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河北专版九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3题19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
抚摩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的浮躁就会(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你会一下子平静下来。
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茶,绝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而是(rúyǎng)精神,让灵魂游.弋.,你会沉浸在一个弥漫着定力和静谧的气场中。
而浏览网页,则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获得信息,不可能做到精细阅读,一切都是在急迫中进行,这就不是品茶了,而是“咕咚咕咚”吞水。
纸质阅读是有附加值的,它会使你(jíqǔ)到力量。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①游弋②弥漫③(rúyǎng)④(jíqǔ)(2)根据提示,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出恰当的词语。
(2分)(3)文段中的“谧”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
(2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阅读经典,必须讲究读书方法,把好内容关。
首先,重视目录之学。
古人有言:“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也就是说,①,通过目录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
其次,②。
经典著作思想深刻、内容博大,需要精读字、词、句,细读篇、章、节,方能领悟其中积淀的深厚内涵。
通识著作则要泛读,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开阔视野,提高知识结构。
(1)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分)(2)请为语段①②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逻辑严密,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3.振华中学开展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共5分)(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中学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专题训练

26课前预习1、学生自学,了解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学生找出情感丰富细腻的优秀作文两篇和情感表达存在问题的作文两篇。
课堂练习一、明确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感情平淡乏味。
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
⑵、感情虚假失真。
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为文造情”。
⑶、感情夸饰失度。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⑷、感情消极低沉。
主要是因为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对反面事物大唱赞歌,或以偏概全,一味揭示事物的阴暗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学生结合优秀作文分析其方法。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小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方向。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满分例文暗香. 爱香小A曾经对我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
直到有一天,当我换下演出服,重新穿上自家衣服,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
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回旋荡漾。
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
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段检测试卷(二)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段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八上·太原期末)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褶(zhé)皱侏(zhū)儒镂空自出心栽B . 风靡(mí)关隘(yì)猬集遴次栉比C . 谪(zhé)官斟酌(zhuó)嶙峋重峦叠嶂D . 愚氓(máng)龟(guī)裂悖论如火如茶2. (2分) (2017八上·宁夏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祈祷任劳任怨呜咽酣然入梦B . 绝璧踉踉跄跄残白娴熟深谙C . 惺忪失魂落魄蹒跚为富不仁D . 戒尺万籁俱寂外甥循循善诱3. (2分) (2019九下·靖江期中)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A . 春天的靖江人民公园,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游客们无不感到繁华和欢悦。
B . 我市为即将路上军旅之路的20名新兵接风洗尘,举行了欢送新兵入伍仪式。
C .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D . 强台风飞临海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嘭——嘭——”的巨响。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 .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前提。
C .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 .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冀教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奢谈(shē)白雪覆盖(fù)信守诺言(nuò)汹涌澎湃(bài)B.真谛(dì)剥夺权利(bō)野蛮行径(mán)蜕变变质(tuì)C.储备(chǔ)披露真情(luò)坚如磐石(pán)立功赎罪(shú)D.疲乏(pí)履行义务(lì)拯救灵魂(zhěng)瞭望哨所(lià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3、文学常识填空。
(4分)(1)《三国志》是部________史书,共六十五卷,人们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2)陈寿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学家。
“隆中对”的“对”是________的意思。
4.理解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填加相关内容,重新造一个句子,使之适合语境。
(3分)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 ,却 , 。
5.“黑马”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
阅读下面的句子,解释这一词语。
(2分)今年国庆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黑马。
不管是从欧洲足球的实力布局,还是从历届欧锦赛的战绩来看,黑马往往从东欧或者北欧球队中产生。
黑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阅读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河北专版)版配套试卷:第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偶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4)《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照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每小题1分,共4分)(1)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热映,内容却被专家批评是______(xièdú)历史,误导年轻一代。
(2)印尼证券交易所楼层突然______(tān tā),导致70余人受伤、(3)我从书缝中瞥见..()老师走进了阅览室。
(4)希望大伙儿捧起书报,汲取..()更多知识,不断增长智慧和才能、3、下面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伙儿的阵阵掌声、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在这个地方,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8分)(1)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拔,字形方正端庄。
B、乙是行书,用笔连贯,笔画间常有钩挑和牵丝,字形富于变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1)(无答案) 冀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挑拨离间()义愤填膺()有dì()放矢 sù()夜忧叹2、原文填空。
(7分)①,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③杜甫的《春望》中写出因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④《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耿耿忠心的句子是:,。
3、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4、经典,穿越千栽,历久弥新。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亲爱的同学,相信你在阅读经典中认识了许多文化名人,请你从下列文化名人中推荐一位给大家.并说说推荐的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60 字左右)(5分)供选择的文化名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鲁迅、朱自清、冰心、闻一多你推荐的名人是:推荐的理由是:5、综合实践活动。
(3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说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几乎每一年,我们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竞赛,都能够获得一块又一块金牌。
一方面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牌选手”与“读书高手”,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缺乏世界级的大科学家。
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都行,而一到成年就不行了。
奥赛金牌那么多,而诺贝尔奖我国至今没有人获得。
材料三:据报道:1998年高考的语文卷子在“战胜脆弱”的作文题中出现了大量雷同,竟有许多考生因为要战胜脆弱,便编造自己的父母亡故,然后在文中大谈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7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卷

冀教版九年级语⽂上册全册测试卷 单元考试来临前,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的功课,可是只有知道了复习要点才能事半功倍。
下⾯是店铺⽹络整理的冀教版九年级语⽂上册全册测试卷,希望对你有⽤。
冀教版九年级语⽂上册全册测试卷: ⼀、积累运⽤(共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或者根据拼⾳写出汉宇。
(4分) 拾级( ) 当差( ) guī( )宝端xiáng( ) 2.默写填空。
(8分) (1)愿将腰下剑,。
(李⽩《塞下曲》) (2)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关雎》) (3)蒹葭采采,。
所谓伊⼈,。
(《蒹葭》) (4)然⽽我⼜不愿意他们因为要⼀⽓,都如我的⽽⽣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的⾟苦⿇⽊⽽⽣活,也不愿意都如别⼈的⽽⽣活。
(鲁迅《故乡》) (5)《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话是:。
3.下列句⼦中成语使⽤有误的⼀项是( )(4分)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的⼩天地⾥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竟⽆法抹平她⼼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发指的暴⾏。
4.下⾯句⼦没有语病的⼀项是( )(4分) A.美国三⼤汽车公司的⾸席执⾏官对媒体⽇前先后表⽰将⾃动减薪。
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件乐事。
C.⾯对流感疫情,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民群众⽣命安全。
D.能否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个⼈⾛向成熟的标志。
5.名著阅读题。
(4分) 《格列佛游记》是⼀部出⾊的讽刺⼩说,请⽤简洁的语⾔概括出其中⼀个情节,并分析其讽刺意义。
6.语⾔运⽤。
(6 分) ⼀个顾客在酒吧⾥喝啤酒,他喝完第⼆杯之后,转⾝问酒吧的⽼板:“你们⼀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 顾客说:“我倒想出⼀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奢.谈(shē)白雪覆.盖(fù)信守诺.言(nuò)汹涌澎湃.(bài)B.真谛.(dì)剥.夺权利(bō)野蛮.行径(mán)蜕.变变质(tuì)C.储.备(chǔ)披露.真情(luò)坚如磐.石(pán)立功赎.罪(shú)D.疲.乏(pí)履.行义务(lì)拯.救灵魂(zhěng)瞭.望哨所(lià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3、文学常识填空。
(4分)(1)《三国志》是部________史书,共六十五卷,人们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2)陈寿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学家。
“隆中对”的“对”是________的意思。
4.理解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填加相关内容,重新造一个句子,使之适合语境。
(3分)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却,。
5.“黑马”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
阅读下面的句子,解释这一词语。
(2分)今年国庆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黑马。
不管是从欧洲足球的实力布局,还是从历届欧锦赛的战绩来看,黑马往往从东欧或者北欧球队中产生。
黑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二、阅读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________其岩阻,西________诸戎,南________夷越,外________孙权,内________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6.为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3分)①胄()②戎()③箪()7.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文中出现了两处。
请指出来并解释。
(2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8.诸葛亮提出的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抚和争锋修B.保和抚结好修C.守和抚结好修D.守抚和争锋修9.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川出发。
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
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民众从秦川出发。
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10.上句中,“身”的意思是________,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________。
(2分)11.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2分)①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安抚边境各民族;③广布“仁义”;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巩固荆、益基地;⑥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搞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
(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2分)(二)阅读课文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如果美国忽视时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的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过不去。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映,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
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的仇恨之杯痛饮。
我们斗争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高境界中去。
13.为什么说:“美国忽视时间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2分)14.文中说“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从正面回答。
(2分)15.“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16.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2分)(三)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
你看,有那么些人,带着全副装备,历尽千难万险,爬到千年积雪的顶峰,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如果高山有情,面对这些“征服者”,也会笑得前仰后合。
一只蚂蚁,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象的背,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
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她要挑战自然,徒步穿越大沙漠,创造奇迹。
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却跪倒在沙漠边上。
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
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而是感谢沙漠能让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
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
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们绝迹。
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
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
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灾频发,生灵涂炭;沙尘暴肆虐,大气污染,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
这到底是谁征服谁?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7.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2分)18.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19.文中第三自然段加粗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3分)20.根据文意,概括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
(3分)(三)罗曼·罗兰悼辞(节选)郭沫若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
你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
你的一生,在精神生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
你将和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像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
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
”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
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
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
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下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要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趋向一切的光明。
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和黑暗、愚昧、残忍、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会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
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
要像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像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
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
……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胜利。
”2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
(2分)22.作者是如何颂扬罗曼·罗兰的?(2分)23.如何理解“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2分)?24.“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一句体现了罗曼·罗兰先生怎样的精神?(3分)25.文章最后一段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来,并阐释其喻义。
(3分)第三部分、写作(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B(A湃pài C露lù D履lǚ)2.A(“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而“苍山如屏,洱海如镜”是天然,不能用“巧夺天工”作评价)3、(1).纪传体;《史记》、《汉书》、《后汉书》(2).晋史回答,应对。
4.略5.黑马: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一)6.①zh^u ②r$ng ③d1n 7.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