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分类根据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条件下,仅仅改变了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气化、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新的化学性质并没有产生,因此,物质参与物理变化的反应后,仍然保留原来的化学成分。

这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主要区别。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发生时,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发生了改变,新物质在形态、组成和性质上和反应前的物质都不同。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变化所在,它是物质转化为新物质的过程,以化学式、结构式或方程式表示。

例如:烧木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典型的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变化原理不同物质的变化原理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物质变化的原理包括能量原理、质量守恒原理、原子分子理论等。

1. 能量原理能量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物理量,能量变化规律是各种物质变化的基础。

能量在变化过程中既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消失无踪。

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能量可能在形式上发生变化,但总的能量守恒原则是不变的。

这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最基本的能量原理。

2. 质量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之一。

质量守恒原理是指在任何封闭系统中,物质不会凭空生成或消失,物质的总质量在任何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也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变化的基本原则。

3. 原子分子理论原子分子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合和分离可以导致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和分子的组合、分解、重排等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础。

三、物质的变化过程根据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变化过程包括固态变化、液态变化和气态变化三种。

1. 固态变化在固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保持不变。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
结(全册)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1. 物质的种类和分类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
1. 生物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2. 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3. 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第三章:光的传播与视觉
1. 光的传播的基本规律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3. 视觉的原理与保护
第四章:机械运动
1. 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物体的等加速度运动
3. 弹簧的拉伸与压缩
第五章:细胞和人体组织
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的功能与分类
3. 人体组织与器官
第六章:电和磁
1. 电流的产生与电路的连接
2. 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磁场及其作用
第七章:水和溶液
1. 水的特性和溶解能力
2.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3.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第八章:生物种间关系
1.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 共生与寄生关系
3. 竞争与合作关系
第九章: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1.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2. 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节约能源与环保
以上是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教材。

物质的分类标准

物质的分类标准

物质的分类标准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物质的分类,人们根据其性质、组成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分类标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物质的分类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氢气等;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结合方式形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这种分类标准是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性质进行的,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

其次,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固体是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分子间距较小,分子运动较小;液体是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分子间距较大,分子运动较快;气体则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运动很快。

这种分类标准是根据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的,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和行为。

再次,根据物质的来源和用途,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自然物质和人工物质两大类。

自然物质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没有经过人工加工的物质,如水、空气、矿石等;而人工物质则是经过人工合成或加工的物质,如塑料、合成纤维等。

这种分类标准是根据物质的起源和人类活动进行的,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对物质的利用和改造。

最后,根据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而无机物则是除了碳元素和氢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盐等。

这种分类标准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的,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物质的分类标准是多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划分和理解。

通过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物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物质的分类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化学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化学的分类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宇宙中存在的基本实体,根据其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 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金属铁、非金属碳、气体氧等等。

单质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因此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氧化铁、水、二氧化碳等等。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组成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会显现出新的性质。

二、根据状态的分类物质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在固体状态下,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分子排列有序。

固体的形状和体积都稳定不变,例如金属、盐类、晶体等都是固体。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在液体状态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排列松散,能流动而不固定形状。

例如水、酒精、汽油等都是液体。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气体的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能够自由运动并填满容器。

例如空气、氢气、氧气等都是气体。

三、根据物质成分的分类根据物质的成分,可以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三大类。

1.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每种纯物质仍保持着其原有的化学性质,混合物的成分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成分,例如氢元素、氧元素、铁元素等。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一定的化学结构和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比例是固定的,通常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四、根据化学性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酸、碱、盐等不同类别。

1. 酸酸是一类具有酸性的化合物或溶液,它们能够与碱中和并产生盐和水。

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能够蚀坏金属,变红蓝色的石蕊试纸。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练习(填空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练习(填空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编(二)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氮气比氧气约为4∶1)、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

(从物质分类看)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 ,其它气体与杂质占。

2、法国化学家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和组成的。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不能用、、等代替,为什么不能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产生压强差,气体体积减少约。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③。

大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②二、空气的污染1、空气质量监测的气体:、、。

其它污染物:。

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3、空气污染源:、、(如汽车尾气、家庭燃气燃烧等)。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三、氧气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不易溶于水,液氧是的。

2、氧气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发出白光;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明亮的火焰,在空气中火焰,都生成的气体(是SO2)。

③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

(白烟是白色固体)。

(用于发令枪、烟雾弹)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

(用于照明弹)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是Fe3O4);注意: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目的是。

Fe在空气中不燃烧。

⑥H2、CO、CH4燃烧(即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⑦铜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色固体变。

注意该反应的条件是,因为铜不活泼。

3.的主要用途:支持燃烧,提供呼吸(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弹、呼吸等4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催化剂不决定反应是否发生,不影响反应的产量。

MnO2是制氧气及制氧气反应中的,起作用。

MnO2不是唯一的催化剂,不同的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物质可以在不同反应中作催化剂;同一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

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变化的分类
以下是 9 条关于物质变化的分类:
1. 物理变化呀,就好像水变成水蒸气,这不就是状态的改变嘛!咱平时把冰块化成水,不就是这样的物理变化吗?这多常见呐!
2. 还有化学变化呢,那可是本质上的不同哟!像铁生锈,好好的铁咋就变成了锈迹斑斑的样子啦,这就是化学变化在捣鬼呀!
3. 知道溶解吗?把盐放到水里,盐慢慢消失了,这也是物质变化的一种哟,这例子多生动啊!
4. 燃烧这个大家都熟悉吧,木头燃烧变成灰烬,这可是非常明显的物质变化呢,难道不是吗?
5. 食物的变质也是一种物质变化呀,本来好好的食物放久了就坏了,这多让人无奈呀!就好比一块面包,最后长霉了,多可惜呀!
6. 金属的冶炼也是呢,矿石经过一系列过程变成了亮闪闪的金属,这简直太神奇啦,对吧!
7. 光合作用你们肯定都听过,植物把二氧化碳变成氧气,多么了不起的物质变化呀!
8. 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也是物质变化呀,电一会儿有一会儿没的,这不就是在变化嘛!
9. 人的成长其实也是一种物质变化呀,从小小的婴儿变成大大的大人,身体里的物质一直在变化呢!
总之,物质变化无处不在,它们让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认识化学元素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认识化学元素

• 示例:炉甘石 主要成分 — 碳酸锌—ZnCO3—盐
• 金刚石 主要成分 —— 碳—— ——

• 刚 玉 主要成分 —— 氧化铝 —— —— 。
认识化学元素
一、元素
•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 2、理解元素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一种元素可以包括多种原子,例如:氕、氘、氚。 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种元素。
(填“元素”“原子”
• (2)富硒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

• (3)可用
区分富硒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 2017 -17题
• 17.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关系,是化学学 科的特点。
• (1)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是

•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填字母)。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 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纯净物
混合
混合物

分离
“混合”是几种物质简单地掺和在一起,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化 合”是几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一种新物质。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宏观组成 区
只含有同一种元素
质量
H
1

He 4 硅
质量 Al 27 铁
Si 28 铜
质量 Fe 56 Cu 64
质量。
碳 C 12 磷 P 31 锌 Zn 65
• 3、元素符号的书写: 氮 N 14 硫 S 32 银 Ag 108

科学课物质的变化

科学课物质的变化

科学课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科学课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物质发生不同类型的变化,例如溶解、融化、沉淀等。

而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的是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

本文将从物质的性质、物质变化的分类以及物质变化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变化的基础。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硬度、熔点、沸点等等。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和观察,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本质。

二、物质变化的分类物质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外部条件改变下,形态、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

例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物体体积的膨胀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而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导致其化学组成发生变化。

例如酸和碱中和生成盐、金属被氧化生成金属氧化物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物质变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物质发生了何种变化。

三、物质变化的应用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物质变化是化学实验的基础。

通过控制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的不同变化,从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其次,物质变化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工业流程都涉及到物质的变化,例如金属冶炼、化学制药等。

通过改变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获得想要的产物。

此外,物质变化还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废物、减少污染。

总结物质的变化是科学课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物质变化的分类以及物质变化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变化的基础,物质变化又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质变化的应用广泛涉及到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三物质的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有无新物质生产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熔沸点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联系:变化是物质的性质的具体表现(二)化学反应1.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类和数目没有变化;但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改变。

2.化学反应方程式(1)按反应形式分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 + B + ……→M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的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M→A + B +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置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表达式:A + BC→AC + B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组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表达式:A B+ CD→AC + BD(2)按反应实质分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能够提供氧,发生还原反应――其生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能够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其生产物是氧化产物。

注:氧化-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②非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反应类型的关系:在反应中有化合价的改变,则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无化合价的改变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物质的类别1.物质的初步分类2.单质的分类3.化合物分类物质 无机化合物 金属单质 (举例:Fe 、Ag )非金属单质 (举例:H 2、S ) 稀有气体 (举例:He ) 酸性氧化物(举例:CO 2、SO 2)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举例:MgO 、CaO )酸 含氧酸(举例:H 2SO 4、H 2CO 3)无氧酸(举例:HCl )盐酸式盐(举例:NaHCO 3)碱 难容性碱(举例:Mg(OH)2、Cu(OH)2)可溶性碱(举例:NaOH 、Ba(OH)2)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举例:甲烷、酒精、蔗糖)二、训练题(一)基础训练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肯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用电磁炉烧开水B. 煤气燃烧C. 菜被炒焦发黑D. 食物腐败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棒融化 B .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4.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导热性 C .可燃性 D.延展性5.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生铁制铁锅 B . 氧气供给呼吸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D. 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7.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 D .湿衣服晾干8.下面O 2和CO 2(固态CO 2俗称干冰)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9. 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A B C DCO 2 光合作用 中我作原料 O 2 我使潮湿 的钢铁锈蚀 干冰 我用作 人工降雨 O 2 我为可燃物助燃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B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 2D. 木炭在O 2中燃烧 C.A.一定是物理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一定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做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⑥D.③⑥⑤11. 酒精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它的密度是0.789克/厘米3,沸点是78.5︒C,容易挥发。

它易溶于水,能跟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把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请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它的密度是0.789克/厘米3,沸点是78.5︒C,容易挥发。

它易溶于水,能跟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2)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二)质量守恒定律12.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1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NaClO2==2ClO2+2NaCl13.发射“嫦蛾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 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H2C.O2D.CO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高温CaO+H2O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15.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 =2FeCl2+ 3H2O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02点燃C02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高温CaO+C02↑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 2 点燃 SO 2 16.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 的化学式为A 2B 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B 2 + B 2 == 2CB.3AB 2 + B 2 == 2CC .4AB 2 + B 2 == 2C D.AB 2 + 4B 2 == 2C17.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 和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g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 、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 与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 与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8. 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

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_元素。

(2)2SiO 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 + Si 2R +,R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3)硅能在2O 中燃烧生成2SiO ,并做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

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2CO 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 ___。

【答案:(1)氧;(2)CO 2 ③ (3)温室效应】19.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

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2C0+O 2→2CO 2,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20.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 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 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其中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1)ClO2叫做,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二氧化氯+4 (2)Cl2+2NaClO2==2ClO2+2NaCl】15.金属钛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金红石(TiO2),TiO2中钛的化合价是________。

目前工业上制取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并通入氯气(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TiO2 + 2C + 2Cl2TiCl4 + 2CO 2Mg + TiCl4 2MgCl2 + Ti 】16.按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各写一个)(1)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2)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3)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4)无固体生成物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答案略)17.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

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把水和二氧化碳当成碳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 CO2 + H2O == ↓ + 。

【答案: CaCO3↓+2HClO】三)化学反应类型18.为了解决交通瓶颈制约,我国第六次对铁路列车实行大提速。

提速前须将原有铁路短轨或长轨焊接为超长轨,常用2Al + Fe2O3 Al2O3+ 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9.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 2NaCl+H2O+CO2↑B.2NaOH+H2SO4== Na2SO4+2H2OC.SO2+2NaOH== Na2SO3+H2OD.Zn+CuSO4===ZnSO4+Cu2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4P+5O2点燃2P2O5 B.Fe+CuSO4=== FeSO4+CuC.CaCO3点燃CaO+CO2↑ D.Na2CO3+Ca(OH)2=== CaCO3↓+2NaOH21.钛台金是2l世纪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TiCl4+2Mg Ti +2MgCl2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2. 硅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及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一批多晶硅生产企业在乐山建成投产,乐山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