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录视频指认8岁学生偷笔我们是怎样毁灭孩子- 精品

合集下载

学生偷东西教育工作案例

学生偷东西教育工作案例

学生偷东西教育工作案例案例背景:周五早上X跑来对我说:“我的文具盒不见了。

“怎么”会丢了?今天带了吗?”“带了的,刚才还在玩的呢?”“那你的文具盒什么样?”“就是上次你收过的那个。

”我有印象,那个文具盒有很多机关,外观也很精美。

上次就是X和同桌的李亿在课堂上玩“机关”被我没收过。

矛盾冲突:难道这只文具盒自己跑了不成。

应该还在教室里的,于是把小朋友们召集回班:“同学们,X的文具盒跑了,我们来当一回小小侦探,帮X找回文具盒好吗?”“好!”同学们都很高的热情,于是开始在班中进行搜寻。

很可惜,没有人汇报,我让X别着急,小朋友一定能帮助你找到的。

中午,郑蕊就跑来跟我说在温丽莉的凳子上找到了。

凳子?很是奇怪。

于是找来在回廊玩耍的温丽莉,问他,X的文具盒怎么会跑到你凳子上了呀?温丽莉平时胆子就很小,说是我看到X拿走的,我想找出来,刚找到,他们就叫我去玩了,不是我拿的。

“温丽莉,是不是X拿的,老师来调查,你去玩吧。

”解决过程:事情在我心中已经明了,记起早上打扫卫生时发现X的那只破损的文具盒,但没有问清楚,还不能下定论。

私下里,找到X,X承认了是他拿的,但他说我不知道是谁的,才拿的。

“那是你的吗?”“不是”“别人的东西能拿吗?”“不能”。

X是个脑子灵活的小孩,只是平时习惯有点差。

上次已经捡过同学一本课外书没还了。

这次一定要使他明白这种行为是小偷的行为,会被警察抓走的。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未经同意,拿别人的东西就是不对。

如果不知道失主是谁,你也要交给老师啊。

记得《一分钱》这首歌吗?”“在学校里,没有警察叔叔,那就交给老师,知道了吗?”X的态度一向不错,他心智挺成熟的,看得出来,他不希望别人知道是他拿的,我也答应他,给他机会。

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因为X不爱惜他的文具盒,所以离家出走了,后来发现挺想念X的就来找罗老师了。

”于是文具盒回到了X手里。

案例反思:一年级的学生还是不太懂事的,是非观念,偷窃概念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尚未形成。

班主任德育案例一滴墨水某类哗众取宠的孩子的教育

班主任德育案例一滴墨水某类哗众取宠的孩子的教育

一滴墨水—某类“哗众取宠”的孩子的教育写在前面:每一段故事的发生,总因为具备着故事背后的因素,那么在这段故事的背后蕴藏着多少呢?我们总是要通过故事的过程去发现。

同样,在每一次教育的经历中,我们也会从中发现许多蕴藏在其中的教育因素。

或是因为陈年的积淀,或是因为形势的改变,或是因为过往的随意,抑或是如今的不在意,在教育中总有那么多的惊喜、遗憾和幸福。

这也是教育迷人之处吧,在这个故事中,它的迷人之处,或许综合了上述的许多,许多……【案例背景】在从事班主任的十多年间,无论是从起始年级接班,还是中途接班,无一例外的都发现在自己的班级中存在着这么一类孩子:每当老师上课的进行讲解的时候,他总会故意“拓展延伸”或是来一句“文不对题”;每当老师上课讲到情感动人的时候,他还会发出几许“不合时宜”的或评论,或是“怪声怪调”,然后引起大家哈哈大笑,而他就在笑声中洋洋得意。

这样的学生的存在,有的时候让老师们在上课中突然被打断,感觉十分的不好。

我在从教的这么多年,不仅自己多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接到了许多任课老师的“投诉”。

于是,不同的时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如今再次从起始年级开始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这样的孩子,只不过这次对象换成了琦。

基于他们的表现,我们也善意的把这类孩子善意的称作“哗众取宠” 的孩子们。

【案例分析】我一直认为,每一种问题的出现,总是有其背后的诸多因素的。

那么这些孩子的问题成因也应该是多方的。

首先,从外在原因来看,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由于以往的教育漏洞和教育缺失,综合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使得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变得符合自然。

在现在有诸多家庭的教育并未落到实处,有的甚至是忽略了家庭教育;还有一些学校的教育也大多是说教为主,教育效果很差。

进而,可能是“忽略”了这样的“弱势不良行为”的教育。

其次,从内在原因来看,这样的孩子在此之前,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共性因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约而同”缺乏关爱。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们受关注的程度绝对不高。

教育偷窃少女的教育方法

教育偷窃少女的教育方法

教育偷窃少女的教育方法
一、对偷窃少女的处理原则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以理解、安慰和关心的态度,建立和少女之间温暖而融洽的关系,将在少女的心理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状况。

2、语言沟通:在处理少女的问题时,要使用温柔的语言,与少女进行有力的沟通,引导少女改正错误,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

3、注重规范少女的行为:要让少女认识到,偷窃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让少女重新认识价值观念,让少女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

4、引导少女对自己行为负责:要引导少女应对行为后果,让少女反省,吸取教训,懂得珍惜,在日后的生活中不再从事偷窃行为。

二、解决偷窃少女的教育方法
1、让少女重新获得成功感:要让少女认识到,偷窃行为是对自己不负责,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孝顺父母,学习努力,取得成功。

2、加强家长教育:家长在少女诱发偷窃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家长的孩子教育成本,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沟通,在偷窃行为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减少损失。

3、提升少女的自我保护意识:要让少女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彰显自尊,注重自身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觉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滥用和被诱发偷窃行为。

4、将法律常识融入到教育中:让少女了解偷窃行为的法律后果,
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加强少女对法律的意识,让少女不再犯罪,不再偷窃。

发现孩子被欺凌的八个线索笔记

发现孩子被欺凌的八个线索笔记

发现孩子被欺凌的八个线索笔记
发现孩子被欺凌的八个线索笔记如下: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淤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有可能在学校里遭受行为暴力。

2、个人物品丢失或损毁:如果孩子的文具、手表、手机经常丢失,家长要留心。

3、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有可能已经成为暴力场所。

4、自尊心受挫:孩子回家常常带着伤心、沮丧的情绪,很有可能在学校遭受言语诽谤、孤立排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自我伤害倾向:孩子有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或者自杀行为,家长要高度重视。

6、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很有可能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孤立、排挤。

7、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时可能出现的表现。

8、情绪不稳定:孩子情绪突然间变得不稳定,常常哭泣,说明孩子在校可能受到了欺负、遭遇了重大挫折,而自己无法解决,却又受到“外界”的威胁,因此会采取这样的形式来进行释放。

班级有偷东西的孩子教育案例

班级有偷东西的孩子教育案例

班级有偷东西的孩子教育案例故事背景:在某小学的一年级班级中,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经常被其他同学指责偷别人的东西。

小明成为班级中的另类,没有朋友,也受到老师的不信任。

班级一位优秀的老师决定以一个教育案例来帮助小明改变自己。

教育案例:一天,小明发现他的笔盒里出现了一只漂亮的彩色铅笔,他相信这是同学偷的。

于是,小明非常愤怒,决定找到偷走自己东西的人。

第二天,老师进入教室后,看到小明气愤的表情,问他发生了什么。

小明向老师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坐下,耐心地听取了每个人的看法。

许多同学曾经被指责过偷东西,他们表达了理解小明的感受。

没有任何人承认偷走铅笔。

老师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而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尊重和支持。

而且,偷东西是不对的。

”接下来,老师提出了一个想法:让每个同学写一个信给小明,表达自己对他的理解和支持。

老师也会给每个同学写一封信,鼓励他们在团队中坚持互相尊重和信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都积极地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鼓励。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明能够感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理解,也希望他能够重新融入到班级中。

在读完同学们的信件后,小明感到很震惊,他没想到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可以是这样的。

他开始慢慢地放下了怨恨,尝试去接受同学们的友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班级里的气氛逐渐改善,小明也开始和同学们建立了新的友谊。

他们一起做游戏、帮助彼此,并且不再怀疑彼此。

逐渐地,小明逐渐敞开了心扉,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被抓偷东西的感受。

同学们也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和同情,进一步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最终,小明不再被孤立,他和同学们一同度过愉快的学习时光,成为了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团队的一员。

结语:通过这个教育案例,班级中的每个人都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观: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

这个案例不仅教育了小明,也教育了其他同学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团队中发生的问题。

通过理解、包容和互助,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最终带来了更和谐的班级环境。

小学三年级下册检讨书100字拿别人的笔

小学三年级下册检讨书100字拿别人的笔

小学三年级下册检讨书100字拿别人的笔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我对于自己行为不检点的错误供认不讳,我偷拿了同学的笔,严重地损坏了学校的形象与荣誉。

给老师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给校长造成了困扰与无奈。

为此,我感到深深地愧对老师愧对家长,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回顾我的错误,我主要是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行动上没有严肃地约束自己,此外我还很不懂事很不成熟。

我将彻底纠正错误行为,今后彻底改正自己,绝不会再犯同样错误。

我保证,只要您再相信我一次,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检讨人:xx
Xx年xx月xx日。

8岁小孩偷偷拿钱该怎么教育

8岁小孩偷偷拿钱该怎么教育

8岁小孩偷偷拿钱该怎么教育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之后,会觉得外面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家长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那孩子就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偷偷拿家里的钱。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掉这种行为。

8岁小孩偷偷拿钱该怎么教育1、问清孩子偷钱的原因。

对于八岁孩子偷钱的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抑制住内心的怒火,先让心情平静下来,用相对温和的语气和措辞跟孩子沟通,让他放下心中的恐惧,试着开启沟通的渠道。

只有询问出孩子为何偷钱,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因为针对原因去解决,效果更显著。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虽说孩子才八岁,但他们的自尊心却很强,面对别人对于自己偷钱的评价,会觉得难为情,甚至是伤心。

其实就算孩子是做了坏事,也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最起码不要说出去。

只有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在意和尊重。

3、表明态度。

诚恳且态度坚定的告诉孩子,父母很不喜欢他偷钱的行为,而且别人也不会喜欢。

若是将来到了集体生活中,有“前科”的孩子,很难被大家喜欢和接受,最后可能成为被排挤的对象。

很多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的态度,所以不断的试探底线。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告诉孩子,让他明白父母的态度。

讲太多的大道理,其实并没有大用,很多时候孩子更在意父母是否喜欢他。

那些不被父母喜欢,甚至是特别讨厌的行为,孩子都愿意试着去改正。

4、给予孩子恰当的惩罚。

知道孩子偷钱后,很多家长都会采取打骂或者沟通的方式,但是有的孩子就容易屡教不改,这种时候就应该换一种方式了。

在知道孩子偷了多少钱后,可以立下规律,让孩子自行偿还这些钱,比如给家里扫一次地多少钱,洗一次碗多少钱,直到孩子完全偿还后再继续给孩子零花钱,这样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是要偿还的。

8岁小孩偷偷拿钱的原因1、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小学生教育案例《偷笔》情景表演

小学生教育案例《偷笔》情景表演

小学生教育案例《偷笔》情景表演午间休息时,一群孩子围着我在讲桌前改作业。

这三个孩子正在写作业。

突然:(周做完作业准备检查将橡皮掉落,捡橡皮时看到一枝钢笔,俯身下去捡到手里。

)周:咦?谁的钢笔啊?卢:哈!周皓然,你偷了张元正的钢笔。

周:不是我偷的,我刚才在地上捡的。

卢(笔指周):是你偷的,是你偷的,那天就见你拿着这枝笔在那儿瞧呢!你喜欢就喜欢嘛,是你偷的,肯定是你偷的……周(音量正常,头点动,笔攥紧):不是我偷的,是我刚才在地上捡的,我真不知道这枝笔怎么会在这里。

卢(音量巨大,笔指周皓然):就是你偷的,你还不承认!我们班出小偷咯,就是你偷的,你喜欢就喜欢嘛,还不承认,一定是你偷的……周转回身哭泣卢:哎哟,去解个便。

(退场)张(走到周面前):我的笔怎么在你这里,快还给我。

(从周手里夺回笔,走回座位,继续写作业)(周哭泣不止,用手抹眼泪,攥着笔发抖,把书包用力砸向地面)张闻声看向周。

(周用头猛砸窗户,爬上桌,欲往下跳)张:周皓然要跳楼!(张、陈上前拉住周,周极力想挣脱)陈:周皓然,我是陈老师,我是陈老师。

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卢回教室拍张一下:张元正,怎么了哟?张:还不是因为你,周皓然要跳楼了。

卢(指手画脚):陈老师,你听我解释。

陈:孩子,手放下来再说话。

卢(站正姿势):陈老师,你听我解释。

下课后,我发现周皓然的桌子下边有一枝钢笔,我只说了一句‘这枝笔好像是张元正的’我又没说是他偷的,他就哭了。

不信你问张元正。

”(陈看向张)陈: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张:我只听见卢晓阳在那里说什么偷、偷的,然后周皓然就哭了。

陈:那枝笔是你的吗?张:是的,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到周皓然那里去了。

陈:走,都到办公室去吧。

陈(手搭在卢肩上,低头前倾):孩子,假如今天,周皓然含冤跳下去,四楼,会有什么结果?他的这辈子是结束了,可是你呢?怎么向他的爸妈交代?父母养你们11年了,周皓然的爸爸妈妈从此失去自己的孩子,向谁要去?(卢先看着陈,然后头慢慢低下去,默默流泪,向周皓然深深地鞠了一躬):周皓然,对不起,我不该冤枉你,请你原谅我!(转身面对陈老师):陈老师,谢谢你的教育,以后我再也不胡乱说别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录视频指认8岁学生偷笔:我们是怎样毁灭孩子?
1贵州唐先生的儿子被班主任当全班学生面公开指认为小偷,并录“认罪”视频。

事后他试图与班主任沟通,但被枉他,又有多大事?据了解,8岁学生小明(化名)当时,因好奇拿起同学的笔看看,被老师指认为偷笔,并在班主任老师的咄咄逼人、“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承认自己偷笔这一事实。

当时是班会时间,当着众同学的面,老师公开指认小明偷笔,并录下“认罪”视频,还发到家长群里。

小明的父亲唐先生试图跟老师和校方沟通,遭对方拉黑和威胁,教育局的回应更是让人愤怒。

什么叫“就算老师冤枉他,又有多大事”?教育之事无大小,可以成就人,同样也可以毁灭人。

不管小明有没有偷笔,班主任如此公开“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本就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更不应该录“认罪”视频公诸于众,此等行为远远比偷笔这件事情严重十倍百倍,甚至可能给孩子造成一生的精神隐疾。

对于偷东西这件事,老师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她私下跟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事情的原委,也可以让家长协助处理。

如此单方面地公开强行定性,这不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该有的师德与素养。

因为她比谁都深谙偷窃这种罪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她以为自己的铁面无私,“捉奸拿脏”有多威风,她对孩子的伤害就有多噬骨!小明的父亲唐先生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正确的,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伤害,并试图维护孩子的尊严和名声。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正确引导和肆意伤害意味着天壤之别。

可惜,他没有遇见一个好的老师,没有给予他该有仁慈和引导。

教育不是削骨噬髓、剥皮抽筋,将孩子一网打尽,相反,教育是是需要仁慈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精雕细琢。

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回应,让人愤怒,更让人悲哀。

这是教育的悲哀,上行下效,沆瀣一气,一丘之貉。

而家长群里的墙头草露出欺下媚上、阿谀奉承的嘴脸更让人感到了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2关于孩子偷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大可小。

身处这个年龄段,几乎每个班上都过偷拿别人东西的孩子,甚至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孩子。

孩子偷东西这件事具有普遍性,并非十恶不赦,要处理好它,更考验着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功力,处理得当,化危机于无形,处理不妥,可能屡禁不止,更可能后患无穷。

女儿七岁时,一天下午,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女儿在学校里偷拿别人的玩具书,当时我一脸懵懂:什么玩具书?没听她说过呀?老师说了事情的始末,并做了妥善处理,并叮嘱我,孩子回到家里,不要大发雷霆,好好跟她沟通,相信她会改过来的。

还说孩子可能有需求不敢跟大人说,要我多关注孩子。

老师经历得多了,班上经常有孩子偷东西,也比我有经验,考虑问题自然全面,深谙偷东西如果处理不当,会伤着孩子。

所以,她才会如此小心翼翼。

但当时的我,认为偷东西这件事情不可饶恕,女儿回来后,我狠狠地打了她一顿,并吓唬她:“如果再犯,学校会开除你,警察会把你抓走。

”然而,打也打了,道理也讲尽了,没过半年,她又开始偷钱。

这一次,我才意识到,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反省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给孩子零花钱。

虽然我平时花钱并不吝啬,但我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很少买给她,或许,那恰恰是她最想要的东西,为了避免彼此意见不统一,我开始给她零花钱,定时定量,任她自由支配。

事实证明,女儿还是需要这种自由度的,果然没再偷拿他人物品。

但我也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不能提供给她零花钱,她会不会重操旧业?想到这些,我决定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错,但要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取。

慢慢地,女儿彻底改了这个毛病。

可见,教育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作为,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不可
能获得圆满。

至今,我依然很感谢女儿的老师,她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和名声,没有大肆渲染,严加苛责,而是协助父母化孩子的错误于无形。

3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这个职业,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好的老师,不会揪住学生的错误赶尽杀绝,不会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毁模式,给学生留下无穷的伤害。

好的教育是慢功夫,精细活,需要老师循循善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柔教化。

上高中时,宿舍里,有一个女孩小静(化名)偷室友的钱50块钱,被室友搜出来了。

被偷女孩性子暴烈,对小静一番拳打脚踢,小静用胳膊挡住头,跪地求饶,甚至鼻孔都渗出了血。

最后,小静还是被“缉拿归案”,被同学拽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

老师安抚了被偷女孩,让她不要声张,此事他会处理妥当的。

当时,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上课去了,班主任对小静一番苦口婆心地说教,帮她分析利弊,希望她以后下不为例。

就在小静转身离开的瞬间,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嗷嚎大哭,哭诉她家穷,实在没钱,不偷真的熬不下去了······班主任又气又恨:你怎么不早说?我可以帮你申请贫困生补助呀!小静泪眼婆娑:我嫌丢人,怕被人瞧不起。

世人自以为的理所当然,对于小静来说,却是万般纠结。

原本,按照学校的惯例,偷东西一律开除!然而,这件事情硬生生地被班主任压了下来,虽然同学们私底下还是会议论小静,但有老师撑腰,也不敢造次。

小静的成绩并不好,连年级一百名都没进。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高考时,居然考出了全校十一名的好成绩,着实令人意外。

高考后,小静还专门跑到班主任家里登门致谢。

小静很幸运,她遇见了一位好老师。

如果当时老师将她的事情上报给学校领导,她必然被开除,那还有后来的出
头之日?相比之下,对门邻居提起的亲戚家的女儿就没这么幸运了。

邻居说,她一个亲戚家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成绩很好,因偷东西被人举报,然后被开除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她“恶名远播”,县城里所有的学校都不愿意接收她。

后来,这个女孩就真的再也没上学,十几岁便出去打工了。

好好的一姑娘,背上了偷窃之名,学也上不成,只能远走他乡,大好前程,到底还是被断送了。

4好的教育能成就一个人,糟糕的教育能毁灭一个人。

关于孩子偷东西这件事情,不是一般的错误,它关系着孩子的品行,更关系着孩子的名声。

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切不可盲目息事宁人,但更不可只顾对错,不顾及孩子孩子自尊和名声,将事态扩大化。

要在保护好孩子的前提下,深挖犯错的动机后,悄无声息地彻底教化孩子回归正确。

·保护孩子的名声,私密处理;·老师与家长无接缝配合;·找出行窃动机,精确纠错;·品行教育、金钱教育、物质教育缺一不可;·杜绝冤假错案,不冤枉孩子,也不护短姑息;·不要贴标签,不要定性,不要伤害;·宽恕并相信和鼓励孩子。

教育不是一步错,便永无翻身之地,不是把人性的恶一网打尽,而是要有宽恕,有包容,给足阳光,布施温暖,孩子自然会向着阳光的方向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经过老师温柔的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将其打磨成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