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

、
视 的作用 。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 学生们 的刻苦练 习, 才 能真 正 在 语 文 教 学 中展 现 它 的艺 术魅 力 ! ( 范 读 激起 学生 的欲 望 。由于 小 学 生 的模 仿性 强 , 以教 一) 所 师 适 时 的 范 读 是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不 可 缺 少 的 部 分 。教 师 的 范读 不 宜做作 , 能故意拿腔拿调 , 不 应从 自身的情 感出发, 以情感人, 使 学 生 如 临 其 境 , 师 的 感 情 和 学生 的感 情 引起 共 鸣 。 而 激发 学 教 从 生 朗读的激情,使他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 试的心态 。如在范读 《 倔强 的小红军》 我启发学生注意 , 时, 老师读的与 自己读 的有什 么 不 同, 师 为 何 这 样 读 。 朗读 中 , 师饱 含 激 情 的语 言很 快 便 老 老 把 学 生 带 入 了 文 章 的情 境 之 中 , 幅 幅 , 一 一幕 幕 鲜 活 的画 面 浮 现 在他们的面前, 同学 们 都 涌 起 了强 烈 的表 达 欲 望 。读 完 后 , 位 一 学 生 说 : 老 师读 得 很 有 感 情 , 课 文 的感 情 也 与我 们 不 一 样 。 “ 读 我 课 前 预 习 ,读 ‘ 陈赓 一 把搂 住 小 鬼 , 狠狠 地 打 了 自己一 个 嘴 巴 ’ 一 段 怎 么 也 抓 不 住 感 情 , 在 听 老 师 读 完 后 , 知 道 该 这 现 我 怎样 来读 了 。” 当然 , 学 生 朗读 的时 候 , 不 能 让 学 生机 械 的模 在 也 仿 教 师 的语 调 , 让 他 们 从 自 己的 真 情 实 感 出发 , 学生 在 理 解 要 使 课 文 的 基 础上 , 一 个 个 汉 字 变 成 一 幅 幅 鲜 活 的 画 面 , 样 读 出吉林 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的开展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
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
”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
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

力提 高显 著。 为 了培 养同学们 的阅读能力 , 我 除了积极组 织学 生参加 学校 的朗 读比赛 、 演讲 比赛 , 讲 故事 比赛等 活动 外 , 还
四、 增进学 生的 自我成长 和反省 , 享受 丰收的感觉
影响学 生思想的升 华。
【 关键 词 】 小学语 文 朗读训 练 课外 阅读
目前 , 教师 把精 力过 多的放到 了分析讲解 训练 上 , 而与培 读 , 该讲 的教师 还是需要 去 讲 , 读 只是“ 听、 说、 读、 写” 中的一
养能 力密切相关 的朗读训练常 常被 忽略。近年 来许 多教 师 片 项 内容 , 其它 三项 内容也 不能荒废 。 面追求 花样的教学模 式 , 置朗读 于不顾 , 语文教 学陷入 了重讲 三、 朗读 有助于 审美教 育
我在班级 内设立 了图书角 , 用班费 、 也 自己掏钱 买了一批 适合 的赞美之情 倾注在字 里行间 。教 师把 自己对作 品的理解 融入 少年儿童 读的图书 , 还号 召 同学 们把 自己的好 书拿到学 校来 , 供大家 阅读 , 班 级的 图书角有图 书 3 0 0 多本 。 同学们如饥 似渴 理解 , 更唤起美的共鸣 , 使学生领略到 自然美 , 激发他们热爱 的阅读 , 增强 了许多 书本 上没有 的知 识。到 了三 、 四、 五、 六年 大 自然 , 热爱祖 国山河的思 想感情 。在 小学语文 教学 中 , 通过 级同学们 开始到学校 阅览室阅 读课外书籍 ,凡是 课程标 准要 朗读再 现 自然美 , 让 学生 从 中感 受 自然美 , 诱 发他 们去 想象 , 求 阅读的 课外书籍 , 同 学 们都读过 。阅读大量 课外书籍 , 使 学 能 发展学生 的形象思维 。能培养他 们感受美 、 鉴 赏美的 能力 ,
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朗读训练

的 问 题 。 朗 读 修 改 可 以 让 学 生 自 读 自 改 , 也 可 批 改 讲 评 后 , 通 过 引 导 学 生 写 好 作 文 后 记 , 认 三 、 常 反 思 , 促 提 高
每 次 习 作 修 改 后 , 教 师 可 以 有 意 识 地 在 全 正稿 和修改 的原稿 张贴在班 级习作 展示栏 中 朗读 训 练
口 路 雪 华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目 的 , 是 指 导 学 生 正 确 理 就 是 书 面 语 言 , 把 口头 语 言 和 书 面 语 言 连 在 一 解 和 运 用 祖 国 的语 言 文 字 , 使 学 生 具 有 初 步 的 起 说 , 就 叫 语 文 ! ” 。 听 说 读 写 的 能 力 , 在 听 说 读 写 的 训 练 中 , 进 行 思 想 品德 的 教 育 , 发 展 学 生 的 智 力 , 培 养 良好
班 对 修 改 好 的 或 有 进 步 的 同 学 进 行 表 扬 。 并 把 结 , 可 以 使 学 生 体 会 到 老 师 的 修 改 意 图 ,对 自
让 学 生 参 观 学 习 。 作 品 被 展 出 的 同 学 尝 到 了 成 会 修 改 ; 可 以使 学 生 明 晓 这 次 作 文 训 练 的得 失 功 的 乐 趣 , 同 时 对 其 他 同 学 也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触 以 便 下 次 作 文 时 能 注 意 扬 长 避 短 。 写 作 文 后 记 动 和 示 范 。 在 平 时 , 我 们 还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开 展 的 训 练 , 对 训 练 学 生 作 文 修 改 能 力 , 提 高 学 生
以让 学 生 之 间相 互 朗读 修 改 。
与 此 同 时 , 在 老 师 对 作 文 本 上 的 作 文 进 行 真 体 会 , 消 化 老 师 的 评 改 意 见 , 小 结 这 次 作 文 的得 失 ,提 出今 后 的 打 算 。 写 作 文 后 记 , 是 学 生 对 一 次 作 文 训 练 的 总 己 的 修 改 作 一 次 自我 评 价 , 从 老 师 的 修 改 中 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太过于重视“讲”,而忽视了学生的“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辩证地处理“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存在以下不足1.流于形式上的读。
教师没有考虑各种朗读的适用性,或者安排学生朗读时间过少,仅仅把朗读当成一个任务,没有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2.没抓住精华部分读。
从头至尾,漫无目地、一遍又一遍地读,没有抓住朗读的侧重点。
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因而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较低。
3.缺少对朗读的评价。
学生朗读完了,教师就觉得已经完成了一段的教学任务了,继续讲下一段,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使学生没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朗读情况,也无法有愉快的成功体验。
因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途径1.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低段抓起,根据低年龄段的学生敢说、敢发言的特点,加强朗读训练,为学生打好朗读基础。
对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改变高年级学生懒说、懒读的不良习惯,创造一种人人爱说,人人爱读的氛围。
2.朗读的目的要明确恰当朗读训练要遵循目的明确、读思结合、重在体会的原则。
明确目标,精心设计,重点读准生字词的音,逐步读流利课文,不断读、不读破句。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而且应该认真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朗读要求。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做细致而科学的阶段安排,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

了, 自然就会 自觉的学习了。其实藏族学生还是很
喜 欢 朗读 的 , 特 别 是 当他 们 能用 比较 清 晰 流利 , 发
音 比较 标 准 的普通 话 朗读一 篇 作 品的时 候 , 他们 足 很 高 兴 的 。所 以 , 我 的每 一 节课 上课 前 5 分钟 都 会
交 给学 生 , 让 学生 轮流 找一 些 自己认 为 比较 经典 的 段落进行朗读 , 然 后让 全 班 学 生 加 以点 评 , 最 后 再
跟 同学 说话 , 更不愿 意 在课 堂上 发 言 。轮 到她在 课
学生大声 朗读的习惯 。可 以让读得好 的同学站起
来或 到讲 台前读 。对于 一些性 格 内向 , 说 话轻 声 细 语 的学 生 , 在课 堂上 可 以多指 名 让这 部分 学 生站起
来朗读 , 要求做到举止大方 、 声音响亮 , 让全班同学
了好 久 , 眼 泪都 } f { 来 了 。 于是 , 我 主动 在 每 天下 班
之 后把 她 叫道 办公 室 , 让 她 拿 着 课本 大 声 的朗读 , 随 时 纠正 她 错 误 的读 音 , 刚 开始 她 还不 敢 读 , 也不
敢 跟我 交流 。后 来 随着 时 间的推 移 , 慢慢 的她 的普 通 话 越 来 越标 准 , 读 课 文 也 越 来 越 流 利 越 来 越 清
“ 小组合作比赛” 。 它是我从 2 0 0 5 年开始在初一新生的课堂 中使用
的教 学 方式 , 至 今 已在教 学 实践 中运 用 了 7 年 。初 衷
是 为 了激 发 学生 学 习语 文 的兴趣 和 提 高课 堂 教学 效
简单 的总 结 和鼓 励 , 这样 一 个 学期 下 来 , 我 发现 班 上 的学生 都爱 上 了 朗读 。特别 是 上课 的时 候 , 如果 我 找 学 生 范 读 课 文 的 时候 , 同学 们 都 很 踊 跃 的举
小学语文教育中应加强朗读训练

开始就得以 自觉关注 ,无疑对整 个学 习过程 的朗读意识产生 了潜在 的影 响, 然学生朗读的成功是在 教师的指导下取得 的。 显
2适时点拨 启发 朗读 , 有 目的, 要 带着 问题 朗读才 有意义, 这充 分体现
了新课标“ 朗读要体现层 次性” 的要求 。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为, 不应
小 学语 文教 育 中应 加强朗读训 练
名 山县双 河 小学 郑 尚斌
摘 要: 朗读 自古以来就是 语文教 学的传统教 法, 文章从 两方 面进行 阐述 , 朗读是十 分重要 性 , 一 二朗读技巧
关键 词 : 文 朗读 语 悟美 技 巧
正确 的学 习方法是 学生走 向成 功的道路 , 是通往胜利 的桥梁 。 古今 中外 美 的和谐发展 。因而, 在朗读训练 中, 应注意 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许 多学者根 据 自己的学 习实践总结 出了许多 学习方法 .这些 学习方法是 学 个性化 阅读 具有 自主性 、 体验性 、 差异性、 创造性 。 四种特点决定了个 这 生在 学习过程 中要借鉴 的经验 。 就语文学 习而 言 , 朗读 自古 以来就是语文 教 性化 阅读教 学必须积极倡导 自主阅读 , 必须尊重学 生独特 的阅读 体验, 必须 学 的传统教法 。 读书 百遍 , “ 其义 自见”“ 、 读书破 万卷 、 下笔 如有神 ” 强调 的都 唤起学生 的平 时积 累必须创设 民主 、 自由的阅读氛 围。
达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能被学生逐步 掌握 。 朗读是十分重要 的, 朗读并不 是读 出声就行 , 但 而是 要感情 充沛地 读 ,
必须抑扬顿挫, 吐字清晰, 让人昕 了有 一种“ 感 ’有 艺术感 染力 , 美 , 使读 者与
l 发现 问题 及时指 出并纠正学 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经历了从读得不好 到读 得好的过程 , 这是 由于教师 的及 时发现与积极 引导, 学生的 朗读体验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
13
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
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柏坡东路小学 尚 杰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
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
【关键词】教师范读;朗读指导;感染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朝鲜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
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
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
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
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
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
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万云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13(23)
[2]陈明娟.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J]. 考试周刊.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