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docx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沟通任务。
良好的家长沟通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密切联系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家长群或班级微信群等方便沟通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通知和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定期发布学生学习和班级活动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教育过程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倾听家长意见班主任应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信任和尊重。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看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立意见箱或线上问卷调查,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匿名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及时沟通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问题。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时,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约定固定时间,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提供有效信息班主任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信息和班级管理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学生作品展示以及学生评价等方式,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和班级活动的丰富内容,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五、适时关怀家长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心家长的情况。
班主任可以在重要节日或家庭喜庆事项时,送上贺卡或问候电话,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祝福。
在学校举办家长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参与,并与家长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
六、处理问题及时妥善在与家长沟通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
班主任应保持耐心和冷静,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当与家长产生分歧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领导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共同协商解决。
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班主任与家长犹如一条船上得两位桨手,只有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巨大合力,顺利到达成功得彼岸。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颗真诚得心、沟通得渠道、整合得能力等,都就是成功得关键。
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1、实施特殊干预前为了帮扶某些经常犯过得学生,通常需要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如让班长与捣蛋学生同桌,对上课经常讲空话者进行适当得惩罚等等,这就就是特殊干预。
实践表明,实施某些特殊干预措施之前,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不然可能会招致家长得误解与不满,等家长因此而找上门来责备问罪时,工作就比较被动了。
应事先主动向家长说明情况,让家长认识到这就是为了自己得孩子好。
还有,在采取某些特殊干预前,要能够预测家长得反应,如果家长可能产生误解或不配合得情况,就要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先沟通。
沟通时要注意技巧,如先夸家长,真诚地向家长说明情况、或表明心意等。
2、向家长报忧时与家长沟通时,既要报喜也要报忧,这已经成为老师们得共识,可实际操作时,大家有一个共同得困惑:报喜容易报忧难。
有时报忧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得目得,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怎样向家长报忧才能收到良好得效果呢?有两种做法值得借鉴。
2、1先报喜再报忧许多老师得经验证明:"先向家长汇报孩子得进步与成绩,然后再适度地指出孩子得不足。
"这就是报忧得一个有效策略。
根据我自己得体会,应用这一策略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技巧。
有得老师讲完学生得成绩后,马上用一个"但就是"带出学生得问题,这样家长听到得只有"问题",前面得表扬就泡汤了。
我在沟通中,不用"但就是",而用"如果",这样就能避免因"但就是"带来得负效应,从而达到预期得沟通目得。
2、2多数时报喜,偶然报忧有位优秀教师与我分享了一个经验:把报喜与报忧分开进行。
平时多数情况下报喜,偶尔向家长报几次忧。
这位优秀教师得体会就是,平时经常实事求就是地报喜,家长对老师得印象比较好,偶然间报一、二次忧,家长会觉得老师很客观,很负责。
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精选16篇)

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精选16篇)班主任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篇1一、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
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
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
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
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
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
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班主任和家长的良好沟通.docx

浅谈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曹玉“家长是教师的教育合作者”,也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学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观念偏差、家长自身因素等许多原因造成的,尽早建立起亲师联系,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互相交流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然大有裨益。
那么班主任与家长交往时,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一点体会。
一、班主任必须掌握沟通的艺术学生家长有各种类型,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与各类家长沟通。
因此,教师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1、做好充分的准备亲师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第一次接触、第一印象在交往中十分重要,他不仅直接影响本次沟通的效果,还会影响以后亲师关系的建立。
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对待。
除了自己的形象和举止外,谈话的语气、态度尤为重要。
上例中金老师对此似乎认识不足,与家长的沟通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进行的,准备显然不够充分。
面对新的学生,老师如果想与家长建立联系,最好预先进行“学生个别谈话”,在个别交谈中对学生有初步认识,对学生家庭也有初步了解之后,再开始做亲师沟通也不迟。
2、主动维持友善的态度虽然老师找家长沟通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好,但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家长是在配合我们的工作,主动维持友善的态度是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的。
但由于有情绪化的言辞出现,给家长的印象是告孩子的状,也难免会引起误解。
“护犊之心,人皆有之”,在与家长沟通前,应先全面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叙述时多给予正面肯定,少做负面责备,对学生的偏差行为也只客观陈述事实,不加个人情绪性的批评。
经由老师客观的陈述与鼓励,特别是具体的指导,家长多半能立即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理性,并主动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积极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传授方法,给家长支招,有许多教师在与家长见面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家长描述他的孩子如何如何表现不好,并质问家长:“你说怎么办?”给人的印象就是向家长告孩子的状。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Microsoft Word 文档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我们做老师的都明白,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性,让家长真正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就必须与家长交流沟通。
其实,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是最频繁的。
那么,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呢?我谈几点:首先,拥有一颗真诚的心。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一定要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学生。
身为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让家长真正感受到你的真诚与良苦用心,让家长对你产生信任感。
让家长明白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还要尊重家长,面带微笑,不能一见面就告状,更不能埋怨数落家长,否则容易让家长反感。
交谈中,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关于学生的大量信息,家长也能从老师身上获取教育孩子的经验。
这样才能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其次,教师正确地评价学生。
班主任最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得每一位学生。
因此要先肯定学生,千万不要一见面,就告诉家长,他的孩子一大堆的问题,没有一点值得你欣赏。
为了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在评价学生之前,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
肯定进步,肯定成绩。
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
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老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
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真诚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沟通过程中,当然也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
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是不错的。
假如,我们教师在家长面前尽说学生这不好那也不好,把学生看扁了,会严重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牢记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之处。
班主任心得: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合作

反思沟通中的问 题:班主任应时 常反思与家长的 沟通方式,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添加标题
改进沟通方式: 根据反思结果, 班主任可以尝试 改进沟通方式, 如采用更合适的 方式与家长进行
交流。
添加标题
增强沟通能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 学习、培训等方 式,提高自己的 沟通能力,以便 更好地与家长进
行沟通合作。
XX
PART FIVE
关注学生全面发 展
及时反馈学生表现
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行为、情绪等方面 的变化。
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班主任应及时表扬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班主任应及时提醒和指导,并与家长共同商讨改进方案。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 的表现,促进家校合作。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清晰表达:班主任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家长传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避免模糊: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以免造成误解。 直接沟通:班主任应该直接与家长交流,避免中间环节。 尊重家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时,班主任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感受。
避免情绪化表达
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在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或回应。 使用客观、中性的语言,避免攻击或指责家长。 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观点,不要急于反驳或争论。 在与家长沟通时,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保持友好和专业的形象。
尊重家长
班主任应尊重每位家长的意见,认真倾听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保持礼貌和耐心,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或贬低性的语言。
班主任应尊重家长的隐私,不随意泄露家长的个人信息或家庭情况。 班主任应尊重家长的参与,鼓励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档】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分享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分享导语: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既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那么,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的公民。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分享我的经验是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保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老师的手里。
无不是希望孩子有出息,有进步,进而将来有所作为,最坏也要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吃饭,不学坏。
所以我们与家长的谈话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中心,在谈话中不要把自己放到家长的对立面,让家长对你产生戒备抵触情绪。
要和家长树立一个意识:我们大家今天的谈话,交流都是为了你孩子好,为了他的进步,为了改变他不良的习惯,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你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配合你的想法,把你的孩子打造成你想要的情形。
我与每个家长都说:“你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接受教育,无非是想要他更加优秀,将来有出息,我们老师也想要孩子变得更好。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互相配合,来找出孩子的优点,改正孩子的缺点,让他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这样一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尽量的配合你的工作,因为,毕竟,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优秀呢?第一个基本点,要以情动人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做到以情动人,让家长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
让家长体会到你对他的孩子是真诚的,是出于爱的,是用心良苦的,让家长对你产生信任。
所以,当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首先就要正规,要尊重家长,人家来了,起立迎接,面带微笑,请他坐下,甚至还可以泡杯茶,寒暄一两句,再进入正题。
绝对不能一见面就告状,数落学生甚至讽刺挖苦家长,把家长当作学生一样训斥,结果,使家长一下就站到你的对立面,和班主任对着干。
【最新文档】班主任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班主任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导语: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
提到艺术性,班主任要体现他的教育教学艺术,与人交往的艺术。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这就要体现他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一、家访时要尊重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在社会角色、地位、文化修养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但人与人的沟通并没有职位上的高低,地位上的贵贱之分。
在教育目标与任务上,双方是统一的,共同的。
只有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才能互相支持,共同配合,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合力。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班主任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孩子,而不是上门兴师问罪。
因此,班主任家访时一定要尊重家长。
家访时,我们要主动地拉近与家长的关系。
畲乡人很重视亲情。
如果跟家长同姓,则可以排排辈儿;如果不同姓,则可以称亲戚。
“言为心声”,富有亲和力的语言无疑最能拉近双方的距离。
关系拉近了,话就好说了。
二、接待家长时要热情和真诚首先,要热情接待家长。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敬茶敬烟,是畲乡人的待客之道。
家长来到学校,我们应该笑脸相迎,请家长上坐,给家长泡茶,敬烟则不必。
总之要给家长以应有的热情和尊重。
班主任很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优秀学生的家长来了,便是出门相迎,笑容满面,分外热情;后进学生尤其是违纪学生的家长来了,没等人坐下,便拉下了脸,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崽呀!……接着扳着手指列数学生的种种不是,搞得家长不知所措,以为是自己犯了错误。
京剧《沙家浜》里阿庆嫂有这么几句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可见,阿庆嫂的的待客之道,是只有热情,没有真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孩子,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成功的教育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激发出的针对性和连
贯性。
应该说,家校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维系难度较大的一种。
因
为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并不都全面准确;同时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真正理解并支持老师及学校的各项工作,很不容易。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成才,家长与老师之间
必须进行高效融洽的沟通,而现阶段,与家长沟通最多的就是班主任老师,为了将教书育人工作做的更好,班主任老师必须掌握较高的沟通技巧与技能,以便与家长做到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首先要解决“服” (信服,服从)的问题,只有家长充分信服班主任,才会推心置腹的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并认可班主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1 要让家长明白你也非常爱他的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但只有我们知道还不行,必须让家长也认可你的举动。
在与家长沟通中,我们必须要让家长意识到你所提出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切切实实是为了
他的孩子好。
因为听话懂事的学生自不必说,即使在老师眼里顽劣不化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也是万金不换的宝贝,如此深爱他的孩子,只有他感觉到你和他的出发点一致时,他才会真正配合你。
要让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很容易,例如:
每位家长都会来参加家长会,所以教室布置就要显的非常重要,
在你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一定要体现出你优秀的育人理念,让家长觉得
他的孩子每天都在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并尽量让更多的家长感觉到
他的孩子在你的班级中被重视被呵护被疼爱。
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走进班主任的办公室,并坐在你的桌旁,所以
你可以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放上学生的招片,把学生的作业摆的工工整整,甚至在你的墙上贴上你的育人理念(例: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
成长的鲜活生命,每个都如此重要,如此不同,请你无比珍视他嗯,把
他们放在你的手上、你的眼里、你的心中,在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下,他们将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这样家长就是被你无时无刻不挂
念学生的工作热情折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班主任情真意切、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话语。
在你的话语中一定要让家长感觉到你是真的爱他
的孩子,你请他来并不是因为气愤想告状发泄,而是真心为他的孩子担
忧着急,想通过家长的配合让他的孩子更好的成长。
2要让家长明白你确实更懂教育
作为专业教育人员,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让家长体会到在教育
孩子方面你确实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你的建议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
性。
这点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你对孩子的判断与评价,你给出的意
见和建议,例:你在与家长分析学生时,不但能准确看到学生的优缺
点,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不足,更能给家长提出实质性建议,家长就会
更服你;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你对学生问题的处理,这两方面比较
能体现你的教育水平,例如:班主任老师大都经历过你正与甲的家长
交谈,而乙却来告丙的状的情况,这时如果你能漂亮的解决问题,必
将提高你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
假设乙哭着对你说丙嘲笑他矮,你把丙叫来训一顿是下策,你把丙叫来讲道理是中策,你把丙叫来给他讲拿破仑阅兵的故事,让他自己明白人与人相比重要的不是身高而是削平距离的能力这就是上册。
这种智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3出色的教学水平
家长大都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班主任老师同时都是任课教师,你出色的教学水平无疑是家长最信赖你的原因。
解决了“服”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注意沟通方式问题和技巧问题。
1 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
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
我们教
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
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
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
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
所以教师要以真诚
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错时,轻率地对家
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
举个最明显的
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
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
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
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2克服沟通障碍
运用反馈:沟通的很多问题是直接有误解或信息的不准确造成
的。
如果班主任在沟通过程中经常了解反馈信息,则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班主任可以问家长是否明白了他说的话,或者询问有关该信息的一系列问题,以核实信息是否按原有意图被接受。
班主任在与家长口头沟通时,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及其他非言语线索,了解他们是否在接受你的信息。
简化语言:不确切的语言可能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因此班主任应该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以使信息清楚明确表达,易于家长理解。
班主任不仅要简化语言,还要考虑到信息所指向的听众,以使所有的语言适合于听者。
不少班主任都认为与学生的家长沟通比较困难,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这是因为他们与班主任在年龄、经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双方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因此面对这样的听众,班主任要尽可能简化语言,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意思,这样才能使双方的沟通障碍尽可能减少。
积极倾听:听和倾听是不一样的。
单纯的听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索。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家长,在倾听对方说话时,都应注意进行“角色换位” ,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分析说话
者的意图,另一方面从他人角度来考虑我对对方信息作出反应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理解乃至反应,这样可以提高倾听效果。
抑制情绪:当沟通双方由于某中原因产生情绪时,最好暂停沟通,直至恢复平静后在进行沟通。
这种情况在学校经常会碰到:有时后班主任因为家庭问题、个人问题或受到领导批评时,情绪不好,此时如与家长沟通,必然会出现沟通不快或双方产生误解。
同样,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情对学校或教师的做法有意见时,怒气重重的找班主任交
谈,显然,在这种情绪不快的情况下的沟通是不会顺利的,有时不但
不会解决问题,还回引起冲突。
所以,对沟通双方来说,在沟通过程
中抑制自己的情绪实为良策。
注意非言语提示:班主任在沟通过程中都应注意自己的行动,确保它们的语言相匹配并起到强化作用。
因为,当班主任的语言和行动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不一致时,家长往往宁可凭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看
到的,而不愿信服你口中所说的。
因此,班主任应十分注意自己的非
言语提示,保证他们也同样传达了自己所期盼的信息。
作为班主任,
因为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家长,每个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也很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家长的视线,所以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只要有半点疏忽大意,都会引起敏感家长的误解。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尤其要重视非言语提示的重要作用。
3多使用文明用
教与家沟通多使用文明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
利于拉近教与家的距离。
常用的文明用有:
⑴ 今天,您的孩子得好?
⑵ 您有空?我您的孩子好?
⑶ !多您的支持与帮助,件事才得么好。
⑷ 您放心,我会着提醒他⋯⋯。
⑸ 不起,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
(6)您好,需要我的帮忙?
⑺ 您的孩子最近步很快。
⑻ 您是来接哪位孩子的?
⑼ 不起,您稍等片刻。
⑽ 迎您我的工作多提意和建。
从广上,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机合,但直接具体落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学校。
而在家庭和学校直接孩子施教育影响的是家和班主任。
我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孰重,但家在教育孩子上与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
因此,加与学生家的系,共同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