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制程检验是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制程检验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提高制程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了本文档,旨在规范制程检验的操作过程、管理方法及责任分工,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提供有力保证。

二、制程检验的分类制程检验主要分为线上检验和线下检验两种类型:1.线上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检验,通过对每道工序中不同质量参数的测量、检查、判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不合格品的发生。

2.线下检验: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进行的检验,对产出品质量进行查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三、制程检验作业流程1. 制定检验计划在生产过程开始前,制定检验计划,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检验方法和指标,明确检验人员、设备等资源配备和分工,形成检验计划文档,并在生产现场明确通知。

2. 执行检验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检验计划执行检验操作,包括取样、检验、记录等过程,同时及时发现并记录不合格品情况,通知生产责任人采取纠正措施。

3. 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检测中发现某批次或某个工序的产品不满足质量标准,立即对其进行标记和处理,通知生产责任人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追踪记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4. 形成检验报告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对所有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归纳成检验报告,反馈给设计、生产和品质等相关部门,用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四、制程检验管理方法1. 设立制程检验责任人制定检验工作的责任分工,划分明确的责任区域和人员,责任人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知识,对检验过程和质量标准有充分的了解。

2. 建立制程检验档案建立相关的检验记录和档案,包括检验计划、检验报告、质量文件等等,以便于日后进行追溯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定位问题。

3. 提高检验员技能和素质加强检验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能的同时,加强其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模版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模版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制程检验作业行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第二条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及其供应商所进行的制程检验作业。

第三条制程检验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材料抽检、工序检验、产品抽检等。

第四条所有参与制程检验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制程检验作业规范第五条制程检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企业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标准规范。

第六条制程检验操作人员在进行检验作业前,必须根据作业内容和要求,熟悉相关产品标准规范,并核对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合格证和校准合格期限。

第七条制程检验操作人员在进行检验作业时,必须按照相关工序指导书操作,确保作业过程规范、准确。

第八条制程检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九条制程检验作业应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员、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

第十条对于不合格的制程检验项目,必须及时处理,并按照不合格处理流程处理。

第三章检验设备和工具管理第十一条检验设备和工具必须按照规定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并有校准合格证明。

第十二条校准记录应该详细记录设备和工具的校准时间、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并保存备查。

第十三条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且经过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第十四条检验设备和工具的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常状态,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四章差异处理第十五条在制程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产品与要求不符或存在缺陷等问题,检验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停工,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第十六条上级主管收到报告后,应尽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第十七条差异处理结果必须记录并进行追踪,确保问题的完全解决。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未尽事宜,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制程检验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制程检验部门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制程检验作业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二章作业流程第四条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和完善制程检验作业流程。

第五条制程检验作业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一)检验要求确认:根据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确定制程检验的目标和要求。

(二)检验项目确定: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确定制程检验的项目和方法。

(三)检验计划编制:根据生产进度和产品特点,编制制程检验计划。

(四)检验设备准备:准备好检验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环境。

(五)检验作业执行:按照检验计划,进行制程检验作业。

(六)记录和整理:按要求记录和整理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七)结果分析和评估: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问题和改进措施。

(八)报告和反馈: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检验结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九)文件管理:对制程检验作业的相关文件进行管理和归档。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制程检验部门的相关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工作,确保制程检验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制程检验部门的人员分为以下几类:(一)制程检验主管:负责管理和组织制程检验作业,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

(二)制程检验员:负责具体的制程检验作业,按计划进行检验和记录。

(三)制程检验设备维护人员:负责检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八条制程检验主管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修订制程检验作业流程和标准。

(二)制定和修订制程检验作业计划,并确保计划的执行。

(三)协调和指导制程检验人员的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四)监督和评估制程检验作业的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进行沟通,提高制程检验的效能和效果。

第九条制程检验员的职责包括:(一)按照制程检验作业流程,进行制程检验工作。

(二)准备和保养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使用。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制程检验作业、保证产品制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益,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进行制程检验的所有操作人员。

三、管理要求1. 确定制程检验标准:制定制程检验标准,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接收标准等内容。

2. 制定制程检验计划:根据生产进度和重要性确定制程检验项目和时间节点,制定制程检验计划。

3. 设定制程检验指标: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实际生产情况,设定制程检验指标,包括尺寸、外观、性能等。

4. 选择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不同的制程检验项目,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和设备,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建立制程检验记录:建立制程检验记录表,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检验项目、设备和方法、检验结果等。

6. 培训操作人员:对参与制程检验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进行制程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 制定纠正措施: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制程,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设备等。

8. 定期评审和改进:定期评审制程检验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评审结果,及时改进管理办法。

四、操作流程1. 制程检验前准备(1) 制定制程检验计划,并通知相关人员;(2) 确定制程检验项目和要求,准备所需的检验方法和设备;(3) 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了解检验项目和方法;(4) 准备制程检验记录表,方便记录检验结果。

2. 制程检验操作(1) 操作人员按照制定的检验计划进行检验,确保按照要求进行操作;(2) 使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 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检验项目、设备和方法、检验结果等;(4) 如发现不合格制程,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记录。

3. 制程检验结果处理(1) 检验合格,根据标准接收制程,并记录检验结果;(2) 检验不合格,进行纠正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设备等;(3) 对于重要制程的不合格情况,需进行追溯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4) 对于严重不合格的制程,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紧急措施。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引言制程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活动,对于产品的质量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改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制程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详细阐述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二、目的和范围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的目的是规范制程检验工作的各项流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并提前预警和预防制程中的问题,加强质量管理。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制程检验工作。

三、工作流程1. 制定检验计划:1.1 根据产品的制程和工艺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检验样本数量等;1.2 检验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2. 准备检验环境和设备:2.1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具备必要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2.2 检验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校准和保养,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进行检验操作:3.1 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工作,遵循操作规程;3.2 对不合格的样品应进行记录和处置,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4. 检验数据与结果分析:4.1 将检验数据及时录入系统,并进行分析和统计;4.2 对不合格的样品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

5. 监督和改进:5.1 监督检验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5.2 根据不断积累的经验,对检验计划、操作规程进行适当的修订和改进。

四、责任和权限1. 检验员责任:1.1 严格按照检验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2 对不合格的样品及时记录和处置,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

2. 检验主管责任:2.1 确保检验工作的有序进行,负责制定检验计划和操作规程,并通知相关人员;2.2 监督检验工作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3. 相关部门责任:3.1 配合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3.2 及时处理不合格样品,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是一种对制程检验作业进行规范管理的文件或指导方针。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检验作业的目的和范围:明确制程检验的目标和范围,以及检验作业的重点和重要性。

2.作业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制程检验作业从开始到结束的流程、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的衔接和配合。

3.检验方法和标准:制定适合于具体制程的检验方法和标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作业记录和报告:规定制程检验作业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记录的内容、格式、保存方式等,以便于追溯和审查。

5.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规定制程检验作业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和纠正措施,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和防范。

6.持续改进:要求对制程检验作业进行持续改进,包括不断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引入新技术、提升员工素质等。

7.培训和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确保制程检验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制程检验作业的标准化程度和一致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制程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第 1 页共 1 页。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2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2篇)

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范本一、引言制程检验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产品制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以指导企业的制程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改进。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制程检验作业。

二、管理目标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制程检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提升制程效率:通过科学管理,优化制程检验的流程和方法,从而提高检验效率,降低制程成本。

3. 推动持续改进:通过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并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管理要求1. 制程检验工作的组织与责任(1)建立健全制程检验工作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和权限。

(2)明确制程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3)制定制程检验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根据生产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2. 制程检验规程与标准(1)制定制程检验规程和标准,明确各项检验指标和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对制程检验规程和标准进行定期评审和更新,确保其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3. 制程监控与异常处理(1)建立制程监控机制,对制程的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制程异常。

(2)对制程异常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建立改进机制,避免类似异常再次发生。

4. 制程检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1)建立完善的制程检验数据收集、整理和汇报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对制程检验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制程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制程检验人员的培训与提升(1)制定制程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2)建立制程检验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档案,定期评估和跟踪检验人员的培训效果。

6. 制程检验的持续改进(1)建立制程检验的改进机制,鼓励和推动员工积极参与到改进活动中。

2023年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2023年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2023年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总则制程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制程检验作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制定本办法。

二、任务和目标1. 任务: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进度要求,及时完成制程检验任务,并准确记录和提交检验结果。

2. 目标:通过制程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提前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制程检验作业流程1. 制程检验任务下达: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要求,及时确定制程检验的任务分配和工作计划。

2. 制程检验准备:制程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检验材料和检验工具,并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程检验执行: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检验计划和工作要求,进行制程检验工作。

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检验所用的设备和工具、检验环境条件、检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检验结果等信息。

4. 制程检验记录和汇总:制程检验部门应记录和汇总制程检验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制程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经过核对和审查后进行归档保存。

5. 制程检验报告和整改措施:制程检验部门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编制制程检验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同时,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生效。

四、制程检验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制程检验部门应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制程检验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

相关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2. 设备管理:制程检验部门应对检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工作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相关记录和证明文件应完成和保存。

3. 检验材料和工具管理:制程检验部门应对检验材料和工具进行管理和保管,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新版制程检验作业管理
办法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0新版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
1.目的:
規范生產制程檢驗工作
2.範圍:
本公司制程檢驗工作之管制
3.權責:
3.1制程巡迴檢驗:IPQC
3.2自檢:作業員.
3.3“檢驗規范”SIP管制項目的制定:品保
4.定義:
4.1制程巡回檢驗:IPQC以抽樣計划作業內容規定的檢驗情
況的頻率,檢檢産品是否有異常情況;依據SOP內容稽核制程生産運作是否有異常情況,以確保品質的一致性.
4.2首件確認:新模投入量産時的首件,新料投入,有異常修模處理後,機台有異常修復開機生産時及其它需要確認之後,方能生産的,由生産部通知品管進行檢驗﹐品管檢驗之后報相關部門確認之後再作生産;如有異常情況,由生産部門聯絡工程人員進行改善.
4.3首件檢驗﹕當機台需要調機或交班工作時候﹐品管必須再行核對首件確認的樣品﹐并將檢驗記錄于《制程檢驗報告》上﹔
4.4IPQC:制程巡迴檢驗員.對生產制程的品質進行巡回檢驗﹐當生產部交驗產品時候﹐再進行FQC(最終檢驗)檢驗作業。

4.5SOP﹕作業指導書﹐是作業員作業工作的重要文件﹐必須闡述清楚人(熟練度)﹑機(需要什么工具設備)﹑料(采用什么生產資料)﹑法(作業的步驟)﹑測(如何自我檢驗和發現不良品)五大要素。

4.6SIP﹕產品檢驗規范﹐品管檢驗產品的重要文件。

4.7修模:本處的修模是指對模具進行尺寸等物理性能的改變.
4.8調機:本處的調機是指對機器設備的成型參數的改變,如調試溫度﹑氣壓等.
4.9特許生產:是指在品質有異常時之時,但因生產交貨緊急的情況下或模具維修時間過長,由權責部門主管做出評估處理裁決能否繼續生產或產品流入下管制站的決定.
5.作業內容:
5.1流程圖:(見附圖)
5.2說明:
5.2.1生產作業﹕
5.2.1.1生産部依據生産排程進度,進行生産調度運作.
5.2.1.2生產部門依照『生產運作控制程序』文件相關工作流程進行生產作業。

5.2.2生產首件確認判定作業﹕
5.2.2.1在生產時﹐如有修模,新模量産﹑架模開始量產等因素,須進行首件確認時,由生産部將按照工艺规定,设置工艺参数,并打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之后﹐將自檢外觀良好的產品(塑件的首件检验要求:产品应饱满、无缺料,无明显缩影、飞边,不得有熔接痕等料生的现象,也不能有晦暗无光泽的料熟现象﹐具體可以參考品質文件)交IPQC﹐通知IPQC進行首件檢驗作業.
5.2.2.2IPQC依據SIP檢驗項目內容和其他品質文件將首件檢驗結果記錄於《首/尾件檢驗報告》中,然后報品管組長以上干部進行判定﹐如判定不合格﹐IPQC再呈報相關部門評估確認﹕A.工程人員﹕以工程分析手法﹐確認產品是否可以改進或可以放行量產(主要是針對產品結構尺寸方面)﹔
B.品保人員﹕以品質分析手法﹐確認產品是否可以改進或可以放行量產(主要是針對產品外觀方面)﹔
C.生產部門﹕按照生產排程要求和對機器調試的專業能力﹐提出對產品的一些建議﹐但必須執行首件確認的裁決
5.2.2.3品管依照各部門的評估情況﹐對首件進行判定作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