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_Eco解析黄山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净碳排放规律分析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净碳排放规律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净化大气、储存和固定碳元素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净碳排放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通常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
这些区域的特点是气候适宜,植被覆盖度高,动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
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通过生物过程将其转化为有机碳,从而达到了净碳排放的效果。
首先,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净碳排放规律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
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净碳排放能力更强。
热带雨林、湿地和沼泽地等区域植被生长旺盛,植物光合作用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荒漠、高山和冰川等地区的植被较为贫瘠,净碳排放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保护区规划和管理中,应优先发展和保护植被覆盖度高的生态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对净碳排放也有重要影响。
土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碳储存和固定的重要介质,其有机碳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净碳排放的水平。
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并通过根系将有机碳输入到土壤中。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增强植物生长,还能够增加净碳排放的负荷能力。
因此,加强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保护,对于提高净碳排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管理与净碳排放水平相关。
合理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地控制碳排放。
例如,限制砍伐和采集保护区内的植物,减少土地开发和水土流失,保持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有机碳的稳定。
同时,设置严格的保护区内交通规则和游憩管理制度,减少碳排放产生,保护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冬季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特征

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冬季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特征吴等等;宋志文;徐爱玲;郑远;夏岩【摘要】选取青岛市5个功能区(市区街道、海滨区域、饮用水源地、垃圾填埋场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SAS ISO100空气浮游菌采样器于2013年冬季采集空气微生物样品,应用BIOLOG方法分析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阐明群落代谢与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存在差异,代谢稳定时,海滨区域和饮用水源地样品平均光密度值(AWCD)分别为0.302、0.210,而人工湿地、市区街道及垃圾填埋场分别为0.063、0.025和0.034,海滨区域和饮用水源地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接近,但海滨区域和饮用水源地McIntosh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海滨区域和饮用水源地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类型丰富,代谢水平高,人工湿地、市区街道和垃圾填埋场碳源代谢类型单一,代谢水平低.5个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呈现区域性,分异代谢差异的主要是羧酸类碳源.风速、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且不同功能区主导非生物因素存在差异.BIOLOG方法可以提供大量多维数据,能够分析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客观、全面表征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是研究空气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5)007【总页数】8页(P2277-2284)【关键词】青岛市;城市功能区;空气微生物;代谢特征;群落多样性;BIOLOG方法【作者】吴等等;宋志文;徐爱玲;郑远;夏岩【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空气微生物是指空气中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动植物和人类,此外污水处理、动物饲养、发酵过程和农业活动等也是空气微生物的重要来源[1- 4]。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 0 3 : 2 8 01 2 ( ) 8~ 8
J un lfPa t e ucs n n i n n o ra ln R s r dE v omet o o ea r
戴 云 山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黄 山松 群落 类 型 与物 种 多 样性 分 析
Ana y i o l ss n casi c to l sf a i n a s e is i nd p ce di e st o Pi s a wa n i c m mun t v r iy f nu t i ne ss o iy i n Dai n yu
M o n an Na in lNau e Re e v RE u —u L U Jn f ,XU Da . e HONG W e u t i t a t r sr e o N G ox e , I i . ~ u o w i, i ,
( so. .tia es— hddnrnm r s —scn uct) A sc P aw nni R ooedo aii I h e rna 。各 群丛 总体 物种 丰富度 指数和多样 性指数总体 上 s ei a t a 呈随海拔 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 总体均匀度指数 Pe u i o 指数 和 Aa l l lto指数波动不大。在群落垂直结构上 , a 乔木层 、 灌
Z E G S i u HU N h. n ( .F rs yC l g ,F j nA r utr a dF rs nvri , H N h. n , A G Z i e 。 1 oet o ee ui g c l e n oet U iesy q s r l a i u y r t
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 、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差异 ; 各群丛 问乔木层和灌木层 的物种丰 富度指数 、 多
211056324_微塑料降解菌群的筛选与性能研究

朱会会,张淑彬,邹国元,等.微塑料降解菌群的筛选与性能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3):547-557.ZHU H H,ZHANG S B,ZOU G Y,et al.Screening of microplastic degrading bacteria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3):547-557.微塑料降解菌群的筛选与性能研究朱会会1,2,张淑彬2,邹国元2,肖强2,刘东生2,梁子安1*,刘建斌2*(1.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河南南阳47306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97)Screening of microplastic degrading bacteria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ZHU Huihui 1,2,ZHANG Shubin 2,ZOU Guoyuan 2,XIAO Qiang 2,LIU Dongsheng 2,LIANG Zi′an 1*,LIU Jianbin 2*(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Engineering,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2.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microplastics on the environment,a five-poin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soil from a long-term coated plot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in September 2020.A group of microplastic degrading bacteria,named ZH -5,was obtained using the enrichment culture method.The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ZH-5were analyz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Biolog-Eco microplate method.The 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ZH-5for microplastics was evaluated by the weight loss metho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toxic effects ofZH-5on crop see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ed germination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plastic biodegradation floraconsisted of nine phyla,belonging to 94genera.Proteo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which were the dominant phylum,accounted for60.34%and 16.86%,respectively.The main bacteria were Noviherbaspirillum sp.(29.81%),Ammoniphilus sp.(16.28%),and Pseudomonas sp.(11.76%).After 60days of culture,the degradation rate of ZH-5for polyethylene reached 2.86%,which showed a significant growth-promoting effect on crop pared with the P0treatment (treatment without bacterial solution ),the P1treatment收稿日期:2022-06-23录用日期:2022-10-09作者简介:朱会会(1995—),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研究。
【生态黄山·健康旅游】到天然氧吧——黄山来一场洗肺之旅

【生态黄山·健康旅游】到天然氧吧——黄山来一场洗肺之旅景区气象:今天白天晴天,偏北风4到5级,气温5到13℃;今天日落时间18时18分可见概率60%;云海概率30%;森林火险1级;编者按:黄山春归,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生态黄山空气清新,植被丰茂,泉流瀑飞,山花烂漫,来黄山您可以登高健身、乐享自驾,还可以享受幸福快乐的亲子时光。
从今日起,“中国黄山”微信公众号推出“生态黄山·健康旅游”专题稿件,敬请关注。
1.空气优质·清新养肺2.植被丰富·康体养生3.水质优良·清心宜人4.山花烂漫·悦目赏心5.运动登高·健身解压6.交通便捷·乐享自驾7.自然课堂·亲子时光三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无限。
鸟语伴着花香,泉水叮咚作响。
这里没有pm2.5的烦恼,是用肉眼就能看到星空的地方,没有水污染的忧虑,你可随手鞠一捧甘泉尝起来清冽香甜。
黄山之云作者夏志英黄山风光旖旎秀丽、生态优良,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近年来,在中国“氧吧城市”排行中,安徽黄山屡次位居榜首,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宜居养生之都。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9年黄山风景区空气质量达优的天数为 350 天,达到良好的天数 15 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100 %,达优率为95.9 %。
黄山杜鹃花与黄山短尾猴作者张希黄山风景区2019年负氧离子13个监测点的监测均值为16140个/cm3,根据监测记录,松谷景区松谷庵监测点,曾测得该处负氧离子瞬间最大值为267100个/cm3,是黄山风景区开展负氧离子监测的历史瞬时最高值。
黄山冬雪作者余辉华黄山的负氧离子浓度如此之高,与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保护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黄山生态环境优良、管理服务规范,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景区全面实施资源保护提升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积极采取景点封闭轮休、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土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
精品解析: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黄山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并且具备一定的碳汇效应。
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粮食生产碳汇量存在较大差异。
基于公平原则,政府可探索建立碳汇补偿交易机制,推进粮食主销区向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承担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推测需支付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为()A.黑龙江省B.北京市C.安徽省D.广东省2.在碳汇补偿交易机制下,粮食主产区获得的补偿资金应侧重用于()A.减轻非粮化现象B.改善基础设施C.促进劳动力返乡D.调整种植结构【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粮食主销区向粮食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黑龙江省、安徽是主要的粮食主产区,是接受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的省,AC错误;北京和广东是主要的粮食主销区,和北京相比,广东人口远高于北京,消耗的粮食更多,需要支付的粮食生产碳汇补偿资金更多,D正确,B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粮食主产区向粮食主销区提供粮食。
由于种粮的经济效益较种植经济作物更低,为保证种粮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减轻非粮化现象,由粮食主销区向主产区支付碳汇补偿资金,以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A正确;改善基础施设、促进劳动力返乡不能保证粮食产量,BC错误;调整种植结构会减少种粮面积,影响粮食产量,D错误。
故选A。
【点睛】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决定性要素,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全面保护耕地。
贵州省锦屏县作为林业大县,林业经济一度支撑着县域经济发展,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锦屏县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通过不断探索,将鹅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全面推进。
2017年引进知名羽毛球生产商落户锦屏县,逐步形成养鹅、羽毛球加工、羽毛球装备制造、羽毛球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产业链集群。
目前,锦屏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基地。
Biolog微生物鉴定步骤

通用培养基加 羊血
厌氧培养基
加 羊血
革兰氏染色和菌落菌株形态 观察
革兰氏染色结
革兰氏阴性
革兰氏阳性
厌氧菌
果 确认实验
确认实验
氧化酶反应 阳 性
氧化酶反应 阴 性、三糖铁
实验K /K或 K/Aw
氧化酶反应 阴 性、三糖 铁实验A /A
或K/A
需在巧克力 培养基上或 需要 6.5%
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用革兰氏染色可以很容易的区分球菌和杆菌,推荐再做一个过氧化氢酶实验,最终 确定是球菌还是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或观察菌落形态可以区分 出芽孢杆菌。
微生物的扩大 培养应该用B iolog推荐的培养基和 培养条件,以便使微生物达到最佳的代谢活性,进而准确的 和数据库中的代 谢模式匹配。
FF 丝状真菌
2%ME 26℃ 空气 FF-IF 75%T FF
FF 100μ l 24,48,72,96
第一步:
在用户自己的培养基上纯化菌株,如果菌株为冻干或冷冻样品,需要传代培养 2-3代,让菌株恢复活 力。 对纯化好的菌株做革兰氏染色,确定菌株是革兰氏阴性还是阳性。观察菌落外部形态或用显微镜观察菌株 形态,确定是酵母还是丝状真菌,是球菌还是杆 菌。
二 所需器材和消 耗品:
培养基、接种液、巯基乙酸钠、长棉签、接种棒、储液槽、八道移液器、移液器头、浊度仪、浊度标准品、控温培养箱和相应的 鉴定板。其中接种液自行配制,接种棒、储液槽可选用国产品牌代替 。
三 鉴定步骤:
Biolog 微生物鉴定样 品处理步骤
分离纯化培养 基
BUG+B
碳循环知识:碳循环与生物多样性维护

碳循环知识:碳循环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碳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负责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固定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容器中,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这种调节碳循环的过程是由许多生态系统扮演的,包括地球上的森林、湿地、海洋和草原。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细胞和基因等。
这种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碳循环密切相关。
在许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碳循环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马勃菌是地球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之一,它能够降解许多复杂的有机物质,并将它们转化成二氧化碳。
这种作用对于减轻土壤中的压力和调节环境中的气体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马勃菌在分解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长。
其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30%以上,同时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储存在之一。
在森林中,植物和动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它们之间互相依赖,从而维持了森林整体结构的平衡。
森林中的植物还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森林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鸟类、昆虫、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此外,湿地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碳循环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底部沉积物中。
这种底部沉积物是由植物和死亡生物组成的,它非常有机质丰富。
这些有机物质在沉积过程中被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
同时,湿地也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居住和繁殖的场所,它们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互相依存和维持。
最后,海洋也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存之一,并维护了全球碳循环的平衡。
在海洋中,微小的浮游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生物体内。
这些浮游植物在食物链中被消耗后,它们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
同时,海洋也是许多珍贵的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其中一些物种对于协调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是空气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 成 部分. 空 气 中广 泛 分 布 的 细 菌、 真 菌 孢 子、 放线菌和病毒等生物粒子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 还与空气环境质量、 空气污染和 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2 ]
. 到目前为止, 空气微生物 学研究的 内容 主要 是 城市生 态 系 统 空 气
温泉景区
海 拔 650m, 人 流 集 中, 近山 处, 有水源 海拔 650m, 人流 集 中, 黄 山 前 北海景区 ( 主景区) 山登山入口, 玉屏索道入口 海 拔 1500m, 人 流 集 中, 一线 天途中 海拔 1700m, 人流集中 海拔 1830m, 人 流 集 中, 山 顶, 湿度大 云谷景区
白云景区
6# 海 拔 800m,幽 静,湿 度 大, 西海大峡谷 阴凉 7# 钓桥庵 海 拔 800m, 西路去主景区必 经之地
松谷景区
1. 2
基于 Biolog 生态微平板操作 采用 Biolog 生态微平板对 6 个景区样品 进 行 测 定. 取 混匀 的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样品 液 接
种于 Biolog Eco 板中, 每孔接种量 125 μL, 密封后 30℃ ± 1℃ 培养, 每 24h 用 Emax 自动 读 盘机测定 590nm 处光密度值, 直至光密度值稳定为止, 一般需要培养 240h. 每个 景 区 某 一 读数时间获得 96 个观察值, 整个试验阶段共获得 5760 个观察值. 在基于 Biolog 微 平 板 操 [7 ] 作的统计分析时, 只考虑 ECO 板上阳性 孔 的 观 察 值, 而 不是 把 所 有 观 察 值 都 包括 到 计 AWCD ) 进 算中去. 取指数变化时期 72h 的 平 均 光 密度 值 (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PCA) . 行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 3 数据处理 Origin 8. 0 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 方差分析模型构建见表 2.
4 3 CFU / m3 , 以温泉 景 区 的 揽胜 桥 最 高, 达到 1. 75 × 10 CFU / m . 6 个 景 区 AWCD 值 变 化 趋 势不同, 表明了各个景区空气微生物在碳源 利 用 能 力、 微 生 物 丰 度 等 方面 存 在 差 异, 可能
与海拔、 游客集中与流动等因素有关.
No. 1
Eco 解析黄山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凌 琪等: Biolog-
57
开展工作, 针对 6 个景区进行空气微生物群落 功 能 多 样 性差 异 研究, 解 析 不同 景 区、 景点 空气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差异及其对碳源特异利用的情况, 以期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这对阐 明黄山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的关 系、 维持 黄 山 风 景 区 生 态 系 统结构 与 功 能 具 . 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2. 1
结果与讨论
空气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Biolog 生态微平板是快速简便分析微生物群落 功 能 多 样 性 的 方 法[8-9], AWCD 用以 衡
量空气微生物利用不同碳源的整体能力, 从功 能 代 谢 水 平 上 揭 示 空 气 微 生 物 群落 结构 的 , 、 多样性 是反映空气微生物活性 描述空气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功能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 标. 6 个景区空气微生物的 AWCD 值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 1. 6 个景区的 AWCD 值在 12h 之内很小, 由图 1 可以看出, 说明此时碳源基本上未被利 72h 左 用; AWCD 值从 24h 左右开始升高, 说明此时 碳 源 开 始 被 利 用; 48h 升 高 幅 度提 高, 192h 左右达到稳定状态. 方差分析表明, 右进 入 指 数 期 , 不同 景 区 的 空 气 微 生 物对 碳 源 利 F = 3 . 24 > F0. 05( 5, P < 0. 05 ) . 玉屏景区、 用的差别有显著性( F0. 05( 5, 北 海景 区 54 ) = 2 . 39 , 54 ) , 的空气微生物 在 整 个 培 养 期 间 AWCD 都 明 显 低 于 其 它 景 区, 培 养 96h AWCD 分 别 为 0. 113 和 0. 119 , 而 温 泉 景 区 空 气 微 生 物 的 AWCD 为 0. 203 , 这 与 本 课 题 前 期 研究 成 果 吻 [5 ] 4 合 , 即黄山风 景 区 各 采 样 点 空 气 微 生 物 浓 度 以 北 海 景 区 狮 子 峰 最 低, 为 0. 29 × 10
[34 ]
, 而从 生 态 学 角 度 比较 全 面 地 对 诸 如 黄 山 风 景 区 等特 殊 生态系统中空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分析等进行研究的报道很少. 微生物污染及其疾病 的 控制 黄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 是一座 资 源 丰 富、 生 态完整、 具有 重 要 科学 和 生 态 , , 《 . 随着 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属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 产 已 被 列 入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旅游景点的日益开发开放, 黄山风景区的环境受到明显影响. 笔者前期用传统的培养方法 对黄山风景 区 空 气 微 生 物 污 染 状 况 及 物 种 组 成 情 况 进 行 研 究,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 论
58 表2 Table 2
景区 A1 A2 Ai Ak 合计 x11 x21 x i1 x k1 x12 x22 x i2 x k2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方差分析数值指标的数据模式
数值指标 x1 j … … … … … … x2 j x ij x kj 合计 x i. x1 . x2 . xi . xk . x. .
BiologEco 解 析 黄山风景区空 气 微生物 碳代谢多样 性 特征
凌 琪, 包金梅, 李 瑞, 陶 勇, 鲍立宁, 毛钦焱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
摘要: 采用 Biolog 生态微平板分析 黄 山风景区 6 个景区空 气 样品 的 微 生物 碳 代 谢群落结构, 旨在了解不同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群落结构的特点与差异. 结果表明: 6 个景区 AWCD 值变化趋势 不同, 空 气 微 生物在 碳 源 利 用 能 力、 微生 物丰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可能与海拔、 气象、 游客集 中 与 流 动 等 因 素 有 关; 6 个景 区空气微生物对 6 类 31 种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 但总体对羧酸类和碳 水 化 6 合物类的利用程度较高, 对 其 它 化合物 类 的 利 用 程度 较 低; 主 成 分分 析 显 示, 个景区空气微 生物 代谢 基 质 主 成 分 1 的 贡献 度为 58. 7% , 主 成 分 2 为 28. 5% ; 1 0. 55 25 , 2 7 主成分 荷载 以上的基质有 种 主 成 分 只 有 种. Biolog 生 态微 平 板 技术能够客观、 正确表征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的特征, 是研究空气微生物群 . 落功能多样性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56 ]
. 但传统的培养 方 法 仅 对 占 环境 微 生 物总数 0. 1% —10% 的 可 培 养 微 生 物 进 行 分
析, 不能反映空气微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功 能. 因 此, 为 了 较 准 确 的 反 映 空 气 微 生 物 群落 和生态功能, 需要从空气微生物种类、 群落结构多 样 性、 功 能 多 样 性和 生 物量等 层次来 研 究. 本研究利用 Biolog 微平板鉴定系统围绕 黄 山 风 景 区 空 气 微 生 物 碳 代 谢 功 能 群落 结构
第 20 卷 1 期 2012 年 2 月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 Q938. 1 + 4 文献标识码: A
Vol. 20 , No. 1 February 2012
0930 ( 2012 ) 010056008 文章编号: 1005doi: 10. 3969 / j. issn. 10050930. 2012. 01. 007
Vol. 20
Data model of numerical index of variance analysis
… … … … … … x1 n x2 n x in x kn 珋 平均 x i. 珋 x . 1 珋 x 2. 珋 x i. 珋 x k. 珋 x. .
n
2, …, k; j = 1 , 2, …, n) ; x i. = 表 2 中 x ij 表示第 i 个景区的第 j 个数值指标( i = 1 ,
表1 Table 1
景区 景点编号 1# 揽胜桥 2# 慈光阁 3# 小心坡 玉屏景区 ( 主景区) 4# 迎客松 5# 天都峰
采样布点与环境情况一览
Sampling sites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环境特征 景区 景点编号 8# 排云亭 环境特征 海拔 1600m, 观景台( 游客凭栏 饱览西海奇景) , 湿度大
9# 海拔 1600m, 人 流 集 中, 游览接 北海宾馆 待区 10# 狮子峰 11# 云谷寺 12# 观瀑亭 13# 五龙潭 14# 芙蓉岭 海拔 1703m, 人 流 集 中, 山 顶, 湿度大 海拔 890m, 交 通人 流 集 中, 东 路去主景区必经之地 海 拔 890m, 观 景 台 ( 雨季 游 客 凭栏饱览百丈泉) 海拔 1200m, 潭 水 平静, 清澈见 底, 两侧赤岩高耸 海拔 1365m, 人 流 集 中, 黄山北 大门
No. 1
Eco 解析黄山风景区空气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凌 琪等: Biolog-
59
图1 Fi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