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技术详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PiCCO技术的讲解与应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PT课件

PiCCO技术的讲解与应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PT课件

a. 经肺热稀释技术
b.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肺热稀释技术
• 中心静脉内注射指示剂后, 动脉导管尖端 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下降的变化曲线
• 通过分析热稀释曲线, 使用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出心输出量(CO)
Tb 注射
t
心输出量的测定: 经肺热稀释技术
• 经肺热稀释测量只需要在中心静脉内注射冷(< 8C)或室温(< 24C)生理盐水
– GEF = 4 x SV / GEDV
PiCCO的临床价值-监测后负荷 后负荷
心输出量 (CO)
系统血管阻力 (SVR)
动脉压 (AP)
20
PiCCO流量/后负荷指标
“医学之欧姆定律” 动脉血压 = 心输出量 x 外周血管阻力
BP = CO x SVR
SV x HR
PiCCO的临床价值-监测心肌收缩力
中心静 脉注射
右心
肺 左心
PiCCO导 管如插在 股动脉内
热稀释法测定CO: PiCCO
静脉注射
常规热稀释 测量位置
EVLW
PCCO动脉热稀释 测量位置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D T
稀 °[ C] 0,6


0,4


0,2
线
0,0
0
10
注射
EVLW
COTDa (Tb - Ti ) Vi K DTb dt
Tb = 血流温度 Ti = 注射指示剂温度 Vi = 注射指示剂容积 ∫ ∆ Tb . dt = 热稀释曲线下面积 K = 校正系数
20

PICCO技术简介ppt课件

PICCO技术简介ppt课件

压力线 206PMK
温度测量电缆 PC80150
动脉热稀释导管
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PV8115 (包括PV4046)
-
6
监测-关键是什么?
已经证实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能为病人做些什么?
第一步: 容量管理
Recommendation of the SSC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
股动脉
股动脉
成人 桡动脉
-
5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 PV4046
注射液温度电缆 PC80109
导管连接
13.03 16.28 TB37.0
AP
AP 140
117 92
(CVP) 5
SVRI 2762
PC
PCCI
CI 3.24 HR 78
SVI 42
SVV 5%
dPmx 1140
(GEDI) 625
• 呼吸周期中,压力波形的变化
• PPV和SVV类似,反映扩容治疗后,每搏输出的对应变化
-
20
对于没有心律失常的完全机械通气病人而言, SVV / PPV 反映了心脏对因机械通气导致的前负荷周期性变化的敏感性。 SVV / PPV可用于预测扩容治疗对每搏量的提高程度。
21
-
21
血管外肺水EVLW在管理前负荷中的作用
-
SVmean
18
因机械通气引起的前负荷变化(∆EDV)会导致每搏量的改变(∆SV), 改变程度与病人个体的Starling曲线有关。对容量反应良好的病人,其 Starling曲线处于直线阶段,有较高的每搏量变异(SVV)。
SV ∆ SV2

PICCO技术详解PPT课件

PICCO技术详解PPT课件
▪ SVV可以用于预测扩容治疗是否会使每搏量增加。
SVmax
SVmin
SVmean
SVV(30秒) =
SVmax – SVmin SVmean
LOGO
精选PPT课件
18
PiCCO技术的实际操作
注射液温度感受器的固定仓(T型管)连接到中心静脉通路 大动脉内插入PiCCO动脉热敏电阻导管 注射液温度感受器连接到PiCCO监护仪
出肺部所需时间
LOGO
精选PPT课件
9
容量的测量原理
注射
V1
V2
V3
检测
V4
Vall = V1 + V2 + V3 + V4
Meier et al. J Appl Physiol. 1954
= MTt x Flow
flow
指示剂由注射点到检测点的平均传输 时间MTt由两点间的总容积决定
V3 = 最大腔的容积
Newman et al. Circulation. 1951
= DSt x Flow
下降时间DSt由其中最大的腔室决 定 (比其它腔至少大 20% 成立!)
LOGO精选PPT课件 Nhomakorabea10
胸腔内的容积组成
ITTV PTV
EVLW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
GEDV
PTV = 肺内热容积,在一系列混合腔室中具有最大的热容积 (DSt – 容积)
▪ 由于脉搏轮廓分析连续测量每搏量和动脉压, 可以如下计算得到心输出量(CO)和全身循环 阻力(SVR):
CO = 每搏量 心率 SVR = (平均动脉压 - 中心静脉压)/ CO

PICCO基本原理及参数解读及护理ppt课件

PICCO基本原理及参数解读及护理ppt课件
1
+ 1.什么是PICCO?PICCO的基本原理 + 2.适应症及禁忌症 + 3.各项参数解读及临床意义 + 3.PICCO的护理
2
+ PICCO,(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即脉波 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它是经肺热稀释方法和动脉脉搏 轮廓分析法的综合 来对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管理。
PCCI
PC CI 3.24
HR 78
SVI 42
SVV 5%
dPmx 1140
(GEDI) 625
压力电缆
温度测量电缆 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动脉热稀释导管
5
A. 热稀释参数
弹丸注 射 经肺热稀释技术需要在中心静 脉注射冷盐水(< 8°C)或室温盐水 (< 24°C)
PiCCO 导管 如:股动脉 肺
+ 病人肥胖,有缺血性心脏病史,一年前发 生心肌梗死,行PTCA及支架治疗。左心室 功能不全
PMAN\FREIDOKU\SCHULUNG\PiCCO\high_ level\PiCCO_highLevelV05_04_02
41
PiCCO 测量 EVLW 正常
PMAN\FREIDOKU\SCHULUNG\PiCCO\high_ level\PiCCO_highLevelV05_04_02
34
95岁男性,感染性休克 机械通气
BP 116/65mmHg HR 120次/分 CVP
12cmH2O 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
CI 3.7/min/m2
GEDI 577ml/m2
偏低
SV 45
偏低
EVLWI 5ml/kg

picco应用 ppt课件

picco应用 ppt课件




体温或血压短时间变 异过大 严重心律紊乱 严重气胸、心肺压缩 性疾病 心腔肿瘤 心内分流
1/31/2019
PiCCO 血流动力/容量管理决策树
CI (l/min/m2)
测 量 结 果 GEDI (ml/m2) or ITBI (ml/m2)
<3.0
<700 <850
<10 V+ >10 V+! Cat 700-800 850-1000
<10
>700 >850
<10
>700 >850
<10
700-800 850-1000
<10 <10
700-800 850-1000
<10
2. Optimise to SVV* (%)
CFI (1/min) or GEF (%)
>4.5 >25
>5.5 >30
10
V- = 减少容量
>4.5 >25
PULSION 动脉压力传感器 PV8115
动脉热稀释导管(PiCCO导管)
1/31/2019
连接床旁监护仪 PMK - XXX





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及温度感知探头与CCO 模块相连接 插入动脉导管,连接测压管路 动脉导管与压力及PiCCO模块相连接 观察压力波形调整仪器,准备注射液测定 心排血量 为了校正PCCO,需要三次温度稀释法CO 测定
静脉注射指示剂
ETV RVEDV PBV
经肺热稀释导管 测量点
RAEDV
LAEDV
LVEDV
ETV

PiCCO参数解读ppt课件

PiCCO参数解读ppt课件
pumped in one minute • Cardiac Index divided by 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CFI = CI / GEDI
16
心脏做功
CPI – 心脏做功 (Index) • 评估整个心脏的机能 •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ultiplied by Cardiac
血管收缩: Flow (CO)
血管舒张: Flow (CO)
13
收缩力
Contractility – 在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率稳定的前提下,因为心肌收缩力改变造
成心脏工作的改变
dPmx – 左心收缩力 • Maximum of pressure increase in the aorta
(P/tmax) • 和左心收缩时候的最大收缩压力有绝佳关联
t
动脉轮廓分析法得到的连续性参数 •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 动脉压 AP • 心率 HR • 每搏量 SV • 每搏量变异 SVV • 脉压变异 PPV • 系统血管阻力 SVR •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x*
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管理
对心肺功能进行评价
6
正常值范围
Parameter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 心指数(CI) 每搏量指数(SVI) 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 胸腔血容积指数(ITBI) 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 每搏量变异(SVV) 脉压变异(PPV) 全心射血分数(GEF) 心功能指数(CFI) 平均动脉压(MAP) 全身血管阻力(SVRI)
Alveolus wall
Alveolus wall
Cardiogenic Lung Oedema Increased hydrostatic pressure with normal permeability

PICCO讲课

PICCO讲课

picco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
1 2 3
快速评估病情
Picco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 据,帮助医生快速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 案。
指导抗休克治疗
Picco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 助于指导医生进行抗休克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
评估治疗效果
Picco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 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picco临床应用
picco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监测血流动力学
Picco可以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流 动力学变化,帮助医生及时发现
并处理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指导液体治疗
Picco可以精确测量血管外肺水 ,有助于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的液 体治疗,避免肺水肿等并发症。
评估心功能
Picco通过连续监测心排出量和 外周血管阻力等指标,有助于评 估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脏代偿能力
picco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评估手术风险
Picco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手术风险和预后 ,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指导术中液体治疗
Picco可以精确测量血管外肺水,有助于指导医生进行合理的术中 液体治疗,维持患者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Picco可以通过连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02
Picco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
度等。
血管活性药物效应评估
03
Picco可用于评估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
picco操作流程
数据记录与分析
实时记录并分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效果。

PiCCO监测技术操作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PiCCO监测技术操作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遵循操作管理专家共识,医疗机构可以提高PiCCO监测 技术的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满
意度和信誉度。
推动技术发展
操作管理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PiCCO监测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技术的竞争力
和市场占有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 不断发展,未来PiCCO监测技术 将实现智能化发展,如自动数据 分析和解读、智能预警和决策支 持等。
0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操作失误及纠正措施
操作不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 规范性。
消毒不彻底
加强消毒意识,确保所有与血液接触的设备和部件都 经过严格消毒。
穿刺失败
提高穿刺技能,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角度,减少穿 刺失败率。
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
1 2
设备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插头等是否连接良好,确保设备供电 正常。
简便易行
PiCCO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在患者动脉内置入一根导管,连 接监测设备即可。
无需校准
PiCCO技术无需定期校准,减少了操作步骤和误差来源。
PiCCO技术应用范围
重症患者
PiCCO技术适用于重症患者,如休克 、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可帮助医 生及时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指 导治疗。
手术患者
远程监测与管理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未 来PiCCO监测技术将实现远程监 测与管理,使得医生可以随时随 地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治疗指导。
多模态融合监测
未来PiCCO监测技术将与其他生 理参数监测技术相融合,形成多 模态融合监测体系,提供更加全 面、准确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实 现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根据Stewart-Hamilton方法测量,由以下热 稀释公式计算得出:
CO=[(Tb-Ti)×Vi×K]/[△Tb×dt] Tb : 注射冷溶液前的血液温度 Ti : 注射溶液的温度 Vi : 注射容积 △Tb×dt : 热稀释曲线下面积 K : 校正常数
LOGO
.
容量的测量原理
c (I) 注射
▪ 脉搏轮廓参数(连续测量)
脉搏连续心输出量(指数)
PCCO / PCCI
每搏量(指数)
SV / SI
动脉压
MAP,APsys,APdia
全身血管阻力
SVR
每搏量变异
SVV
LOGO
.
PiCCO技术的原理
LOGO
.
经肺热稀释技术
中心静脉注射 右心
LOGO
肺 左心
股动脉内 PiCCO导管
.
心输出量的测量原理
• PVPI = EVLW / PBV
LOGO
.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
▪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通过动脉压力波型的形状获得连续的 每搏参数。
▪ 通过经肺热稀释法的初始校正后,该公式可以在每次心 脏搏动时计算出每搏量(SV)。
P [mm Hg]
LOGO
SV
t [s]
.
连续心输出量PCCO的测量
P [mm Hg]
❖ 包括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
❖ ITBV包括四个腔室舒张末期容量的总和,即全心 舒张末期容量(GEDV),和肺血容量(PBV) ITBV=GEDV+PBV;
❖GEDV=RAEDV+RVEDV+ LAEDV+LVEDV
LOGO
.
指数下斜时间(DSt)
❖ 如果将指示剂稀释曲线绘制在自然对数图纸上, 浓度的指数下斜时间就可计算出来
.
PiCCO plus系统连接示意图
中心静脉导管
测温三向管 PV4046
❖ PiCCO将开始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75%处,终 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45%处,两点之间的时间 差被标为下斜时间
❖ DSt仅决定于所有容量中的最大容量 ❖ DSt代表了将指示剂清洗
出肺部所需时间
LOGO
.
容量的测量原理
注射
V1
V2
V3
检测
V4
Vall = V1 + V2 + V3 + V4
Meier et al. J Appl Physiol. 1954
t [s]
PCCO = cal • HR •
(
P(t) SVR
+ C(p) •
dP dt
) dt
Systole
与病人有关的校 心率 正因子
压力曲线 动脉顺应 压力曲线型
下面积 性参数

PCCO is displayed as last 12s mean
LOGO
.
心输出量和全身循环阻力
▪ 由于脉搏轮廓分析连续测量每搏量和动脉压, 可以如下计算得到心输出量(CO)和全身循环 阻力(SVR):
LOGO
.
容量测量小结
LOGO
.
容量测量小结
ITTV = CO * MTtTDa PTV = CO * DStTDa GEDV = ITTV - PTV ITBV = 1.25 * GEDV EVLW = ITTV - ITBV
LOGO
RAEDV RVEDV
PTV
LAEDV LVEDV
PTV
RAEDV RVEDV
CO = 每搏量 心率 SVR = (平均动脉压 - 中心静脉压)/ CO
LOGO
.
每搏量变异 (SVV)
❖ 对于没有心律失常的机械通气病人:
▪ SVV反映了心脏对因机械通气导致的心脏前负荷周期性 变化的敏感性。
▪ SVV可以用于预测扩容治疗是否会使每搏量增加。
SVmax
SVmin
SVmean
LOGO
PiCCO技术
LOGO
主要内容
1 PiCCO的主要测量参数 2 PiCCO技术的原理 3 PiCCO技术的实际操作 4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
LOGO
.
PiCCO的主要测量参数
▪ 热稀释参数(单次测量)
心输出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胸腔内血容积 血管外肺水(指数)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
CO / CI GEDV ITBV EVLW / EVLWI PVPI
再循环的影响
ln c (I)
e-1
At MTt
MTt: Mean transit time平均传输时间 ≈ 半量指示剂通过检测点的时间
DSt
t
DSt: Downslope time下降时间 ≈ 指示剂浓度的指数下斜时间
LOGO
.
平均传输时间(MTt)
❖ ITTV=MTtCO(注入点和探测点之间指示剂分 布的容量,即胸内温度容量)
= MTt x Flow
flow
指示剂由注射点到检测点的平均传输 时间MTt由两点间的总容积决定
V3 = 最大腔的容积
Newman et al. Circulation. 1951
= DSt x Flow
下降时间DSt由其中最大的腔室决 定 (比其它腔至少大 20% 成立!)
LOGO
.
胸腔内的容积组成
ITTV PTV
EVLW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GEDV来自PTV = 肺内热容积,在一系列混合腔室中具有最大的热容积 (DSt – 容积)
ITTV = 胸腔内总热容积,从注射点到测量的热容积之和(MTt – 容积)
GEDV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 ITTV - PTV
SVV(30秒) =
SVmax – SVmin SVmean
.
PiCCO技术的实际操作
注射液温度感受器的固定仓(T型管)连接到中心静脉通路 大动脉内插入PiCCO动脉热敏电阻导管 注射液温度感受器连接到PiCCO监护仪
动脉导管的热敏电阻连接到PiCCO监护仪 压力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
LOGO
▪ 经由GEDV和SV计算得到的全心射血分数(GEF),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收缩功能
• GEF = 4 X SV / GEDV
▪ 血管外肺水(EVLW)已被证实与ARDS的严重程度、 病人机械通气的天数、住ICU的时间及死亡率明确相关, 其评估肺水肿远远优于胸部X线。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肺水肿形 成的原因(区分静水压型和通透性肺水肿)。
LAEDV LVEDV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
EVLW
.
我们能得到哪些有用信息?
▪ 胸腔内血容积(ITBV)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 不会受机械通气的影响而产生错误,在反映心脏前负荷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远比心脏充盈压CVP + PCWP 以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