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护理作者:秦真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SDSS、BP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168-02引言精神发育迟滞是胎儿期、出生时或因幼儿时期受头脑创伤、中毒、感染、内分泌异常及缺氧等因素导致脑发育障碍引起的以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伴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有精神病性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和其他障碍。
临床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
为了比较研究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效果,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均伴发精神障碍,对各种药物无过敏、禁忌症,且经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27.4±1.2)岁。
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未见差别,不会影响本次统计数据。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服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病情及治疗方法介绍等。
研究组在这一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1.2.1专科护理护士需严格监督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汇报并协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发作癫痫的患者要防止其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对于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要多巡视、多观察,防止其伤害自己或旁人,如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行为约束。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要点

眠少者 , 白天让其多参加简单的活动 , 睡眠时 间, 缩短 让其保
证晚上睡 眠质量 。对于生 活懒 惰 散漫 者 , 慢慢教 会 其穿 衣
服、 端水 、 扫地 、 擦桌 子等简单 的琐事 , 逐渐养 成 良好 的生活
【 关键词 】 精神发育迟 ; 碍; 滞 障 心理特征; 护理要点
dj1 .9 9jin 17 0:0 3 6/. s 。6 2—06 .0 0 1 .7 s 3 9 2 1 .2 0 7
中图分 类号 : R 7 .4 4 3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6 2—06 (0 0 1 3 9 2 1)2~17 —0 58 2
逐渐地消除紧张 、 害怕 , 而很好地 配合 治疗 而开心生活。 从
2 6 改变生活方式 以诚 相待 、 . 逐渐 教会患者 一般 的生活
能力 , 首先从作息 时间开始 : ①督促 按时起床 、 活动 、 、 吃饭 休
息等 ; ②教会 他们做些 简单 的梳洗 、 洗澡 、 衣服、 洗 收拾 自己 的房间 、 整理 自己的床 、 打扫 自己的房 间等 ; ③对 于夜间睡眠
郑 海燕
( 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 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 0 0 ) 5 0 0
【 摘要】 的: 精神发育迟滞伴 目 探讨 精神障 碍患者的心理特征与 护理难点。方法: 采取多了 多接触、 解、 多观察, 殊的沟通方式和指 用特
导方法 。结果 : 3例中有 1 例有并发症 而死亡 , 2例治疗 中有所好转 , 另 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变。结论: 此类患者有其特殊 性, 必须要有较强的 综合判断能力 , 应主动、 迅速地发现问题 , 还要有耐心 、 细心、 关心 、 帮助 的心态 , 才能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措施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措施1.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也被称为智力发育迟缓,是指患者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同龄人的水平。
精神发育迟滞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互动和学习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2.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原则在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和关爱: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与他们建立可信赖和亲近的关系。
•提供适当的支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能力,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协助,帮助他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任务。
•鼓励独立性:鼓励患者尽可能独立地完成活动,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提供结构和清晰的指导:给予患者清晰的指导,建立结构和可预测性的环境,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执行任务。
•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和需求。
3. 日常生活护理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精神发育迟滞患者:3.1 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学习和培养日常生活技能,包括自我照料、衣着整理、饮食习惯、如厕和个人卫生等。
鼓励他们尽可能地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3.2 建立日常生活的结构和规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需要一个有结构和规律的日常生活,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预测发生的事情。
确保日常活动(如起床、吃饭、上学/工作)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并提前告知他们即将发生的变化。
3.3 沟通和社交技能训练患者常常面临着沟通和社交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和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沟通和社交技能。
例如,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提供社交技能训练课程、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等。
3.4 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支持性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营造一个相对安静、干净整洁的环境,排除危险物品,确保他们的个人安全。
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教育和学习护理措施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教育和学习方面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4.1 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设置适合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摘要:
1.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和病因
2.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措施
3.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康复训练
4.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正文: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发育过程中,个体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障碍,导致其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
这种病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环境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等。
约20% 的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 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
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病人,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避免孩子外伤以及吸入性肺炎。
在孩子吃东西时,要避免呛咳,最好喂奶以后给孩子竖着抱起,轻拍后背,将胃肠道内的空气排出去。
此外,还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康复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特殊教育训练以及其他的康复措施。
这些措施适用于各种类型、程度和年龄的患者,尤其是儿童。
年龄越小的患者,开始训练越早,效果就越好。
除了康复训练,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预防和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等。
注意事项则包括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窒息、感染等,以降低发病率。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体会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体会标签: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3-0076-01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以智力发育不全或受阻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
现将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收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16~44岁,平均年龄27岁。
其中初中文化1例,小学文化5例,文盲4例。
2护理2.1生活及安全护理2.1.1给予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对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通过严格饮食控制防止或减轻症状。
2.1.2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和休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根据病情的轻、中、重不同,对患者进行督查指导、协助或代理的方式进行日常护理。
2.1.3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患者居住的环境应简单实用,有危险隐患等物品和设施,如:房间窗户、锐器类物品、火柴、打火机、药品、电源插座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或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禁止患者从事爬攀、打闹等危险活动。
2.1.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敏锐识别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不适诉说,及时处理,防止延误诊治。
2.2心理护理2.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患者。
博得他们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这一点非常重要。
2.2.2掌握病情,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实施护理人员要熟悉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态度、教育方式和训练情况并给与合理指导。
与家属密切配合,以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时,谈话内容要简单明了,内容具体,方案要可操作性强,好让患者理解并反复练习。
2.2.3精神症状护理了解患者的情绪特点和个人喜好,当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愤怒或冲动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时,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镇静,寻找并去除可能产生的原因或采取其他措施,如带患者离开原环境,用温和的话语轻声安慰,主动与患者做游戏,转移患儿注意力等。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安全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护理措施的建议:
1. 安全措施:精神发育迟滞病人可能存在行为上的冲动和危险,因此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例如,使用安全门锁、安装监控摄像头等。
2. 日常生活护理:精神发育迟滞病人可能存在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帮助他们洗澡、穿衣、进食等,同时也需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3. 情感关怀:精神发育迟滞病人可能存在情感上的问题,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经常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4. 社交支持:精神发育迟滞病人往往面临社交障碍,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社交支持。
例如,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新环境。
5. 医疗护理:精神发育迟滞病人可能存在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医疗护理。
例如,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给予药物治疗等。
总之,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耐心和专业。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一、评估内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处于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临床状态,其智力发育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伴随终生。
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评估。
二、护理要点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
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
(一)早期训练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
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
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
(二)语言障碍和缺陷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
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
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三)培养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生活尚能自理,中、重度以上患儿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
但在患儿的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智力及其他精神活动还在逐渐发展,所以,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教育、训练尤其是在幼年期非常重要。
父母对患儿应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精神发育迟滞有哪些表现,怎样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有哪些表现,怎样护理作者:陈志红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精神发育迟滞指得是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特点的精神障碍疾病,多发于18岁之前,其主要原因可能因为遗传、围产期有害因素以及出生后不良因素。
一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其病症轻重程度有明显区别,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
轻度:智力在50~69之间,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在有针对性教育之后,可以独立生活,所占比例达到了75%~80%。
中度:智力在35~49之间,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经过教育之后可以学会简单生存技能,做到半独立生活,所占比例达到了12%。
重度:智力在20~34之间,其适应能力只达到了需要监护程度,拥有有限的自理能力,所占比例为7%~8%。
极重度:智力二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极重度:无法进行生活自理,且无语言功能,经过长期训练后,只能掌握少数简单词汇,情绪反应较为原始,存在残废和癫痫的情况,这类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多数会发生夭折。
重度:患者早期发育速度较为缓慢,语言功能基础较差,咬字发音等含糊,掌握词汇较少,动作缓慢,这类患儿严重缺乏情感,经过长期训练后,会学会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照顾生活。
中度:整体发育过程迟缓,缺乏正常的语言能力,谈吐能力有明显缺陷,拥有较为简单的思维能力与模式,学习能力较差,经过长期训练之后,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读写,能使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和人交往交流,并且在有人的引导下进行简单劳动。
轻度:这类患儿的整体发育速度十分缓慢,基础语言水平发展较慢,词汇上无明显缺陷,但是掌握的抽象词汇十分缺乏,综合素质水平较同龄人差,但是经过长期训练之后,能拥有一定的阅读、计算能力。
如果条件允许,在经过针对性教育后,相应知识可达到小学水平,这类患者在成人之后能进行简单的劳动和工作,但是适应力低下,和同龄儿童相比较差,在无人引导的情况话难以适应外界,对他人的语言和引导无明显抵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护理
作者:秦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精神发育迟滞
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SDSS、BP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168-02
引言
精神发育迟滞是胎儿期、出生时或因幼儿时期受头脑创伤、中毒、感染、内分泌异常及缺氧等因素导致脑发育障碍引起的以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类患者伴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有精神病性障碍、行为障碍、情感障碍和其他障碍。
临床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
为了比较研究利培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效果,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均伴发精神障碍,对各种药物无过敏、禁忌症,且经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27.4±1.2)岁。
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未见差别,不会影响本次统计数据。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服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病情及治疗方法介绍等。
研究组在这一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
1.2.1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