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2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2张PPT)

从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和反应前后种类的多少划分:
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表达式 A +BC = AC + B
A + B = AB AB = A + B AB + CD = AD + CB
123456::::::C2FHC2NKeua2+2COCaOC+lO+O3lC2H+33高点l322M温燃△C点n△O2CO燃2CH22aKuCN△O+Cla2+HlCF+C2el3OO+O23↑2C↑ O2 7:Fe+H2SO4=FeSO4+H2 ↑ 8:Ca(OH)2+Na2CO3=CaCO3↓+2NaOH 9:NaCl+AgNO3=NaNO3+AgCl↓
判断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置换: 1、7 2:化合: 2、4 3:分解: 5、6 4:复分解:8、9
思考与交流2
请回顾初中学过哪些化学反应?分类依据什么?
根据反应中是否得氧和失氧,又可把化学反应划分为: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举例说明
得失氧的关系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实践活动
超市商品分类原则
大分类,生鲜,杂货,百货 生鲜:鱼,肉,蔬果,熟食,冷冻冷
藏 杂货:粮油,休闲,洗化,饮料酒 百货:软百货,硬百货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 起的方法。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 高效;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 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后记
板书设计
2.1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ppt

硫在氧气里燃烧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化合反应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氧化反应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然后提出它的反应类型。 ①Zn与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2KMnO4==K2MnO4+MnO2+O2↑
课件结合图示了解分类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对物质和 反应也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知道,要通过代表物的学习 研究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提高学习效率。
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及分类方法。 2.了解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实践对所学 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图书馆 里有那 么多的 书籍, 为什么 你能很 快就找 到你需 要的书?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NaOH+CuSO4 ==Na2SO4+Cu(OH)2 2NaOH + CO2 ==Na2CO3+H2O
4.碱
碱+指示剂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盐+新碱 难溶性碱 水+碱性氧化物
盐的性质 1、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和盐
2、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酸 3、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碱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商品分类导入新课,认识分类的意 义,了解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进而再用交叉分类法和树 状分类法进行物质的分类,重点梳理酸、碱、盐和氧化物 的分类。加固复习一些物质所能发生的反应,在此基础上 归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并进行反应 的分类,强调分类标准不同,反应类型也不同。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优秀课件PPT
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同一事物可同 时分属不同类别。
注:交叉分类法----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Page 12
Na2CO3
钾盐
K2SO4
钠盐
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
伪交叉
(三)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例】
Page 14
像这种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再分 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有点 像一棵树,我们称为树状分类法。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课时)
课程标准: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胶体及其性质。
Page 2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Page 3
图书馆或书店里有许多的书籍,为什 么你能很快就找到你所需的书?
B.环状分类法 D.交叉分类法
3:物质分类的好处在于 ( AD )。
A.有利于认识事物
B.有利于弥补事物的先天不足
C.有利于人们开拓视野 D.有利于发现事物的特性
4: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是 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 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呢?
Page 20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类别以及反应前 后物质的多少
Page 17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练一练】
1: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8共24张PPT%29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8共24张PPT%29

食盐水、蔗糖 Fe(OH)3、牛
泥水
举例 溶液、盐酸 奶、淀粉溶液
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制备
①用品、仪器及装置:
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②操作步骤: ②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5-6滴
③煮沸至呈红褐色
③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 加热 Fe(OH)3(胶体)+3HCl
(4)CuSO4、FeCl3、KMnO4、K2CO3
FeCl3,FeCl3是无氧酸盐, K2CO3,K2CO3的溶液为 其它物质是含氧酸盐。 无色,其它的溶液有色。
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 分类的方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 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 独立,没有交叉的。
对物质进行进一步分类:
按组成分
单质
作用
利用介稳性,可以制造涂料、颜料、墨 水的、洗涤剂、喷雾剂等。
(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 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现象
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阳极附近 的颜色逐渐变浅。
作 用 静电除尘等
(4)聚沉: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 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KNO3、CuSO4 CaCO3、BaSO4
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A + B = AB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AB = A + B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分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按得失氧分
氧化反应 2H2+O2=2H2O 还原反应 H2O+C=CO+H2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PPT完美课件(共20张)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PPT完美课件(共20张)

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 慷慨, 或清绮 ,风格 多样。 这说明 ,乐府 民歌不 仅给文 人诗歌 形式, 还遗传 了题材 、体裁 、意象 和风格 特征。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混合物
3.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 ) A.Na2CO3俗称纯碱 ,故它属于碱类 B.Na2CO3属于钠盐 C.Na2CO3属于碳酸盐 D.Na2CO3 属于含氧酸盐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NH3·H2O和Fe(OH)3都是可溶性碱 B.Cu(OH)2和Mg(OH)2都是难溶性碱 C.Ba(OH)2和Ca(OH)2都是强碱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硫酸盐 碳酸盐
例1 交叉分类法
男运动员 女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 树状分类法
(1)定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 法。
(2)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 有交叉的。
物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金 属 单 质
非酸 金 属 单 含无 质 氧氧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 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2.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进行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精品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第一节_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精品PPT课件
CH3COOH、H2C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按按电离 出H+数目:
一元酸:HCl、 HNO3、CH3COOH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按是否有 氧化性酸: H2SO4、HNO3
氧化性: 非氧化性酸:HCl
按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 H2CO3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为何能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陈 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 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 行分类,这是人们最熟悉,也是
最方便的一种科学方法。
❖思考与交流1
能否列举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应用分
一般本科
重点本科
初 中 高 中 专 科 本 科 硕士 博士
小学
中学
大学
研究生学院
学校
实践活动
1、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液化石油汽
汽油
汽车发动机燃料
石 油
煤油
飞机、煤油炉燃料
产 品
柴油
柴油发动机燃料
及 其
矿物油
印刷用油墨
应 用
石蜡
各种化工原料
沥青
铺路
树状分类法
讨论:该题源于教材25页实践活动3:
树状分 类法
分类角度多样 分类标准唯一 Nhomakorabea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1.分类依据:
氧化物的分类
【交流与讨论】
请你根据“氧化物的分类”完成“酸的分 类”,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酸进行分类?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版本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 将物质进 行分类的方法。
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
二单、物击质的此分类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氧化物分类 3、酸的分类 4、碱的分类 5、盐的分类
三、分散系 1、分散系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d>100nm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泥水 不能

不能
不能
4、(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5、(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难电离 的物质。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酸、强碱和易溶盐可拆,其他物质不可拆。 (3)书写离子方程式步骤: 写、拆、删、查。 (4)离子之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五、电离方程式
1、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
NaCl = Na+ + Cl-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1)元素守恒(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相等)
(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3)电离过程中,原子团不拆开
①丁达尔效应–—第—»四特第级性五级
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
对光的散射形成的。
应用:区分溶液与胶体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③电泳– 第二级
由于胶体粒• 子第带三有电级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溶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3ppt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3ppt

•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2HCl+CaCO3====CaCl2+H2O+CO2↑ •硫酸和氯化钡反应 H2SO4+BaCl2====2HCl+BaSO4↓ •盐酸和硝酸银反应 HCl+AgNO3====HNO3+AgCl↓
2020/6/24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4
2020/6/24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5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交叉分类法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 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按强弱:六大强酸——硫酸(H2SO4)、硝
酸(HNO3)、高氯酸(HClO4 )、盐酸(HCl)、 氢溴酸(HBr)、氢碘酸(HI)
碱的分类
按强弱:四大强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
碱 按溶解性
可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NH3•H2O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对如题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用上述方法得到的 Fe(OH)3胶体中还有 什么杂质?
用什么方法除去胶体 中的可溶性杂质?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阅读思考:
•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这样的微粒能透过滤 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如动物肠衣、鸡蛋克膜,羊皮纸、胶棉薄膜、 玻璃纸等)。半透膜具有此滤纸更细小的孔隙,只有分子、离子能透 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微 粒与分子或离子分离开。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 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化学物质及
Chemicals And Their Changes
其变化
第三单元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 说明分项内容。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到图书馆借书时,为什么图书管理员 很快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那本书呢? 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为什么要分类呢?
数目太多。方便查找。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下列物质中前者包含后者是的( ) A、纯净物、混合物 B、单质、纯净物 C、化合物、氧化物 D、酸、盐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反 应
按反应前后种类、 43;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B+C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可选出与其他
三项不属同类的物质? (1)选__D_. 标准是___其__它__三__种__都__是. 溶液 (2)选__D_. 标准是__其__它__三___种__都__是. 酸
A. 盐酸
B. 浓硫酸
C. 硝酸溶液
D. 纯碱
学习活动
• 观察思考:下列试剂有何不同? CuSO4溶液、 Fe(OH)3 胶体、泥水、 淀粉溶液、 FeCl3溶液 • 实验探究:用激光笔照射上述试剂,出现了什么现象?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上述试剂可分为几种类型?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光束通过溶液和胶体时的现象: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阅读讨论:
什么是分散系?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 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什么是丁达尔效应?它有何 用途?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 状态,分散系可分为哪 些类型?
按照分散质的大小, 分散系可分为几种类 型?分别有何特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例 如 : 2 C u O + C =高=温= 2 C u + C O 2
实践活动
1.请在图2-3的方框内填上具体的化学物质,进一步体会树状 分类法的应用。如果你对分类法有兴趣,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 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 图。
2.请选择你熟悉的化学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3.详见P25. 4.详见P25
1、请尝试对你所 学过的化学物质 和化学反应进行 分类,并与同学 交流。
输入你的标题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 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2、请从其他方面 收集一些应用分 类的例子,讨论 对它们进行分类 的目的和意义。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H2SO4 HCl HN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Na2SO4 KHSO4 NaCl NaHCO3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钠盐 酸式盐
树状分类法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有机化 合物
无机化 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纯净物
化学物质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溶液 胶体 浊液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悬浊液 乳浊液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 到的体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2018
2019
2020 输 入 你 的 标 题
分类的意义:方便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
学习和研究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 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化学物质
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 试分析每组中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 的物质找出来。
(2) 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 得到红棕色液体
反应原理: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 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能否通过过滤的方法 将Fe(OH)3胶体中的 杂质除去?
• Copy paste fonts. Choose the only option to retain text…...
对于多达三千万的化学物质和更多的化学 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 运用分类的方法,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 进行分类。
化学物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的目的:方便 查找应用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 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2017
分类的标准:根据
组成或性质
详细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 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分类的方 法,能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交叉分类法: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类的 方法,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质 C、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样品 D、硫酸氢钠
1、NaCl KCl NaClO BaCl2 2、HClO3 KClO3 Cl2 NaClO3 3、H3PO4 HNO3 HCl H2SO4 4、空气 N2 HCl气体 CuSO4● 5H2O
常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钠盐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思考与交流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溶液:粒子直径<1nm • 胶体:1nm<粒子直径<100nm • 浊液:粒子直径>100nm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树林中的丁 达尔效应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实验探究:
如何用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
⑴ 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 生成红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