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三、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 (1)市场行情的改变 价格差异 (2)购货合同条件的变化 产生原因 (3)采购成本的变化 用量差异 产生原因 (1)材料质量的变化 (2)加工工艺的改变 (3)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4)使用替代原材料
标准成 本控制
改善成 本法
成本 分析
供 应
生 产
销 售
财 务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定义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通过事前制定标准成本,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 较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据以加强成本 控制和业绩评价的成本控制系统。 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 成本的前馈控制 1.标准成本的制定 2.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的反馈控制 3.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成本的日常核算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第一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全面预算
预算控制 为保证预算的顺利 完成,对经济活动 进行预算控制。
• 标准成本制度、成本控制与全面预算的关系
成本控制
收入控制
利润控制 预算控制涉 及的对象和 范围:
目标成 本控制
标准 预计支付生产工人工资 总额 工资率 标准工时总数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由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决定的。
制造费用数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生产某 种产品所需要的人工工时或机器小时。 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指每个工时应负担的制造费 用。即制造费用分配率。

9.1标准成本法

9.1标准成本法

统一,得以广泛运用。
12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订
制订标准的关键是要估计将来的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标准成本的每一组 成部分,都可以表现为“数量”乘“价格”的 基本形式。因此,在制定标准成本的过程中, 必须从“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个方面 分别进行。
一经制定几年保持不变,可使企业不同时 期的成本与相同的标准成本基础进行比较。但 因科技的日益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原 有标准成本将逐渐过时,难以在成本管理中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
10
(二)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以现有技术、设备和经 营管理的最佳状态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
这种标准成本,代表各种因素在最佳可 能结合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业绩水平。标 准过于严格,难以进行日常成本控制与考核。
(3)根据产品和制造过程中的过去经验和知识, 进行一次合理的估计。
(4)对工作时间和动作进行研究以进行估计。
16
标准工资率往往受劳动力的平均经验,操 作情况的变化,人工结构比例、薪金制度等 因素的影响。
采用计时工资制,工资率在当期较少变动, 标准较易制订。采用计件工资制,可以将计 件工资的数额作为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22
1、数量差异 数量差异:以标准单价为基础的实际耗用量
的变化。 ①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 =(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 ×标准单价
23
②差异的分析 生产部门为主要责任单位
A 可控因素: 主观(人为)因素,如员工的工作态度、
素质等 B 不可控因素:
客观因素,如材料的质量问题、设备问题
24
2
(二)标准成本制度 1、标准成本制度的含义 是一种建立在预计基础上的成本会计制

管理会计学第9章 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学第9章 标准成本法

根据例9-4的资料,月底分析计算成本差异,编 制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期末成本差异 的账务处理
随着产品的出 售以及产品成本的 结转,期末对所发 生的成本差异也应 进行结转和处理。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 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 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 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 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综合计算公式
例9-4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 固定制造费用为2 400元, 预算工时为1 000小时, 实际耗用工时1 200小时,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 600元,标准工时为1 100小时。
例9-4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例9-4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 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例9-5
假设中盛公司“在产 品”和“产成品”账户均 无期初余额,本期投产的 甲产品200件已全部完工, 并已全部出售。每件销售 价格为1 000元,其他资料 见例9-1至例9-4。
例9-5
则上述几笔分录如下:
例9-5
例9-5
递延法
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 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 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小刘为什么购进大量的原材料?你认为这种行为就是 价格目标吗?如果不是,那么目标又是什么? 2.小刘应该被解雇吗?解释原因。
案例二
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0 000元,预算工 时为4 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2 800小时,实际制造费用 为11 200元,标准工时为4 200小时。
9.4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管理会计第9章 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9章 标准成本法
星蓝海学习网
❖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由工资率差异和人工 效率差异两部分构成。
星蓝海学习网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是指一定产量 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 用之间的差额。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二)缺点:
❖ 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在使 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对标准管理水平较高,系统维护成本较高。 ❖ 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更新,导致成本差异
可能缺乏可靠性,降低成本控制效果。
星蓝海学习网
第十章 标准成本法
第二节 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
星蓝海学习网
标准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 间的差额。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种类包括: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和制 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星蓝海学习网
标准成本 差异的计 算和分析
标准成本 差异的 账务处理
Add Y重ou点r Text
衡量Ad成d效Yo的ur直Te接xt依据
星蓝海学习网
五、标准成本法的优点与缺点
(一)优点: ❖ 能及时反馈各成本项目不同性质的差异,有利于
考核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业绩。
❖ 可以使企业预算的编制更为科学和可行,有助于 企业的经营决策。
星蓝海学习网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 成本
❖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可以 分为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制造费用差异(即间接制造费 用差异)按其 形成的原因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变动制造 费用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两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 动制造费用差异都属于变动成本,决定 变动成本 数额的因素是价格和耗用数量。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实际工资率脱 离标准工资率所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 下: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是指单位实 际人工工时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 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2020/12/9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定义: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 差异,并对成 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 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 控制系统。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 •及
•成本差异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标成本的作用
1. 2. 3. 4. 5.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成本差异的 账务处理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成本差异核算账户
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 异,应另设置各个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在材料成本差异方面,应设置“材料 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两个账户; 在直接人工差异方面,设置“直接人工工 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 在变动制造费差异方面,设置“变动制造 费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 两个账户;

标准成本法讲义.pptx

标准成本法讲义.pptx
2、 标准成本法的 运作程序 :
制定单位标准成本
计算产品标准成本
计算标准成本差异额
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分析成本差异
2020/11/17
提出成本控制报告
2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丨)
❖ 1、标准成本:是指在生产正常条件下制造单位成本的
预计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 格确定的。
❖ 2、制定标准成本的意义: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2)便于考核、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 (3)便于进行成本控制; (4)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5)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正确制定标准成本,是确保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顺利
标准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 0 为不利差异 ,称为逆差、 借差
< 0 为有利差异 ,称为顺差、 贷差
2020/11/17
5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4)
❖ ①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 额*材料的计划单价
❖ 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用量标准: ❖ 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其他技术方法确定;是现
2020/11/17
12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模式如下:
(1)实际价格×实际数量
(1)-(2)=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实际数量×价格差异
(2)-(3)=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3)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A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混合价差 C
P标
纯量差
B
Q标 Q实 用量(Q)
混合价差 A+C = 实际用量 * 价格差异 = Q实 * ( P实 - P标)

第9章 标准成本法

第9章 标准成本法

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实际 耗用量×实际产量
工时耗用量差异
=(单位产品工时实际耗用量-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耗用量)×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
例题
(2)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 所耗费工时及工
人工资率水平如表所示. 分析人工成本差异.
单位产品工 时标准用量h 28 单位产品工 时实际用量h 40
预算工时h 1000 标准工时h 1100 实际工时h 1200
9.4 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成本差异核算账户 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成本差异的归集
(1)借:在产品 110 000 贷:原材料 90 000 材料价格差异 9 000 材料用量差异 11 000
=(单位实际耗用量-单位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
例题
(1)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 所需直接材料A的
价格和用量情况如表所示. 分析其成本差异.
单位标准 用量 kg 5 单位实际 用量 kg 4.5
标准价格 110
实际价格 100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实际耗用量×实际 产量) - (标准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标准耗用 量×实际产量) =工资率差异+工时耗用量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2)借:在产品 50 40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8 0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21 600 贷:原材料 80 000

管理会计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
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成本控制系
统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把成
本差异计入标准成本,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它可以将实际成本与标
准成本比较后得到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
分析与处理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此就成本控制
而言,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是比实际成本更为重
某种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每一种材料的
标准数量和该种材料标准价格的乘积相加而求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耗用某 =标准价格 种材料的标准成本
标准用量
单位产品的直 n

产品耗用第i种
接材料标准成本 i=1 材料的标准成本
[例1] M企业生产A 产品需要甲乙两种材料。A产 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1所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以产品设计阶段所选定的最优设计和工 艺方案为基础,根据料、工、费的合理耗费,在企业现有的生 产工艺技术水平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应该发生的成本。它为 衡量成本水平的高低提供了科学的尺度,并且为考核各部门的 工作业绩提供重要的依据。
平的尺度,也是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的基础和依
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
本的比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差异分析并确定经济责任,正确
评价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关心和参与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挖
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实施标准成本系统对标准成本规范要求的严格程度,一般 要高于相同规范的预算编制,因此标准成本资料可以直接作为 编制预算的基础。所以采用标准成本系统为预算的编制提供了 极大的方便,并提高了预算实现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中: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实际产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内容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① 工资率差异
(= ①-②)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②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也 就是行业的平均水平。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合理工作效率、正 常生产能力和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成本。这种成本的实 现既非轻易可以达到,又是经过生产者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因 此,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 现行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当前生产基本条件下确定的标准成本, 并且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现行成本标准将随之变动,通 常每年制定一次。现行标准成本反映了生产条件的变动对标准 成本的影响,便于对企业及时对标准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考核。
一、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环节。通 过事前的成本控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成本,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 开支规定数量界线,可以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通过事中的成本控 制,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是节约或超支,采取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加以 改进,纠正不利差异,从而达到即定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事后的成本分析,总 结经验,找出差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管理者专注于超过标准的数量与成本,实 务上称为例外管理)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标准成本能提供及时、一致的成本信 息,消除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避免由 于实际成本波动而造成价格波动的后果。以标准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更加接近实 际情况,并能满足竞争时市场对定价的要求。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① 材料价格差异
(= ①-②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②
标准价格×标准用量③ 材料数量差异
(= ②-③)
材料成本差异
(=①-③)
例9-1: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 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材料A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 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 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每5千克A材料。
1930年,哈里逊把他对于标准成本计算所作的研究写成了《标准成本》 一书,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制度的专著。他在书中阐 述了关于标准成本制度的几个方面内容。
E·A·坎曼于1932年发表了题为《基本标准成本、制造业的控制会计》 的文章,丰富了标准成本理论。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 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 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 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三、标准成本差异的种类
➢ 标准成本差异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种类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制造费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成本差异
第二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控制
➢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 本的差异。
借:在产品
110000
贷:材料
90000
材料价格差异
9000
材料用量差异
11000
➢ 成本分析:
﹡材料价格差异一般为采购部门的差异;
﹡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多样化,包括工人的技术与责
任感,材料质量,生产设备等等。
➢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定义: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
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用量=直接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 标准用量=直接材料耗用标准×实际产量(标准消耗量,通 过统计或技术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内容构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①- ③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③ 耗用量差异
( = ②-③)
例9-2: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 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 设标准工资率9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9)×8000=8000元(不利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9×(8000-5600)=21600元(不利差异) 人工成本差异=10×8000-9×200×28=29600元(不利差异)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制度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科学的形成而逐渐 产生并完善起来的。
1904年泰罗理论的继承者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HEmeson) 首先在美国铁道公司应用标准成本法。1909年,他在《作为经营和工 资基础的效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
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C·Charter Harrison)第一次设计出 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
★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帐务处理工作。
二、标准成本法的种类
理想标准成本:这是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理想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条件下所达到的成本。 这时企业的全部劳动要素都应达到最佳使用状态,不允许有一 点浪费。但这种情况往往很难达到,所以,将理想标准成本作 为短期努力目标不很现实,只能做为考核时的参考指标。
= 8000+21600=29600元(不利差异)
➢ 帐务处理:
借:在产品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 价格差异=(100-110)×900=-9000元(有利差异) 用量差异=110×(900-1000)=-11000元(有利差异) 成本差异=100×900-110-1000=-20000(有利差异) =-9000+(-11000)=-20000 (有利差异)
➢ 帐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