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2019学年初中历史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学案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课件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 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 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 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炀2帝.平隋陈炀大帝业死不后能,久被保葬,在扬州西北 只的陵留鱼》下塘一区诗。区唐中葬朝写身诗道之人:地罗“。隐君在王忍《把炀平帝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 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 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 农民起义而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大运河 涿__郡__(__今__北__京__),南至_余___杭__(_今__杭__州___)_ 开通 3、历史地位:是_古__代__世__界___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_南__北___经__济__的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__隋__文___帝__、__隋__炀___帝___
大运河
三点 四段 五河
材料研读: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 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 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 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共33张PPT)ppt课件

②长期的分裂,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
政权统治腐败。④隋建立后,经济发展, 尤其是隋文帝时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 济繁荣,军事强大。⑤隋为灭陈做了充分 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可记第②③ ④点]
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 近300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 期320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 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 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
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积极方面: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加强了南北的经济、 文化交流,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
消极方面:劳民伤财,给老百姓
带来巨大的灾难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繁盛一 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
】(共33张PPT)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本课主要讲述隋朝的历史,“繁荣一时 ”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 ①繁荣而短暂 ②(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③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自学成才: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小结: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618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本课主要讲述隋朝的历史,“繁盛一时 ”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 ①繁荣而短暂 ②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③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第①小点 隋朝短暂而繁荣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1课教学设计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导入新课】同学们,昨晚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南北朝时期兵荒马乱的年代,并且做了杨坚的军师。
这时,杨坚正在问策与我。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通过情境的设置,既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渴望。
【讲授新课】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环节为“问策之废周建隋”。
第二环节为“问策之灭陈一统天下”。
第三环节为“问策之开皇之治”。
第四环节为“问策之大运河的开凿”。
一、问策之废周建隋[提出问题1]杨坚该不该废周建隋?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不该,因为这样做有违君臣礼仪,是大逆不道。
生2:应该,因为当时北周的皇帝年仅8岁,皇位能者居之。
[提出问题2]杨坚是不是“能者”呢?请看《资治通鉴》对杨坚的评价“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设计意图:提供史料让学生学会分析,从史料中了解杨坚其人,增加教学内容的可信度。
教师过渡:杨坚是位贤才,他爱民如子,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以我们认为他应该废周建隋。
[提出问题3]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北朝后期北方存在两个并立的政权:北齐和北周,在南方是陈。
生2: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北周末年,年仅8岁的周静帝即位,大权落到了外戚杨坚手中。
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明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问策之灭陈一统天下[提出问题1]隋为什么灭陈?怎样灭陈?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材料,分析隋灭陈,统一全国的原因。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共44张PPT)课件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1. 目的: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材料一: 隋炀帝:“自古天子有巡守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胭 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答曰: “此其所以不能长世。” ——《资治通鉴》
581年、杨坚、长安
隋文帝(581─604),姓杨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
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 长女为太子妃。后宣帝死, 子静帝年幼,由杨坚辅政。 坚自为左大丞相,总揽军 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 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等 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 杀周室诸王。581年2月, 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1. 隋的建立 2. 隋统一全国
581年、杨坚、长安
589年、南下灭陈
胭脂井
胭脂井
公元589 年,“沿长江兵 分八路全线出 兵”,“仅用 四个月”灭陈, 完成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 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 ,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 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 。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1.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条件:
3. 河道:三点四段五河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冀人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课件

(581—618)
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 都因暴政成为短命王朝,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 统一。 ③ 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万里长 城;隋:大运河。 ④ 都制定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 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 立了科举制。
隋朝大运河
海河 永济渠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涿郡(今北京)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钱塘江
淮河
长江
余杭(今杭州)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朝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1.重新统一全国 •2.创立科举制 •3.修建大运河
北朝 西 魏 晋
十 六 国
北 魏
东 汉
蜀 吴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隋
东 宋 齐 陈 梁 晋 南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 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 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 了怎样的局面? 隋文帝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人口增长。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ppt课件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人口 垦田 粮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优质课件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 表现:
•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统治者提倡节俭。
• 原因:
• • •
优质课件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1、目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 2、概况:
• • •
•
• •
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时间: 605——610 人物: 起止地点: 隋炀帝 四个组成部分: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连接五河流: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流经六省区: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南方: 东晋 宋 齐 北方: 十六国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梁 北周 陈 589 南朝 581 隋 北齐
蜀
三 国
优质课件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 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 长安,改元开皇。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优质课件
6.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优质课件
四 .暴君隋炀帝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营建洛阳 乘龙舟出游.
发动对高丽的战 争
五.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 (首发地)
翟让、 李密---瓦 岗军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六.隋朝覆灭
•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人教版七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版

余杭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涿郡 今北京) 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余杭 今杭州) 今杭州 长江 钱塘江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1、隋朝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 、 位,类似于哪一朝代 A、西周 、 C、西汉 、 B、秦朝 、 D、西晋 、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
一、隋朝的建立
北朝
隋朝
(北周) 北周)
(581年 杨坚 长安)
南朝
南朝
(陈)
(陈)
隋朝
(589年)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蜀 三 魏 国 吴 晋 南方: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西 十六国 北方: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尽道隋亡为此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李敬芳
总的来说是好事。 总的来说是好事。大运河开通后成为 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 南北交通大动脉,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 使了民力, 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 役负担。 役负担。
3、“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内容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及灭亡的原因;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及评价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隋朝建立及统一全国(2)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及表现(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及意义。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
一、隋朝的建立
1、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定都,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社会。
②隋文帝,改革,发展,注重,人民。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
2、大运河的概况:从年起,下令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
它分为、、和四段。
是古代世界的运河,成为我国的大动脉。
3、作用:大运河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交流,对我国以后有重大意义。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
一、南北重归统一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A级)
2、材料二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