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闰土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农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拓展学生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少年闰土》2. 生字词:闰、土、煤油、希望等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闰土形象特点:勇敢、聪明、善良、勤劳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用自己的话描述。

(3)仿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的作文。

作业答案:(1)略(2)闰土勇敢、聪明、善良、勤劳,他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通过阅读分析,了解闰土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了解闰土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农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闰土的性格特点,如机智、勇敢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句子,描述自己心中的闰土形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少年闰土》2. 板书内容: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闰土形象:机智、勇敢、纯真作者情感:怀念、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闰土的短文。

2. 答案示例:闰土,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年。

他敢在夜晚捕捉鬼火,敢在水中与鱼虾嬉戏。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聪明与好奇,他的笑容里洋溢着纯真与善良。

他让作者怀念,也让读者为之动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闰土的形象特点,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鲁迅的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17 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你们了解他的作品吗?(媒体出示鲁迅照片、简介)(鲁迅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学习过的《三味书屋》,他的小说《故乡》《朝花夕拾》《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的阿Q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孔乙已》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看来同学们对鲁迅还真有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吗?他也和我们同学一样,也有让他难忘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鲁迅的儿时伙伴,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4.静静地听老师讲述闰土刺猹的故事。

(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听了故事之后你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对闰土人物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人公。

同时在导入课题时,对作者进行必要交待,以此让学生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文学家的崇敬。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闰土的几件事情?(3)默读课文,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获奖

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获奖

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小学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获奖少年闰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1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描述画面后,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1 、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捕鸟:1 、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2 、了解的写作特点。

3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捡贝壳、看跳鱼儿:1 、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而又稀奇的事,体会闰土在讲这两件事时的神情,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指导朗读。

2 、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的样子,指导朗读。

3 、出示图片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看瓜刺猹: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你便刺,这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一文。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闰土的形象;学习生字词,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闰土形象的美好,培养对鲁迅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闰土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鲁迅的图片,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鲁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鲁迅这位文学巨匠。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为学生阅读《少年闰土》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词。

详细过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了解字词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体会闰土形象。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详细过程:教师选取课文中关于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句子进行讲解,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闰土的形象。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课文句子,巩固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详细过程: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仿写课文句子。

详细过程: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鲁迅笔下的闰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1. 课题:《少年闰土》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4. 记叙文写作特点: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闰土》为题,写一篇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 24少年闰土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 24少年闰土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初步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和“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引言1.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老师带大家认识这位的朋友,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

(设计意图:以设置悬念入手导入新课,更有吸引力,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在课堂上。

)二、自读感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1.“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2.闰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板书课题:24少年(齐读课题)自读自查: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填写表格:文章开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个人的分别和友谊。

滴让“我”欣喜不已。

4.再次浏览课文,试着给文章分分段,然后小组交流明确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闰土勇敢机敏。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我”和闰土的初识。

第三部分(第6~16自然段):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等有趣的生活。

第四部分(第17自然段):闰土和“我”分别,“我”很怀念他。

三、字词揭秘1. 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出示生字:郑拜租厨毡羞撒缚猬伶俐窜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郑:结构:左右部首:阝组词:郑重郑和造句:我郑重的告诉你,这件事情不可能。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学习生字词,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2. 学会生字词,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乡村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儿时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圈画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生字词,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如何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文,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少年闰土》2. 生字词:怀念、瓜地、刺猬、项圈、烘晒等。

3. 课文结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你儿时玩伴的作文。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达对玩伴的怀念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否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文?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少年闰土》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通过对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让学生了解闰土的特点,感受闰土与“我”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生词、短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闰土的形象,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闰土与“我”的不同。

2. 教学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分析闰土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词、短语,了解课文大意。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闰土的特点。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描写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类似的句子仿写练习。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难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少年闰土》2. 主要内容: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3. 教学重点:分析闰土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思考闰土与“我”的不同之处。

(2)仿写一个人物描写片段,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

2. 答案:(1)闰土与“我”的不同之处:闰土天真、活泼、勇敢、聪明,而“我”则显得拘谨、胆小。

(2)示例:我的好朋友小明,矮矮的个子,胖乎乎的脸蛋,一笑起来眼睛弯成一条缝,可爱极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闰土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应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首篇课
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
了一个机敏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
对儿时的好友闰土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表达方法。

1.开篇的环境描写简洁不失大气,深邃不失明朗,开阔不失美
妙,为写闰土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空间和舞台。

2.开篇的动态描写紧随环境描写其后,以简笔画的形式勾勒了一
个勇敢无畏、机敏可爱的少年形象,笔墨不多,但是印象非常明晰,利
利落落的单个动词的使用是这个人物形象透着少年的纯朴,符合这样一
位生活在海边的农村少年的身份。

3.外貌描写不仅凸显了人物的性格,还彰显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并与开篇的外形描写遥相呼应。

4.叙事写人,借事抒情。

课文通过四件事从不同方面表现了人物
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并渗透了作者真切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祭祀、秕谷、弶、猹、鹁鸪、獾猪、五行”等词语。

2.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下文体会中心段落在文章布局谋篇的
作用,练习围绕一段话布局整篇文章的结构。

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下文体会中心段落在文章布局谋篇的作用,练习围绕一段话布局整篇文章的结构
第一课时
一、揭题,读题。

强调“闰”的读音。

二、字词教学。

1.课文中有许多像“闰”这样容易读错的字词,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

2.课件出示:祭祀秕谷弶猹鹁鸪獾猪行竹匾
3.学生认读词语,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

三、抓关键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简介”:
本文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用“我” 回忆的方式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 1 )读一读。

(2 )请你找出三个关键词。

(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念)
(3)在课文题目后面批注三个关键词。

2.再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文章是以写什么为主的?
3.课文有一段话概述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快速浏览课文,你认为是哪一段?
四、美读畅说,细观段落作用。

1.出示每一自然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生齐读。

3.课件出示第一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
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 ) 师:这是鲁迅对往日里闰土的形象的(回忆),那么我们就要读出“回忆”的感觉来,听老师来读第一句。

生自己练读。

(1 )读了这句,请你来说一说:这里有一个 .... 世界
( 2 )生思考后交流,师点评。

( 3 )小结出示:这里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里有一个寂静而富有动感的世界。

这里有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
世界。

这里有一个想象中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 4 )师指导读出梦幻般的感觉。

4.在这样一个梦幻般的环境里,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

课件出示第二句: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1)这里有一
个怎样的孩子?他是谁?能干什么?(联
系课文后面的内容说)(随机板书:四件事)
( 2 )生思考后交流,师点评。

( 3 )小结出示:他是“忙月”的儿子,十多岁的少年,他有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项圈。

他能装弶捉小鸟雀,在夏天的晚上管西瓜,到海边去拾美丽的贝壳……他给我带来了高墙之外的美丽的世界。

他是一个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的农村少年。

( 4)师指导读出对闰土的赞叹。

(5)看板书:读了这两句,我们感受了这里梦幻般的夜晚的寂静和闰土的机智勇敢,这里主要是写人还是景,景与
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
(6)男女生对读。

有静有动。

5.课件出示第三句: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这是一只怎样的猹?
(2 )出示文段:结合下文说具体。

6.用一句话总结这段话:记忆中的闰土(板书)
看板书: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这一段文字的作用了么记忆中的闰

相识
相见
「雪地捕鸟
< 海滩拾贝
I J
相处月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相别
(1)生思考后交流,师点评。

(2)小结出示:运用倒叙手法,顺势介绍人物。

生动地描写人
物,展示人物的美好形象。

与后文形成呼应,严密了文章的结
构。

表现了文章所要描写的最美好的记忆最深沉的东西。

诗意地抒
情,铺设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师指导朗读:
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深刻的记忆............
这是作者年少时最快乐,最忘不掉的一段时光•••,这是那个
破败的年代里最淳朴最纯真最美好的一个
画面
五、读写结合,外化段落结构。

1.这段文字真美,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物,动物,动词运用的
特别好,但是我们也可以向大文豪挑战一下?你敢给他改改吗?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2.在我们的生活里,这样的画面不会少见,我们来想象一下,下面的环境里,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透蓝的天空中()一个火球似的太阳,下面是田野的稻田,都()着一望无垠的青油油的稻子。

其间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农,头
()草帽,手()锄头,向土里使劲地挖去。

那一棵棵野草,从他的锄头下()了。

3.在空旷的操场上,你也许会看到一个正在苦练球技的身影;
在安静的教室里,你也许会看到一个正在埋头书写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你也许会看到一个正在缝补的身影;在荒野的山坡上,你也许会看到一个正在耕种的身影,用上面的段式,将这一画面写下来,刻入我们每
一个人的脑海里。

4.交流展示:用一句话概述你写的这段话的内容。

六、作业:围绕中心段落构思文章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