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三篇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3篇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得体会3篇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得体会3篇 当我们有⼀些感想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了。
那么好的⼼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整理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得体会篇1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族都有成⽂的家规家训,其后⼈⽆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不容⼩觑。
因为这些族⼈从⼩就⽿濡⽬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声的教化作⽤,同时,有明确⽂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
今⽇,在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古⽼的⼟地上,⼈⽣的光阴若⽩驹过隙,然⽽总有那么⼀些⼈、⼀些事如鎏⾦⽯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越发弥⾜珍贵。
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语⾔,汇⼊⾎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
今⽇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
⽗⼦相传,精神相继。
⽗母是⼦⼥⾔传⾝教最好的典范,为⼈⽗母树⽴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恐怕就是⾄亲⾻⾁。
宋代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被纪晓岚称颂为“⾏求⽆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德的同时,对⼦⼥教育亦⾮常严苛。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也得以传承⽗辈精神,为后⼈所称道。
彭⽟麟戎马⼀⽣,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下汗马功劳。
然⽽,他⼀⽣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省的漕运总督这⼀“天下第⼀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麟总会临危受命,⽽后功成⾝退,从不贪恋权⼒。
彭⽟麟廉洁奉公,虽居⾼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活准则。
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万⼀千五百余两,分⽂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
学习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模版

学习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五篇模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第一篇:学习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味范例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家风家训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家风家训建设是作风涵养之要,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那么写“学习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味范例五篇”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味范例五篇【一】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
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
“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宝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
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同意自己的家属搞特别:一是“特别照应”,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别”;二是“特殊严格”,就是普通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
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降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暂时工。
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辞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财宝。
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亮,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___员艰难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
个人家风家训的心得体会

个人家风家训的心得体会个人家风家训的心得体会第一篇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犹如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不行缺少的。
家风的树立、存在,对整个社会是有好的帮助的。
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个人礼仪素养和道德水平的表达,还是一个人背后家风好坏的表达。
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我健康茁壮成长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印迹。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敬重师长。
父母始终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为蛇盘疮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爸爸妈妈义无反顾地承当起了照看奶奶的责任。
住院期间,妈妈每天要去医院照看奶奶,帮奶奶擦脸,捶背,翻身。
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学,还要细心地为奶奶预备各种有养分的饭菜,给奶奶送到医院,爸爸妈妈就这样始终照看奶奶到出院。
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可他们却从来不说累。
爸爸妈妈对奶奶的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天我自觉地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尽量不让他们为我的事情操劳。
这是我对他们唯一能尽的孝心。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地成长着,我们贪欲地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全部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肯定要给父母买许多东西,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孝顺不是表达在你能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孝顺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热茶,父母累的时候你能说上一句劝慰的话,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脚水,还有就是能看到你学习成果进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你的孝顺。
〞妈妈也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知其他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团员。
让核心价值观在全部中国人的心中点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人们一种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读家风家训心得体会3篇

读家风家训心得体会3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xx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读家风家训心得体会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家风家训心得体会1篇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
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标准的内心准那么;反之,那么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
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
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父母诚朴,那么儿孙向善,父母贪腐,那么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典范,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
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
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
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
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那么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那么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
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会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那么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那么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篇1)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
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各自努力在职场打拼,从而忽视了家庭建设,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
由此引发了婚姻、养老、家教、家风等诸多的家庭生活问题,给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国家庭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因此,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家庭生活幸福的最重要指标。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
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
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
注重家教,首先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当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
家风不仅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还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要素。
最新家风家训心得(通用15篇)

最新家风家训心得(通用15篇)最新家风家训心得(通用1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家风家训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家风家训心得篇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在别人看来,家风是一种规矩。
小时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儿子,要懂文明,讲礼貌,学会宽容与忍让。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文明之风。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使我加深了对家风的理解:小华盛顿得到了一把漂亮的斧头,好奇的他想试一试这把斧头到底锋利不锋利,便来到了花园,对着一棵小树下了“毒手”。
小树咔嚓一声,被砍断了。
正在小华盛顿高兴之际,外出的爸爸回来了。
“完了,刚才砍倒的是爸爸心爱的小樱桃树啊!爸爸还要用它做试验哪!”不出所料,爸爸看到了他的树被砍倒,气的怒火冲天:“是谁砍倒了我的树!我要……我要……”看到爸爸这样大发雷霆,诚实的小华盛顿向爸爸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爸爸不但没有打小华盛顿,还把他搂在怀里,原谅了他。
从这件小事中,就体现出华盛顿的家风——诚信之风。
华盛顿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有良好的家风相伴。
文明是我们家的家风,我的父母对这点看的很重,从小就要求我讲文明,懂礼貌。
爸爸也总是秉承礼仪之风,遇见同事或长辈,都是自己主动打招呼。
听到别人的问候,人们平淡的脸上同时也显现了幸福的笑容。
爸爸在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时严格要求我这样做。
首先要懂礼貌,见到叔叔阿姨要问好。
是啊,每当你送给他人一个微笑,别人就会同样赠送你一个微笑。
一个阿姨夸我懂礼貌,还要求她的儿子向我学习。
客人走了要送客,这也是懂礼貌的一种表现。
一次我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客人走的时候忘记送客人,爸爸训导了我,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我错了。
其次要学会宽容,原本斤斤计较的我在爸爸的影响下,也逐渐学会了宽容。
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三篇

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三篇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一篇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与作风。
我们家是教育世家,到我阿姨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教师了。
长辈经常告诉我们: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感受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言必诚信,行必中正。
等等等等。
其中诚信是我们家风之一。
长辈们经常跟我们讲起当年关于诚信的故事来我们也很喜欢听祖辈父辈们当年的故事了。
因为父母的故事里包括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觉得有趣,有时又觉得伤感。
诚信二字随之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我又联想起了一件自己关于诚信的事情:有一天我向何如借了一支笔,那是一支笔盖上镶着钻石的水晶笔。
我十分的喜欢,慢慢地心里就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
可这是何如的,我不可以那么做呀。
怎么办?怎么办?突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我就说我把笔弄丢了,找不回来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心里暗暗窃喜。
于是我马上与何如说了这支笔被我弄丢的事情。
何如十分伤心地说:这是我最喜欢的笔!我看着十分心疼却又十分开心,因为何如相信了!我就一直将这支笔藏在兜里。
一天,我与妈妈聊天中无意说起这件事情,妈妈严肃地批评了我,问我水晶笔还在不在,我轻声回答:在。
于是妈妈让我马上把笔还给何如,并向何如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第二天一早我就将水晶笔还给了何如,并向她道了歉。
何如原谅了我,还将水晶笔当礼物送给了我,我太高兴了!回家我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替我开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诚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格!缺了诚信,就缺了信任,缺了信任,人与人之间就疏远了!我以后一定得做一个诚信的人。
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二篇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
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
家训家规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家训家规家风的心得体会家训家规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训家规家风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训家规家风的心得体会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重视家风和家规的教育作用。
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的人影响是非常深远而长久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和“墨”就是指所处的环境。
接近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被什么环境所“熏染”。
《三字经》里“孟母择邻”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当年孟母之所以带着儿子三次搬家,就是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进来听百家论坛《曾国潘家训》,我颇受震撼。
曾国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
曾国潘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
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是成大业缘由之所在。
于那些历史人物比起来,我只是个平常人,但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感受深重的就是家庭教育。
“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这是我家的家训,也是外婆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外婆是一位慈祥、善良、勤劳、正直的老人。
她虽然没读过书,但却很有智慧;虽然没受到过教育,但却很有思想。
小时候我常常跟在外婆后面,看着外婆独自一人将小卖部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所有人都是一副和蔼的面容。
外婆一生都光明磊落,从不和别人斤斤计较,在她的行为的感染下,我也学会了正直和豁达。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外公家,这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几乎随处可见外婆生前的照片,每一张上的人都露出慈祥的笑容,那是她对所有事的态度,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是她勤劳的写照,在外婆床前的抽屉里我还翻到了一本已经泛黄的册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外婆生前打理小卖部时的账目,一笔笔醒目详细的数字映入眼帘,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一句外婆用她一生诠释的家训———“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
精选2020年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一)
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
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
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
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
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
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共产
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
中国历,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
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
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精选2020年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二)
家风家训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
对人的成长而言,每个人都离不了家风与家训,家风家训对我们影响深远,它会伴随着我们一生,从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
家训不尽相同,但它对我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没有和谐的家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
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家风,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风败坏,那么就少不了走弯道了。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信二字。
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
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
与家风相对,我们家的家训也是诚信做人。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
我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
回家之后,我激动地告诉爸爸:爸爸,你看,那个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赚了,哈哈。
可当我话音刚落,他不仅把钱拿了过去,还朝我发火。
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
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我也明白了很多。
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将那一元钱还了回去。
从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养育着中国的代代子孙。
每个大国的文化都是有许多的家庭文化组成,每个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
本书,教育着一代又一代。
精选2020年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三)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
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
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
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
近年来,官员子女
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
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
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
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
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
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
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
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