技能 和适应能力。
家庭护理和支持
教育支持:
《精神发育迟滞》PPT课 件
定义和症状
1 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
2 常见症状: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儿童期发生的一种慢 性且持久性的发育障碍,表现为智力水平 低于正常水平,并伴有日常生活技能的损 害。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制订)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精神发育迟滞(OIigOPhrenia)也称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是由于遗传、先天性或后天获得的有害因素在胎儿期、围产期和出生后发育阶段(18岁以前)作用于机体,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或发生畸形,引起智能发育障碍的一组疾病。
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各种适应能力下降或丧失。
调查报告指出:发病率涉及人口3%,分轻、中、重三度。
【诊断提示】1.病史可有胎儿期、分娩期或幼儿期的感染、中毒、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遗传缺陷的病史或近亲结婚史。
2.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传统上分为白痴、痴愚和鲁钝;根据精神活动的特点分为安定型和不安定型。
(1)重度:智能缺损最为严重,不会说话或只能讲个别简单的单字,或只能从简单的音调表示喜怒哀乐及要求。
不分亲疏,不能独立生活,不知道逃避和防御危险,需他人照顾,常有头部畸形和躯体的先天性缺损,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常人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2)中度:智能较白痴为高,可以学会讲话,但词汇缺乏,发音不正确,词不达意,对语言的理解力也不够。
经教育和训练可以学会简单劳动和自理生活。
(3)轻度:智能缺损较轻,语言发育较好可以参加学习,但不能完成学业;抽象的思维活动,如理解、判断、推理、分析、综合能力明显低下,不能区别主要与次要、易被人支配驱使,可进行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
(4)各种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及躯体畸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接近一半伴有癫痫。
3.辅助检查智力测验,头颅及骨骼拍片,超声、脑电图检查等,必要时进行酶学、内分泌和染色体分析。
【治疗措施】(1)重在预防:注意妊娠期和哺乳期卫生和营养,避免各种可能造成不利胎儿的有害因素,如产伤、各类感染,预防和及时治疗婴幼儿的各种疾病。
做好婚育咨询,避免近亲婚育。
参阅第81章。
(2)进行语言训练、生活能力的培养等。
(3)针刺疗法:选用大椎、安眠、足三里、哑门、内关、肾俞、副哑门等穴;刺血疗法选用中冲、天枢、涌泉、劳宫等穴;还可用耳针疗法,取神门、皮质下、肾、脑干、脑点等穴。
(完整)小儿精神发育迟滞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MR),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
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智力低下是诊断的根据。
病因引起智力低下的病因大致可概括为两类1.生物医学原因如各种遗传病、获得性疾病、损伤等。
2.社会心理原因由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不良环境所引起.在生物医学因素中,各种原因的脑损伤、缺氧、围生期其他异常。
临床表现根据智力低下的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分为4级。
1。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为50~69之间,约占MR的80%,早期不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
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
计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和依赖别人.躯体方面一般不存在异常,平均寿命接近正常人。
2。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为35~49之间,约占MR的12%,通常在3~5岁时被发现.患者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虽然可学会说话,但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常词不达意,也缺乏抽象的概念,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认识事物趋于表面与片段。
患者成年后,可在监护下从事简单刻板或机械的体例劳动,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的正常儿童。
患者的躯体发育较差,多数可发现器质性病因,但一般可活至成年.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在20~34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
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明显的精神和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水平低,发音含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讲话。
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少,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概念模糊,不能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情感反应不协调,易冲动。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 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 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针法:均直刺1.2—1.5寸深。(余同膝三针)
十六、足三针
穴组: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足三针部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 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 二跖骨间隙凹陷处。 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疼 痛。 针法:足三里三阴交直针1—1.5寸,太冲直 针5—8分深。
针法: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8分,鼻通 针尖向下平刺5分深,攒竹、印堂、向下平 刺3—5分。
十四、耳三针
穴组:听宫 听会 完骨 部位:听宫,在面部,耳屏的前方,下颌骨 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 骨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完骨,在后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 处。 主治:耳聋 耳鸣 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1.5寸 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耳三 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 转法。
二十五、坐骨针
穴组:坐骨点、委中、昆仑 部位: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臀沟尽头部,以2、3、 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臀沟尽头平高是穴。 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 昆仑,在外踝尖与跟腱之中间凹陷中。 主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针(坐骨点取法一)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 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的针体下段,露出针 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 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 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 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 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 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 次,可调2—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发育迟滞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儿保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指一组起病于18岁以前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临床以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为主要特征,包括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低下。
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中医“五迟五软”、“呆病”、“惛塞”等病证。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医学因素,约占90%;一类为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约占10%。
3 诊断3.1 病史[1-4]3.1.1 家族史智力残疾史,精神神经疾病史,先天畸形史,遗传病史,近亲婚配史等。
3.1.2 个人史母既往不良孕产史;母孕期损伤史;先天畸形史;围生期缺氧、产伤、感染、胆红素脑病;早产儿、低于胎龄儿;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中毒;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不良的心理、环境因素。
3.2 临床表现[1-4]主要临床特征:①起病于18岁以前;②智商低于70;③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④可伴有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
根据CCMD-3,患儿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型。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学习成绩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生活能自理;无明显言语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一般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和躯体畸形。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督促、帮助;可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部分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表现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言语功能丧失;显著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
3.3 实验室检查[1-4]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头颅影像及功能学检查;遗传代谢病筛查;生化、代谢功能检查;视力检查;听力检查;脑电图检查;骨龄检测。
3.4 智力测验和行为评定[1-4]3.4.1 智力测验0~3岁: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GDDS);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验(CDCC);格雷菲斯精神发育量表(GMDS);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3~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希-内学习能力测验(H-NTLA);中国比奈智力测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PVT);格雷菲斯精神发育量表(GMDS)。
>6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ISC-R);瑞文渐进模型测验(RPM)。
3.4.2 行为评定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文阑适应行为量表(V ABS)。
3.5 需与精神发育迟滞鉴别的病种[1-4]暂时性精神发育延迟,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症,特殊技能发育障碍。
4 辨证[5-6]4.1 脾肾两虚证智力迟钝,四肢软弱或下肢痿软,面色㿠白,手足不温,甚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指纹沉。
4.2 心脾两虚证神情呆滞,语言发育延迟,言语不清,口角流涎,吸吮咀嚼无力,弄舌,全身软弱无力,多梦易惊,面色萎黄,纳食欠佳,唇甲淡白,毛发稀疏萎黄,舌淡,苔薄,脉细缓,指纹色淡。
4.3 肝肾不足证目无神采,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囟门宽大,运动延迟,筋骨痿软,肢体拘紧或瘫痪,易惊,夜卧不安,面色青白,舌质淡或红,舌苔少,脉沉细,指纹淡。
4.4 阴精亏虚证神智异常,智能迟缓重症,难以接受教育,容貌痴愚,动作无主,摇头吐舌,言语无序,囟门迟闭,形瘦骨立,身材矮小,大便干结,舌质淡,苔少,脉沉迟,指纹沉。
4.5 痰瘀阻滞证智力低下,反应迟钝,或有失聪失语,言语延迟或不流利,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喉间痰鸣,动作不自主,关节僵硬,肌肉软弱,或有癫痫发作,多有脑炎、颅脑产伤及外伤史,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苔腻,脉沉涩或滑,指纹暗滞。
5 治疗5.1 治疗原则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脑髓空虚、五脏虚损发病,亦有痰瘀阻滞者。
虚证以补其不足、益智健脑、醒脑开窍为基本原则;实证宜化瘀通络、涤痰开窍;属虚实夹杂者则应虚实并治。
本病要尽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治疗疗程宜长。
除辨证论治用药外,还应配合针灸、推拿、教育等综合措施。
在使用药物穴位注射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并加以处理。
5.2 分证论治5.2.1 脾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肾益精。
主方:保元汤(《博爱心鉴》)加减。
(推荐级别:D)[7]常用药:人参、白术、熟地黄、黄芪、茯苓、山茱萸、肉桂、山药、炙甘草、牛膝。
加减:呕吐者,加姜半夏、陈皮;泄泻者,加苍术、肉豆蔻;腹胀者,加木香、枳实;喉中痰多者,加法半夏、浙贝母;气息微弱者,加紫河车(研末水调服)、蛤蚧。
5.2.2 心脾两虚证治法:养心健脾,益气养血。
主方:调元散(《活幼心书》)加减。
(推荐级别:D)[5,7]常用药:人参、茯神、白术、山药、黄芪、当归、石菖蒲、酸枣仁、远志、益智。
加减:发迟难长者,加桑椹、肉苁蓉;纳食不佳者,加砂仁、鸡内金;四肢痿软者,加桂枝、杜仲、桑寄生;气虚阳衰者,加肉桂、附子(先煎);脉弱无力者,加五味子、麦冬。
5.2.3 肝肾不足证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推荐级别:D)[5,6]常用药:熟地黄、山茱萸、龟甲(先煎)、五加皮、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麝香(研末水调服)。
加减:语迟失聪者,加远志、郁金;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乌药;齿迟者,加紫河车(研末水调服)、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立迟、行迟者,加牛膝、牡蛎(先煎)、桑寄生;头项软者,加锁阳、枸杞子、巴戟天;易惊、夜卧不安者,加首乌藤、酸枣仁;发迟难长者,加桑椹、肉苁蓉;头颅方大、下肢弯曲者,加珍珠母(先煎)、龙骨(先煎)。
5.2.4 阴精亏虚证治法: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方:龟鹿二仙丹(《医便》)加减。
(推荐级别:D)[7]常用药:鹿角胶(烊化兑服)、熟地黄、龟甲(先煎)、人参、枸杞子、山药、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牛膝、石菖蒲。
加减: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乌药;纳食不佳者,加炒麦芽、炒谷芽;气息微弱者,加紫河车(研末水调服)、蛤蚧。
5.2.5 痰瘀阻滞证治法:化瘀通络,豁痰开窍。
主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推荐级别:D)[5,6]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陈皮、法半夏、茯苓、胆南星、细辛。
加减:心肝火旺,惊叫、抽搐者,加黄连、合欢花、羚羊角粉(水调服);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后下)、瓜蒌;躁动者,加龟甲(先煎)、天麻、牡蛎(先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牛膝;语迟失聪者,加远志、郁金;呕吐者,加竹茹、生姜;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乌药;易惊、夜卧不安者,加丹参、远志。
5. 3 中成药归脾丸(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
<1岁3~4丸、1~3岁4~5丸、4~7岁6~7丸、>7岁8丸,1日3次。
温开水送服。
用于心脾两虚证。
(推荐级别:D)[5]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每30粒6g。
3~6岁1.5g,1日3次;>6岁3g,1日2次。
用于肝肾阴虚证。
(推荐级别:D)[5]大补阴丸(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大蜜丸,每丸9g。
<3岁2g、3~6岁4g、>6岁6g,1日2次。
温开水送服。
用于阴精亏虚证。
(推荐级别:D)[5]医痫丸(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猪牙皂、僵蚕、乌梢蛇、蜈蚣、全蝎、白矾、雄黄、朱砂):每袋3g。
<3岁1g,1日2次;3~6岁1.5g、>6岁2g,1日3次。
温开水送服。
用于痰瘀阻滞证癫痫患儿。
(推荐级别:D)[5]5.4 针灸疗法5.4.1 头针5.4.1.1 取穴主穴:①四神聪、百会、本神、脑户、风池;(推荐级别:C)[8]②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头维、脑户、风池;(推荐级别:D)[9]③智三针、颞三针、四神聪、百会;(推荐级别:D)[10]④轻度智力障碍者可选用“智七针”(神庭、本神、四神聪);重度智力障碍者可选用“智九针”(四神针+额五针)。
(推荐级别:D)语言障碍者,加语言Ⅰ、Ⅱ、Ⅲ区,颞前线;听力障碍者加晕听区、耳前三穴、颞后线;视觉障碍加视区、眼周穴位;精神行为障碍者加情感控制区;精细动作差者,加手指加强区;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加定神针、神庭透印堂;伴癫痫者加额中线、制癫区、天柱透玉枕、百会透四神针;平衡协调功能差者加平衡区或脑三针。
(推荐级别:D)[5,9,10]5.4.1.2 针刺方法留针30~120分钟,根据病情不同选择相应行针手法。
(推荐级别:D)[5,8-10]5.4.2 体针(推荐级别:D)[10,11]5.4.2.1 取穴醒脑开窍可选用印堂、内关、三阴交、长强;伴语言障碍可选用上下廉泉、心俞、神门、通里、劳宫、哑门、翳风;伴认知、情绪、行为异常可选用合谷、太冲、丰隆、肾俞、肝俞、照海、足智三针(涌泉、泉中、泉内);伴癫痫可选用申脉、照海、曲池。
5.4.2.2 针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